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走长征路,庆祝建党赴延安。

长虹

1999年8月,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了一部书,这本是全球出版界的一件小事,不料却引发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件大事,这本书名为《人类1000年》,书中记载了过去1000年里所发生的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改变的100件重大事件,其中中国有三件:一是火药的发明,二是蒙古骑兵打通了欧亚大陆,第三件竟然是中国工农红军的2万5千里长征!<br> 此书震撼中国,是因整个长征只历时两年,但在美国人眼里却撼动了人类1000年!毛泽东主席曾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是的,长征拯救了中国工农红军,从而创造出一个屹立于东方的新中国,从而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长征的意义的确是人类1000年的大事件。<br> 长征始于1934年中央红军撤离瑞金等苏区革命根据地,苏区人民“十送红军”泪眼汪汪,受王明左倾路线影响,当时的红军领导者实行机会主义路线,被敌人围剿时盲目“两个拳头对外”“御敌于国门之外”,到撤退时为“逃跑主义”,使得红军的撤离遭遇重大损失,湘江之战由8万6千人,骤然减为3万,直到遵义会议前竟然是按照蒋介石布置的包围圈行进,万幸的是在遵义一举改变了路线,红军由新的领导人率领,毛主席实际上掌控了这支革命队伍,此后,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强度大渡河、巧过金沙江,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经过与张国焘分裂中央的斗争,中央红军接着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休整哈达铺,终于发现了陕北有咱们的根据地!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终于在陕北吴起镇和陕北红军、红15军团胜利会师!<br> 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幸事!<div><br><div>(本篇图像视频作者:张洪流、刘燕、秦笑梅、肖芳洪、王桂喜、王雪萍、赵华、周家涛、周笑菲、诸少东、冯国庆等(排名不分先后)。</div><div> 文:张洪流)</div></div>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与陕北红军和红15军团在陕北吴起大会师纪念地。 也是当然的网红打卡地 这些雕塑都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 胜利会师了!心情格外激动。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热腾腾的油糕端上来,围定亲人炕上坐,毛主席来了晴了天!”陕北民歌唱出了红军大会师的喜悦心情。 壮阔的纪念地场景 参观吴起纪念馆,里面有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舍和活动介绍。 中央红军到陕北后,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局势,明确任务,在1935年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安定县瓦窑堡田家院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等领导人出席。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确定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相结合,主张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并决定红军东征山西,以便准备对日直接作战。 同学们拍起了环境人像。 在毛主席瓦窑堡旧居里,同学们拍照留念。 延安,我来了!<div> 清清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行程至此我们终于来到了延安,望着延安宝塔内心无比激动,今日的延安早已今非昔比,成为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真的是“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当年的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和重要的精神支柱。<br></div> 请听一曲延安颂。 看见延安宝塔,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架机拍摄。 群鸟绕塔纷飞 桥洞下看宝塔,是不是另有感觉? 夜幕降临,塔灯点亮,沿河轮廓灯尚未亮 在延河水旁蓦然回首,西面耶稣光已呈现 圣地显圣啦 2021年6月7日,本来我们可以看到延安河夜景灯光秀的表演,可是这一天是高考日,灯光秀停了。 今日延安夜景,灯光璀璨,非常壮丽。 延水河畔有条灯光带至上山顶,好似火把联绵的工农队伍。 刚劲有力的安塞腰鼓来啦! 安塞腰鼓是延安安塞区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相传秦汉时期安塞为军事重镇,在冷兵器时代战斗中击鼓鼓舞士气非常重要,久而形成了民俗传统,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br> 我们去欣赏当地特为准备的一场腰鼓盛宴,现场锣鼓渲染气势非凡,姑娘小伙个个英姿勃发,撼天震地整整专场表演了近60分钟,大家直呼过瘾,唯一遗憾是当天清晨突降大雨,地面打湿,没有那大脚震地后腾起的烟尘,谁让我们是来自南方龙王庙的呢?人家几百年难得落雨,我们一去,得。。。。 党中央进驻延安后,从1944年至1947年3月,枣园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1945年8月,毛泽东由这里赴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居住,领导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并召开"七大",领导解放战争。 毛泽东主席最著名的为纪念张思德而做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就是在枣园,该文成为每个中共党员必须要终生铭记的“老三篇”。在枣园期间,毛主席还写下了《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 进枣园的很多队伍有备而来,他们要在这里召开党小组、支部会议。 这是设在枣园的小礼堂,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书写的“为群众服务”。 任弼时旧居 张闻天、周恩来旧居。 杨家岭当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间断居住。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举办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4月23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的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主席在七大闭幕式上做的重要演讲就是“老三篇”的第三篇《愚公移山》。 同学们正步入杨家岭景区。 当年毛主席在杨家岭种了块地。 1946年8月,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是解放军火箭军在参观。 毛主席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促进延安大生产运动。 毛主席和江青在杨家岭的合影 杨家岭的小礼堂,党旗下是当时的入党誓词: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拍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全国人民朗朗上口的《东方红》,成型于杨家岭时期,是用陕北民歌调改编的,讲解员讲到此,深情的再次用民歌调唱起了《东方红》。 在杨家岭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的经典讲话“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迄今仍旧宗旨不变。 七大会址,经典打卡地。 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前合影,奇怪的是在我们后排多了4个小帅哥,没等我们问,他们自己主动说:我们就和叔叔阿姨前辈们一起合影,感受一下。 我们就要离开杨家岭了,后续参观队伍还在排队。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 南泥湾大生产成列馆 庄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