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靠茅山又称扣梅岭,位于广西龙州下冻。</p><p class="ql-block">1979年自卫反击战,我军攻克了靠茅山,后又放弃了。</p><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拔点作战,广西方向选择的是靠茅山。因为此山地势极为险要,可以观察到我方一侧60公里。同时,可以观测到越南高平至谅山的公路,战略位置极为重要。</p><p class="ql-block">广西和越南交界的靠茅山是如何划分的</p><p class="ql-block">原来大清与法国在靠茅山脚下,我方一侧立有16号界碑。现在界碑立在靠茅山顶,由于靠茅山顶是马鞍形,有两个山头,靠东的山顶归我,靠西的山顶归越。在鞍部中央,立有中越边界第980号界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越边境冲突总形势图</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我广州、云南两大军区数十万大军展开了对越自卫反击出境作战,共历时二十八天,深入敌境几十公里,横扫越南谅山、高平、黄连山和莱州四个省的三个省会,一个市,16个县城,三个镇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毙敌47700余人,伤敌7270余人,俘敌2173人,摧毁了越北地区大量的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出境作战撤退后,我军又展开了一九八一年的广西法卡山,云南扣林山拔点作战,一九八四年广西靠茅山、科甲地区,云南老山、者阴山和八里河东山的拔点作战。</p> <p class="ql-block">靠茅山主峰(823高地)</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四年四、五月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收复了云南边境的老山、者阴山和八里河东山等战略要地,曾轰动一时。但在广西边境有一场规模可能更大,程度可能更为激烈的边境拔点作战,因总部战斗决心地改变而变得悄无声息,至今无人知晓。长达五年之久的两山轮战除了云南老山,广西方向包括靠茅山在内的一些战略骑线点同样是轮战的主战场。</p> <p class="ql-block">正前方100米处,有越南人的哨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靠茅山的面纱</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中越边境的靠茅山,就像一个盘腿打坐,身体微向后仰的圣僧,法体绵延十余公里。当地下冻、水口、彬桥等乡镇居民称之为扣梅岭,这圣僧的乳名自然就是靠梅岭。网上查找电子地图和交通、旅游图,靠茅山依然被称之为靠梅岭,也就是说圣僧的大名或官名还叫靠梅岭。只有军事地图上靠梅岭的中心地带被标注为靠茅山,所以靠茅山应该是靠梅岭的别称或字号。</p> <p class="ql-block">靠茅山主峰的越军哨所</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网友拍摄的靠茅山实景。</p> <p class="ql-block">823高地毫无疑问是靠茅山的头颅,不过这圣僧的脑袋并不浑圆,若纵向俯视它倒像一颗修长的毛豆,左右狭窄,前后绵长,宽处不过十几至几十米,长达千米有余,还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的前后排列着,直达几公里后的越南4号公路。靠茅山的主峰到越南4号公路的地形和朝我方的山势大相径庭,比较平坦,十分有利于越军人员、装备的机动。而4号公路又是越南凉山至高平的主要交通要道,我军一旦触动这条交通大动脉,势必就像触动了越南整个国家的中枢神经。</p><p class="ql-block">所以靠茅山之战一旦打响,可以肯定越南会拼举国之力与我军抗争,战斗之惨烈将无法预料。</p><p class="ql-block">靠茅山的上躯虽然伟岸高大,但因骑线点位置本身就是凸入我方的弓顶,用于我军的攻击正面并不宽,一个波次进攻最多也就能展开大约一两个连的兵力,且不便穿插和不利两翼助攻。上躯坐势虽然有些微仰,但依然陡峭,许多地方徒手攀爬都十分费力,加上植被茂密,一旦战斗打响,不单我军步兵冲锋困难,伴随重火器也几乎无法发挥支援作用。</p><p class="ql-block">靠茅山主峰两翼几个海拔较高的高地和附属高地群构成了圣僧的肩臂,如那花一侧的658高地、另一侧对应的6号高地及620高地等,他们都在越军的控制之中,形成了对靠茅山主峰两翼的威胁。靠茅山的腹际线就是赫赫有名的蚂蟥沟,它以盛产令人谈之色变的山蚂蝗而闻名。靠茅山盘桓着的腰腿以下几乎裸露,没有高大的林木,除我军修筑工事和战备公路翻出的黄土之外,就只有茅草和小灌木覆盖。腰以下已为我军所占领,凭我个人估计这一带应该是我军预设的攻击出发阵地,筑有大量的掩体和工事,部署有火炮群,并进行了伪装。靠茅山的裆部向前延伸数公里就是龙州县城,靠茅山顶的越军轻易就能把我龙州地区十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一切活动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越军在823高地部署有一个加强营并配属有迫击炮。658高地上驻守有一个排,在其后方配属有较大规模的炮兵部队,可以支援整个靠茅山区域的作战。在六号高地及附近小高地越军驻守着两个营左右的兵力另加越南长定县地方部队一个排把守。加上前出的哨卡和后方的预备机动部队,靠茅山区域估计越军约有一个团左右的兵力在核心阵地防守。整个地域约有两个军左右兵力,还要加上地方武装民军,特工部队等。</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出境作战期间,43军129师曾收复了该高地,因当时在我军全线攻击的强大压力之下,越军无法集中兵力防御重点,所以,129师当年夺取靠茅山还不算特别艰难。但撤军之后,不知上级出于何种考虑决定放弃了这个战略骑线点。继而被越军再次占领。</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之后,为了适应对越长期作战的新形势,巩固边防建设,广州军区一方面调集了大量兵力在千里边境线上抢修国防工事,改变我国西南边境有边无防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迅速组建广西边防部队,即从广西军区独立师抽调骨干组建边防一师,由广州军区55军抽调骨干组建边防三师,广州军区42军抽调骨干组建边防五师,分别驻扎在广西的防城港,崇左,龙州,靖西等地。另外,在原广西军区独立师的基础上,抽调广州军区41军,42军,55军的部分骨干组建广西军区133师,作为广西军区的机动作战部队和战略预备队,广西军区下属的这四个边防师编制都是加强师。</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二年春节后,原广西军区独立师398团就开始针对靠茅山地区拔点作战在南宁青山地区展开了针对性的训练。一九八三年底,军委对靠茅山拔点作战就有了部署安排,结合新老交替补充了兵员,配备和改善了装备,派出了侦察部队侦察敌情,后勤、装备部门筹备了充足的战斗物资。据说,预备了3000具棺材和相应的碑石,一场大战、恶战的序幕已悄然拉开。</p><p class="ql-block">不为人知的是,这场战斗究竟由谁唱主角,谁演配角?看了网上一些边防老兵的博文,都以为广西独立师即133师是铁定的主角。其实不然,133师预定的任务不过是先期周边拔点,为野战123师368团攻打主峰创造条件。</p><p class="ql-block">而主攻靠茅山的任务早已明确交给具有攻坚作战经验的“八姑岭功臣团”既123师368团。368团是一九七九年越南茶灵地区八姑岭、八达岭攻坚作战的功臣部队,是建国后我军唯一经历过较大规模攻击作战的部队,具有攻坚作战的实战经验,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具有优良的战斗作风,上级认为靠茅山的攻击作战非这支部队莫属。</p><p class="ql-block">368团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初进驻龙州,驻扎在边防部队的营房内,日夜进行临战强化训练。记得时任41军军长郭庆和我们连以上军事主官共同研究作战方案,决定以连为单位分波次交替进攻,即以二营为主攻营,一营助攻,三营为预备队。第一波次,四连主攻,在助攻5连配合下,占领主峰第一个阵地后,转为预备队,就地组织防御。5连攻打第一个阵地后,由助攻转为主攻,在下一轮助攻六连配合下,迅速向第二个阵地发起攻击,占领阵地后也转为预备队,同样就地组织防御。六连攻打第二个阵地时由预备队转为助攻,夺取第二个阵地后转为主攻,在下一波一营助攻某连配合下,向第三个阵地发起攻击,夺取阵地后转为预备,就地防守。</p><p class="ql-block">以此类推,连环推进,遇有挫折,下一连队接替上一波次连队的任务。</p><p class="ql-block">主、助攻梯队分别从主峰两翼推进,协同发展。这是针对靠茅山特殊地形和敌情作出的特殊作战方案,完全不同于我军历来擅长的正面攻击,翼侧迂回穿插,最后分割包围的攻击方式。郭军长特别强调三点:一是这场拔点作战直接受命中央军委,军区和军、师都排除在外;二是要求把电台配到主攻班班长,在发起攻击、突破前沿和占领表面阵地后直接向他报告,由他再向总参报告,除此之外不得讨扰他;三是要求各攻击部队多请求火炮支援,甚至空中支援,尽量减少人员伤亡。</p><p class="ql-block">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攻打老山战役打响。此前,我边防133师已夺取了围绕靠茅山周边的几个高地,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为主攻部队清除了进攻障碍。然而,此时我广西方面接到了军委“暂缓进攻”的命令。有边防战士记述:“四月二十七日晚,我边防399团秘密占领了12号界碑以西2号、3号、5号阵地一线;397团作为助攻团也在1号、4号、6号、7号高地上做好了进攻准备;398团的二营任务是打穿插,一、三营和团直的部分官兵作为预备队也按规定时间到达了指定地域。炮兵、工兵、防化、通信、野战医院等都已经各就各位。”这可能是真实的,但边防部队任务依然是保障我野战部队翼侧安全,真正的战争主角依然在边防部队营房内待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另一种形式继续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云南老山的拔点作战进攻一整天才夺取了全部阵地,但也激起了越军的较大反响,中越双方围绕老山展开了军事较量,部分阵地一时攻防交替,反复拉锯,曾经历了抵抗越南方面团级规模和加强师级规模的反扑。这样一来,老山之战就基本达到了我军夺回骑线点,消耗敌人兵力、武器和财力,牵制越军在柬埔寨的军事行动等作战目标。</p><p class="ql-block">介于此,加之靠茅山地区的不利地形和作战态势,所以,军委改变了原来的作战意图,不再动用步兵对靠茅山进行攻击拔点,而改为炮兵轰炸和侦察兵袭扰作战。所以才有了广西方向的暂缓进攻。</p><p class="ql-block">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七年的这段时间,广州军区的三个野战军即41军,42军、55军团以上一级的侦察部队都开赴广西边防前线对越南进行轮流侦察作战。同时参加的还有广西军区三个边防师的侦察连,以及团一级的侦察排。</p><p class="ql-block">这些部队在广西边境的侦察作战当中,拔要塞、袭据点、攻敌营、扰敌兵、破岗哨、抓舌头,勘察地形、侦察敌情,神出鬼没,行动迅猛,一时让越军闻风丧胆,重挫了越军的锐气,弘扬了我军军威。比如驻扎在下冻北耀农场的41军123师侦察连先后在1984年到1987年之间多次对越进行侦察作战,多数指战员荣立战功。又比如55军163师侦察连,出现了像赖斯林这样的烈士和卢顺章,林国儒等战斗功臣。</p><p class="ql-block">还有广西边防3师8团侦察队参与了1985年12月28日广西龙州武德乡科甲村洞林屯附近的“科甲地区拔点作战”,取得了较大战果。在整个广西方向的侦察作战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烈士和光荣集体。如广西边防五师侦察连连长隆志勇就被授予“侦察英雄”的称号,并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p><p class="ql-block">一九八四年,靠茅山方向的炮战从四月三日开始至六月底结束,当时参战的炮兵部队有:广西军区133师所属的步兵第397团、第399团所属炮兵、师属炮兵团,广西边防第3师步兵第8团所属炮兵,陆军第42军军属炮兵团、炮兵第24团、炮兵第一师所属的炮兵第52团、炮兵第25团、广西军区炮兵团、工程兵第13团、陕西宝鸡调来的低空导弹部队等。广州军区所属炮兵第52团、24团、25团及42军军属炮兵团,有部分初期归陆军第41军建制,准备作为支援368团拔点作战的支援火力,后来又回归炮兵各自建制,独立遂行炮击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炮击作战究竟杀伤多少越军,摧毁多少工事,炸毁多少武器装备等无从统计,有的炮兵部队称摧毁了一个越军炮兵阵地,有的称炸毁若干越军据点,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统计,只能从越军对我军炮火的恐惧至极的言行中得出感性结论。我军炮兵部队的轮战一直持续到一九八七年,作为战争之神,长了眼睛的炮兵在中越边境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p><p class="ql-block">一场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带有战略性质的局部拔点攻击战变成了隔山打牛的出气战;一场计划以步兵血肉之躯换取阵地的攻击战变成了炮兵和侦察兵肆虐对手的游戏战;一场箭在弦上,弓已拉满,一触即发的边境拔点恶战戛然而止,没有引发点滴波涛和涟漪;一场连当年的经历者都只知只鳞片爪,从事军事战略战术研究的专家都不屑一顾的战争,以电闪雷鸣的方式拉开序幕,又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p> <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根据军委命令,同时在云南、广西方向发起规模较大的拔点还击作战,严惩越军的挑衅,并在战略上支援南方柬泰抗战。其中云南方向选择的战场是老山、者阴山地区,广西方向选择的战场就是靠矛山地区。为了完成这次作战任务,在广西方向集结了广州军区野战部队第41军、广西军区所属陆军133师,并加强了数量较多的保障部队,周密侦察,仔细研究,慎重部署,准备对靠矛山发起雷霆一击。</p><p class="ql-block">到了4月28日,云南部队按时发起老山拔点作战。但靠矛山地区突降暴雨,山洪倾泻,对作战产生了严重影响。另外根据云南方向的作战进展,加上上级还掌握了其他一些不利于战斗的情况,最后取消了靠矛山拔点作战的任务,转为以积极的炮击行动和侦察袭扰牵制当面越军。</p><p class="ql-block">对于越方来说,靠矛山既是边境重要制高点,又靠近越北交通动脉4号公路,一旦有失,高平和谅山两个省会重镇的联系将受到严重威胁,可能重蹈1979年战争的覆辙。因此,越军高层对靠矛山方向的重视不亚于对老山方向,在这一地区长期部署重兵,一旦我军发起拔点进攻,必然会拼死争夺。在紧张对峙的同时,靠矛山地区进行了长期的互相炮击、小规模骚扰战斗、特工作战和侦察作战,双方都有不少伤亡。其中1984年4月、1985年2月和1986年1月的时候最为紧张,两军都准备大打出手,直到最后关头才降低了冲突规模。</p><p class="ql-block">从事后多年来看,中方发起两山作战主要是出于战略目的,要制造一个长期牵制越军的“伤口”,以支援柬泰抗战,同时控制边境主动,锻炼部队。那么,有一两个这样的“伤口”也就能达到主要目的了,没有必要在上千公里边境四处出击,徒增伤亡。靠矛山地区除了海拔没有老山高外,其他作战条件都很不利,战斗困难还甚于老山方向。据说当时参战部队已经准备了3000口棺木,连墓穴都选好了。</p> <p class="ql-block">广西8个边境县之一——崇左市龙州县(靠茅山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文字资料源于网络,版权信息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