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归何处</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落下帷幕。神兽纷纷出笼,回家,与父母蜗居。“暑期带娃综合症”迅速蔓延。</p><p class="ql-block"> 头三天还好,和家里人还能“相敬如宾”,暑假作业还写几页,看几页书。之后没日没夜扣手机,整宿整天看电视,反正不上学,累了睡,醒了吃零食,再接着玩。沙发,床上,地动山摇,兵荒马乱,家长开始吆喝还管用,之后充耳不闻。“成天叫读书,你怎么不读。叫练字,自己都不会写。”一部手机,一个月,足矣把孩子的魂勾走,欲罢不能,茶饭不思。有没有同款的娃,大家看过来!</p><p class="ql-block"> 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在家里这样混可不行,出去玩车多不安全,河塘池堰更不能去,老师天天叮嘱暑期防溺水。在家睡觉没有点,吃饭没有点,不分白天夜晚了。还动不动引发“战争”,空气中都是火药味,楼都是颤的。生的时候那个初为人母人父的高兴哦!养的时候那个相处难哪!头疼,心口闷,老人三高往上蹭,抗不住了,相看两讨厌,不行,报个班,怎么的班里有老师看着安全点,总学着点知识。基层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主张报语.数.外,把秋季的先学一遍总管点用,可是国家“双减”政策学科类减没了,没处报了。年青的家长觉得应该是报才艺的跳舞,画画,书法,口才班等等。</p><p class="ql-block"> 确实,两个月,可以看多少书,背多少唐诗,可以画多少张画,练一期的书法课。练多少次跆拳道。学会了游泳这一项技能,弹好几首曲子等等!肌肉记忆,少年时期学得东西终身都有烙印。下学期的语,数,外课程会有专业的老师再讲,老生常谈,你只要专注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就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提前过一遍,最多就是预习一下。老年人说,正儿八经考试的文化课都没学好,还搞那些无用的东西,平时上课如若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能学好,不需要再补了,说到底还是专注力的问题,修心的问题。看似无用的东西能提高孩子将来的生活品质和个人情商,很多爱好从小埋下种子,日后会生根发芽。生活中多一项才艺将来既可谋生也可谋爱,充盈自己,取悦自己。将来或许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提供可能。精神丰富,自娱自乐,有趣的人总是招人喜欢,平凡的生活能过得幸福。进入职场,有点才艺,朋友多多,什么都不会,人家玩都跟你玩不到一块去,还说三观不同,无法相融,人生短暂,还是尽量过得有趣点。</p><p class="ql-block"> 无论学什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前提,尤其是好动精神不集中没有定力的孩子,往往成功的人不一定有多聪明,而是有定力和毅力坚持做一件事的人。而从小培养孩子安静踏实的做事的习惯首当其冲。换言之就是定力!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正如一年级课本里说的,站如松,坐如钟。</p><p class="ql-block"> 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首先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就是陪伴,和他一起做一件事,如果家长做不到,术业有专攻,专业的老师陪伴、辅导。一定事半功倍。比如读书,学前班一二年级,看绘本,一起看,一起读,一起说感受,一起说词语的理解,段落的意思,不时的肯定,写写看法,感受,一句,两句到一段,一个暑假,足矣把他带进书的世界。慢慢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后可放手,孩子做什么都能专心。比如舞蹈,基本功都是乏味枯燥的,磨练孩子的心性和毅力,会跳舞的孩子的体型、气质是不一样的。学美术提高审美。体育技能增进身体健康,减少肥胖,疾病提高生命质量是一辈子的追求。科学管理教辅孩子暑期时间,让孩子健康成长,不负光阴。能专一事,事事能专。</p><p class="ql-block"> 心归何处,心安身处,心神合一,宁静以致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