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那”文化》

沐雨青松

<p class="ql-block"> 富宁.壮族.那文化</p><p class="ql-block">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1700万人。主要聚居在南方,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云南壮族现有人口120万人,由侬支系、沙支系、土支系三大支系组成,自称濮侬,布越和布傣,是云南的土著民族之一。为生息繁衍于云贵高原的古越人后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富宁县史称富州,地处祖国南疆边陲,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部,北邻贵州,东接广西,南毗越南,为“两国三省十县”的结合部。县城介于东经105°13'— 105°14',北纬23°11'— 24°09'之间,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国道323线,广昆高速公路和云桂高铁贯穿全境,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的重要门户。全县总面积5352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45个村(居委会),人口42万余人,世代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6.5%,其中壮族人口2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6%,是云南壮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县之一。从版图上看,富宁地处珠江上游的滇桂两省区及越南的交汇点上,民风民俗归属于右江文化圈。右江,古称郁水,发源于云南东部,流经云南省段称为驮娘江,经广南县的西洋江和富宁县的普厅河、那马河,三条江河在剥隘汇合后称右江,经广西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至南宁流入珠江。世居于右江两岸的壮族自称为土著民族。2000年美国权威《科学》杂志以封面加评论的隆重方式公布了一项轰动世界的研究成果:右江河谷百色盆地的古人类遗址的地质年代经中美学者测定距今80.3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这一研究成果也为壮族远祖的根在右江盆地流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考古发现证明,右江流域是远古人类的摇篮,也是壮族文化保存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核心区域,也是壮族先民西殴骆越族群生息繁衍的区域。壮族先民因所处自然环境及其特定生产方式较其他民族不同而独具特色,传统上壮族多“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倚水而居,擅长种稻,勤于耕耘,器重铜鼓,厚爱银饰,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了一整套丰富完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族语言文化和以“那”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即以“那”为标志的稻作文化;以“竜”为标志的生态文化;以“糇糯”为特色的饮食文化;以“杆栏”为标志的建筑文化;以“壮锦”为标志的服饰文化;以“陇端”为标志的节日文化;以“吩”、壮剧为标志的歌舞文化,以“鸡卦”为标志的宗教文化;以铜鼓为标志的青铜文化等,由此而产生了独特的建筑、饮食、服饰、歌舞、礼仪、宗教等一系列文化。这些文化特征,既是壮族同胞借以作为相互认同的心理基础,又是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马克思说:“每个民族 ,无论其大小,都有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特点,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的共同宝库中所增流的贡献,补充了它,完善了它”。因此,一个民族的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均可从其特有的文化形态中找到必然的依据。</p><p class="ql-block">富宁县是珠江流域右江水系的流经地和发源地之一,壮族是这里的土著民族,早在新石器时代,壮族的先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依山傍水迭巢而居,以火耕水薅的方式从事稻作生产,垦殖“雒田”,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作为富宁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之一的那耶,其先民恰如老子所言:“人法地,道法自然”。人们依据自然环境、地域特征的不同,胼手砥足,扶犁开耕,繁衍生息。经千年造就,把周边的荒山变成万亩良田。这一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漫山遍野,叠叠层层,灵动飘逸。那耶梯田是祖先为后人留下的千年人文画卷,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开拓史,也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创业史,更是一部稻作文明的发展史。那耶村依山就势,以登高望远之势,观远山,望云海,俯看稻浪千层,守望日出日落,享受着田园牧歌的生活,在云卷云舒之中抛闲过往时光,孕育传承灿烂的稻作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对大米似乎不足为奇,然而当我们翻开历史,以千年为度考察稻作文化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历史价值时,它却是意义非凡。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将富宁确定为壮族稻作文化的科学研究基地,被誉为“米神”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门为基地题写“中国壮族稻作文化科学研究基地”的牌名,富宁这片稻浪飘香的红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