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邀访教授讲座之85期和86期观感

禅行天下

<p>这是我在去听课的时候,经过湖南师范大学的校门。</p> <p>这是经过师范大学的教学楼。</p> <p>这是杨友麒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据说杨老先生著述颇丰,但杨老先生治学不严谨!因为他授课的时候不是精彩绝伦,我无心聆听,偶尔听一下,他把杨毓筠说成了杨疏筠,出来的时候湖南师范大学的一个女生告诉我,她说他还把驰骋说成了驰聘。这个我没有仔细听到,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真有这么回事,真有陈大嫂戏谑张先生讨学钱之故事,有两个山打哆,长沙有个岳麓山,南岳有个衡山之风范!那么多著述有误人子弟之嫌。</p> <p>今天我在这里奉劝杨友麒先生多讲太祖父杨礼堂先生,为消灭太平天国这个洋邪教组织为国捐躯的正能量,少讲堕入洋教的杨度先生。杨氏能有背叛先祖遗愿的子孙而感到羞耻,你在这个世界上,在哪里看到过,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组织。不将自己祖宗传承了几千你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发扬光大,而去发扬光大一个西方洋夷自己都不认可的,一个犹太洋人的洋垃圾思想和洋垃圾文化价值观是爱国主义的?只有将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以及优秀传统价值观发扬光大,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才是光荣的,正义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才是为我们中华民族计,为杨氏子孙后代计。</p> <p>2021年6月17日下午,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古迹研究所汤勤福教授的讲授,讲授先秦礼制分期的讲座,这是我从岳麓书院听课以来,专业知识再全面,理论著述最专业的一位先贤古迹学老师。他从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海岱龙山文化,以及良渚文化圈等一一道来。</p> <p>先秦礼制的形成是与我们中华民族早期的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先有民俗后有礼制,早期的礼制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在约定成俗。形成的一种习惯,也就是乡规民约,约定俗成。比如战争的出发仪式,在农村看皮影戏的时候,就看到说朱元璋的军队要出征打仗,首先开始就要祭刀,周围的人听说,朱元璋的军队要出发了,都躲藏了起来,用迷信的说法,一个人生在何处,死在何方是有一定的定数的,其中一个人心里非常慌张,总认为躲在这里不安全,躲在哪里也不安全。他看见一颗大枯树里面是空的,于是就躲在这颗大枯树里面心里才感到踏实。因为所有的人都躲了起来,这时朱元璋的队伍要出发,找不到祭刀之人,于是看见旁边一颗大枯树,就拿这大枯树祭刀吧,只见手起刀落一颗人头从大枯树之中滚落下来。这也是古代礼制的一部分。打猎等,以及占卜,祭祀祖先等仪式上都会用到这些不成文的习惯上。再到有形式的王权出现,王权再用权力把这一整套的规则以成文的方式固定下来。形成王国礼制文化。</p> <p>最早用王权的形式将民俗用礼制文化固定下来的是,周公旦,姬旦。制礼乐以制诸侯。把天子仪仗,天子乐队,诸公六,诸侯四等仪仗配置,人数多少,马匹的多少配制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如果诸公,诸侯超过配置,就是僭越。有谋权篡位觊觎王位之心。</p> <p>公元前1046周武王姬发伐纣,战于牧野,帝商辛军队人心涣散,军队倒戈。帝商辛在一日之内战败,商纣自焚于鹿台。周朝建立,周武王姬发为分赏灭纣之有功之臣,姬发因追怀古贤圣王,封神农之后代于焦,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帝尧的后代于蓟,帝舜的后代于陈,大禹的后代于杞。再依次分封有功之臣和谋士,将姜尚封于营丘,为齐,将周公旦封于曲阜,为鲁。封召公䕫为燕,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依次分封各路诸侯及宗室叔伯,子弟于全国各地建都邑立国,这就是封建二字的由来。周武王早殂,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旦辅政,周公旦在前朝礼乐的基础上,始作周制礼乐,然后颁布发行。各方诸侯都在按照这一整套的礼乐标准而执行行事,周灭商纣后建立新的礼乐制度,对我们中华民族在制度建设上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从以前的乡规民约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西周时期的社会秩序都能在这一整套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有效控制下有序的运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和智慧都在不断的提高。旧有的秩序已经不能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楚国从一个不足百里的小国,在不断的吞噬周围的小国过程中演变成为一个拥有几乎全部江南土地的大国诸侯。而周天子却没有动用礼制制度约束楚国的扩张,致使小国被吞并,大国在崛起。大国的崛起,周天子更加不能用礼制制度节度他。从田氏代齐,齐国并鲁,周天子在这些违反礼制制度面前都不能有所作为。从西周晚期周幽王为博爱姬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这就是礼崩乐坏的开始。西周自此而灭,而在东周三家分晋以后,周威烈王竟然颁诏给他们承认其为诸侯的合法地位,这无疑是给周制礼乐制度敲响了丧钟。毁周制者,周天子也,周天子不遵其制,诸侯亦不遵之。诸侯不遵其制,则周柞则尽也。</p> <p>从周威烈王开始之后,周朝就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周天子模式,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路诸侯时不时有觊觎王位之心,都打算着要去掂量掂量一下这周王室九鼎之重量,故有问鼎中原之说,虽说这周天子如鸦片鬼般的战战兢兢的由两个忠于周王室的随行人员搀扶着,但周天子国柞未尽,你起觊觎之心,老天可不答应的,这秦武王赢荡欲在周天子面前,看天命在我不在你时。在神都洛邑举鼎气血攻心而亡。你面对天子不行三磕九拜之礼,私生僭越之心,这就是老天给你最好的回答。</p> <p>楚王伐陆诨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鼎之轻重,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噱,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好。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有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混乱,虽重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镐京,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这段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楚庄王讨伐西方陆诨的戎族,胜利归来的时候,经过京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了震慑周天子而在洛邑的郊区大举阅兵,这时周天子派遣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的军队,志得意满的楚庄王就问这象征王权九鼎轻重几何?王孙满说,鼎之轻重,在德不在重。楚庄王说,我没有九鼎,但我楚国的军队把所有的矛和戈取下来就足以铸九鼎了,大夫王孙满说,在你的心中你还有没有君父观念的存在?你这是有僭越之心,不守臣节!治理国家不在于鼎之轻重,而在于德行高尚。昔日虞夏繁荣昌盛的时候,四方皆来朝拜,贡献所有的金器,铸成九鼎。在这鼎上刻上各种山川物体怪异之兽,这九鼎象征王权神圣,至高无上,远近四方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皆来朝伏于这九鼎之下。使老百姓知道怪异之物害人的事情。后夏桀德行败坏,导致身死国亡,则九鼎迁之于殷,载祀六百,享国运六百年,殷商传至商辛,纣王这一代,远离忠谏之臣,宠幸奸佞之徒,也是导致身死国亡,则九鼎迁之于周,如果君主道德清明,鼎虽小却重,如果君主奸诈混乱,这鼎虽重却轻,昔日周成王铸鼎于郏鄏的时候,曾经卜筮周天子传世三十代帝王,享国运七百年,现在周王室虽然影响力下降,但国运未尽,你一方诸侯王,僭越礼法怀有不臣之心,还想掂量掂量这九鼎的轻重,我看你是问都不要问。这周室国柞未尽,掂鼎之轻重囿于秦武王赢荡者也。</p> <p>在尧舜时代,国家没有成熟完备的官僚选拔制度,各地的选拔机制一般都是以德荐举。这种以德荐人的官僚选拔机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文帝杨坚建立科举考试制度结束。而在这个荐举制度过程中,荐举人举荐的人才,德行有所欠缺的,推荐的是佞臣,荐举人还是要负连带责任的。</p> <p>如舜帝南巡至常德,听闻这常德枉山上(也叫枉人山)有一位叫善圈的老人德行特别高尚,这善卷老人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来自于山西朔州,二说,来自于黄河流域,为蚩尤之后,三说,来自于山东郓城。从前尧帝南巡时曾拜其为师,,号称帝者师,于是就去拜访,舜帝和这位善卷老人交谈后,想禅位给他,而善卷老人不愿出山为帝。此事就此作罢。那时的先民就是这样以德治国的。人民的思想都比较淳朴。德治便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从此这常德枉山就被改称为德山,而常德自此便有了善卷院,我们湖南人常说的,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便是由此而来!</p> <p>那时的先民的思想都比较淳朴,对物欲的贪求没有后民这么贪婪,在原始部落时期。大家分工明确,负责在外打猎的,在外面获取猎物以后,交给掌管猎物分配的主管人员统一分配。在这样一种没有法律条文约束下的分配机制。一般都是靠人的德行操守来保持公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不断进步。人的欲望是随着利润价值不断增值而膨胀的,旧有的体制机制不能有效的约束私欲的膨胀。这时新的约束机制就呼之欲出。等到王国的建立,周公旦就在原有的民俗机制上,制作了周制礼乐机制。</p> <p>在这样一个以德治天下的有效机制下绵延了几百年的周制礼乐制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以德治国安民之策,随着统治者的私欲泛滥,原有的用以保持平衡的高尚德行被破坏,这就是以德治国长久以后形成的德衰,德衰则国灭。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刘裕的后代子孙在继承皇位后和北齐高欢的后代子孙在继承皇位后灭国前几乎是处于一种癫狂状态。这就是德衰造成的身死国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p> <p>我在周武王姬发灭纣的过程中,讲到殷商德衰而毁灭。但从周武王姬发在灭纣之时,他在号令诸侯起兵伐纣时,史书记载,他左手执黄钺,(黄钺这是天子的仪仗中必配,是王权象征,没有经过天子允许你西伯侯姬发,竟然手持象征王权的黄钺,从这就证明你西伯侯觊觎王权久矣)(在中国历史上经过皇帝特批,拥有合法执黄钺的人是王莽,因为王莽在汉哀帝刘欣朝以伪道德君子蛰伏已久,盗取天下盛名,等到汉平帝刘衎继位,大权已经旁落。王莽挟盗取天下之虚名,而要挟汉平帝刘衎对其授以权柄,汉平帝刘衎不得已,只能授以王莽持黄钺,加九锡,开府仪同三司,上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等特权。而第二个拥有此特权的就是曹操,因为东汉末年,汉室势微,大权旁落,真正实际上的权力已经掌握在曹操手中了,汉献帝刘协,只能批准曹操,执黄钺,加九锡,开府仪同三司,上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就是你曹操的仪仗中可以拥有象征皇权的黄钺,加九锡已经是最高的荣誉了,开府仪同三司,你可以在家里像在朝廷一样办公,上殿不趋,你可以不必像其他大臣一样,在朝觐皇帝的时候,不必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去觐见皇帝,奏事不名,你在向皇帝奏报事情的时候,不必先通报自己的姓名,而是直接陈述其事就可以了,剑履上殿,你可以穿着鞋子,腰间挂着宝剑直接上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过皇帝特批授予的最高权力,而西伯侯在没有经过商纣王批准,竟然手执黄钺,右手执白色旄牛尾装饰的旗帜,指挥各路诸侯伐纣。这从先秦礼制文化来说,周武王姬发早有不臣之心,觊觎王权已久。自己早有僭越之心,又何谈殷德乱丧之说,据现代考古学家发现,古代行兵打仗都要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再建行交战一分胜负,而周武王伐纣前并未事前通知商纣王,当周武王率领所有诸侯到达牧野的时候,商纣王才知道大兵压境,而商纣王的精锐部队已经到北方去征伐鬼方去了。这只能说周武王不但不守规矩,更不守臣节,这与商纣荒淫乱德有何区别?(鬼方既后来的匈奴部落)而那些十万精锐之师后来去了哪里,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有说经过白令海峡去北美洲,因为印第安人的文化与我们中华文明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但也无从考证,如果印地安人就是商纣王讨伐鬼方的那一支部队,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发展成了这个世界上高度的文明国家,而印地安人到了十九世纪却还是一个原始部落时期,这与我们优秀的中华文明比起来,那是天囊之别,怎么说都是不可能的吧?</p> <p>周德败亡,周制礼乐制度也随着周天子影响力一起衰落,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礼崩乐坏。新的制度就以法家学派为代表的子产而崛起,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将刑法刻于鼎上,放在广场中间,让所有百姓都能清楚的看到刑法法律条文。这时法治开始正式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中。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开始出现,这就是王国礼制向皇权法治礼制的历史转变。此时的周天子仍然还是天下共主,至于各国诸侯还每年要不要去京都洛邑去朝拜,这个我也不得而知,这需要问一下我们专业知识非常丰富的汤勤福老师了!</p> <p>诸侯国的崛起,周王室势微,新的思想法家思想的出现,各诸侯国之间,争相用法家思想立国,以实现富国强兵,秦国以商鞅为主,齐有慎道,楚国有吴起,韩国有申不害,赵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魏国有李悝。最早的可以追溯至管仲和子产,但山东六国分封势力比较早,分封势力又比较强大,法家在这些诸侯国中推行法治时遇到的阻碍也是比较强大。政令得不到执行,法治改革就打了折扣。法治的效果不是很显著,而秦国处于关中平原地区,在制度建设上落后于中原地区,商鞅开始在秦国实行法治改革后,遇到的阻力比较小。法治建设能够得到有效实行。在法治上得到实惠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秦帝国终于一统中国。这就是秦制以前,从王国礼制向皇权法治的重大转变!</p> <p>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并未对原有的严刑酷法实行修改,在对待六国遗民上采取了比以前实行更严酷法治政策。这与秦一统天下后,享国运只有短短的十五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p> <p>秦灭,而西汉立,汉高祖刘邦采取与民修养生息的立国政策。久乱之后的天下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至汉文帝刘恒时,汉文帝废除肉刑等酷刑制度,这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又是一次大的制度改变。而原来的礼乐文化还是残存于后世政权之中,比方天子仪仗,人数多少,马匹多少,以及其他配置都有详细具体要求,这时淮南王刘长在车驾仪仗都有所僭越,不仅马匹数量超过皇帝配置,见了哥哥刘恒还不行君臣之礼。这与礼制和礼法都是背道而驰的。后来淮南王刘长死于去蜀国的路上,这可能与他不守臣节,逾越礼法有关。有人评说汉文帝刘恒腹黑,但淮南王之死也是咎由自取。在那个礼法等级标准森严的时代。逾越礼法就意味着死亡还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p> <p>再回过头来看秦制,秦制虽说是严刑峻法,但还是没有逃脱大权旁落至一个宦官之手的有效机制,一个宦官可以把满朝文武官员玩于股掌之间,还把皇帝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上,这不能不说秦制还是有致命缺陷的。还不如一个没有法治,一套礼乐制度周朝,用德治也能享国运七百多年。到底是礼乐制度好呢?还是后世的法治制度好,历史任由人自由评说。这只能借用一句古语,人心不古,最好的法律也是枉然。因为人心已经没有古人那么淳朴善良了,你想再回到过去实行德治,恐怕只有南梁一梦了,</p> <p>汤勤福老师在讲到墓葬制度上的等级划分,因为礼制制度的存在,墓葬的形制规模都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的,里面的随葬品,以及墓室的大小规模都有一定定制,比方,中山靖王刘胜墓,他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安葬的,按照古代定制,诸侯王是不能用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的,这等规格都是皇帝的死后安葬的配制,但汉武帝刘彻为巩固中央集权,在各诸侯国之间推行推恩令。那么第一个站出来响应推恩令的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了,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汉武帝刘彻为感谢中山靖王刘胜第一个站出来响应推恩令,于是在中山靖王刘胜死后,以皇帝的规格埋葬他。享受只有皇帝埋葬时才用的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这在河北省保定市挖掘出来的中山靖王的墓葬中就有具体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