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吴刚捧出桂花酒</p><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的个人情感世界</p><p class="ql-block"> 张树彬</p><p class="ql-block"> 我失骄杨君失柳,</p><p class="ql-block"> 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p><p class="ql-block"> 问讯吴刚何所有,</p><p class="ql-block"> 吴刚捧出桂花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上半阙。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复信李淑一:“大作读书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接着抄录了这首词。1957年11月25日,毛泽东给当时的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这时已升入四年级的“十月诗社”社长张明霞复信:“来信早收到,迟复为歉!《蝶恋花》一词,可以在你们刊物上发表。《游仙》改《赠李淑一》。”1958年1月1日《湖南师院》元旦专刊发表时,题为《游仙(赠李淑一)》。接着1月5日上海《文汇报》报转载了这首词。1月7日《人民日报》转载时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诗刊》1958年1月号(1月25日出版)转载时,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二十一首》时,这首词题作《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1963年12月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删去“游仙”,并把“赠”改为“答”,题为《蝶恋花•答李淑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给李淑一作复并抄录这首词是在1957年5月11日,这就是说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在此之前。但“之前”究竟是什么时间,这就无法考证了,因为只有李淑一是最早见到这首词的人。这首词首句“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杨、柳”二字,皆为以物喻人,“杨”为杨开慧列士、“柳”为柳直荀烈士。词中“吴刚捧出桂花酒”一句中“桂花”也是在暗喻着一个人,这就鲜为人知了。因为文艺评论家们从未提及,这也许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桂花”是谁,或者有碍于江青的忌讳嫉妒。那么桂花是何许人也?她就是毛泽东主席的第二任夫人贺子珍。</p> <p class="ql-block"> 贺子珍出生于江西永新县,1909年桂花飘香的日子出生的,小名就叫桂花。以后有了学名桂圆、自珍、子珍,用的时间最长、广为人知的名字是子珍。1925年她才16岁时,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为共产党员。北伐军进驻永新县时,根据党的指示她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妇女部部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永新县大批共产党员和农民领袖被捕,贺子珍因当时正在吉安做妇女工作,幸免被捕,并于之后参加了营救被捕同志的组织工作,和打开永新县城武装斗争的局面,还在斗争中亲手击毙了两名攻城的敌人。当反动派纠集大批兵力反扑镇压武装斗争时,贺子珍毅然随宁冈农民自卫军撤到井冈山下的茅坪,在这里见到了毛泽东主席。1928年6月龙源口大捷之后,贺子珍就和毛泽东结婚了。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十年间戎马倥偬,岁月峥嵘,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十年中10次怀孕,生过6个孩子。如果把小产也算上,她先后生过10个小孩。但有5个孩子或夭折或行军作战中寄养给老乡而丢失,留下来的只有第六个孩子娇娇(李敏)。</p><p class="ql-block"> 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的形成,国内外各种人物纷至沓来到了延安,其中不乏从大城市来的非常“洋气”的女学生和打扮怪异的女记者。这时的毛泽东接待各种人物十分的繁忙,贺子珍觉得主席“整天不知他到哪里去了”,认为毛泽东变了,和井冈山、瑞金那个毛泽东不一样。于是就经常跟主席吵架,后来干脆搬到另外一个窑洞去住了。贺子珍心里想:我哪一点不如那些洋学生呢?16岁革命,17岁做领导工作,不到18岁便挎枪上火线,她们比不了。只有一件比她们差,就是文化低些,可这是可以学习的呀。那时不服输的贺子珍才27岁,就决心到苏联学习去。毛主席不让她离去,极力劝阻,以至落了泪。可是年纪轻、脾气倔的贺子珍任主席怎么说也听不进去。1937年底,她离开了主席去了苏联。</p><p class="ql-block"> 在苏联贺子珍听到主席重新结婚,她彻底懵了。她和主席是炮火中结成的患难夫妻,一直同甘共苦,坚信主席是爱她的。到了苏联,主席还打电话催她回去,怎么会变呢?正是因为爱主席,一心要永远拥有他,才离开他到苏联学习的。可她走后却让江青趁虚而入钻了空子,主席真的和江青结婚了。贺子珍感到大错铸成,后悔莫及,大哭了一场,此后便是日日夜夜的思念。她无法面对毛泽东和江清成为夫妻的事实,迟迟不愿回国,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拒绝了任何人的求爱,一再说:“我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他就是毛泽东。不会有第二次爱情了。”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的爱情,是那样的凄婉动人。</p> <p class="ql-block"> 贺子珍苦苦思念着毛泽东,毛泽东何尝不也是苦苦思念着贺子珍。1947年贺子珍回国,据说毛主席原来准备让她回到自己身边,说这是历史造成的,还是要按中国的老传统解决。但毛主席也是受中央约束的,后来组织上决定不让贺子珍进京,贺自珍选择了服从组织决定,但思想上对主席的一往情深始终没有减退。1954年9月全国第一届“人大”期间,贺子珍打开收音机照例收听每日新闻,突然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她凝神细听正是毛主席在讲话,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她昏倒在沙发上。经过抢救她苏醒了,但精神上却是崩溃了。当毛泽东主席得知贺子珍精神分裂的消息后,他又一次落泪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里面不能说没有思念贺子珍的泪水。毛主席多次给贺子珍写信,而且是经过借让娇娇看望母亲的时候把信带给贺子珍。娇娇是贺子珍和毛泽东6个子女中留下的唯一女儿,每次到南昌看望时都带了毛泽东的亲笔信,信中总是嘱咐贺子珍治好病,养好身体等,而且信的抬头总是写“桂妹”两个字。说明毛泽东心中一直默念的,还是当年对贺子珍亲呢的称呼:“桂花”。</p> <p class="ql-block">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泽东是人不是神,而且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也在想法搬开一切有形无形的障碍,要和贺子珍这位曾和他共同度过了最艰难历史时期的妻子、共同经历了十几年峥嵘岁月的战友,能够见上一面。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亲自授命,让杨尚奎安排水静(杨尚奎的妻子)将贺子珍秘密接上了庐山。在庐山“一八0”毛主席秘密接见了贺子珍,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接见后主席又召见水静,水静走进主席房间时,见主席手里夹着烟,脸色很不好,嘴里像是对着水静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说:“不行了,脑子坏了,答非所问。”之后,主席就让水静送贺子珍下山。主席还对水静说:“她拿走了我三小瓶安眠药,很厉害的,吃多了会出事,你要想办法从她手里拿下来。”</p><p class="ql-block"> 主席的这段感情纠葛是很痛苦的,但却无法表露了出来。只有从《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中。当了解了这段经历,再来读这首词,就能领会伟人的非比寻常的感情世界世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