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某网读书频道票选十大爆笑中式英语,在众多极具魅力的候选词中,我舍弃了脍炙人口的“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思忖再三,最终把这不那么神圣的一票投给了“马马虎虎”的中式英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做这样的选择,倒不完全是因为“马马虎虎”中式英译本身的精彩,而是考虑到中式英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国人马马虎虎的结果,不是请本单位小王用汉英字典生搬硬套,就是直接使用网上的机器翻译,只要一眼望去是英文字母的组合就看好,管它地道不地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就算我们去请教专家,他们对于什么是“地道”的翻译也是会有不同见解,这要看翻译者站在谁的立场上。19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以作者为中心,即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以读者为中心,即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译者的不可见性》)一书中,将上述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举例来说,如果要翻译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中“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这句话里“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如果要以外国读者为中心,尽可能让他们易于理解,那就把引导作者靠近外国读者,采用意译to confuse right and wrong(混淆正确与错误),这就是“归化”;如果要以原作者为中心,让外国读者领略中国文化滋味,那就采用直译to call a stag a horse(把一头鹿叫做马),这叫“异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一头鹿叫做马,通常是有意为之,居心不良,而把马与虎混淆的“马马虎虎”一般是无意为之,脑筋不清。这是个汉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很多初学中文的外国人,一个星期以后就会说“马马虎虎”了。不信你试试,你夸老外中文说得真好,他就可能给你来一句“马马虎虎”。“马马虎虎”是AABB型汉语叠音词(诸如“吃吃喝喝”、“随随便便”、“地地道道”这类的词),在英语中对应的意思可以是so-so,正好也是个叠声词,再反译成中文就是“就这样、就这样”。说来也巧,“马马虎虎”翻译为法语也是叠声——comme ci comme ça,反译回中文是“像这样、像那样”。而且,中文“马马虎虎”可以对应日语的まずまず(也可写为“先ず先ず”,发音近似“麻子麻子”),或者まあまあ(音mama),都是叠音。懂得其他语言的读者麻烦留个言,看看“马马虎虎”这层意思在各种语言中是不是都可以对应一个叠声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把“马马虎虎”翻译为英语的so-so,这就是“归化法”翻译,老外看了也会觉得so-so,没有多少创意。要是想让老外有一个被雷到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的感觉,那还要按照“异化法”来翻译“马马虎虎”——到底怎么翻?您换上这件文化衫当马甲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