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边偶寄·家藏菜》 作者:江礼旸

江礼明

辛丑牛年春节前夕,礼昶弟来看我,送了两个大大的墨鱼干,又名螟蜅鲞的,我很感动,知道这是为我春节吃到家里的招牌菜一一墨鱼提供食材。 老家婺源地处皖南山区,不产海鲜,退而求其次,干的也行。而母亲老家宁波,盛产海鲜。记得小时候父母买了螟蜅鲞寄给老家的叔公、姑妈,叔公都写信称赞父亲“妻宫得力”。每逢过年,将墨鱼干发了,撕去黑色的外皮,挖出中间的骨(介,又叫“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将肉切成丝,煮酥取出。另将肉丝、笋丝、香菇丝生炒了,和墨鱼丝小火共烩一、两个小时,上桌尝尝鲜香无比。那一年我和儿子、媳妇到广东东莞礼昶家过年,年夜饭就有这个菜,一筷进嘴,眼泪都出来了。 婺源还有一样好物事一一虫菜猪肉。虫菜,将青菜切碎了晒干,10斤青菜只能晒1斤虫菜。虫菜很香,那是太阳的味道。虫菜猪肉不是煮而是“搅”出来的。烧时多放点水,还未烧干时关火,下干的虫菜,不停地搅拌。良久,取出盛在蒸器里,上笼隔水小火蒸1-2小时即可。猪肉选用五花肉,稍精亦可。成菜香鲜,耐嚼,品位远胜霉干菜烧肉。本世纪初,我在新买的房子里请同学们聚会,母亲闻讯烧了一大碗虫菜猪肉叫我去取,吩咐一定要请龚学平同学尝尝。那天老龚和夫人张雷平都来了,他有事先走了。走到门口,我叫住了他,说我姆妈请侬尝尝虫菜猪肉,谢谢侬在我去安徽教书时,常去我家安慰我父母亲。老龚说,侬姆妈叫我吃,我就吃一块。说着回头吃了一块虫菜猪肉。 和皖南许多地方一样,婺源的蒸菜很好吃。计有清蒸、粉蒸、旱蒸等几种,如粉蒸肉、粉蒸鱼,清蒸子鸡,还有点心蒸子糕。婺源话里,蒸可以读zang,我一直以为写作“葬”,意即葬在“五脏庙”里。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里说到蒸可以写成“焋”,念zang,我总算知道婺源话把蒸念zang是对的,而且可以写成“焋”。 鲜咸合一、霉臭糟醉,当是母亲老家宁、绍特色的体。鱼虾螺蛤常上庭餐桌,且以海鲜为主。乳腐、醉麸,黄泥螺也须庾不能少。为了卫生和适口,醉麸自制。每年有几次吃素,还自发黄豆芽,自制糟如意(豆芽)、糟油豆腐。在适当的季节,还自酿甜酒酿。为调剂口味,也常吃臭豆腐、海菜古(臭苋菜梗)、霉千张(百页)。每年还要买一点火腿、南风肉、扁尖,作为夏日吃冬瓜汤、丝瓜汤时的“鲜头”。 我自己也有几个“名菜”,如:奶油牛尾汤。我在安徽常吃牛肉,但牛尾没人吃,往往丢弃,而牛鞭很吃香,因为据说有某种功效。我向牛肉商讨了几根牛尾来,用各种方法来烹饪,结果发现小火笃汤最好。回沪请教大厨,得知这是经典名菜,加奶油更好。此菜曾款待老同事邵传烈兄,及夫人戴平老师、女儿邵宁、儿子邵竞,深受好评。 还有用柠檬(汁)来给鱼一做调料。譬如柠檬鳊鱼,清蒸鳊鱼,蒸熟后沃以柠檬汁,非常清口。一条黑鱼治净后,剥皮剔骨后,头、尾加皮骨烧一个汤,上桌前撒上芫荽( 香菜),名“将军下海”。净肉片成片,汆熟后浇上柠檬汁,名“白柠黑鱼片″,一鱼两吃。<div>2016年患病后行动不便,李强来看我,並烧几个菜给我吃。其中有清蒸草菇浇生抽很好吃。我除如法炮制外,还用草菇烧牛蛙,非常鲜美。<br></div><div>腌笃鲜是江南,特别是上海非常流行的汤菜、烩菜。主料有鲜肉、咸肉、竹笋,有时也放少量百页结。我小时随父母去老正兴吃饭,这个菜写成“竹笋腌鲜”,说明主料是时令菜竹笋,而用鲜、咸猪肉为之提鲜。那么用禽或鱼的肉取代猪肉是否可以呢?我在家里小试,用1/4只咸鸡,加上整只鲜鸡,分别斩块,加上许多竹笋烧一大锅汤,结果鲜得不得了。又进行中试,在金山农村新天地,用鲜鹅肉烧咸鹅肉,加竹笋,结果成为其招牌菜,还做成小包装,让吃客带回,在家里略一加工便可吃。店家称其为“鹅笃鲜”。此外,鸿瑞兴大酒店用鲜黄鱼烧咸黄鱼,称为“阿黄鱼笃鲜”,成为他家的招牌菜,也证明了我的推测。<br></div> 有一段间,私房菜满天飞,仿佛一冠私房菜的大名,身价立即飞涨。我不看好这一摆噱头的做法,私房菜姓私,家里人吃吃,或者请亲眷朋友来品尝,不卖钱的。上述这些我的菜,倒是真的私房菜,但这一名字既被叫滥了,我干脆称之为“家藏菜”,像古董一样收藏,所谓“敝帚自珍”是也。三两好友,也可互相切磋,交流。遇到敬业的厨师、老板,也可提供其参考。如此这般乐度晚年,岂不快哉?!<div>(个别图片为网络下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