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日北至,日长之至</p><p> 日影短至,故曰夏至</p><p> 至者,极也。</p><p> 夏至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吃清凉解暑的食物来缓解身心。为了让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夏至节气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p> <p>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夏至在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以祈求消灾年丰之俗。</p> 夏至的特点 <p> 雷阵雨多</p><p> 东边日出西边雨</p><p> 道是无晴却有晴</p><p> 夏至对流旺盛</p><p> 易形成骤来疾去阵雨</p><p> 高温</p><p> 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p><p> 夏至天气越来越热</p><p> 梅雨·潮湿</p><p> 夏至江淮又逢“梅雨”季</p><p> 空气潮湿,阴雨连绵</p><p> 器物易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p><p> 立竿无影</p><p> 夏至当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p><p> 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p><p> “立竿无影”现象</p> 夏至三侯 <p> 一候鹿角解</p><p> 夏至鹿角开始脱落</p><p> 长出粉粉的新鹿茸</p><p> 二候蝉始鸣</p><p> 夏至蝉儿破土而出</p><p> 爬上枝头,脱壳、鸣叫</p><p> 三候半夏生</p><p> 因为半夏是喜阴草药</p><p> 且多生于仲夏,故名半夏</p> 夏至习俗 <p> 祭神祀祖</p><p>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p> <p> 吃面</p><p>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p><p><br></p> <p> 放荷灯</p><p> 放荷灯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p>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p> 夏至时节,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传说夏至吃热面,有“避恶”之意。夏至前后也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人们在夏至吃面,有“尝新”、“庆祝丰收”的意思。</p> 夏之画 <p> 夏天真的太热了,我喜欢吃西瓜解暑,冰冰的西瓜一口咬下去,好凉爽呀!我还会用扇子扇一扇,这样就更凉快了,快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画的清凉一夏吧。</p> 夏至诗词 <p> 《夏至》</p><p> 烈日炎炎白昼长</p><p> 知了声声不停忙</p><p> 阳极阴生夏至到</p><p> 心静总能自然凉</p> <p>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立夏节气充满童趣,让遥远的传统民俗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中增添了生活经验。相信通过本次主题活动,一定会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夏至已至,快乐已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