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侯庙镇中心小学“五项管理”之体质管理篇

🍀

<p class="ql-block">教育部推出“五项管理”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质健康协调发展。</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侯庙镇中心小学对“五项管理”严格落实,每项有制度、每项有落实,每项有监督。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阳光体育”1221工程、体育家庭作业、明眸亮眼工程、体质健康检测建档等工程强化学生体质管理,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p> <p class="ql-block">体育与健康课程</p><p class="ql-block">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管理课程,探索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阳光体育”1221工程</p><p class="ql-block"> 我们通过每天运动一小时,每学年两次校运会(秋季达标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每位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每月一次级际赛事,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实施明眸亮眼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基于智慧物联的视力定期筛查、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视力保护教育进课堂等措施强化近视综合整体防控。学校已提前实现自然灯源护眼灯改造全覆盖,并建立了近视防控体验教室,对检测处于临界状态的学生,纳入到视力改善计划中,定期开展训练。学校获评浙江省特色项目学校(近视防控)。</p> <p class="ql-block">建立体质健康档案</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每学期按要求开展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并落实抽测复核制度,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锻炼时间和内容。</p> <p class="ql-block">阳光体育1221工程</p><p class="ql-block">1.落实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全面落实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制度,除体育课外,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大课间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季节进行调整。紧扣教育部“教会、勤练、常赛”要求,不断丰富大课间内涵。每天下午安排20分钟“体育艺术2+1”时间,开展班级特色体育展示。平时开发课间游戏,让课间文明休息之风溢满校园。</p> <p class="ql-block">2.每学年2次校运会</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全员达标运动会) ,第二学期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3.掌握2项体育技能</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两项体育技能即足球+自己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校内每周1节足球课,体育家庭作业等形式进行特色项目的练习,促进体质的发展。学校另外还开设了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等项目供学生选择。</p> <p class="ql-block">4.每月1次级际体育赛事</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每月一个小型体育竞赛,根据年级不同进行针对化设计。有全校参与的班级足球联赛,也有分校区不同的单项竞赛和趣味竞赛,比如接力赛、花样长绳等。</p> <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学校通过开展“阳光体育1221”工程,在锻炼孩子体质的同时,培养孩子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这也是学校实践&nbsp;“以体育人”的根本追寻。</p>

体育

体质

健康

课间

学生

技能

工程

学校

每学年

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