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能力的研究

清水

<p class="ql-block"> 期末研修成果汇报</p> <p class="ql-block"> 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高玉清</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这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校领导和我们研修组的全体教师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主题研修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期初我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分析了学情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个人主题: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能力的研究。 </p> <p class="ql-block">  根据研修主题我设计了本学期预计解决的问题: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性质的能力;2、通过列举、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概念、总结方法的能力;3、通过演示,理解算理,总结算法。</p> <p class="ql-block">  在这学期的主题研修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的授课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 <p class="ql-block">  在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发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的重要性,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数学中的题型也越来越多,想要把每一方面的知识都学明白,光靠死记硬背或者多做题是不行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有了一定归纳能力时,他们就会根据 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运用类比进行记忆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并且也很有效,所以我首先要先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然后让孩子们逐步形成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例如:在自主探索实践课“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让孩子在列举8和12的因数中,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和其中最大的一个,然后让他们自主的去概括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且还让学生观察两个特殊关系的数的最大公因数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在学生的细心观察下都能将其总结出来。这种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不但积累他们学习的经验,也促进归结归纳总结能力的逐渐提高。</p><p class="ql-block"> 在我有意识的培养下,课下我还发现我们班的刘姝和王晨旭同学对学过的应用题进行了归类,举一个例子:他们把求长方体和正方体求表面积的类形题归为一类,细分为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四个面的面积,求五个面的面积的,求六个面的面积的,相对应的例题,公式,都分的清清楚楚,而且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中下等生进步最大,在解题前都会想哪类题型,想解决这类题的方法,我看到了孩子们迷茫的眼神消失了,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露出天真可爱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如沙漏,研修的点点滴滴,就是那细沙,滤掉过往,留住了精彩。将经验化作珍珠,收藏在记忆的宝盒中,在未来的日子里,细细地把玩,点亮我们漫漫的教学路……</p>

公因数

归纳

总结

研修

学生

培养

能力

教学

最大

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