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林静雯

<p class="ql-block">爸爸,想你了。</p><p class="ql-block">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搬家,找到爸爸的几张相片。我高中毕业就离开上海,离开父母。在云南23年,美国30年。长大后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了又少。对父亲的回忆更多的是儿时和青少年时代。</p><p class="ql-block">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我的记忆中,我有一个潇洒的父亲。他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就是听评弹。那时他在金山石化总厂工作,一星期回上海一次。休息天必定要去江宁路上的静园书场听书。</p><p class="ql-block">难得的休息天,父亲爱做饭。所以那时我们都盼周末,可以美美的吃上几顿。他一个人做两桌酒席是不在话下,所以他那些原来乙盛染织厂的老同事,总是会来我家聚会,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父亲故世。尽管父亲做很多菜,但好的他都会夹给我们,剩下的碗头碗脚是他的。他一样吃的很开心。</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石化总厂总会发些福利,鸡鸭鱼肉等。老先生会重重的,提着东西,从金山坐火车,到上海西站,然后坐20路公交车回家。所以每周五,只要我在上海,总会去蓝棠皮鞋店门口20路公交车站台接他。</p><p class="ql-block">父亲写的一手好字,他没有上过大学,听他说,他的高中学历还是解放后学来的。父亲是会计师,打得一手好算盘。计算机刚开始时,他说,他情愿打算盘,因为比他用计算机快。父亲因为出差多,所以喜欢趁出差旅游。那时候几乎走遍中国,北到新疆,南到珠海。看来我喜欢旅游是遗传了我父亲。</p><p class="ql-block">父亲喜欢唱歌,嗓音不错。在我上高中时,我和父亲还经常在家两重唱“毛主席派人来”,他唱阿爸那部分,而我唱女儿那部分。</p><p class="ql-block">对我在学校的活动,他总是很支持。那时候,我参加学校冬泳队。上海的冬天太冷了,还是室外游泳池,游完上岸,手指头抖的衣服扣子都无法自己扣起来。游泳前,爸爸总要给我几块散装的黑巧克力,说是增加能量。</p><p class="ql-block">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为人要正直,不要沾别人的小便宜,要学会给予别人。等到我走上工作岗位,现实和父亲教育我的不一样,我疑惑的问父亲,尽管父亲无法解释但还是坚持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p><p class="ql-block">父亲身体一直很好,每天从南京西路的家,到杨浦区平凉路厂里,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他那辆除了铃不会响,其他都会响的老坦克。他还骑到杭州去过。但到晚年,帕金森综合症和糖尿病困扰着他。</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我从美国回来,高中同学拿了一份报纸给我。上面是一份记者采访我父亲的报道。原来,九十年代,父亲就已经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父亲用他的退休工资和我们给他的生活费捐献出去。所以,父亲故世时,只剩下4000元人民币,金山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奢侈品,我也丝毫不惊奇。可惜年久,报纸找不到了。去年我曾经想去上海图书馆查询的,但膝盖骨折,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父亲故世前,那一年的年夜饭,全家都齐了,只有我在美国,大家都说,只差你一个,请假回来吧。那时我在医院工作,临时请假不容易,我就说,等明年吧,明年我一定回来吃年夜饭。可是再也没有明年和父亲一起吃年夜饭的机会。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不能原谅我自己。所以现在,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想留下遗憾。</p><p class="ql-block">第一张相片是唯一一张和父亲的合影,那是我在西双版纳,他来看我。我们在昆明的留影。第三,第四张,是西双版纳热作所</p><p class="ql-block">7月7号是父亲的忌日。那么多年了。可每每听到降央宗玛唱的“父亲”,总要泪流满面。至今还保存了两封父亲写给我的信。</p><p class="ql-block">零零碎碎的回忆,这就是我心中的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