夹岸丝绦抱一枝【格律诗词的声韵之美】第七期话题:【七律~柳】

梦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律诗词的声韵之美】的前身,是 【梦竹诗词名苑】的古诗词圈子,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圈友达到2000多人,文章10000多篇。现根据发展需要,将【梦竹诗词名苑】圈,改为【格律诗词的声韵之美】话题。</p><p class="ql-block"> 为吸纳广大诗词爱好者积极参与话题,从现在开始,将不定期的举办【格律诗词的声韵之美】话题的同题活动,诗友们可以在同题活动中,充分展示您古诗词创作的成就、建树和不懈努力。第七期话题:【七律--柳】</p><p class="ql-block"> 请广大美友将跟帖贴在本文的留评栏里,谢谢大家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由话题管理兼评论员紫金光影诗友负责收集整理。为增加话题活跃度,请大家同时把词发到【格律诗词的声韵之美】话题栏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竹抛砖引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律--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剪刀裁出四园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夹岸丝绦抱一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月春风三丈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朝烟絮七言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霖铃唱千钟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海经牵五柳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扎十年翻翠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歌八溢未能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体诗——梦竹</p><p class="ql-block">近体诗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七言的有七绝和七律,五言的有五绝和五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形式叫排律(也叫长律)。看似仅仅是字数和句数的不同,实际上,不同的形式,也决定了不同的表现风格。字数和句数的变化,是诗的形变,形变也必然会影响诗意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律诗的特点是这个“律”字。律者,规也。这个律,不仅仅是格律形式的要求,也意味着诗体之工稳规则的规律性。在形式上采用工稳的方式,多是借用“对仗”来实现的。所以,律诗中对仗是个很关键的要素,它是构成诗体的基本元素之一。表现工稳特点,还要求律诗写作的层次一定要分明,也就是结构一定要清晰。</p><p class="ql-block"> 所谓诗的章法,七律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七律是我们精心搭建的一个建筑,其房梁要正,骨架要稳,诗文才立的起来,这时才有所谓的诗意可言。层次不清,骨架散乱,意境无从谈起。谋篇于七律而言是重中之重。我们说的骨架不是空泛的概念,一是描写层次和顺序,再就是意象的选用和安排。各个层面的描写都到位而精彩,才能稳的起来。这就需要精装修,在诗而言,炼字、炼句”,进而“炼意”。所以,写七律重点从两个方面考虑,宏观上注意结构之谋篇,微观上用心炼字琢句。</p><p class="ql-block"> 学习七律写作,不要追求那种一挥而就的潇洒,也不要追求那个速度。潇洒不是刻意追求来的东西,速度也不代表什么。而是诗学底蕴足够时,自然会散发出来的气质,工夫到了,速度自然上去,潇洒自然挥发。三分钟可写一个七律,一分钟可以写出一个七绝,够快吗?当然比较罕见的快。但是回头看时,虽然格律基本是没问题,意思也说的通顺,但是,若论精警精到,可修的地方太多了,每个速成的都不算精品。写的快不算什么本事,写的好才是真金白银那样的实惠。</p><p class="ql-block">从浮躁走向踏实,从虚名走向认真,雕琢需要耐心,艺术需要底蕴,求学需要敬畏。</p><p class="ql-block"> 学习诗词写作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些构思,当时觉得很好,一旦写出来,才会发现并不是如此。或者一些好的构思,当时如不及时写出来,过后就很难再现它。所谓的“诗不达意”,“心有余而力不足”,“眼高手低”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还没有达到明晰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而语言的表达,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因此,要改变过去只看不动笔的习惯。平时要注意提高自己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运用文言文中词类加以活用、互文、省略、语序调整等知识的积累,克服诗词中的语言障碍。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古诗词写作的基础。诗词写作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多背一些诗歌,对提高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p><p class="ql-block">再说说四平头,四平头为什么“碍格”,为什么算作诗病,为什么“不可学”?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妥:</p><p class="ql-block">一是形式整齐划一,句法缺少变化。本来就非常齐整工稳的律诗里,竟然从外到里都是一刀切,过分中规中矩了。犹如一个外表方正的大盒子,里边的格子也完全整齐划一,让人沉闷。这样的诗看多了不瞌睡晕书犯迷糊才怪。</p><p class="ql-block">二是词性一样、意义相近甚或相同,在只有几十个字的律诗里,理论上的艺术要求是在有限空间里尽量容纳无限大的内涵。四平头的出现使得四个或八个字(词)的形式只有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诗意没争取最大化,有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效率不高,浪费文字资源。</p><p class="ql-block">三是人的美学心理往往习惯于同中求异,对立统一。喜欢于整齐里求参差,在变化中寻规范,四平头妨碍了人们的这一追求。</p><p class="ql-block">既然律诗里要竭力避免这种毛病,那么哪些名词连用易犯四平头呢?许印芳在评宋梅圣谕《新秋雨夜西斋文会》一诗里曾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凡四韵律诗,于地名、人名、鸟兽、草木之类,但可一连两用。若前后连用,即为犯复,为夹杂。”这个“一类”应该包括名词下面细分的小类: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用得好算工对,用得不好易犯平头。这也提醒我们,名词分类越细致越精巧就越需要小心,细到同义,两用即为合掌,而连用四个更是“弄巧成拙”了。所以王力先生警告读者说:“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汉语诗律学》)</p><p class="ql-block">任何事物都有例外,诗歌的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如果非用不可,使用时也有技巧,那就是错开位置排列。先看陈子昂的《度荆门望楚》:</p><p class="ql-block">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p><p class="ql-block">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p><p class="ql-block">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p><p class="ql-block">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p><p class="ql-block">运用四地名不觉堆垛,得力在以‘度’、‘望’字分出次第,使境界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故虽排而不板。如果把“巫峡”、“章台”分别置于首联两句开头,再说“排而不板”,不犯平头,恐怕也难以服人。陈子昂做法的高明之处在于首联地名都置于句末,颔联地名都放在开头,错综排列,让四句诗不拘谨呆板,这才是“不觉堆垛”又避免四平头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优秀诗人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发:如果非要连用四个地名或者其他名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错开排列顺序和位置。知道了诗应该避免“四平头”或“平头”的毛病,我们在欣赏古诗和评价的时候时,就多了一个形式上技术层面的参考指标。</p><p class="ql-block">对爱好作诗的朋友而言,欣赏是为了创作,“眼高”是“手高”的基础。知道这些,则我们在诗歌创作实践时,就可以注意到四平头一类的毛病,而不是一味模仿古人甚至把缺点当做优点继承下来。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学习经历时间考验的名篇经典,二是对名人作品,也不能盲目崇拜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要认真分析、取长避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事与愿违,不知不觉而落了下乘。</p><p class="ql-block">好诗尽量不犯四平头,但不是犯四平头就不是好诗,这里逆定理不成立,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真情、有诗意、有生活、有深度的诗,即使偶尔出律也不失为优秀作品,何况犯平头呢!</p><p class="ql-block"> 再次强调一下“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p><p class="ql-block">落韵 也叫出韵。就是用一个别的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也有人在律诗的最后一句用临韵,名之曰“孤雁入群”。“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尾处。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候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最好不要滥用,毕竟它与“孤雁出群”不同。至于中间的一些句子出现落韵则是绝对不允许的。</p><p class="ql-block">凑韵 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这是不行的。 </p><p class="ql-block">重韵 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p><p class="ql-block">倒韵 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p><p class="ql-block">哑韵 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 </p><p class="ql-block">僻韵 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p><p class="ql-block">挤韵 又叫“犯韵”、“冒韵”。就是诗句中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p><p class="ql-block">复韵 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p><p class="ql-block">除了以上“押韵八戒”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押韵的情况也会对诗词的韵律美造成一定的伤害。那就是“撞韵”和“连韵”,其中尤以“撞韵”危害最大。 </p><p class="ql-block">撞韵、挤韵和连韵对韵律的伤害。 (一)撞韵。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关于对仗的话题我们说过很多。如近体诗中的对仗、词中的对仗、还有楹联中所体现的对仗关系。其实对仗还被更广泛地应用在其他的文学表现上,比如在骈文(四六文)中就是主要表现形式,在辞赋中也随处可见对仗句的存在。可以这么说,“对仗”是汉语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尤其是诗歌类文学体裁,对仗更为显得重要。</p><p class="ql-block"> 现今有大量的楹联爱好者,在群中每天以属对为乐趣,出句对句,互动应答,其实都是在享受着这种“对仗”的乐趣,享受着对仗带来的美学效应。因为,对仗首先具有一种美学上的特点,那就是一种“对称美”,这是一种自然的属性。观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万理,无不以“对”的形式来呈现的,比如,天对地、日对月、昼对夜、寒对暑、男对女、上对下,也就是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对”的形式及性质,有其一物事必有其相对的一物一事。从事理上看,好对坏、优对劣、正对邪、明对暗、大对小、喜对忧、荣对辱等等。这种性质是自然的属性,对称,是宇宙间永恒的法则。</p><p class="ql-block"> 说这些,是为了理解“对仗”的本原,是从美学的,事理的,自然的角度来看待“对仗”。至于“对仗”这个名词怎么来的并不是很重要,可以是对偶,可以是配对、属对、对称等等,重要的是理解这种对应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对仗的性质,自然也就可以表现出这种“自然属性”出来,自然之美,自在其中。对“对仗”的美学本质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那么,所有诗词等文学体裁中的对仗形式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p><p class="ql-block">“对”的本身,具有同类性,只有同类性质的事物才具有可以“对”起来的资格,比如日对夜---时间性质,寒对暑---温度性质、男对女---人类性质,等等。还要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建立在同类性的基础上的不同之处。比如日对夜---(因太阳有无而表现的)时间段的不同,寒对暑----温度等级的不同,男对女---性别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仗的特点是首先要注意“同类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差异性”。我们要注意如何看待这个“同类性”,体现在用词上就是指词的属性。严格地说,对仗句中对应的每个词都应该是同类的词类,但是,这样的要求其实也不符合我们描写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比如对应“风”的就一定是“雨、云、雾”这一类的事物吗?如果这样看待其实也属于过于死板教条了。</p><p class="ql-block"> 那么,“同类性”怎么体现呢?我们可以找出所对字词具有的另一个相同的性质,那就是词性。也就是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样也体现出了同类性,那就是词性相同。在这个基础上,再“物以类聚。这个同类性如何,是建立对仗的基础,不可以过于相同,过于相同则属于合掌了,也不可离的太远,过于远离则又容易生“隔”了。那么就需要如何理解这个“同类”了。掌握好远近的分寸,是构建一个好的对仗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比如这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首先这上下句每字的词性是相同的,这是同类性的第一要素。云对雪---名词相对,且都是自然之物,横对拥----动词相对,秦岭对蓝关---都是地名。怎么掌握对仗句的差异性呢?这才是决定对仗句成功与否的关键。名词多为意象的陈列,动词或形容词才是决定意象的组合变化之关键。所以,处理对仗句的时候,在保证“同类性”的基础上,要重点去炼虚字,才是重点。还看这个例句,先看前四句“云横秦岭”=“雪拥蓝关”,“云”和“雪”本是同类事物,“秦岭”和“蓝关”也没什么差别,重点则是在其中的动词的处理上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写成“云横秦岭”=“雪卧蓝关”试下,无疑就属于“合掌”了,“横”和“卧”虽然都是动词,都是属于一种静态的描写,但是原句用的是一个“拥”字,就避开了这合掌。因为“拥”字动感就比较强,与“横”字相对,则属于以动对静。所以,即使不看后三字,这前四字的相对也是成功的。同样是动词,表现出的动感是不一样的,不要忽视这些细微的差异,这,往往是绝对句子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样,看后三字“家何在”=“马不前”,这里“在”和“前”(前行)也都是动词,同样也是一静一动的差异。把这种差异表现出来,其实就表现出了对仗句的“差异性”,整体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上句属于静态描写,下句则是动态的表现。尤其这个“马不前”意味特别深,“马不前”不等于原地静止,而是那种原地徘徊乱步的躁动感,反映了马上人的一种情绪所在。</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写作对仗句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这几点了。上下句的词性相同及平仄相对,这算基本要求了,不必过多解释。我们常犯下的毛病是“合掌”与“相隔”,这也是在平时对诗联句的时候常犯的毛病,要避免这类毛病,就要注意“炼字”。也就是注意对对仗句中的虚字进行多加推敲。不论是写诗填词还是对联,都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所谓“对仗”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与诗句中的其他写作处理方法是要综合进行处理的。同样,我们的一些诗词写作上的要求和方法,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哪怕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概念,都不可以独立看待的。</p><p class="ql-block">比如字的声韵的使用,平和仄、清和浊、阴和阳,表现出的声韵效果就是不一样的,这种声韵效果与诗意的表达也是密不可分的,并不是毫无关系。比如“四声递用法”,平上去入的交替使用,与一味的用同一声调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比如押韵,韵脚是诗词韵律的重要节点所在,用什么样的韵字,其韵声表现的就是不同的情感氛围所在。同样,章法和炼字,炼句以及炼诗眼,以及所谓的对仗问题,其实都是互相关联的。对仗实在是诗学上很重要的修学内容,而面对很多初学者还是不能够正确理解 。 </p><p class="ql-block">梦竹一直强调书院是学习、交流的场所,在古诗词学习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方家”,大家都在学习中。诗友们好多人都呼吁,不要那种无原则的“吹捧”和“点赞”,希望对好友的作品都说点真话,不要盲目的点赞。我能理解诗友们互动时的心里状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谁都愿意听赞美,包括梦竹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践行起来并不容易,人的好大喜功与生俱来。书院组织话题活动,目的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挑毛病是个好习惯、好风气,哪怕挑的不对,大家可以讨论,只要不伤和气,梦竹也会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