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字的甲骨文,这就是父字4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是会意字,有人说这个“父”字像一个人手里拿根棍,是准备打顽皮不听话的孩子吗?还是说抵挡野兽,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侵害?</p><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父,是规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长,是带领、教育子女的人。</p> <p class="ql-block">△爹形声。字从父,从多,多亦声(da)。“父”指父亲。“多”指“多个子女”。“父”与“多”联合起来表示“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本义: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引申义:(有一大群子孙的)爷爷。说明:1.有些父亲一辈子只生育了一个或一对孩子,这种父亲不算“爹”。古人以“三”为“多”。故被称为“爹”者,一定是生育了三个以上孩子的父亲。2.本字的造字技巧同“侈”。“侈”字从人从多,“人”指“主人”,“多”指“一群随从”,“人”与“多”联合起来表示“主人外出时带有多个随从”。把“侈”中之“人”替换为“父”,即造成“爹”字,指一位父亲外出时带有多个子女随行。</p> <p class="ql-block">△金文大篆体的“爸”字</p><p class="ql-block">“爸爸”并非外来词,在上古汉语中“父”发ba音。其中爸是形声字。字从父,从巴,巴亦声。“巴”意为“附着”、“黏着”。“父”与“巴”联合起来表示“(孩子)附着在父亲身上”。本义:〈动〉(小儿女)爬到父亲背上、黏着在父亲腿上。引申义:〈名〉被小儿女爬背、黏腿的人。父亲。说明:农夫们结束一天的耕作,从大田回归家里,一天未见到父亲的小儿女们会非常亲热地奔上前来,爬背抱腿,父亲则蹲下来亲亲这个抱抱那个,总之是父与子身体黏着在一起的情形。这种黏着的动作就叫“巴”。至今汉语里还有“下级巴结上级”的说法。“巴”就是下级接近上级,身影不离上级左右,一会儿替上级推开房门,一会儿替上级披衣服、戴帽子。“结”就是丝绳缠连在一起,指人际关系牢固。所以,“孩子巴结父亲”就是“巴父”,写成单个汉字就是“爸”。这是一个动词。然后引申为“被孩子巴结的父亲”,就成了名词,成为特定称谓词。</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甲骨文的“父”与党徽图案相似!如果说,党是祖国的脊梁;那么,父就是家庭的支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父”字</p><p class="ql-block">父亲是智慧的象征,是我们的人生导师,生活知己,生命偶像。</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把“爸”字翻过来看,就会变成一个“狗”字!</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还能从背面反映这个字的另一种含义。不知这是艺术还是才华,反正含义真的很深。一个做父亲的人,如果还有高堂,就会被长辈称其为犬子,而自己在儿女面前却是累得成了狗,所以这个爸字叫狗字似乎也有些道理。</p><p class="ql-block">“累成狗”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网络用语,又叫忙成狗或困成狗。狗耷拉着脑袋放地上,整个身体趴在地上,突出舌头直呼大气,一副半条命累扁了的样子。是形容人累的像狗一样趴在地下大喘气,意指太累了,太辛苦了,累的都起不来了。 累成狗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是说做事很辛苦,是由于现在的生活压力较大造成的,用累成狗来形容自己累</span>,一来很形象,<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来显得自己很萌。</span></p><p class="ql-block">巧的是,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会用dog-tired来形容筋疲力尽的感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达是因为在英美文化中,狗惹人喜爱,善通人性,通常被视为家庭成员。据称,美国几乎各届总统都很喜欢狗,白宫的狗也被称为 “The First Dog”。有一次,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了把丢失的爱犬找回家,还出动了美国海军驱逐舰。</p><p class="ql-block">to work like a dog:拼命工作,卖命工作</p><p class="ql-block">这句表达中像狗一样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说狗代表着忠诚,也是说工作非常努力。</p><p class="ql-block">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帮某人渡过难关。字面意思是帮助一条破腿的狗狗跨过栅栏,引申为帮某人度过难关。</p><p class="ql-block">这样看来,中西文化融合交汇在此找到了切入点!</p> <p class="ql-block">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思念,不止在父亲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