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边这条小河叫石津渠三分渠。打小记事起就有这条河,应该是60年代初国家兴修水利时开挖而成。 </p><p class="ql-block"> 小沟渠只有10来米宽,儿时的记忆中小河里有水,水从上游百公里之外的水库里引来,用来浇灌农田。河水不深但清冽,夏日午间,正是此时节,小伙伴们经常结伴到小河里偷偷戏水。谁能狗刨式扑腾到河对岸,总能赢来小伙伴羡慕的目光。我自小个头低胆子小,印象中从来没敢游过去的,只是扒着水草在岸边嬉戏。暮然回首,半个世纪过去了,小小沟渠承载着童年儿伴们太多的纯真回忆。</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后,印象中小河就干涸断流了。再后来90年代一直到前几年,小河里流淌着发臭黑浊的水,上面飘满了垃圾。那是上游十几公里,县城周边加工皮革的作坊里排出的污水。</p><p class="ql-block"> 后来,某新任市委书记开始,重视民生和环境治理,政府大力度关停沿岸皮革加工小作坊,疏通河道,修耸河床,绿植堤岸,京津冀地区得益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从石津干渠引来了甘甜清洌的长江丶汉江水。</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河道涵养,岸堤整洁了,小沟渠干净了,村边的小河里也流淌着来自千里之外的长江之水,如儿时一样清澈见底。水不断流,少了污染,魚虾开始繁衍生息,农闲时,晨曦傍晚,村民们沿堤散步,闻听蛙声,再不闻恶臭,呼吸着散发着水草清香的新鲜空气,小河边的垂钓者也渐渐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如今,小小沟渠清流不断,婉𨒂流过小村庄。现在安居长江河畔上的我,每每想到滚滚江水北上,流过万水千山,流过中原大地,流过华北沃野,流到石家庄、流到津门、流到首都北京,流入故乡小村庄的小河里,总是由然而升一种无比的自豪和欣慰。</p><p class="ql-block"> 一条小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