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高一那年,母亲因癌症住进了医院。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后,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最终母亲撒手人寰,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的家乡和亲人。当时三个姐姐都已出嫁,父亲就带着我相依为命。从此,我失去了母爱,父亲成了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和依靠。</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母亲的思念,我的生活一度处在恍恍惚惚的状态,日子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一天天逝去,我除了读书还是读书……</p><p class="ql-block">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个辛苦活儿,除周末下午有半天放假的自由时间,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只有父亲孤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来,突然发现父亲的房间里,多了一枚半旧的暗红色木箱 ,高高的放在穿衣柜的顶端,箱子还套了一把崭新的金色铜锁。一缕阳光直射进来,刚好照在铜锁上,金光闪闪,很是引人注目。金锁随光线还在轻微地晃动,很显然父亲刚刚动过它。</p><p class="ql-block"> 父亲见我放学回来了,就开始到厨房做饭。</p><p class="ql-block"> “爸,哪来的箱子?”我走过去问父亲。</p><p class="ql-block"> “你妈到我家来时,带来的嫁妆”,父亲略显紧张,停顿了一下,边炒菜边回答我。</p><p class="ql-block"> “哦,我以前怎么没见过?”我接着问。</p><p class="ql-block"> “放在阁楼里,你妈不舍得用。”</p><p class="ql-block"> “里面装的是啥? ”</p><p class="ql-block"> ”没啥,就几本书。”父亲的回答很快,面无表情,但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慌乱。什么书这么珍贵?还上锁?感觉父亲好像不愿意再回答我的问话,我心存疑问和好奇,没有继续追问他。</p><p class="ql-block"> 虽然失去了母爱,我还是在父亲的疼爱和关怀中幸福地度过了三年的高中生活。但那口红木箱在我的心里始终是个谜。每当再问起父亲,他就找各种理由搪塞我。</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得与失,是守恒的,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就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就像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父亲的命运既坎坷又幸运,得与失就在他生父的一念之间。父亲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奶奶一共生了姑妈和他两个孩子,亲生爷爷姓李,生性好赌,输光田地不说,还要卖老婆和孩子。就这样在父亲六岁那年,奶奶只好带着他来到了我现在的爷爷家,自那时起父亲改姓刘,跟随养父姓。爷爷无后,之前的老婆因病去世,因此爷爷对父亲视如己出,宠爱有加。他一心想培养父亲读书,当时农村的条件差,哪里还有钱去读书?但爷爷还是毫不犹豫地送父亲外出求学,为这事爷爷的亲弟弟很有意见,说“凭什么培养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读书?我们家孩子多,你也培养一个吧!” 于是,爷爷为了家庭和睦,想尽办法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爷爷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哪朝哪代,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就算生活再穷再苦再累,他也心甘情愿,从无怨言。爷爷望子成龙,对父亲的期望很大,深知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希望父亲将来能走出大山,做个有用的人,对社会能有一番作为,他的脸上也有光彩。</p><p class="ql-block"> 他爱奶奶,更爱父亲,父亲才是他的唯一希望。</p> <p class="ql-block"> 爷爷是个石匠,每天吃过早饭,带上奶奶提前为他准备好的中午的饭菜,到山上去干活,几乎是风雨无阻。曾听父亲说过,石匠活很苦很累,就是把形状各异的石头打造成一块块有规定尺寸的石料成品,整天不停地捶打敲凿,粗工选料,精工雕刻。日复一日地从事着苦力劳活,爷爷的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又一层一层地脱落。每当爷爷感觉到累时,他就为自己安排一下休息时间。但他所谓的休息,就是在山上割两捆柴回来,傍晚放工再挑回家,供奶奶烧火做饭用。</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这样在爷爷的疼爱中慢慢长大,他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终于完成了学业,走出大山,在城里参加了工作。按过去的一句时兴话说,就是“吃上了国家饭”,他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这时开始认识了母亲,当时当地有个楚剧团,母亲在这个楚剧团里唱戏),后来又调到了粮食部门工作。在爷爷眼里,父亲就是他的骄傲。他经常笑眯眯地逢人便说,我家小子有出息了,掌管机关财务大印(当时父亲是单位的会计)呢。那语气里透着一股无法掩饰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父亲从小就跟爷爷的感情很深,爷爷教会他许多做人的道理。父亲是个孝子,他感恩爷爷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每次回来总要带些爷爷爱吃的东西。爷爷的晚年生活幸福满足,直到1959年他安然离世……</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一生恩爱,当年母亲从楚剧团出来后,就跟父亲结婚了。由于母亲能干又识字,她担任了大队(当时叫大队,现在叫村)妇联主任一职。她能说会道,东家的两口子吵架拌嘴了,她出面劝架,直到两口子和好如初; 西家的米没了,盐断了,油瓶空了,即使看自家罐里快见底了,她也要匀一点分给人家。村子里的年轻人结婚大多数也是她主持的。她还是远近闻名的义务接生员,她的那双手,不知道曾经把多少个孩子从他们的母体里迎接到这个世上来的。由于对工作认真负责,母亲曾多次被评为县里的模范干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同年又晋升为大队书记一职。</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一生平凡质朴、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勤俭治家,孝敬公婆,她是中国最优秀的农村妇女的代表,她的优秀更在于她卓越的见识和高尚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自母亲去世后,父亲像变了一个人,整天沉默寡言,也不与人交流,经常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发呆,怕他寂寞,姐姐她们一有空就回来陪他,希望他能走出阴影,快乐起来。记得母亲在世的时候,他每天在家看书看报纸,了解国家动态,关心国内外大事,兴趣来了还练练书法,写写诗什么的,不亦乐乎!现在母亲走了,父亲经常是一个人,有时一坐不动就是一上午,没人陪他说话,陪伴他的,唯有母亲出嫁时带过来的那口红木箱,有几次我发现,每次他开箱时,总是神神秘秘的,左顾右盼,确信旁边没人,他才打开瞧瞧,像是里面藏了个什么宝贝似的,生怕别人看见,而且还把箱子的钥匙连同门钥匙一起,一连串,用绳子系在裤腰带上,从不离身。</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这种郁郁寡言的生活中度过了一年多。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年底,经人介绍,继母来到了我家,成为了我们家里的一员。继母的到来,给父亲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安慰,但那口红木箱仍然很神秘,仍然不为人所知,包括继母。</p><p class="ql-block"> 这天周末,学校放假,父亲买菜去了,我趁机向继母提起这口红木箱的事,我以为她知道,父亲应该不会对她隐瞒什么的,哪知继母一个劲地摇头。她也好奇,也想知道箱子里的秘密,我就跟继母开玩笑说:“哪天把锁撬开看个究竟,看这老头到底在箱子里面藏了什么宝贝,整天搞的神秘兮兮的。”不料,父亲买菜回来,从大门进来了,刚好听见了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一晚上风平浪静,没有人提及红木箱的事。等第二天中午我放学回来,红木箱依然显眼地放在原处,只是上面又多加了一道锁,让它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自从有继母的悉心照顾和陪伴,父亲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多年不练书法的他又挥毫如旧,龙飞凤舞起来。他还交了几个诗友,他们经常坐在一起品茶吟诗。 他走到哪里,裤腰带上的那串钥匙,也跟随他的脚步,有节奏地发出愉快的声响。</p> <p class="ql-block"> 父亲老了,身体随着他年龄的增加每况愈下,有一次我跟二姐结伴回家探望他,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张相片,给二姐和我一人一张,是他和母亲以前的合影。他说他到照相馆重新洗了几张,给我们姊妹四个一人一张,作为留恋。然后他让我们跟他进了房间,“你们不是要知道箱子里的秘密吗,今天让我来告诉你们。”父亲说完,用颤抖的双手从柜子上面把那枚神秘的红木箱小心翼翼地搬下来,放在了桌子上,拿起那串从不离身的钥匙,打开了锁。此刻,我的心紧张到极点,快步上前想尽快看个究竟,一睹父亲珍藏多年的秘密。这是什么呀?进入我眼帘的是,除了几张反面已经发黄的四方硬纸叠聚在一起,还有一摞他跟母亲工作中的各种证件和他们的党费证,再别无他物。父亲宝贝似地拿起了那叠硬纸,原来这是他跟母亲在工作期间得过的各种奖状!首先进入我眼帘的就是“浠水县人民委员会奖状”这几个大字,中间的几行小字是对他和母亲在工作中的肯定,“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字样,最后的落款,县长:王少彬。像这样的奖状加起来有十几张,珍藏几十年的秘密,终于在这一刻水落石出,父亲重新看着这些已经发黄的奖状,又禁不住老泪纵横。多年的秘密终于对他的子女们有个交代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父亲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好高大! 我一时无语,只是静静地站在父亲面前,心中涌过一股暖流,感慨万分……我仿佛看见昔日的他们,神采奕奕地亲手从县长手里接过奖状时激动的场景。奖状虽然只是一张纸,但它们对于父母亲来说,是一份荣誉,一份肯定,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 值得父亲用一生去珍藏! 其实珍藏里还包含着他对母亲深深地眷恋和永久的爱。在父母亲荣誉光环的照耀下,也激励着我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学习和前进,我得把这些奖状保存起来,把父母亲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前最喜欢穿的马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