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9年级学习重点及学习规划

小小超人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语文学不好。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应试教育的错,还是家长孩子的错?都不是,而是家长对孩子的语文教学缺乏整体认知,对如何规划孩子的语文学习心中无数,难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下面是一份针对大多数孩子的语文学习规划,从一年级到初中,爸妈赶紧为孩子收藏吧!</p><p class="ql-block">一二年级</p><p class="ql-block">拼音/朗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一二年级以学习拼音及字词句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培养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等。</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阶段,必须培养孩子一个能力:朗读。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更好。朗读对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语感都非常有好处。</p><p class="ql-block">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培养好了孩子的学习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自然没问题。</p><p class="ql-block">三四年级</p><p class="ql-block">写作/阅读</p><p class="ql-block">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会亲近还是远离语文学科。</p><p class="ql-block">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惧怕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需要做到的:</p><p class="ql-block">1. 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要让孩子多背名家名篇。</p><p class="ql-block">2. 三四年级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是写作,然后是阅读。</p><p class="ql-block">五六年级</p><p class="ql-block">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p><p class="ql-block">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类的阅读题练习。</p><p class="ql-block">2.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p><p class="ql-block">3.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p><p class="ql-block">七八年级</p><p class="ql-block">阅读/作文/文言文</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步入初中的学习,由于初中语文和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孩子在上初中的开始阶段,会有不适应的感觉。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语文成绩退步时也不要惊慌,应该帮助孩子仔细分析丢分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p><p class="ql-block">1.这个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重点,因此基础的字词拼音不该成为学习补课的重点,在学校认真读书记笔记即可。</p><p class="ql-block">2.阅读理解方面,需要开始系统掌握初中阅读知识点:文章的语言、结构、主题、材料和表达方式的内容,并且积累一定的阅读答题技巧。</p><p class="ql-block">3.作文方面,需要了解考场作文的评分要求,学会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有意识地运用写作技巧,比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立意的新颖等,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p><p class="ql-block">4.文言文的学习,要注重字的积累,总结每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文章中的含义,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九年级</p><p class="ql-block">归纳/梳理/总结</p><p class="ql-block"> 到了这个阶段,马上就要中考了,因此,从头开始打基础已经来不及。这阶段主要要做的就是查漏补缺,家长要帮助孩子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梳理、总结。要学习一些作文修改的技巧,准备一些作文的素材,关注近一两年的热点时事,以便在考试时可以自如应对。然后,放松心情,轻装上阵,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个挑战——中考!</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清楚了解在什么阶段我们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就能做到心中有底,在出现一些突发状况的时候不慌张,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家长的淡定平和,也会给孩子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莫大的鼓舞,也是一颗定心丸,有利于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p>

孩子

学习

语文

作文

家长

阅读

阶段

朗读

能力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