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扬帆起航——记龙岗区第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考核

天边的云

2021年6月19日上午,由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考核在线上进行,袁裕中老师、王继华老师、邹国云老师作为本次考核的评委参与了此次考核工作。在考核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袁裕中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介绍,由于疫情影响,本该线下进行的考核,不得不搬到了线上,虽然我们人隔两地,但是心在一起。我们这次考核不仅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考察,更是每位教师互相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机会。袁老师指出新教师前三年的专业成长是最最关键的,应该多听,多讲,多写教学反思。<br>本次参加考核有张晓烨、陈欣、辛若雯、黄若琳、王群利、曾雪庆、蔡淑璇、张锐、吴尘染等9位老师,其中张锐、吴尘染老师获得过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免考资格,但是他们两位也全程参加本次活动,并撰写本次活动的听课反思。其他7位老师,每人自选课题10分钟在线说课,10分钟信息技能综合大作品在线展示。 首先是张晓烨老师,她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Goc第5课《筑长城》。通过自己照片精彩的课堂导入,引出长城的“几”字形城墙外观,利用多个问题任务的设置,让学生能使用for循环简化重复操作,学会设置for循环语句表达式,实现需要的循环次数,巩固对for循环语句的理解和运用。本节课设计中注重知识的迁移,以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学习新知的脚手架,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for循环。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调动小老师,利用同伴学习的优势,采用良性的竞争和奖励机制,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张老师大作品展示的是微课制作,介绍了传图识字、草料二维码、微词云、剪映、万彩动画大师。这些微课都是当下比较热门、有趣和高效的小软件介绍。微课制作精美,并且都很实用,为我们的教学、管理、办公等提供便利,能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无限魅力。 第二位是陈欣老师,她说课的内容也是《搭建太空云梯》,来自六年级第5课《筑长城》,本课创编案例,以“太空探索”这一情景贯穿课堂,通过“探太空——搭云梯缀星球”循序渐进的任务布置,让学生掌握for循环语句。 陈老师大作品展示是的学生视频制作。陈老师通过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普通的录播做不出精彩的视频,然后采用了优芽软件制作微课,效果比较好,制作的系列微课获得龙岗区一等奖。她决定在学校的第二课堂开展课程,同学们通过八节课学会了优芽软件的制作,并且创作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学生的作品都带有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观点,特别有新意。比如疫情期间,去医院就诊的引导,中华传统美德的展示等等。学生作品很有意义,很吸引人,做的特别好。说明陈老师教的好、引导的也比较好,这个是很出色的地方。 第三位是辛若雯老师,她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楼道声控灯》。她秉持节能绿色环保的原则,从设计校园楼道声控灯入手,突破重点声音传感器的功能。采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启发学生与避障机器人进行对比。通过“光与声音”的小游戏,突破楼道灯2.0运行策略,采用小组合作,结对编程,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纠错改错,教学效率比较高。 辛老师大作品展示的是钉钉校园平台的使用。辛老师通过推广钉钉平台在全校的使用,使全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比如常见的打卡和考勤设计、审批、提交表单、智能填表,收集文件、钉钉云盘等等内容。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了智慧化校园的发展。 第四位是黄若琳老师,她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第七课《会听声音的机器人》。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将高科技智能生活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有哪些声控设备,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习主题;其次,通过“cosplay小小售货员”、“看图讲科学”两项活动,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带领学生去认识“声音传感器”的基础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指引学生何时讨论、何时上台展示,提出存疑点让学生再次思考讨论及总结;然后,设置探究性任务“观看趣味视频,尝试应用“声音传感器”帮助阿衰同学设计一个“声控路灯”机器人。”将生活实际问题与机器人编程学习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声控路灯”的工作需求,应用诺宝Rc软件通过编程去实现功能。通过拓展任务“巧思变变变”让学生通过改造程序实现机器人的不同功能,更深刻地理解程序编写的意义和应用。最后,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认识到高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一方面要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有意识鞭策自身去努力优化技术,为社会做出贡献。 黄老师大作品展示的内容是信息技术教学分享。黄老师通过自己初期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去思考解决办法,然后去践行,再去优化,直到现在能够轻松高效的教学。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班级加分制,她采用的是在黑板左侧每小组分数制,老师可以给他们加,表现好的同学自己也可以随时上台加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同学都动起来了,效果比较好。黄老师还介绍了希沃授课助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使用,她把学生优秀作品拍照一键上传到大屏。让同学们都能够看清楚,教师还可以在手机上批注,讲解,效率很高。信息技术有很多展示环节。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360度无死角观看,黄老师使用直播功能,把学生的操作过程直播到大屏,让全班同学都能够看清楚。希沃授课助手的使用解放了老师,利益了学生,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 第五位是王群利老师,她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智能碰碰车》。本课所讲述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一节设计智能碰碰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通过前面第一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理论知识,知道机器人的感知系统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并在第一章的第二节课接触了诺宝RC软件,认识了仿真界面。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以制作碰碰车游戏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学、会学。利用微课及学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竞争意识。以生活中的碰碰车引入,把身边事物与智能化相联系,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同学们在快乐的体验中就把重点难点掌握了。 王老师大作品展示的内容是:公众号推文。首先王老师介绍了公众号文章的配色技巧,首先要按照实际情况先进行风格的统一,比如提前找到适合自己的模板,再加入文字,图片,不要被领导的要求带走,要用专业的眼光去审美。排版方面要注意,电脑和手机不一样,看到的画面会有差异,这是字体大小原因,一般都采用14号字体就可以了。公众号首行是否要缩进呢?公众号不需要。可以多分段,多加图片,多用小标题。还可以使用美图软件,把图片大小分成一样的。最后要提前预览,领导都审核通过后再去发布。 第六位是曾雪庆老师,她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设计灭火机器人》,曾老师以楼道声控灯为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机器人灭火任务的需求,明确灭火机器人应该具备的功能与硬件组成;通过对机器人灭火任务的分解,掌握子程序的概念,渗透“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程序设计原则;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用问卷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及时看到教学效果。 曾老师大作品展示的是:如何做区课题。曾老师通过自己主持的区课题《基于项目式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将信息技术课与项目式学习相融合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将每节课都设计成一个项目,选取贴近学生情境的案例,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社会责任为落脚点,项目实施结束后通过收集学生意见,分析学生作品,进行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反馈改进。曾老师还给大家展示了学生项目作品,视频、微课、风扇、杂志等等。成果满满、丰富多彩! 第七位是蔡淑璇老师,她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选出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本节课通过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真实情境的导入,让学生都主动融入课堂,参与各项活动,让比较枯燥的排序与筛选问题得到解决,任务设计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得到了提升。 蔡老师大作品展示的是微课《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大有用》,因为学生对比特币兴趣浓厚,部分学生有“比特币是赚钱的捷径”的观点,因此蔡老师设计了这个微课视频。以比特币作为导入,讲解了比特币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特币投资,并进而引出区块链技术,简单讲解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及优点,拓展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医疗、公益、畜牧业的功能和优点。本微课以八分钟的时间为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科普,提供一些信息技术的课外知识。 本次参加考核的青年信息技术老师们说课环节完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课程设计很有新意,教学过程都介绍的比较详细。信息技能大作品介绍方面大家从自己从事的专项工作、第二课堂、自己的获奖作品等方面来介绍,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各种软件、高科技工具的熟练掌握,并在教学、各个岗位等多种场合去使用,去思考,这点特别值得点赞!考核结束后,袁老师针对考生们的表现,在线做了简单的点评,考核团队在三天内给每位老师电子版的详细的点评。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此次考核不仅仅是一次考核,更是一次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提升的机会!考核的结束,代表着青年教师们新的起点的开始,龙岗区信息技术团队又注入了优秀的新鲜血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批青年教师们定能创造出更佳出色的成绩!

学生

老师

考核

信息技术

教学

微课

展示

机器人

通过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