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想起了我的父亲

汾河水

<p class="ql-block">2008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七)上午九点,我突然接到小妹的电话:“姐,爸爸昨晚走了。走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当时我在大同灵丘县高考补习中心代课,连忙请假,乘坐当晚的火车往老家赶。第二天上午十点多,终于到家。</p><p class="ql-block">一进院子,哀乐声声呜咽,花圈重重叠叠,白色丧服裹着一个又一个孝男孝女,出出进进,满脸悲伤。我走进灵堂,看到一口柏木棺材,油漆得黑亮黑亮。父亲穿着崭新的寿衣,静静的躺在棺材里,棺材没上盖,在等我回来看他最后一眼。父亲瘦削的躯体填不满宽敞的棺,四周便塞了些旧衣物,越显得父亲小得可怜。父亲年轻时一米七几的个子,一百三四十斤体重,即使七十多岁时身体还是很健硕的。记得暑假回来看他,他还是很男人的样子,短短三四个月,怎么便如此的瘦削不堪!</p><p class="ql-block">踏入家门前,我一直悲伤不起来,当看到眼前身躯萎缩得像七八岁孩子一样大的老父亲,悲从心来,禁不住放声痛哭起来。</p> <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于一九二七年秋天,因为老祖父是前清秀才,私塾先生。父亲便跟着读了书,识了字。十七岁考上铁路工作,做了乘警。占着有文化,长得又帅气,很得上司赏识,十九岁时便提职做了小领导,管着十几个人。年轻气盛,心直嘴快,得罪了同事。一九五三年,国家肃反运动中,造诬陷被开除公职,回到农村老家。当时我还没出生,没有亲眼见父亲是沮丧还是坦然,后来说起此事,他总是不温不火,一付风淡云轻的样子。</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聪明能干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回到老家,他不甘平庸,自己在镇上开了个自行车修理部,还在县里手管局备了案,合法经营。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爸爸是挣工资的人,印象中每月48元钱。</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家的大件,是自行车和缝纫机,宝贝得很。记得父亲下班后,一到晚上就带着工具出门了,今天张家,明天王家,不是修自行车,就是修缝纫机。几乎天天晚上不得闲。修好后,也不要报酬,顶多带回几个桃子或者一些蔬菜。</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修理技术,相关的修理工具家里也是应有尽有。这样我家也就经常有邻居光顾。借打气筒,借手摇钻,借钳子扳手等等。说门庭若市一点也不夸张。</p><p class="ql-block">妈妈也是一个慷慨的人,邻居上门,有求必应。从来不犹豫,不怠慢。</p><p class="ql-block">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的爸爸妈妈是村里最受欢迎的人。尤其是爸爸,任何破烂不堪的东西在他手里都可以变成工艺品。简直像在变戏法。记得邻村有个女子,年轻时干活被铡刀铡掉左手,干活很不得劲。父亲琢磨着给她做了一只假手,套在胳膊上,做家务方便了很多。至于修个钟表,配个钥匙之类的事,在父亲手里,简直是小菜一碟。</p><p class="ql-block">爸爸是我心目中男人的标准,以至成人后找对象都把爸爸作为参照物,不会干活的人一律免谈。</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很勤快的人,一个人养活着八口人之家。妈妈身体很差,患有多种致命的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尿毒症。记忆中,父亲的工资全部用来给妈妈治病,家里没有劳动力,生产队不给发口粮,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尤其是六十年代初,人民公社大食堂时代,我们姐妹六个,最大的12岁,最小的1岁,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为了我们,父亲每天下班后就在铁路边上东刨刨西挖挖,种各种蔬菜,什么长的快种什么,什么产量高种什么。春天,我们天天吃白水煮小青菜,吃得我们姐妹脸色青绿;秋天,日日是清蒸山蔓菁,吃进嘴里又苦又涩。但比起那些吃野菜树皮的人家,我们的日子简直幸福至极!就这样,我们捱过那个饥饿的时代,都活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父亲的辗转辛苦中,我们一天天长大,但妈妈却日渐病重,终于在一九七二年离我们而去。时年39岁,父亲44岁。</p><p class="ql-block">妈妈走了,家里尚有我们姐弟四个,父亲一边工作一边照料着家。好在当时我已经18岁,已经做了民办教师,能替父亲分担家务。当时我和父亲共同的心愿,就是尽快还清妈妈治病欠的债。于是父亲工余时间,承揽了村里煤矿头灯的修理活。每天晚上把矿上送来的矿石灯彻底检查一遍,把漏水的地方焊接好,少则十几盏,多则上百盏。我陪着他,能帮手时就帮手,帮不上时就端茶送水。经常做到深夜一两点钟。整整两年,终于还清了债,生产队里还有了结余,领粮食再也不需要看保管员的脸色了。</p><p class="ql-block">生活渐渐富裕了,可是父亲慢慢衰老了,不到五十岁的人,就有些驼背了。</p> <p class="ql-block">曾经和父亲提起让他重组家庭的事,说支持他找一个能陪他走下去的女人。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去做。是为了我们?好像不是。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好像也不是。因为父亲身边其实一直不缺女人。这也是我们一直和父亲生有芥蒂,父亲晚景凄凉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在妈妈去世第五年,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人,比父亲小十几岁,有几分姿色,带着六个孩子,同意嫁给父亲。但条件是不办证,不到我家。当时我们姐妹几个都没意见,只要父亲觉得好就好。就这样,父亲搬出去另外有了家。</p><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新家庭的生活负担太重,父亲很少回家,也不再过问家里的生活。开始一个月两个月见不上面,后来半年也不见,父亲和我们渐行渐远。这年春节,只有我,小弟,小妹三人在灯火阑珊中相偎相依寂寞而过。</p><p class="ql-block">正当我们以为父亲苦尽甘来,重获温暖家庭生活时,他却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原来女人不停的向他要钱,直到把他的存款全部到手,便把他赶了出来。父亲的第二春就夭折在第二年的春天,春节后不久。</p><p class="ql-block">自此,父亲绝口不谈再婚的事,可是游走在不同的女人身边。弟弟成家后,为此和父亲不断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父子从此不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九七五年,我上师范离开了家,虽然学制两年,但此去却是经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距离家四五十里外的山村中学,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后来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便成了一个“亲戚”,节假日回去走走,他生日那天买礼物回去看看。至于他每天想什么,做什么,吃什么,就无暇顾及,抑或无心顾及。</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八十年代从修配厂辞职,操起爷爷的旧业。爷爷是我们那一带很有名气的银匠,五六十年代做得一手银器活。可惜直到去世,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接手的。父亲辞职后,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追求衣着外在美。父亲看到了商机,收拾整理爷爷的银匠担子就开业了。其实父亲也只是在小的时候看过爷爷干活,他自己并没有实际操作过。但耳濡目染的熏陶和与生俱来的聪明,让父亲在新的领域很快展现出他的才华。找他干活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做的是金银首饰,父亲的生意都是上门服务的,给哪家做就吃住在那家,让主家放心安心。</p><p class="ql-block">父亲生性风趣幽默,人缘特别好。做得活漂亮,从不偷工减料,口碑也很好。左邻右舍找他做活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半年都不回家。三年多他就成了万元户,名副其实的钻石王老五,自然受到女人的青睐,投怀送抱。父亲的心在钞票和女人面前一天天膨胀起来,我们和父亲的距离也一天天远下去了,每年只有他生日那天回去一趟。</p> <p class="ql-block">进入2000年,父亲老了,活也不做了,女人也鸟兽散了。有一次,父亲和我说,近来老记不住事,我猜测他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检查,果然小脑萎缩,发展下去就是痴呆。咨询医生治疗的事,医生说不可抗拒。好在不太严重,他生活还能自理,便没放在心上。又过了一年,春节后回去,看到父亲明显的衰老,忘事,无精打采。便和小妹把他接到小妹家,住了半年多,因为当时我们都还工作着,而父亲已经离不开人,后来便安排他住进养老院。周日休息时就把他接回家。陪他聊天,回忆往事。说的最多的是,父亲年轻时的灵巧能干,啥活在他手里都能做成。实在是生不逢时,否则绝对是个发明家。每逢说到得意之处,他便开怀大笑。在我和小妹的陪伴下,父亲快活的度过他82岁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前,父亲突然吵着要回家,不让回去就不吃饭不喝水。无奈只好决定送他回去。但遭到弟弟的反对。因为回去就得他照顾,所以他死活不同意父亲回去。为此,我和弟弟吵了一架,差点对簿公堂,他才答应了。</p><p class="ql-block">然而没想到父亲一辈子叱咤风云,可厄运来自自己的家里。父亲回家后,弟弟和弟妹该上班上班,该走就走,整个院子里没有一个人。父亲饿了渴了,大小便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小妹三天后回去看父亲才知道,没办法,只好出钱雇了一个陪侍。可是两个月后,弟弟赶走了陪侍。我又和弟弟理论一番,并把父亲的存款单给了他。他才答应好好照顾父亲。但实际上弟弟并没有照顾他,依然早出晚归,紧锁大门,丢父亲一人在家……</p><p class="ql-block">这年我受聘到灵丘代课,很少回家。从暑假到十二月,仅见了父亲一面。还想着快放寒假了,回去照顾他,谁知他竟然走了,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子女,要知道,他可是有六个儿女啊,却孤零零走向黄泉路,不知临走时,他老人家是如何的孤苦,如何的无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定思痛,痛何如哉!</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十三年了,他应该早就和妈妈团聚了。不知他会不会和妈妈说我们的不孝,说我们的忤逆。我想他不会说,因为在父母眼里,再糟糕的孩子也是完美的。父母可以承受来自孩子的一切,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父母唯独不能接受的,是孩子的不幸福。只要孩子幸福,父母可以承受一切不幸。</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父母的爱,母爱似海,父爱如山!</p><p class="ql-block">在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写此文怀念我的父亲母亲。愿二老在天堂安息!</p><p class="ql-block"> 作于2021年6月20日凌晨两点</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