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红场与亚历山大花园

莫明

<p class="ql-block">  红场与克里姆林宫于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红场是俄罗斯每年胜利日举行阅兵活动的场所及游客旅游的地方。红场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035万平方米,面积有天安门广场的1/5大。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地面全部由古老的条石铺成。表面上看只有一个手掌大小的石头砖,但是深入地下40厘米以上,所以红场可以在阅兵式的时候把坦克开过来。下图是俄罗斯旅游中文网刊登的红场阅兵活动照片。</p> 从莫斯科河边走来,首先看到南部为漂亮的圣瓦西里大教堂。 再往前,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在列宁墓上层修建有主席台。每当俄罗斯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阅兵。<br> 列宁墓旁还是个墓园,克林姆林宫红墙之下,安葬有斯太林等许多前苏联国家领导人。要排队等候进去,不够时间,没参观列宁墓。 红场的东侧为古姆国立百货商场,这里卖的东西主要是外国名牌货,价格非常昂贵。 莫斯科的天气说变就变,上面两张照片拍摄时间只相差40分钟。下面是商场内景。 红场的北面为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过了百货商场右拐的路可往市区,照片左边是喀山教堂,这个没有圣彼得堡那个喀山大教堂知名度高。 国家历史博物馆北门有朱可夫元帅塑像,前面的小广场是阅兵部队集结的地方。图中白帽子那个照相模特听说每次收费3000卢布的。 来到国家历史博物馆北门,有朱可夫元帅塑像,前面的小广场是阅兵部队集结的地方。图中白帽子那个照相模特听说收费3000卢布的。 上图右边黑色铁门是“亚历山大花园”的大门。大花园是克林姆林宫红墙外的一个长方形公园,始建于1821年,是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名字命名的皇家花园。总长度为904米,宽约150米,走进大花园首先可以看到著名的“无名烈士墓”。<br> 无名烈士墓建成于1967年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人们将莫斯科城一位不知名二战期间红军战士遗骨迁葬于此。到莫斯科访问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瞻仰烈士墓。许多莫斯科人结婚时都要来到这里敬献鲜花、拍婚纱照,这几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br>  烈士墓的两侧玻璃岗亭,左右各有一名哨兵默然肃立,24小时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的“全国第一岗”。墓前一只凸起的青铜五角星构成的火炬台,长明火炬从五星中央冉冉而出。 烈士墓的旁边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莫斯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基辅、明斯克、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新罗西斯克、摩尔曼斯克、图拉、斯摩棱斯克。另外,布列斯特要塞获得“英雄要塞”称号。 鲜花盛开,满园葱绿,喷泉、雕塑、建筑与花园浑然一体。 广场上的喷泉和雕塑,艺术家们用俄罗斯传说里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把这里装饰得像神话世界一般,如著名的俄罗斯童话“渔夫和金鱼”,“熊与狐狸”,“少女”,“公主与天鹅”及“鸭妈妈带领小鸭”等。 公园中间的门对着一座雕塑“东正教大牧首格尔莫根雕像”,是这是近年新树立的雕像。这位大牧首是反抗波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雕塑的后面有一段残垣断壁,这就是“废墟之门”。 废墟之门位于亚历山大花园的中间位置,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有一个石块镶砌的大拱门,由红砖和黑色花岗岩构成,洞口呈半圆拱门状,内里有白色大理石门和四根白色圆柱子,这个门洞就是“废墟洞”。传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曾经在此避过雨,所以又称“避雨洞”。<br> 洞口上方趴有两尊白色石兽,那些镶嵌在红墙中黑色的石头,是1812年被拿破仑军队纵火烧毁莫斯科的残余部分,后来1820年重建克里姆林宫时就保留了一段老城墙,供人们参观。废墟之门里面是现在的军械库博物馆。<br>  下图右边这座方尖碑原是1914年建成的“罗曼诺夫王朝300周年纪念碑”,1918年苏共把上面的沙皇纹章和碑文全部磨掉,以国际共运先躯马克思等人的名字取代了罗曼诺夫家族成员,方尖碑的名称也改为“国际共运里程碑”,在2013年,纪念战胜拿破伦200周年时,又重修了这座方尖碑,恢复了罗曼诺夫沙皇家族成员的名字。 游客们从这名叫特洛伊的廊桥上,经保罗伊茨塔楼进入克里姆林宫参观。塔楼下的门是过去皇帝和军队凯旋时必经的大门。 “亚历山大花园”的最南端是“保罗维茨塔楼”,在塔楼下有一个门,它是克里姆林宫的5个进出口之一,是政府工作人员出入的大门。<br> 大门两边的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