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小学百年回眸

安平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1日)</p><p class="ql-block"> 我是厦门市东澳小学1965届毕业生,母校现在叫厦门市演武小学,最早叫厦门大学附属模范小学,至今已有96年历史了。我母亲与五位姨舅及我兄弟俩都在这所小学读过书,对它很有感情。</p><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附属模范小学于1925年8月创办,校址在现在厦大医院位置。当时厦大是私立,为便利本校教职员工子弟就学和教育科学生教学实验,在教育科(教育学院)附设模范小学,小学主任(即校长)初期由厦大教育心理学教授孙贵定博士兼任,1926年改由张祖荫担任,1927年由教育学院助教黄傍桂接任。</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小学首任主任(校长)孙贵定教授1922年7月13日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专科哲学博士学位时留影,次年8月他就到厦大任教。</p> <p class="ql-block">  模范小学当时是比较现代化的小学,1925年秋刚开办时有三个年级,学生68人,1926年秋增至五个年级,学生136人,以后逐年增加。校内运动场、教室、办公室、教员寝室及图书室、会客室、膳房等一应俱全。学校采用新的学制,一二年级为设计部,上课时试行混合设计教学法,学习时间无固定时间表,不分科目,由教师指导儿童设计学习。课余还组织学生会、演说竞赛等活动,“俾学生所学,得适用于现代之社会焉”。</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厦大附属模范小学的校友。他的父亲数学家杨武之(当时名杨克纯),1928年秋到厦大算学系任教授,6岁的杨振宁随家庭来到厦大,因此也在模范小学读了一年的书,他的数学和国文都念得不错。下图是1929年他与父亲杨武之和母亲罗孟华在厦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5年7月底至8月初,第19届国际统计物理大会在厦大举行,杨振宁前来参加。他说,小学在厦大附小读书,如今已离开67年之久,想再看一下当时的学校。遗憾的是原来的小学已经拆除。厦大相关方面召集一些老教授开了座谈会,回忆当时的情景。杨振宁当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p> <p class="ql-block">  1929年8月模范小学改名为私立厦门大学实验小学,校长仍为黄傍桂,学生达两百人。下图为1930年代厦大实验小学校门,大门是朝北开的,门内可见教学楼一层的拱券门。</p> <p class="ql-block">  1931年初,厦大实验小学有教职员11人,学生192人(男生129人,女生63人),分为五个班:一年级28人,试行设计教学法;二三年级复式班50人,实施复式教学法;四年级40人,施行普通教学法;五年级41人,六年级33人,都是施行自学辅导法。下图为1931年厦大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在校舍南面合影。其中底层左侧廊柱上可见校名“厦门大学实验……”字样,底层后部可见一个拱券门,应该就是上面校门图片内的拱券门。</p> <p class="ql-block">  1935年厦大实验小学校长由教育学院助教茅乐楠接任。</p><p class="ql-block"> 除了校长孙贵定、张祖荫、黄傍桂、茅乐楠之外,根据厦大校史资料,先后在厦大模范小学、实验小学任教的教职员(包括教员、训育员、资料员、事务员)有:担任十年教务主任的汪养仁,1925年入职的陈甘棠、陈于兹、梁开周、杨敬舆、郑江涛、梁焕章,1926年入职的蔡涵若、杨蕙卿、游秉刚、张秉刚、李邦卿、郭浩星,1927年入职的苏师武、郑廷璋,1928年入职的张萼华,1930年入职的陈璧人、郭金湖、林光华、盛碧珠、孙焕新、吴焕三、邹荣和,1935年入职的郭行犀(总务主任兼教员),以及洪碧清、黄福懋、黄仁慈、丘恒、沈君译、吴宝云、李淑美等。下图(源自松风书屋)是1935年6月20日厦大教育学院院长孙贵定聘任郭行墀为厦大实验小学总务部主任和三年级任国语社会珠算等科教员的聘书,每月薪俸为37元银洋。</p> <p class="ql-block">  我外公何励生1928年与杨武之教授同时到厦大工作,不久就担任文书课主任兼半月刊总编辑、校闻总编。1930年我母亲何吉利出生,1936年9月她6岁时,外公送她进厦大实验小学读一年级,启蒙女老师名叫李淑美。据厦大校刊,1936年厦大实验小学有十余位教职员工,共有学生 252 人,其中男生 182 人,女生 70 人。当时厦大重视附属小学教育,幼教们还有研究任务,李淑美老师曾做过低年级唱游设计的专题研究。下图为1937年厦大校舍平面图,实验小学在图左侧即西头靠海边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母亲当时从家住的厦大白城宿舍(上图右下侧)去上学,要走两里路,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午饭,外婆做了饭菜,叫小保姆送到学校给她吃。饭后她常在学校前面的海滩上玩沙子,挖沙坑,搭树枝屋。</span></p><p class="ql-block"> 在我外公1935年7月编纂的厦大年度画册中,有厦大实验小学的几幅照片。其中一图是实验小学学生在教学楼东侧的活动场地进行课外活动,可以见到滑梯与两个秋千架(下图)。</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师生们在教学楼北侧的园地里上劳作课。</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做自然科的实验。</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实验小学二三年级学生表演花圈舞。</p>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还出版校刊,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据厦大校刊1936年10月15日报道,最近实验小学校刊第一卷第二期《实验研究专号》已出版,刊载了茅乐楠、简达森、郭行初、卢江潮、周在田等作者的14篇文章。 </p><p class="ql-block"> 厦大校刊经常刊载附属实验小学的报道。如1937年4月6日厦大校刊纪念校庆16周年专号刊载了《附设实验小学概况》,介绍实验小学上年秋天因学院合并改为附属于厦大文学院,校内分设总务、教导、实验研究三部,专任教职员9人,兼任2人。学生299人(其中男生206人、女生93人),分为六个年级,另加一个四年制小学实验一年级。历年已毕业学生165人(其中男生122人、女生43人)。文章还介绍了小学教学情况,包括实验研究方法、教学方法,新制活动桌椅、清洁橱、沙盘、早操台、小秋千、挂图、卫生药品用具和图书,改善活动室地面和篮球场等。 </p><p class="ql-block"> 1937年5月1日厦大校刊报道了实验小学上学期优异学生名单和寒假作业优良生名单(见下图),其中一年级品行优良生名单中有我母亲何吉利。</p> <p class="ql-block">  厦大校刊1937年6月1日和15日又报道了附小学生踢毽子比赛、行为竞赛、演讲比赛、检字比赛、算术比赛获奖名单和学月各年级成绩前三名名单,以及茅乐楠、卢新仁、简达森等老师在周会演讲内容。还报道实验小学当年4月开办了民众识字夜校,有学生九十余人,分为男女两班,每晚上课,教师请林作瑜、谢朴绍、陈曼真、林清秀、茅乐楠、林质明等担任。</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厦大改为国立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侵华战事扩大,威胁厦门,厦大即停办了实验小学,部分师生和家属临时搬到鼓浪屿,全校于当年底迁往长汀。我母亲何吉利读完一年级放暑假后无法上学(见下图),后随全家搬到长汀后才上二年级。</p> <p class="ql-block">  在厦大办附属实验小学期间,经当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建议,南普陀寺于1934年7月办起了佛教养正院,推举瑞今主持院务,慧云、广义、本觉等为佛学教师,广洽为监学,并聘请厦门大学高文显居士、刘锡亨等兼任语文、历史教学课程,首届招收闽南学僧40多人,分甲、乙两个班级上课。弘一法师每次来厦门,都要到养正院巡视,并多次为院生讲学。下图是1936年6月23日南普陀佛教养正院全体师生恭送弘一法师(二排正中)赴日光岩闭关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大部分学僧疏散内地,佛教养正院由是停办。1938年7月,南普陀寺在停办的养正院院址创办佛化小学,觉斌法师任校长,宏宽法师任教务主任,招收僧俗弟子三十多人就读,这是厦门佛教界创办的首家普通小学,1940年2月被大乘佛教会接管改名后迁到市区。下图为1938年从后山俯拍南普陀寺,图右边就是利用养正院旧址创办的佛化小学。</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佛教养正院在南普陀寺复办,由广心法师兼院长,宏宽法师任副院长兼教务主任,两年后又停办。</p><p class="ql-block"> 1946年夏,厦大从长汀复员迁回厦门,教职员工子女到市区就读不便,教育系学生实验亦有需要,但教育部规定只有设师范学院的大学才能附设小学,厦大只有教育学系不能附设。为此厦大汪德耀校长到教育部汇报,教育部批准复办厦大附小,其名称为“国立厦门大学附属小学”,并规定当年最多先办六个班,以后再逐年增加招生。汪校长和教育系主任李培囿教授10月间电告上年厦大毕业已在南昌工作的潘懋元,请他前来担任教育系助教兼小学校长,筹办附小复办事宜。下图为潘懋元校长半身照。</p> <p class="ql-block">  经过短暂筹备,复办的厦大附小于1946年12月23日开学,先用厦大囊萤楼后面的西餐厅一排平房作为临时校舍。</p><p class="ql-block"> 厦大附小的教职员,除校长由潘懋元兼任外,教务主任是教育系助教郭佩玉兼任,事务主任是陈永垂,教员曾经有陈祖群、方百合、李碧贞、李朝佐、林纯新、林世熙、林宜眉、张厚进、张燧珏、张正复、郑漪等人。1947年5月,教育部批准在厦大原有教职员名额之外增加厦大附小教职员名额8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卢嘉锡教授的长子卢嵩岳回忆,他当时在那里读五年级下期,五年级有16名同学,包括许朝忠、陈双承、虞志强、陈怡怡、唐乐嘉、王洛冰等,六年级有林华山,四年级有王洛林、蔡俊修等。下图为1947年夏卢嵩岳与父母和弟弟合影,左起卢嵩岳、吴逊玉、卢咸池、卢嘉锡。</span></p> <p class="ql-block">  上文在厦大附小读书的王洛林,是王亚南之子,后来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中共中央委员。</p><p class="ql-block"> 厦大对附小十分重视,第一学期放寒假前,厦大校长汪德耀到附小恳亲会讲话鼓劲。并于1947年1月专门成立附小指导委员会,由汪西林任主席,李培囿、郭一岑、陈景磐、陈朝璧、古文捷、潘懋元为委员,秋季又增加林砺儒为委员。指导委员会每两周召开一次附小教员座谈会,由委员轮流主持。鼓励附小教员到厦大旁听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等教育课程。</p><p class="ql-block"> 限于校舍与设备,附小招生比较严格,1947年3月新学期开学前招收插班生,报考者78人,只录取21人,备取12人。1947年至1949年,我的三位舅姨何大公、何大我、何大同也先后进入厦大附小就读。</p><p class="ql-block"> 根据厦大校刊1947年2月28日报道,附小的教导方针有四:(一)注重三育并进。每周有德性训练及课外活动,已举行秩序周、礼节周、服务周、孝顺周、仁爱周、勤俭周、整洁周、助人周、学问周。已举行拔河、写字、跳绳比赛。每天早晨早操,全校师生参加。(二)注重个性教育。每位教师每周家访至少两次。(三)注重国语教育。校内禁用方言。(四)养成清洁秩序习惯。每日进行教室及个人清洁与秩序检查,每周给奖一次。</p><p class="ql-block"> 潘懋元校长遵从陶行知、陈鹤琴“生活教育和活教育”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经常教导学生不但要学好文化课,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健康成长。学校有两张乒乓球桌,每学期都举行乒乓球赛,他亲自当裁判。让孩子们尽情地荡秋千、砌沙盘、放风筝。学校校车每天接送孩子们上下学。附小设立学生牛奶站,每天早上孩子们还能喝一杯牛奶。</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47年5月3日厦大附小师生进行远足活动时的合影,右侧立者为潘懋元校长,二排右起1为卢嵩岳,2为许朝忠,前排左1为我二舅何大公。合影的地点应该是厦大白城宿舍再往上的厦大自来水蓄水池(水塔)下。</p> <p class="ql-block">  附小注意密切家校联系,每个学期结束时都要召开恳亲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座谈,观看学生表演。例如1947年1月25日附小恳亲会,家长代表林士谔、曾淑慎发言,学生表演了歌剧、歌唱、舞蹈等十几个节目。</p><p class="ql-block"> 省内许多学校师生纷纷到厦大附小参观。据厦大校刊1947年6月26日报道,最近来校参观的有南安师范、平和简师、仙游师范、侨民师范、龙岩师范、侨师附小、毓德小学及晋江国校参观团等。</p><p class="ql-block"> 1947年7月中旬,厦大附小第一届毕业生毕业。据厦大校刊报道,本届毕业生有12人,包括林容、金鸣鸣、萧树建、郑法、朱述曾、康智、郭丽英、杨元振、杨元烈、章兆英等。</p><p class="ql-block"> 1947年秋季,厦大附小从西餐厅迁到海边(即现在厦大医院处)新盖的两排平房新校舍。</p><p class="ql-block"> 附小校舍设备建设告一段落之后,附小开始加强教育实验研究工作。据厦大校刊1948年3月31日报道,实验研究包括:(一)修订并补充教材。(二)专题研究,由各教师分别从事实验研究并限期提出报告。(三)教学座谈会,经常由各科教师主持召开。 </p><p class="ql-block"> 1948年7月上旬,厦大附小第二届毕业生毕业。据厦大校刊报道,本届有毕业生17人,前四学期平均成绩76分以上者报送本市优良中学升学。全体毕业生集资捐赠给母校铜钟一口,作为作息号钟。</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48年6月28日厦大附小第二届毕业生与老师合影。共24人,左起:前排3潘懋元校长,中排2陈双承、3许朝忠、4韩XX、5王洛冰,后排2卢嵩岳。其中待认定教职员:陈永垂、李朝佐、方百合、郑漪。</p> <p class="ql-block">  上面毕业合影之后,潘懋元即辞去兼任的附小校长职务,厦大改派教育系助教汪养仁兼任附小校长。汪养仁在抗战之前曾担任厦大附设模范小学、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十年,小学教育工作经验丰富。他接任校长后,在1948年秋季新学期第七周进行学生标准测验,在此基础上各年级实行分组教学,高才生不受进度限制,尽量发挥其能力,低能生进度可稍慢,避免降级。</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厦大附小办学的同时,南普陀又办起一所小学。当时南普陀养正院停办,厦门郑梦星(普雪)居士向南普陀倡议,利用养正院的场地设备开办养正义务小学,免费招收附近儿童入学。此举得到南普陀寺常住和佛教界人士的赞同,乃报请市教育局批准正式开办,于1950年春季开始招生,设初小、高小两个学段4个班级,校长由南普陀寺提名郑普雪担任,报请教育部门正式任命,教师8人,其中特聘厦大学生6人兼课。郑普雪校长是闽南史学界名人,耄耋之年还担任《厦门佛教志》(2006年)和《南普陀寺志》(2009年)主笔。下图为2007年4月84岁的郑普雪老校长接受厦门晚报采访时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养正义务小学校名中的“养正”,源自南普陀佛教养正院,顾名思义就是颐养正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0年秋季,厦大决定撤</span>销附属小学,其学生和教学设备转入养正义务小学。养正小学学生数量骤然增加,达到250多人。养正义务小学成立校董会,由林金沙和南普陀住持释广心、释本宗等任校董,林金沙任校长,教员仍然多数聘请厦大学生兼任。但学校经费却由于南普陀寺难以支撑而产生困难,市教育局批示组织校董向社会募资,教育局给予部分补助,才得以继续维持办学。</p><p class="ql-block"> 1952年6月,原倡办学校负责人离开后,养正义务小学即与南普陀寺脱钩,由市教育局接管,改为公办,更名为东澳小学,继续招收厦大教职员工子女和附近居民子女入学。原校董会撤销,思明区人民政府指派林友梅出任首任校长,学校教员8人,职工1人,学生约200人,校址仍设在南普陀寺养正院旧址。下图为林友梅校长。</p> <p class="ql-block">  当时东澳小学的校名,是从南普陀附近的村名东边社、顶澳仔和下澳仔中取字组成的。厦门有个东澳地名,在何厝村东澳社,村边的小山在清代叫东澳山,现在叫香山。但是东澳社距离南普陀十几公里,与东澳小学的取名无关。</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50年代的南普陀寺,天王宝殿西侧的石砌瓦顶一层建筑就是东澳小学校舍。从天王宝殿西边八角形门进去,左边有个小门可以进校园。</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东澳小学校园平面图。其中北面一排两间教室是1957年政府出资建设的,其他的是南普陀养正院的旧房。</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东澳小学校舍一角,中间是大教室,左侧是南普陀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由于生源增加,校舍不够,东澳小学又在南普陀寺外西边山坡上(钻钱孔石边)建设了几间教室,给低年级使用。</p><p class="ql-block"> 我有三位姨姨都在养正义务小学和东澳小学读过书。下图是1953年元旦我的四位姨舅在厦大国光一楼25号前合影,当时他们就读的养正义务小学改为公办东澳小学才半年,三姨何大我就读六年级,四姨何大同读五年级,小姨何大国读二年级,小舅何大汉尚未入学,手持的是东澳小学发给小姨的奖状,奖状上的校印是方形的(据卢咸池校友回忆文章,改公办后一年还用养正义务小学的老章)。这张照片是厦大生物系大四学生郭仁强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当时东澳小学已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组织,上图三姨何大我已系上红领巾,半年后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她也毕业了。三姨是东澳小学第一届毕业生,四姨何大同是第二届毕业生。下图是1954年7月10日四姨在校内参加东澳小学第二届毕业生与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合影师生共33人,左起:</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XXX、李成渠、XXX、XXX、XXX、XXX、陈佐洱、XXX、黄上腾、洪锡熙,(其中待定许书快、洪江礼);</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何大同、姚青青、傅虬声、刘正芸、陈美华、许丽华、朱裘丽、严泰英、田径赛、李丽蓉、汪秀龙、罗丽红、吴敏珍、王沅、李然;</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XXX、吕建元、许志飞、林友梅、郑XX、黄木妮、黄珠美、吴秀英。</p><p class="ql-block"> 上图中的陈佐洱,是东澳小学的杰出校友。因父母来厦大任教,他于1952年到厦门念小学。他在1994年至1998年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亲历香港政权交接的具体议题谈判,后来担任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正部长级)。 </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卢咸池1958年7月从东澳小学毕业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东澳小学组织师生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1958年8月1日,东澳小学师生参加厦门市反对美英侵略中东化装示威游行,在街头演出了支援阿拉伯人民斗争的活报剧。下图是参加活动的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共10人,左起后排陈安琪、方苇苇、XXX、XXX、方金妹、黄亚缎,前排陈重昱、黄木妮老师、吴秀英老师、潘凯伦。</p><p class="ql-block"> 合影后不久,厦门发生“8·23”炮击金门作战,东澳小学一度临时搬到大生里上课。</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59年7月15日东澳小学第七届毕业生与教师合影,左起:</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XXX、朱金銮(班长)、XXX、XXX、陈国华、陈涵生、陈宝珠、李丽真、李丽辉;</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XXⅩ、魏洪召、许可正、XXⅩ、林则隆、方宏模、黃亚英、XXX、高上凯、李瑞锦;</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林冠英、何殊、陈庭祯、林友梅、黄珠美、吴秀英、黄木妮、陈金鸾。</p> <p class="ql-block">  东澳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市里和区里的各项文化、体育、文艺比赛并获得较好名次。下图是1959年12月东澳小学参加当年全市小学生歌咏比赛获得三等奖的同学在南普陀大雄宝殿前合影留念。<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些同学来自三至六年级,共60人,左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四排3黄晞、4黄天倪、5何大汉、6黄世咏、7陈明旦、8何立士、9刘光朝、12陈朋、13王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排1傅顺声、2文才、3陈亚雄、4潘世墨、6卢象乾、10何笑松、11季开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排1李少兰、3刘祥恩、4林之愉、5何瑞苹、8洪伊莉、9曾永立、12卢葛覃、14魏晋、15郑津津、16范小莹、17高上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排1许邦伟、2许恒梧、3陈鹊、4庄玲玲、5黄天行、8吴宁宁、12黄潾、16王玲珴、17陈淑贞、18秉英、19罗丽娟。</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60年7月23日东澳小学第八届毕业班师生合影,共39人,左起:</p><p class="ql-block"> 第四排庄伊明、卢先强、何建森、曾永立、黄秀琴、陈明銮、陈明旦、苏清辉、卢象乾、黄世咏;</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陈金鸾、王洁治、吴秀英、黄珠美、林友梅、陈庭祯、黄木妮、何殊、林冠英;</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吴惠珍、洪伊莉、刘敏莲、许恒梧、黄潾、黄秀梅、孙玉英、方慧卿、李素莲、曾秀珍;</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崔富农、蔡文龙、林启宇、陈振涛、陈汉民、汪大成、郑宗麟、何立士、黄天倪、刘光朝。</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61年7月东澳小学第九届毕业生和老师合影的局部,照片损坏严重,但可认出第二排左起的林友梅校长、陈庭桢、林蔡桐、曾焕圆、张腾辉等老师。</p> <p class="ql-block">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东澳小学也开展了这项活动,并邀请驻扎在厦大海边磐石炮台的几位解放军战士担任少先队课外辅导员,其中担任六年级课外辅导员是骆道发,担任我们三年级甲班辅导员的是肖昌贵。下图是肖昌贵辅导员后来送给我们同学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1965年毕业后,过了几年肖辅导员也复员回家乡了,失去了联系。一直到2016年我们班才找到他,并派了七位同学代表去江西安远县探望慰问,五十多年后重逢,大家都很激动。下图是2016年7月2日65届五甲班同学代表在安远县肖昌贵辅导员家与他(左四)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63年这一届六年级同学,后来也与他们的解放军辅导员骆道发保持着联系。下图是1963年7月6日他们班同学毕业时与全体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共54人,左起:</p><p class="ql-block"> 第四排许建旺、李斯礼、陈肖南、潘世平、李顺、林晞、季开明、杨明宜、郑建兴、张胜利、郑泽民、王雄、王谊、张迎接、曾清水、李全;</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陈定理、姜竹峰、李远征、陈秀英、蔡美丽、陈若璋、黄天行、许美华、魏晋、翁明华、李细玲、陈秀珍、刘祥和;</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陈美美、陈德慎、梁碧玉、陈秀霞、刘瑞敏、曾焕圆、黄智诚、林友梅、林蔡桐、王洁治、吴秀英、黄木妮、黄珠美、陈金鸾、赖君琦;</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何宝玉、方金玉、张萍、林之愉、陈农、李美华、陈小苹、郑宝治、陈联庆、杨明。</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63年12月东澳小学四年级李卫平同学参加厦门市少年乒乓球活动月的纪念奖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64年7月15日东澳小学第十二届毕业生在南普陀大雄宝殿前合影,二排老师左起陈秀霞、陈德慎、陈美美、赖君琦、黄珠美、曾焕圆、黄智诚、林友梅、黄木妮、刘瑞敏、梁碧玉、吴秀英、陈金鸾、王洁治。三排左1林蔡桐老师,右1邵江涛老师。</p> <p class="ql-block">  厦门是海防前线,军分区与市教育局、体委在小学组织开展了手旗训练。东澳小学最早于1960年成立手旗队,队员有潘世墨、林之遂、许邦伟、黄晞,带队老师是吴秀英,每周两次在南普陀寺十八罗汉的长廊训练,还参加了在鼓浪屿的厦门市航海俱乐部的培训,当年参加在实验小学举办的全市小学生手旗比赛,获得第五名。1964年和1965年又组建手旗队,由我们班和上一年级二十多位同学组成,还是吴秀英老师指导,先后在民立小学、中山公园灯光球场参加全市小学手旗比赛,都取得了优秀成绩。下图是1965年6月市里发给我的纪念奖,东澳小学手旗队站在照片中右起第三列,我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哥哥钟建平与我先后于1959年、1960年进入东澳小学读书。东澳小学从1960年招生开始,同时实行六年制与五年一贯制,由于我读的是五年一贯制,1965年夏我所在的五甲班与建平所在的六年级班一起毕业。下图是我们两个毕业班同学与老师在校内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共92人,其中老师15人,毕业生77人,左起:</p><p class="ql-block"> 第五排何瑞鹏、陈清荣、柯亚荣、许金星、李勃苏、朱子榕、杨加顺、石奕龙、黄颖泉、庄伟、陈亚平、吴建文、许国良、陈重远、林小琪、张松、柯添丁、陈国光、刘光耀、韩载浩、叶云流;</p><p class="ql-block"> 第四排钟建平、张迎和、李斯义、张珞平、魏国、陈启圻、许邦杰、吴翔、郑启五、张国平、刘立明、潘世建、陈致远、陈平、洪河、朱子鹭、钟安平、徐学、洪锡强、纪礼运、简亚来;</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郭金治、何笑梅、孙冰玉、柯金珠、许珍珍、施瑞琴、杨丽琴、魏红、陈会理、潘美珠、许玛琍、徐斌、曾永捷、蓝耀华、罗旋、陈世英、陈文英、韩美珠;</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陈德慎、陈美美、陈秀霞、黄珠美、梁碧玉、林蔡桐、曾焕圆、黄智诚、林友梅、王洁治、吴秀英、黄木妮、陈金鸾、刘瑞敏、邵江涛;</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柯逸萍、陈丽容、李真、陈丽玲、罗平、郑平平、郑一黎、高丽红、邹文燕、李丽敏、李卫平、郑锡平、刘霄荣、刘玉真、陈漪萍、吴桦、田中维。 </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65年7月东澳小学发给我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证书上有校长林友梅的签章,她当了13年校长,培养了几百名毕业生,桃李满天下。给我们发完毕业证书,当月她就退休了,由思明区教育局任命的新校长周惠珍接任。下图是1965年7月东澳小学老师欢送林友梅和欢迎周惠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共18人,左起:</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王洁治、林蔡桐、曾焕圆、黄智诚、邵江涛、刘瑞敏;</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陈秀霞、陈德慎、梁碧玉、黄珠美、吴秀英、陈金鸾;</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陈美美、杨赞瑝(思明区第三中心学区校长)、林友梅、思明区教育局局长、周惠珍、黄木妮。 </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起,因“文革”浩劫,东澳学校教学秩序受到破坏,虽还有上课,但与前已大不相同,例如当年毕业的学生拿到的毕业证书用蜡纸刻写油印,十分简陋。下图是1966年7月东澳小学发给邹友苏(邹友思)同学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虽然毕业证书简陋,但东澳小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下图是章慧1964年秋至1965年夏读三年乙班的成绩册,难得全都是5分。</p> <p class="ql-block">  这几届毕业生后来出了许多杰出校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田中群,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力平。下图是他们小时候照片,左起邓力平、郑兰荪、田中群。</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底“复课闹革命”,市水产造船厂工宣队进驻学校,原有教学管理体制被废止,成立小学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由原东澳小学教导主任黄智诚任组长,校址仍设在南普陀,办学规模与文革前相近。原来的少先队改为红小兵组织。</p><p class="ql-block"> 在工宣队指导下,东澳小学组织了学生宣传队,在水产造船厂活动,经费由厂里提供,舞蹈教练是一位工人师傅。下图是宣传队八位女队员在水产造船厂大门前合影,左起前排章慧、王小牧、余群、陈丽燕,后排陈雅旋、郑雅玲、陈慧、谭建光。</p> <p class="ql-block">  1969年上半年,东澳小学曾短暂改名为朝阳小学,并办了戴帽初中班。初中班借用原厦大仪器厂靠近南普陀的一栋平房上课,外语老师是请厦大蔡姓女学生兼任。初中班只办了一个学期就并到厦门前线中学(现华侨中学)了。</p><p class="ql-block"> 1969年8月,朝阳小学又改名为厦门市水产造船厂七·二七小学。所谓“七·二七”是源于1968年7月27日北京三万多工人组成的工宣队进驻清华大学,制止武斗,参加学校管理。</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69年9月七·二七小学发给章慧的毕业通知书,公章是“厦门市水产造船厂七·二七小学革命领导小组”。</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从浙江省省长调任安徽省委书记的郑栅洁是演武小学的杰出校友。1970年,他的父母从漳州师院调到厦大工作,他进入七·二七小学读二年级,直至1974年毕业。</p><p class="ql-block"> 1973年以后,郑仕仁接任七·二七小学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当时学校虽处在文革十年动乱年代,但是全校教师仍坚守岗位教学,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实行五年制小学教育制度。下图是1973年1月27日厦门市七·二七小学七二届毕业生与全体老师合影,与1965年7月比较,老师由15人增加到23人,毕业生由77人增加到92人。</p> <p class="ql-block">  从上图看,七·二七小学已与市造船厂脱钩,从下图1975年五年三班胡亦群同学的学习通知单看,小学的公章已改为“厦门市七二七小学革命领导小组”。</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76年7月厦门市七·二七小学76届全体毕业生与部分老师在校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通过批判教育战线“左”的路线,1977年底各级学校恢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七·二七小学取消革命领导小组,由陈胞与任副校长。1978年至1979年由陈慰锭任副校长,1979年底思明区人民政府任命蔡琼珍为副校长,后来她升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1978年冬,小学恢复了少先队组织。下图是1979年7月16日厦门市七·二七小学七九届毕业生和老师在校园合影,其中老师25人,毕业生170人(这是七·二七小学最后一届毕业生),背后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在原来一层教室基础上翻建的两层小楼,高年级教室在此楼。</p> <p class="ql-block">  1980年,七·二七小学恢复东澳小学校名,消除了文革的印记,1981年8月起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下图是1979-198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三班姚晓青的学习通知单,成绩排名全班第一。上面盖的公章已是“厦门市东沃小学”。</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东澳小学校徽。</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当时东澳小学外景(郑辰阳绘)。</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80年8月东澳小学80届毕业生与老师在校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共164人,其中老师18人,学生146人。名单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80届(5)班毕业生与老师在小学西侧大门前合影。共41人,其中后排左起6杨福源老师、7胡国伟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东澳小学80届毕业生王志兵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东澳小学80届校友纪念入校40周年,在母校聚会,专门作了一首歌曲《匆匆四十年》(见下图),歌中唱到:“日出五老峰,宿鸟迎晨钟,池边木棉纷飞絮,三三两两学童。”形象地描绘出当年地处南普陀的小学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81年夏东澳小学81届毕业生与教师在校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83年夏东澳小学83届毕业生与教师在南普陀大雄宝殿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84年夏东澳小学84届毕业生与教师在校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上面几张照片中,东澳小学公章、校徽、通知单、毕业照、校门牌匾都将“东澳”的“澳”写成“沃”,属于不规范的简化字。许多校友都习惯于这种不规范的简化写法,过去的一些毕业照片上也有这种写法。但现在“澳”与“沃”的读音和释义都是不同的,不能通用。</p><p class="ql-block"> 1983年,东澳小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倍增,原在南普陀的校舍已不敷使用。南普陀寺也需要养正院老校舍复办闽南佛学院。在厦门市教育委员会、思明区人民政府、厦门大学和国家海洋第三研究所的支持下,学校开始在演武池畔重建校舍,筹备迁校。</p><p class="ql-block"> 1985年底,东澳小学正式迁址于当年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演武池畔。为纪念郑成功,市政府将东澳小学更名为厦门市演武小学。演武新校舍见下图,其辉煌程度已非昔日东澳之可比。</p> <p class="ql-block">  迁校后演武小学加快发展,规模扩大到20个班,学生1000多名,教职工40多名。学校开展以电教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成为省、市电教窗口学校,1988年全省小学电教现场会在演武小学召开。下图是1988年6月30日演武小学88届毕业生与教师在新校区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88年6月30日演武小学88届六年(四)班毕业生与教师在新校区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89年6月29日演武小学89届毕业生与教师在校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0年12月,蔡琼珍校长离休,思明区人民政府任命蔡家珩为校长,1992年甘秀琴担任小学党支部书记。演武小学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开始了新的征程。 </p><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1日,趁杰出校友杨振宁院士来厦大参加第19届国际统计物理大会之机,演武小学师生代表拜访了他,向他赠送了“华夏之光”的书法条幅作为纪念。下图就是当时的照片,左一为杨振宁院士,中为厦大王小茹教授(女),右一为演武小学校长蔡家珩,右二是书写条幅的五年级学生余麒祥,他曾获得全国和省市书法比赛诸多大奖,他家还是我的亲戚,世界真是太小了!</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当天合影,左起余麒祥、杨振宁、蔡家珩校长、吴章玲副校长、甘秀琴书记。蔡校长手持杨振宁院士书写的回忆与勉励文字,留作母校珍贵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东澳小学1965届五甲班毕业同学,为了感谢母校的培养之恩,专门制作了一座雕塑献给母校,立在母校操场旁边。下图是2006年1月22日演武小学举行1965届五甲班捐献雕塑揭幕仪式。</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当天五甲班同学在雕塑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  雕塑上的老师是以已故的五甲班第一任班主任吴秀英的形象创作,五位小学生簇拥着老师。上方“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的音乐旋律,是当年老师教唱的少年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的一句,体现了雕塑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五甲班同学又在雕塑下方捐献了一座玉石诗碑,与雕塑相得益彰。下图是雕塑与诗碑照片,诗碑上镌刻着一首《师恩母爱永驻人间》的诗,是郑启五同学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  2009年厦大88周年校庆时,厦门大学与思明区人民政府共建厦门市演武小学,签订协议书,把厦门大学附属演武小学作为学校第二名称。下图为演武小学校门上的校名。</p> <p class="ql-block">  2011年3月,演武小学扩为两个校区:演武池校区(老校区)和大学路校区(原鹭江大学)。下图为2016年12月9日演武小学在大学路校区举行第29届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  演武小学校园扩大后,校园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全校40个教学班,教师近百名,学生两千多名,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具有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远程网络系统、演播室、多媒体电教室、网络电脑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p><p class="ql-block"> 演武小学的校训是“演武修文、学小成大、养正开新”。在小学会议室上方可见校训(下图)。</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母校光荣传统,2011年3月,演武小学邀请91岁的老校长潘懋元到校给教师们作《回顾创校历史,弘扬演武精神》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上强调,唯有真正用心于教书育人,才会在三尺讲台甘之如饴,鼓励演武人继往开来再创新篇。下图是当时潘懋元老校长讲座照片。</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26日,趁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应邀出席在厦门举办的“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双年会”之机,演武小学蔡宏敏校长、蔡红红副校长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徐学教授(65届五甲班同学)的引见下,在厦门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拜访了余光中先生。下图是当时余光中先生为演武小学馈赠墨宝“演武不忘修文”,这是他首次为祖国大陆小学题词。左起蔡宏敏、余光中、徐学。</p> <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以来,演武小学领导班子变更多次。2000年9月,吴章玲副校长接替蔡家珩担任校长,10月吴校长因病逝世,由方勇财接任校长,罗平(65届五甲班同学)任副校长。2003年底方勇财调到区教育局工作,由罗平副校长临时主持工作。下图是2004年6月演武小学六年(1)班毕业生与老师合影,前排左5为罗平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由蔡宏敏接任校长。下图为2006年夏演武小学2006届六(2)班毕业生在校园与老师合影,前排左6为蔡宏敏校长。</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2013年7月演武小学六年级3班毕业生在校园与老师合影,前排左7为蔡宏敏校长。</p> <p class="ql-block">  2015年2月底由王志勤接任演武小学校长。下图为2015年12月19日,我们65届五甲班在母校举行毕业50周年聚会,王志勤校长(二排左5)与我班的班主任王洁治老师(二排左6)和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对附属演武小学班子建设也很重视,派来两位优秀干部来挂职任副校长。下图为2020年12月16日下午在演武小学新知楼六楼会议室举行挂职副校长任命会议,厦门大学邱伟杰副校长(左一)、小学王志勤校长(左四)为钟书库(左三,硕士、正科)、陈华宾(左二,硕士、高工)颁发副校长聘书。</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底,演武小学大学路校区开始进行扩建,扩建项目包括新建教学楼、新建大门、新建运动场地(观众席主席台、200米环形+60米塑胶直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等)。下图为2021年6月20日演武小学西区扩建项目进度照片。</p> <p class="ql-block">  扩建项目计划于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扩建项目完成后,演武小学将面貌一新,办学规模将增加至48个班,一至三年级在演武池校区,四至六年级在大学路校区。下面是扩建的新大门与教学楼、运动场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  再过四年,演武小学将迎来百年华诞。我们衷心祝愿母校更高更强更好地发展,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后记:本文部分照片由演武小学教师、校友提供或取自网络,在此向提供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文中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校友和读者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