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冠中说:“你可以调查一下,所有的美术家对美协、画院是什么印象?他们起的作用在哪里?他们为艺术的服务体现在哪里?他们的活动就是搞展览、大赛、评奖。大学扩招成了他们来钱的机会。我每天家里收到的杂志,都是些乱七八糟宣传自己的,这样搞就跟妓院一样了,出钱就给你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首先,完成一幅工笔画,你仅仅具备耐心和长期磨练的“工匠精神”手上“功夫”就足够了,你在“描”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用脑子,就像女人绣花一样慢慢“磨”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参加“国展”的工笔画,大都是几个月甚至半年磨一幅画,这样的“工艺品”何来“精气神”?!即便获得那一纸日思夜想的“会员证”,他们也成不了大家,而是一群浑水摸鱼的蛀虫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其次,作品背面不就是按照征稿启事的要求,写上自己的姓名和通讯地址吗?是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评选过程中有多大的效用?据业内人士观察,很多评委在评选的时候,经常会关注这是谁画的,尤其是在挂起来评奖的时候,他们往往有一个经典动作----翻开作品右下角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啥意思?这就是在看这是谁画的!如果你认识足够多的朋友和评委,你要把作品背面的姓名啥的写大一些,用那种木工用的宽铅笔!同时,在作品背面中间位置、背面左下角等处都写上,给评委们一些方便…这里面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东西,自行脑补吧---有些“礼”那不是白送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第三,参加国展,时间久了,就慢慢会发现这水又多深了,画界关系错综复杂,要想出头、入选谈何容易!这就衍生出私下里送礼之风,在利益的诱惑下,甚至“导师”或者“评委”相关人员私底下为“学员”做好构图,学员只管回去“描摹”完成,最后“导师”整体调整润色,这种交易比比皆是,根本就是没有公开的秘密,而“工笔画”恰恰是最好的选择,只要导师选好题材、构好图,你送上足够的礼金,拿过去花功夫描摹完成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而有些“导师”在“美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的关系网络和活动能力也是神通广大令人叹服,这背后的关系岂是普通人能够知晓的?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贫穷限制了想象”的确是真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因此,国展几乎成了“工笔画大展”,已经成为画界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和究其原因,这就是其中冰山一角,是“入选”、“获奖”的捷径,这样的风气,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桎梏和阻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许多经过几年“奋斗”削尖了脑袋钻进“中美协”队伍里的“会员”,却根本没有几幅作品,没有任何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他们完全如旧时代“死读书”中状元的心态去为了一纸“证书”而不懈努力,最终得到的也只是那一张苍白的“会员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难怪吴冠中以亲身经历细数美协、画院、文联、作协等各种艺术家组织的“协会弊端”。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就曾提出“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国际上很少有这样养的。我亲戚的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参加美国举办的一个英语考试,其中有一道试题:国家应该养画家吗?这道题真是发人深省。美国并不供养画家,法国也只是给一些贫苦的画家提供廉价画室,而</b><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中国却有这么多“养画家”的画院,就好比养了一群鸡,不下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吴冠中指出:“这几年,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越建越多,硬件越来越好,但你收藏了很多垃圾,许多东西是走后门凭关系送进去的。现在一些国外美术馆,经常有中国人主动送画,回来就宣传炒作自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有的人左右逢源,既在体制内拥有权力,又享受市场的好处。但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凡是有亲戚朋友的孩子想要报考美术学院,吴冠中一概劝阻。他认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养画匠而不是艺术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为了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吴冠中向来强调,艺术家应该是“野生植物”,不是靠“圈养”就能出成果的。他希望社会建立合适的机制,资助、奖励年轻的穷艺术家进行探索。“不要养人,要奖励好的作品。要养会下蛋的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font-size: 15px;">吴冠中说,“鲁迅我是非常崇拜的”,他家中也摆着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从中不难看出吴冠中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推崇。而对鲁迅硬汉精神的继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不断地对一些艺术现象开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font-size: 15px;">“中国没有鲁迅,这个国家骨头要软得多。所以我讲过很狂的话,齐白石是大画家,我说过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当然不好比,但我觉得齐白石少几个对于这个国家关系不是很大,但没有鲁迅,这个民族的心态就不行。”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吴冠中认为艺术院校文化课要求太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36, 136, 136);">而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师,吴冠中照样批评得不留情面:“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不称职,一定要毫不客气地淘汰。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现在大学都搞综合化,理工科学校都在搞美术学院、艺术学院,老师要评职称,学生要拿文凭,都掏钱在刊物上买版面发作品。全世界很多美术家都没有学位、文凭这些头衔,什么艺术硕士、艺术博士,都比不上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苦难和坎坷是孕育艺术的土壤。感情压抑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那才可能会有好的作品。平淡的人生,平淡的情感,不能出艺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