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学期,县教育股发文件,将在全县进行“关于举行xxx届幼儿园教师竞赛节活动的通知”,其中有一项“游戏(视频)解读”比赛。根据比赛要求“在15分钟内,针对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了什么样,怎么学习,获得了什么新经验进行简要分析,进行6分钟解读”。本人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做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之用。<br> 在进行游戏视频解读的15分钟准备时间内,我们要有条不紊地分三步进行。<br> 一、快速浏览视频,判断视频所属的观察类型,确定解读方向。<br> 拿到视频到手,第一时间利用视频播放的“倍速”加快播放速度,或者手动进行快速播放,浏览视频内容,判断视频类型。视频类型一般会有三种类型,个体游戏视频:拍摄的是某个幼儿,跟踪其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如晨晨的警察游戏;定点群体游戏视频:拍摄的是某个游戏区域地点,捕捉来此游戏区幼儿的活动情况,如建构区的高楼;定时平行游戏视频:拍摄的是某个时间段,轮流拍摄各个游戏区幼儿的活动情况,如为父亲节忙忙碌碌的孩子。<br> 二、细心观看视频,描述在视频中的所见所闻,有条理进行本色叙述。<br> 细心观察视频前,我们先确定从幼儿兴趣需求与幼儿经验及水平、游戏发展与情节、游戏中同伴间的互动与交往、游戏认知及困惑、游戏创新及材料使用、教师角色等几个维度观察视频中的幼儿游戏情况。做好客观地描述人、事、物,记录语言,有条理进行本色叙述,避免夹叙夹议等主观判断的描写。具体的描写维度如下:<br> 1.幼儿情况:视频中反映出的直观信息,如有一个小男生,乐乐、中班幼儿等,不需要自主臆想或者判断,如他是聪明的孩子等。<br> 2.游戏进程:幼儿游戏中表现的发展能力及个性品质;正在建构的信息和知识水平;他们应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深层次兴趣与爱好;游戏过程中可以挖掘的价值在哪里;游戏可能延伸的方向等等。<br> 3.同伴交往:幼儿的游戏方式是独立的还是平行的,是相互合作的还是支配的,他们解释行为的能力如何,语言及行为动作有哪些,游戏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的方式方法。<br> 4.情绪情感:幼儿参与游戏时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情绪状态如何;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点在哪里,持续时间的长短;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文化背景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获得了什么样的社会情感,如体验到满足感、成就感、自信心,还是同情心、挫败感等。<br> 5.材料互动:幼儿如何选择材料,是不假思索,还是跟风;是自主的,还是被别人强加的;选择了哪类材料,是低结构、高结构还是无结构;对材料是否有创新与改造,是否一物多玩;创新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是组合使用、剪切折叠,还是替代变化,此外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助推幼儿游戏。<br> 6.教师角色:教师在游戏中是否是观察者和支持者,能否观察到游戏状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引领,材料提供与环境创设推动了游戏发展吗?发挥了教师的隐性的教育作用吗?<br> 如:展览游戏区里,管理员与大个子的B(暂且叫他大熊)正在争吵。管理员双手抓住大熊的一只手 ,大声说:“你是“小偷”,偷我们的枪!”大熊一手拿着枪,一手生气地挣脱着,声音更大地辩解道:“你胡说!我只是拿手枪玩一下,怎么会是小偷!”可管理员还是坚持说:“随便拿走东西的人就是小偷,就要抓起来!”两人的争吵引来许多孩子,但大家都只是看,没人出声,他们两人一直反复说着上面的两句话,只是音量不同而已,就这样吵了许久,僵持不下,突然,大熊举起了枪,气势汹汹地要打人了,在这紧要关头,教师出现,笑眯眯地握住了枪……<br> 三、重点观看视频片断,解读游戏的行为和语言,据经论典地阐述自己的解读观点。<br> 解读视频时,我们要站在幼儿的立场看游戏,而不是站在成人的立场评价游戏的好坏或幼儿能力的强弱。<br> 反复观看视频的重点片断,思考解读思路: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游戏行为发生?幼儿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的游戏语言?教师为什么要在这种情境下界入游戏?游戏背后的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经验认知等前期基础如何等等。<br> 然后据经论典地阐述自己的解读观点、描述游戏中的行为和语言,清楚地分析出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了什么样,怎么学习,获得了什么新经验游戏”,延伸未来“更好推进游戏的发展,促进幼儿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的前景。<br> 当我们根据以上三步梳理出思路之后,赶紧写出方案,然后自信满满地进入比赛室,以叙述者、游戏中人物、解读者多种角色展示自己对游戏视频的解读分析。<br> 例:<br> 个案游戏视频解读:是不是“小偷” <br>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br> 本游戏视频是记录了展示游戏区里发生了故事,相信这个游戏的发生,会为我们的孩子认识社会打开一扇窗。<br> 游戏中,在展览游戏区里,管理员与大个子的B(暂且叫他大熊)正在争吵。管理员双手抓住大熊的一只手 ,大声说:“你是“小偷”,偷我们的枪!”大熊一手拿着枪,一手生气地挣脱着,声音更大地辩解道:“你胡说!我只是拿手枪玩一下,怎么会是小偷!”可管理员还是坚持说:“随便拿走东西的人就是小偷,就要抓起来!”两人的争吵引来许多孩子,但大家都只是看,没人出声,他们两人一直反复说着上面的两句话,只是音量不同而已,就这样吵了许久,僵持不下,突然,大熊举起了枪,气势汹汹地要打人了,在这紧要关头,教师出现,笑眯眯地握住了枪…………<br> 看整个游戏,都是负面的游戏信息,吵闹、争执、甚至要大打出手,他们还没有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还不能正确处理玩具问题。但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我们透过表面,可以看出:<br> 1.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在做游戏,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争吵、争执许久),但他们都不愿放弃游戏。<br> 2.幼儿做游戏很认真,管理员认定自己拿就是偷,不会认为这是玩而忽略随便拿枪没关系。<br> 3.来听听两个孩子的语言:<br> 管理员大声说:“你是“小偷”,偷我们的枪!”<br> 大熊更大地辩解道:“你胡说!我只是拿手枪玩一下,怎么会是小偷!”<br> 管理员还是坚持说:“随便拿走东西的人就是小偷,就要抓起来!”<br> 可以看出,管理员有明确的社会行为意识,并针对不遵守游戏的规则的行为进行强烈抗议,并清晰地用语言说明自己的理由:“随便拿走东西的人就是小偷,就要抓起来!”。而大熊也能用语言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行为,否认这是偷的行为。<br> "XX乐园早教中心“的专家请家长千万不要小看幼儿间的打闹行为,这种行为对孩子的好处非常多。从上面的行为和语言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孩子在游戏的争吵和教师的界入(怎么学习的)中明确了什么是偷,什么样是玩(学到了什么);他们也会明白争吵不是好办法,可以用更丰富的语言说服对方,可以用更平和的行为与对方达成共识,可以用寻求帮助的方法让双方心服口服(获得的新经验)。观看的许多孩子,当时只是看,没人出声,但相信他们在观看中也会有同样的感悟。<br>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在视频中,我们的老师突然在“大熊举起了枪,气势汹汹地要打人了”的这紧要关头出现,还是笑眯眯地出现,说明我们的老师一直在关注孩子的游戏,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等待花开。<br> 可惜,今天花还没开,还出现虫害(要打人了),但我相信,有这样的以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用心引领的老师,花开一定不远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