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写在父亲节到来之际</p><p class="ql-block"> 偶然从朋友圈里看见说父亲节快到了,我不由得怀念起了我的老父亲。</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父亲的形象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闪现,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是第三生产小队的队长(我们家是第四生产队)。开始不知道问为什么,到了后来我才听大舅说我父亲因为工作出色,有第四生产队队长调整到第三生产队干队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扶贫干部。对父亲来说生产队里的工作总是第一位的,父亲很少顾得上家里的活,很多时候家里的活是有我舅舅和我姨他们帮着干,尤其是秋天生产队分下地瓜,切晒地瓜干,几乎没有一次能够等着父亲把队里的活忙完再回来干。家里生活的拮据以及一大堆孩子的生活等带来的繁重的家务加上生产队的劳动使得母亲得上了心脏病,让母亲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母亲去世那年也年仅39岁。那年我才12岁,家里最小的兄弟年仅7岁。从那时起,父亲就用他的坚强扛起了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听我姨说,以后虽然也曾有不少人给父亲提亲,但父亲考虑到不让我们姊妹六人可能受到后妈的虐待,就一直坚持没有再娶。</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的时候,我们家里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家里断粮是很经常的。每当家里断粮,主要靠姥姥家接济,有时也会有邻居接济。即使生活那样的艰难,父亲也从来没有从生产队里拿过什么,即便是一个玉米或者是一块红薯家里也没有多占过。我小的时候经常跟随父亲去巡坡,中午跟着父亲一起吃白水煮红薯可能是我们家沾得最多的生产队的便宜。</p><p class="ql-block"> 1980年,村里开始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父亲在承包田里种植了五六亩棉花,父亲和我姐早出晚归,拼命劳作。老天不负勤劳人,那年我们家的棉花获得了丰收,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那年父亲已经五十岁,大姐已经出嫁,二姐也仅仅十七岁,三姐、我还有四妹和小弟都在上学,父亲的付出可想而知,二姐用她那稚嫩身体和父亲一道共同承担了养家的重担。家里的生活也仍然拮据。</p><p class="ql-block"> 为了弥补家庭的开支,父亲把家里地里的一些碎活留给了二姐一人,他开始了赶集卖百货的生意。为了在集市上占得一个好一点的地方,父亲每次都是天不亮就早早起床,不顾自己多年劳累落下的腿疼的毛病,骑着自行车,带着配得满满的一大竹筐货去十几里、二十几里路外赶集,无冬历夏,每天坚持奔波。无论赶集到多晚,父亲从来没有在外面吃过饭。</p><p class="ql-block"> 虽然家里生活很艰难,父亲从来没有让我们姊妹几个辍学回家的打算,他总是用自己的坚持来养活一家人,供应我们姐弟几个上学。由于我们姐弟四个上学,家里实在忙不过来,1981年年仅15岁的三姐被迫辍学回家了。1984年二弟又要辍学回家,惹得父亲大发脾气。1985年,我高考落榜想去复读,父亲让我三姨向别人高息借了200元交上了学费。就是这样,父亲宁可让家里一切苦难自己扛,也要供养我们姐弟几个把学上完。</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见过父亲年轻时的模样,在我的印象中,直到父亲离世,变化最多的也就是头上的白发多了许多。偶尔翻到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才发现父亲年轻时是一位多么英俊的帅小伙。可能是家庭的过于沉的负担让父亲过早的衰老了。从我记事起,我从来没有记得父亲喜欢抽烟和喝酒,仅有时候父亲待客和做客时喝少许酒,也是我和大舅聊天时,偶然得知父亲年轻时也是喜欢抽烟和喝酒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父亲把抽烟喝酒都戒了,也或许是家庭的负担太过于沉重吧。</p><p class="ql-block"> 听家里老人们讲,我的爷爷奶奶在父亲几岁时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父亲一直跟着我的一个老妈生活长大。面对生活的重担,父亲始终没有屈服,他始终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与生活抗争。<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亲的学历不高,听说好像只上了两年学,但父亲靠着自己的一股韧劲,不断学习识字和计算。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不但一般的读书看报难不住他,而且生产队的记账算账等也难不住他。我不知道父亲具体读了多少书,只记得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围在父亲身旁听父亲讲水浒、三国、岳飞传、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故事,我也经常见到他在生产队带领社员们劳动的间隙讲故事给社员们听,我们姐弟几个和社员们也都非常喜欢听父亲讲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的勤奋好学不但体现在读书看报和算账上,他还靠自学学了一手好木工活,成了村里很有名气的木匠,从房樑门窗到推车板凳等,在我的印象中好像父亲没有不会做的木工活。每当村里有人家盖屋做门窗等,父亲总会被请去帮忙,我亲也总是有求必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的勤奋与好学、大方和热情,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博得了全村人的夸赞,</span>也耳濡目染的影响了他的孩子们。现在,我们姐弟六人的各种习惯,无不与父亲相似。尤其是节约的习惯,从穷日子走过来的我们甚至粮食的重要,哪怕掉在地上的一丁点煎饼,也要把它捡起来吃掉,对于剩饭也就更不在话下了。在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姐弟六人哪一个没有挨过父亲的训斥?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姐弟几个都被赶到外边,等客人吃过饭了,才回家吃饭;饭桌上吃饭时每个人盛到碗里的必须吃掉;夹碗里的饭菜必须从自己的一边夹,绝对不能过中线;打扫屋地(那时的地面都是泥土的)必须先洒水在扫地,每个人放学回家都必须上坡里拔菜喂养家里的猪鸭鹅等等。都是父亲的严格要求,才让我们姐弟都养成了勤劳、善良、忠厚朴实的各种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2015年,父亲因为脑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虽然父亲离世已经十几年,但父亲那身影就像还在眼前。每当回忆过去的那些岁月,才更感觉到父亲精神的伟大。父亲虽然没有给子女们留下太多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姐弟六人却从他那里获取到了巨量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无论多少物质财富都换不来的。每当想起父亲,总感觉没有在他面前尽多少孝,总感觉……泪水总在眼里打转……正如歌词里唱的,做你的儿女还没有做够,央求你啊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孝儿兴顺</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1年6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