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开始,我们在努力前行 ——记省级课题研讨活动

陈石凤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2021年中小学数学专项课题《教学倾听视觉下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说题能力的策略研究》2021年6月22日下午在韶关市风烈中学顺利开展第一次研讨课,由风烈中学胡列华老师执教《中考专题复习——统计与概率综合题》。</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6人来自武江区四所不同初中学校,临近期末,市义务教育监测、八九年级升中考等接踵而来,虽然我们的研讨活动筹备了有一段时间,但因为各种事务耽搁了。</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从概率与统计在中考题的分值、概率与统计知识清单、仿真模拟题讲解、课堂小结四个环节带领学生在临考前对《概率与统计》这块内容进行巩固和查漏补缺。课堂中心环节放在了仿真模拟题讲解,由7位学生依次到台上为大家讲解。学生的讲解思路清晰、解题过程完整、语言表达清晰,体现了胡老师对学生的复习很扎实。学生讲解完后,胡老师采用了其他学生评价(询问其他学生),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对于一些易错、易丢分的细节(忘了补齐统计图、是否带单位等),胡老师更是细致指出来。</p> <p class="ql-block">  台下是专心致志听课的学生,以及专心致志在做课堂观察的老师们。是的,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掌声不禁响起来!</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位讲解的学生也是第一个讲解的学生,眼看他把手举得高高的,非常淡定自然的走上讲台,“我讲这道题主要是总结前面同学的做法,吸取前面某某同学的教训”,课堂顿时热烈起来,是的,他已经进入了状态,他开始跟同学们互动起来,“这道题是什么图和什么图的结合?”,“平均数怎么求?”,“要不要约分”,还不时提醒学生“做题要细心一点”,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把平时老师上课的语气语态淋漓尽致地模仿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感悟:</p><p class="ql-block">1.虽然学生现在还不能面向学生大方地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但是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给予他(她)多一些机会,他(她)一定可以慢慢变成我们老师想要的样子,最后一位说题的学生就是最好的例子,比起第一次上台说题,明显放开了很多。</p><p class="ql-block">2.学生就像是老师的“镜子”,老师平时是怎么样讲题的,就怎么样被学生模仿。所以要想学生说好题,首先老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语言,给学生做好示范。</p> <p class="ql-block"> 课后对参与了说题的学生进行问卷访谈,听课老师在交流课堂观察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接着,课题组成员结合课堂观察表对本节课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说题表现进行研讨。通过将课堂观察表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使用,让我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课堂观察表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学生说题表现应适当分层,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被观察的亮点;教师行为是否应该增加教师的说题情况来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课后说题体验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应设置更加明确的问题甚至是选择题,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填写。</p> <p class="ql-block">  由于风烈中学九年级要拍毕业照,匆匆结束了本次课题研讨活动。于是我们的研讨活动由线下转向了线上。</p> <p class="ql-block">  独行疾,众行远。今天我们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明天我们将走得更加坚定。教研的路上,我们努力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