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大一班—“沙池探秘之黄河”

YangYa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来源:</b></p><p class="ql-block"> 玩沙玩水游戏让孩子们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在触摸、玩弄过程中主动发现、大胆探索,积累深浅、干湿、多少、大小、对称、空间概念等不同的认知经验,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自主性于一体,并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发展孩子们的小肌肉发育,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孩子们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二区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沙池,轮到我们班在沙水区游戏了,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得进入到了沙池里进行游戏,邹梓诚、许景星几个小朋友一起挖了一条河道,邹梓诚说:“河里的水是黄黄的,这是黄河”。于是他们的挖建黄河之旅就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活动一:初探黄河</b></p><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开始了,沙池里和往常一样热闹,邹梓诚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到沙池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黄河的挖建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过程中,有很多小朋友被他们吸引,也纷纷拿着铲子加入了,一起进行着挖建,邹梓诚就说:“黄河里要有好多水,我们需要有人去运水”,易若溪、小樊樊一听到他说的,就马上拿起桶和瓶子去接水。他们分工合作,一部分小朋友挖,一部分小朋友运水,所有人都投入到挖黄河中。但是渐渐的挖的小朋友多了,运水的小朋友少,他们发现水运进河里很快就干了,运水的速度跟不上了,水不够用了,该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许景星发现材料区那里有一些水管:“那里有水管,我们拿几根水管来运水吧!这样就很快就有水了”大家听了他的就去拿了几根水管,把水管连接了水龙头,有了水管的加入,接水的速度就快多了,邹梓诚就提议到:“快点挖,不然等下就会流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挖掘,他们挖的越来越长,不一会黄河模样就初见雏形了。</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的分享环节。梓诚介绍到,我今天挖黄河了,一听到他的介绍,其他孩子都议论纷纷:“黄河?什么黄河?”“就是我们今天在沙池玩的游戏,我叫它黄河。”孩子们都在悄悄地说:“我明天也要去挖黄河。”“我也想去挖黄河。”因为“黄河”这个名字,孩子们纷纷对挖沙这个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二:认识黄河</b></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于黄河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老师就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黄河,了解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p><p class="ql-block">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p> <p class="ql-block">问题:水管总是掉下来?</p><p class="ql-block"> 游戏分享时许景星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小朋友分享。</p><p class="ql-block">景星:“我们挖了黄河,用了水龙头接水,但是水管总是掉下来,要有人扶着,我一直站在那里扶着水管,都不能去玩了”</p> <p class="ql-block">寻找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 针对许景星小朋友遇到的困难,我们一起进行了讨论。</p><p class="ql-block">梓诚:拿东西绑住,这样应该不会掉。</p><p class="ql-block">师: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利用什么绑呢?</p><p class="ql-block">星洋:可以用绳子绑。</p><p class="ql-block">雅琪:我觉得不行,我都不会打结。</p><p class="ql-block">文浩:那可以用胶布粘。</p><p class="ql-block">梓诚:胶布弄到水很容易掉的。</p><p class="ql-block">师:还有更适合的东西吗?</p><p class="ql-block">小影子:我知道了可以用教室的毛根,只要拧一拧就可以了,不用绑。</p><p class="ql-block">师:真是个很方便的东西,那我们明天带一些毛根下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固定住水管吧。</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户外时间到了孩子们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毛根带着去游戏,到了沙池就动起手来,把毛根固定在水龙头上,经过一番操作,效果不错,水管牢牢的绑在水龙头上了,不用担心水管总掉下来了,小朋友们也都采用了用毛根固定水管的好方法。</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知道了黄河的长度,不由的发出了疑问,黄河那么长,我们的沙池不够长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师:中国这么大,那怎么能画这么小小的纸上面呢?</p><p class="ql-block">思宸:地图上面的区域缩小了。</p><p class="ql-block">师:对,因为地图上有比例尺,把我们中国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了这样就可以把我们一整个中国都放到地图上</p><p class="ql-block">邹梓诚:那我们的黄河也可以缩小啊</p><p class="ql-block"> 于是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将黄河换算了比例尺,黄河缩小后只有大约只有5.4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三:测量挖黄河</b></p><p class="ql-block"> 知道缩小后黄河的大小,孩子们在第二天就拿卷尺就在沙池上测量,计算需要挖黄河的长度。</p><p class="ql-block">旭尧:这个尺子没有5.4米,不够长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梓诚: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先测一个54厘米,加起来测10个54厘米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马上就利用这个办法,一人拿着尺子的一头,在沙池里测量起来,量好一段就做好记号,不一会确定好了挖建黄河的线路。</p> <p class="ql-block">  大家一起把线路确定好了,就分工进行挖建,有了之前的经验,邹梓诚熟练的连接好水管,拿好铲子就热火朝天的和小伙伴开始挖建黄河的工程了。</p><p class="ql-block"> 梓诚和景星确定了起点和终点,黄河水是由巴颜呵拉山流出最终流入渤海,他们分别从两头开始挖,是在中间汇合,旭尧靠着他的大力气卖力的挖,不一会黄河的两边就连接贯通了,第一条经过测量的黄河就正式挖通了。</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幼儿对于黄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将所得的经验付诸于实践,指南指出,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对于事情要善于刨根问底,在此环节幼儿能主动的拿起尺子将自己的黄河有了更精确的数字,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随意的挖,现在是有目的的挖建,通过一起讨论知道了我国确实是有一条河名叫“黄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的爱国之心,这就是幼儿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四:制作标识</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于挖黄河的兴趣很高,游戏分享时都说自己挖了黄河,老师不由的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挖了黄河,有好多河那应该怎么证明你们挖的是黄河呢?</p><p class="ql-block">小影子:我会写字,可以写上黄河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梓诚: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做标识,把黄河流过的地方都标记出来,这样就知道我们挖的是黄河了。</p> <p class="ql-block">  一到区域活动,梓诚就迫不及待的进行标识的制作,在区域里一番寻找,找到了纸、笔、、剪刀、胶布、吸管这一些材料,又拿到地图,然后在地图上找到黄河流经的省份,把这些省份都制作在标识上。</p><p class="ql-block">颐轩:我也来帮助你吧!</p><p class="ql-block"> 有了小伙伴的帮忙,标识制作的更加顺利了,经过两个人的合作区域活动后标识就制作好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活动开始,孩子们就拿着做好的标识到昨天挖建好的黄河边上进行插标识。</p><p class="ql-block">邹梓诚负责插,潘颐轩帮助他拿标识,别的小朋友就继续进行未完成的黄河挖建工作,孩子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游戏。</p><p class="ql-block">轩轩:我们把标识插在黄河边上,这下大家就知道我们挖的是黄河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五:造瀑布</b></p><p class="ql-block"> 黄河挖建的差不多了,孩子们拿着水管又在黄河边上玩耍着,想建一座瀑布。他们想把水管立在沙子上,但是经过一番尝试总是倒,思考了一会,他们尝试把水管的一段埋在沙子里,埋住后水管果然立住了,然后又用水桶装水从高的那一端灌水,水从下面流出来了,大家都很兴奋。</p><p class="ql-block">雅琪:哇,我们成功了,这个水流出</p><p class="ql-block">来像一个瀑布一样。</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一遍一遍的进行制造这瀑布,随着水流的冲刷,沙子冲过的痕迹就好像真的形成了一条瀑布,大家的成就感也满满,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六:造桥</b></p><p class="ql-block"> 沙池中的黄河挖好了,李复杰总在在黄河上走来走去,两边的沙子因为他的走过掉落在水里。</p><p class="ql-block">梓诚:李复杰,你都把黄河弄坏了。</p><p class="ql-block">可是李复杰并没有听,又从黄河上走过,沙子又掉落了下去,梓诚有些生气的说:“你不要在这走来走去了,会把我们的黄河踩塌的”。李复杰依旧没有听,眼看快控制不住了,我就上前问到:“平时我们过河的时候,是从哪里过去的呢?”</p><p class="ql-block">复杰:从桥上过去的。</p><p class="ql-block">一旁的梓诚听到了也说:从桥上可以过河,那我建一座桥吧,让李复杰从桥上过去。</p> <p class="ql-block">梓诚想了一会,就去材料区那里拿了一块短的半圆管道,放在黄河上。</p><p class="ql-block">梓诚:这块管道可以做桥,我们能从上面走过去。</p><p class="ql-block">他把木板架好,觉得有点不坚固,又弄了一些沙子埋在一边压实进行加固,弄好后又踩在上面试试,但是有点不稳固,该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  一旁的星洋看到了pvc管道的桥,一转眼他也跑到了材料区将木板搬过来做了一架木板桥,他刚开始就只是平放着并且还邀请我去走走他的桥,我故意走到一边将木板跷起来,我说;“哎呀,你的木板桥为什么不是很稳固呢?”他抓抓脑袋想了想,说:“啊,我知道了,两边要用东西固定住,”接着他就用沙子把两边的木板掩埋起来了,他再次邀请我,说;“老师,你再试试看,我的桥稳不稳。”</p><p class="ql-block"> 星洋模仿了别人的游戏玩法并进行了创新,通过我的引导了解了平衡关系,也体现出他遇到了问题会思考并进行解决,也具备了与他人分享游戏的喜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两个人的矛盾而引发的活动,教师及时介入引发幼儿思考,联系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如何把桥建牢固上展开了深入的探索,通过多次的尝试,总结经验,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经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七:我帮黄河来种树</b></p> <p class="ql-block">  一天早上,李优馨刚来到学校,开心的就跑过来和我说:“老师老师,我昨天在手机上看见黄河了,黄河好长,而且水是黄色啊,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呢?”</p><p class="ql-block">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去了解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黄河处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全是黄土区,长时间以来的风化导致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颗粒分明,所以每次黄河一旦涨潮和落潮都会将两岸边上的黄土带入黄河水中。等到退潮后,再经过风干和新的沙尘的到来,周围又形成新的土堆,造成了水土流失,这样反反复复的进行,导致黄河的水一直是黄色的。</p> <p class="ql-block">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水土流失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旭尧: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把树都砍掉了,到处都是光秃秃的。</p><p class="ql-block">雅琪:是的,我们应该要多种树,爱护环境,这样黄河的水应该不会这么黄了。</p><p class="ql-block">师:植树是一个好办法,植树可以控制水土流失,这样说不定就能改善黄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颐轩:那我们也给我们的黄河种点树吧!</p><p class="ql-block">星洋:我觉得可以,我也想加入。</p><p class="ql-block">雅琪:我也加入。</p><p class="ql-block">于是一支“种树”小分队就成立了。</p> <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一开始种树小分队的小朋友们就去寻找能够给黄河种树的小树苗。</p><p class="ql-block">雅琪:山坡那里有很多树,那里应该有小树苗吧。</p><p class="ql-block">她到山坡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小树苗,但时候看见了树下有长长的草。</p><p class="ql-block">雅琪:没有小树苗,那就用这些草来当树吧。</p><p class="ql-block">她拔了一些,觉得还不够有点少,又找了找,在墙角下又看见了一颗野草也拔掉了,旁边还有小花,也顺便摘了一点,拿着小草就回去和伙伴一起“种树”。</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小树苗足够将黄河两岸都种满了,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一瞬间黄河变得生机勃勃,不再是光秃秃的,孩子们看了非常满意,异口同声的说:“哇!好美的黄河呀</p> <p class="ql-block">  通过了解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的,让幼儿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萌发了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并引发了幼儿进行种树的活动,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如何去种树,迁移了自身的生活经验。</p> <p class="ql-block">活动价值分析:</p><p class="ql-block">1.发展感知觉和科学认知</p><p class="ql-block"> 在玩沙的过程中,梓诚和几位幼儿接触到不同质地的沙子(湿沙、干沙、颗粒粗细不同的沙子等),使孩子感知觉锻炼得越来越敏锐。</p><p class="ql-block">2.锻炼幼儿动作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玩沙的时候,幼儿用铲子将沙子铲起、落下,这个过程可以熟练肢体协调,控制手部肌肉的动作,还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p><p class="ql-block">3.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在沙水游戏中,幼儿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黄河边上他们造瀑布,水从水管流出就好像瀑布,孩子们尽情想象着。</p><p class="ql-block">4.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游戏开始,幼儿分工合作:一部分幼儿负责挖,一部分负责运水;插标识时,梓诚负责插标识,颐轩帮忙拿标识,游戏中,幼儿动脑思考:怎样使水管牢固呢?怎样才能证明是黄河呢?孩子们边发现着问题边解决着问题。</p><p class="ql-block">5.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我国的大好河山的魅力所在,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深刻的认识到了“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对于我国人口繁衍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发展,黄河流域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考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索、实践,来获得的身心满足。使孩子们的分工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一步步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感受中创造,在合作中成长。孩子们的沙子游戏持续进行着......老师追随、支持孩子的脚步也永不停歇!我们将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一起制造更多的精彩!我们与沙的故事还未结束,还在继续......</p>

黄河

幼儿

水管

游戏

孩子

小朋友

梓诚

标识

我们

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