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安全危及人的健康,更危及人的生命,那么各位家长,你是否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当孩子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否正确采取安全自救措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低下,所以孩子必须从小学会和掌握自我保护的各种技能。今天我就从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溺水、防电信诈骗、心理健康等方面来谈一谈,我们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防溺水教育</b></p><p class="ql-block">近几年孩子溺水事件频发,今年5月22日,山东临沂沂南5名学生相约去河边玩耍,其中2人不幸落水,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020年重庆8名小学生在涪江河滩玩耍,一名学生不慎落水,旁边7名学生施救,全部溺亡。每年的6-8月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又正值暑假期间,所以家长们要教育孩子注意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b>发生溺水的常见情况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1、到没有安全设施的地方野浴;</p><p class="ql-block">2、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或者捡落入水中的物品;</p><p class="ql-block">3、游泳时抽筋或在水中打闹;</p><p class="ql-block">4、雨天湿滑掉入沟坑。</p><p class="ql-block"><b>家长要教育孩子防溺水做到“六不一会”</b></p><p class="ql-block">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一会:学会基本自护、自救方法。</p><p class="ql-block"><b>溺水时的自救方法:</b></p><p class="ql-block">1、不要慌张,如果能呼救,要立即求救;</p><p class="ql-block">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p><p class="ql-block">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p><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家长朋友对以下认识的误区要避开:</b></p><p class="ql-block">——游泳圈、充气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p><p class="ql-block">错!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成人监护。</p><p class="ql-block">——孩子溺水时,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时发现。</p><p class="ql-block">错!很多溺水都是悄无声息发生的,而且发生得非常迅速。</p><p class="ql-block">——会游泳就不会溺水。</p><p class="ql-block">错!呛水、抽筋、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p><p class="ql-block">所以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溺水问题教育,避免惨剧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交通安全</b></p><p class="ql-block">父母老师反复念叨“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注意安全”,可类似孩子过马路被撞身亡的案件还是频频发生。在儿童遭遇的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就是小孩突然蹿上马路,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而直接撞到孩子。尤其是在汽车相对较少,而孩子较多的住宅区,孩子如果蹲在地上玩耍,司机有视野盲区,常会发生与儿童有关的交通事故,所以家长应经常向孩子讲授交通安全知识,保护儿童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1、马路行走常识:过马路须走人行横道,横过马路看两头,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不能闯红灯,不能在马路上玩耍打闹。</p><p class="ql-block">2、乘车常识: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坐副驾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公交车须抓紧扶手,车上拥挤时注意锐利物品,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无运营资格的车辆,不乘三轮车等。</p><p class="ql-block">3、骑车常识:不足12岁不骑车、骑车不带人、骑车时不得双手离把,发生车祸时要学会紧急应急措施。</p><p class="ql-block">家长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要起表率作用,以免被孩子误解和模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孩子的居家安全</b></p><p class="ql-block">家长不应该把学龄前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孩子稍大一些,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煤气灶等,讲授安全用电、用火知识,并让孩子养成“人走电断”的好习惯。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闯祸,索性阻止孩子使用电、火等,其实这反而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以致趁大人不备之机酿祸。家长还须引导孩子,各类电器及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去触碰,以免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让孩子与邻里保持联络。邻居之间若能互相加强联络,对于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作用极大。一旦发生意外,如家中失火、遭遇窃贼、煤气泄露等,孩子可以立即向邻居求助。 </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许多孩子中高考结束后,身心高度放松,不分昼夜地疯玩,甚至到一些危险的场所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这时,家长要提醒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过度熬夜,不过量运动,要为开启下一段美好人生做好假期计划。学生考试虽然告一段落,但安全考试一刻也不能停止。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预防高科技的电信诈骗</b></p><p class="ql-block">电信诈骗往往对准的目标是学生,家长要教会孩子合理使用电话,不轻信陌生人发送的信息和链接。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时,网络链接不乱点,app软件也不能乱下载。不要乱进与学习无关的网站,不进直播间,不打赏主持人,不要在网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远离游戏痴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处理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输入个人资料,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虚荣,不轻信网络借贷。高考结束的孩子不要晒与考试有关的东西,如身份证、准考证等,不给骗子可乘之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预防高温中暑</b></p><p class="ql-block">高温炎热的天气往往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当气温超过37度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如果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下面就教孩子几个避免中暑的小妙招。</p><p class="ql-block">1、要多喝水。</p><p class="ql-block">2、平时多穿宽松的衣服。</p><p class="ql-block">3、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补充蛋白。</p><p class="ql-block">4、要保证充足的睡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六:食品安全</b></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食品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水果要洗净,坚决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有毒食品,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品。小学生购买食品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在公共场所,已经开封的饮用水和饮料,要做好保管,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保证饮用安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b></p><p class="ql-block">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共同的心愿。家庭教育不但是启蒙教育,更是终身教育。家庭氛围、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等都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寒暑假期,家长更应关注好孩子的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1、多倾听孩子心声,提高陪伴质量。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希望我们家长能利用每天的相处时光,和孩子进行温馨的家庭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之间的亲近感。</p><p class="ql-block">2、时常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家长与孩子之间少一些责骂和唠叨,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当孩子犯错误或者遇到困惑时,他们心里也会难过和担心,很需要家长理解与安慰。家长对“惹了祸”的孩子要注意教育方法,避免孩子因逃避责骂而发生意外事件。</p><p class="ql-block">3、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加强家校沟通。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如发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引导,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特殊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多管齐下,做好疏导工作,守护孩子心理的健康。</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我们辛苦培养的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倘若出现一点闪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保护孩子任重道远,我们家长应该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做好学生的监管看护工作,共同营造美好幸福家庭,许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