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错误,排除了毛泽东的领导,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 </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在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下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它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迹。</p><p class="ql-block"> 长征是举世无双的,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远征,80多年的斗转星移,长征这部英雄史诗依然豪情万丈,历经岁月沧桑,这种伟大的长征精神仍然催人奋进。有人说,不管你对长征的描述是多么的悲壮,还是多么的伟大,是艰险还是苦难,也不管你对长征路线多么熟悉,如果你没有实地的走一走,亲身去感受,去体验,那么你的理解总是不全面的,你的认识总是肤浅的,你永远感受不到长征的艰难险阻,也无法更深刻的体会那伟大的长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9日,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一行22人自驾开始了从上海一大会址、嘉兴红船,途经长征之路,一直至延安、西柏坡的红色之旅。历经26天,跨越15个省份,行程万余公里,期间,经受了磅礴大雨、冰雹、雪山雾雪、路基蹋陷,山坡滚石,泥泞、沙石之路等行车困难的考验,终于完成了我长久以来探寻红色之旅的一个梦想。</p><p class="ql-block"> 我常想, 是什么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正确和伟大,使其一步步走向胜利,长征路之行使我更加明了那就是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长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80多年前一支为了正义,为了解放劳苦人民的革命军队——中国工农红军,他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难前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狂轰乱炸中忘死拼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翻越夹金山、跨越大草地,一件件、一幕幕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悲壮情景时时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红军战士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脚,历时一年多,转战11个省份,纵横二万五千里,最终完成了伟大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是什么使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呢?难道有神仙相助吗?还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们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长征是一首歌,是一首英雄的赞歌,一首胜利的凯歌,一首惊天地泣鬼神之歌,长征也是一部读不完的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历史不朽的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位于福建长汀县南山镇的中复村,当时红九军团驻在这里,1934年9月30日,时任红九军团的参谋长郭天民曾在这里动员大会上说:“乡亲们不要担心。红军还是要打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当地政府将这里定为红军长征零公里处。</p><p class="ql-block"> 重走长征之路,就从这里走起。</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在于都集合后,由此渡口渡过贡江,开启了长征之路。</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设置了四道封锁线以消灭红军。</p> <p class="ql-block"> 这是湘江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途中先后冲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于1934年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的湘江。</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派了30万军队,在湘江以东布置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欲将中央红军“包围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域”。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包围,在那场最惨烈最悲壮的战役中,担任掩护任务的红三十四师身陷重围,无法过江,但面对敌人奋力抵抗,用血肉之驱筑起了一道城墙,为红军渡江赢得了胜利,最终红三十四师大部将士英勇就义。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伤重被俘,敌人抬着他去邀功,途中他醒后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三万人,湘江洒满了烈士的鲜血,当地百姓流传的“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真实描述这场战役的惨烈与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面对红军的重大损失,1934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在湖南省通道县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主席建议放弃原定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贵州前进,虽然多数人赞同毛主席的建议,但由于中央领导层的不统一,未能作出决定,但是通道会议为以后的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攻占黎平。18日中央红军在这里召开了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经过激烈的争论,毛泽东主张放弃红二、六方面军会师的计划,挥师贵州西北的意见被采纳,此后又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1日在黔北地区瓮安县猴场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战略地点,决定强渡乌江到黔西北建立新根据地,彻底放弃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梦想。该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黎平会议纪念馆我们听到了讲解员所说的:通道会议是伟大转折的开端,黎平会议是伟大转折的起点,猴场会议是伟大转折的前夜。</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克遵义,随后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上指挥的帮助,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指挥。</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是我党在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毛主席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重大问题的开端,标志着我党走向成熟。</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茅台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丙安镇的赤水。丙安镇也是赤水渡口之一。红一军团指挥所和军团长林彪的住所就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难。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第一师第一团经过80公里的急行军,赶到了安顺场,经过激战,占领了安顺场,但只找到了一只木船,要想大部队顺利渡过大渡河是不可能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 为在敌军还没来得及破坏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前能够顺利的渡过大渡河,中央红军用两天的行程,完成了240里行程,直取泸定桥。22名红军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攀缘桥上铁索冲过泸定桥,中央红军胜利地渡过了天险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 飞越大渡河</p><p class="ql-block">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p><p class="ql-block">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p><p class="ql-block">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p><p class="ql-block"> 昼夜兼程二百四,穷追猛打夺泸定。</p><p class="ql-block">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后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翻越了海抜均在4000以上的夹金山、梦笔雪山和雅克夏雪山。</p><p class="ql-block"> 夹金山位于懋功(今小金县)以南,海拔4000多米,上下要走70多里,高山缺氧,终年积雪,极其寒冷。红军队伍通过30多里的"红军小道"翻越这座雪山。许多战士因缺衣少食,牺牲在途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行驶中也不时受到道路难行之困扰,道路坑洼不平,且泥泞难行。"路基悬空”、“小心落石”的提示路牌常常出现。</p> <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达维镇胜利会师。这里是会师地。</p> <p class="ql-block"> 中央在两河口召开的会议决定了红军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在荒无人烟的毛尔盖草地上艰难跋涉,奋勇前进,这是当年中央红军过草地遗址。</p> <p class="ql-block"> 走过人迹罕见的茫茫草原与沼泽,中央在甘肃迭部县的俄界召开了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张国涛错误的决定,并将北上红军改称:陕甘支队。</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当年居住过的房屋,一侧木板是当年上下楼之用。</p> <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17日,陕北支队突破了川甘边界的天险腊子口,第二天又占领了哈达铺,</p><p class="ql-block"> 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千难万险后,绝处逢生之地,在这里,红军得到了困顿至极后的物资和兵源补充;在这里,红军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地方苏维埃政权,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还得悉陕甘还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大喜讯,从而开启了落脚陕甘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征程。9月27日,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会议,决定前往陕甘。</p> <p class="ql-block"> 随后红军陕甘支队翻越了六盘山。毛主席在翻越六盘山后作《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充分彰显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在陕西省吴起县吴起镇会师。193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1, 51, 51);">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十一个月,途经八省,行程一万 六千多里。</span></p> <p class="ql-block"> 当你行走在中国红军的长征之路,看到红军将士为了中国劳苦大众和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披荆斩棘,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的实地与场景再现,谁人又能不会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洗涤而震撼呢?谁人又能不会为之而动容呢?它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无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伟大长征精神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红军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在被俘后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纪念馆内描述这场战役的浮雕将战役中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情景再现,让我们刻骨铭心,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们。其中有72名当地船工参战支援红军。</p> <p class="ql-block"> 过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p><p class="ql-block"> 长征组歌真实再现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险、红军顽强的革命斗志与牺性精神以及官兵一致,同甘同苦奋勇前行的情景。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长征结束后作诗《长征.七律》</p><p class="ql-block">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p class="ql-block">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藐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捐驱的先烈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