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父亲驾鹤西去至今十七年了,可这么多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总是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真的很想念他老人家,真的好想、好想!</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不是那种令孩子望而生畏的严厉、冷峻男人,而是典型的慈父:不高的个子、敦厚的脸庞、朴实的五官,一看就是“慈眉善眼、憨厚本分的老实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展现出一个平凡而又优秀,应该得到儿女虔诚敬仰的好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名讳李岐宏,他那一辈排行老大,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小弟弟。年幼时只读了三年私塾,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先是种地务农,后来又走村串乡当“货郎”。父亲不安于沿街叫卖,日本鬼子投降以后,他只身闯青岛,最终在四方清化路市场摆摊卖布,早上把几匹布用自行车载到市场上,晚上收回来。他有了“小业主”的身份,又把母亲、姐姐和我接到青岛,算是“安了家”,后来又给我添了弟弟和妹妹,日子更是艰难。他辛辛苦苦的支撑着家庭的生计,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还要骑自行车到即墨老家,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和留在他俩身边的两个哥哥,往返二百里多里,虽说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甚为不易,可他总是乐呵呵的,邻居都夸我们这个欢乐的大家庭。</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有教养,强调自身修养,从来不会说粗话、脏话。夜里,他在昏暗的灯光下,轻轻地拨着算盘记账,生怕算盘珠“噼里啪啦”的响声惊醒睡梦中的我们;工作中遇到不顺心也从来不在家里“撒气”;我们姊妹八个,最淘气年龄,难免犯错,可他总是是耐心说教、从不责骂。他用自己的言行,让我们牢牢记住什么是“修身”、什么是“齐家”。“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成了我们的家传家训。</p><p class="ql-block"> 青岛解放后,政府对小业主、小摊贩们实行公私合营,父亲成为海云街国营百货商店的营业员。他工作认真,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任劳任怨,忠诚老实,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父亲仁厚善良心胸宽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兵荒马乱的解放战争年代,曾经在凶残的国民党还乡团的枪口下,冒着生命危险,仗义执言,救下了共产党员村干部的家属和遗孤,为革命的胜利做出过有益的贡献。文革期间,他却蒙受冤屈,遭到不公正待遇,家人也受到株连。他说,人生都有个三过四节的,哪能一直走平路?劝我们正确对待。后来他的问题得到组织上的甄别、平反。看到儿女们入党的、提干的,他整天眉开眼笑,工作更有劲了。调到第五百货公司,领导信任他,把公司基建材料的管理工作交给他一个人负责,又要收发材料、又要管记账,整天忙进忙出。他感慨的说,“千难万难不如基建”,这是他发自内心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就这样忙忙碌碌,直到1977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父爱“深藏不露”似大海。他的遗物中,有一个带塑料盒的刮脸刀,那还是1963年我们部队在小钦岛时,我给他买的,当时也算是新品种,如今早过时了,电动剃须刀也都换了好几代了,他还仔细地保存着。我深知,保存的不是刮脸刀,而是他对儿女深深的爱。他退休回家也没有清闲,干起熟悉的“老本行”,骑着自行车到李村去贩点小商品回来,给路边小店送上门,每天往返三十多里地,乐此不疲。这不就是现在的“快递小哥”吗?我们怕他太累,路上不放心,就坚决不让干,可他一直坚持到七十多岁才放下自行车。我深知,他这不是为那点蝇头小利,而是对这个家的深深地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呵护着这个家,他用自己的汗水践行着“家之栋梁”的男人本色。</p><p class="ql-block"> 我们心中的父亲一直没有走远,他的精神与美德,像一盏明灯,照映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深深影响着我们全家。</p><p class="ql-block"> 2004年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父亲他老人家被圣诞老人接到天上去了,信基督教的人都说,这是父亲一辈子行善积德感动了上帝。</p><p class="ql-block"> 父亲享年88岁,距今已十七载矣!坊间传说,人会转世托生,那么,他应该又是一个准备高考的莘莘学子了吧?抑或像我一样那年成了解放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我虽不信教,但我信此说。但愿如此,阿门!</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到了,借此悼念我的父亲,也祝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0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