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2021闽东之旅

杨国强

<h1> 闽东沿海的渔业资源丰富,那里不仅是吃货的天堂,而且兼具优美的海岸风貌。去东南沿海可乘坐高铁,交通很便利。</h1> 下了高铁刚到霞浦没多久就看到当地政府的路边巨幅的雷人广告。 拍滩涂需要的是好天气,还好第三天是晴天。下午3点多就需要早早赶到小皓的山上预先寻找拍日落滩涂的机位,这里淡季找个机位也不容易,好在霞浦的林主席帮忙搞了个机位。 小皓村的滩涂。 东壁村的妇女, 早晨北兜的滩涂也挺漂亮。 晨曦中在浅海拉网打鱼的渔民,女性似乎是主力。 初夏时节属禁渔期,不能出海打渔,渔船基本上每天都锚泊在港湾。<br> 禁渔期,正好修理维护船只。宁德古镇码头一批待修船只。<br> 漆工的活不好干,比装修房子漆乳胶漆辛苦多了。 船壳的油漆不需要环保,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溶剂臭味。 转悠了半天,才发现原来给渔船做美容的油漆工竟是女的。有点不可思议! 休渔,织织渔网按道理才是女性传统的活计。 <h1> 当代沿海渔民很多已经不打渔,养殖海产品能带来更高回报。</h1> 盐田南湾围堰,渔民为养殖蛏子而建。 盐田南湾围网,养殖螃蟹用。 <h1> 海带是霞浦渔民大批量养殖的海产品。这里的人们上半年养殖海带,下半年养殖紫菜。怪不得在这里吃饭,一天到晚不是海带汤就是紫菜汤。</h1> 海带养殖在绳子上,收获时从海里拉起长满海带的绳子。 将海带吊到船上。 由船运到岸边。 海滩的竹竿,为晾晒海带而设。 这活涨潮时才来干,船可以直抵滩涂上的竹竿旁。<br> 需要用蛮力才能提起湿漉漉的一串海带。这是外地临时工干的活,当地的男人做老板搞管理。 海带也有晒在岸边地上的。先从船上卸货到运货车上运到晒场。 近的晒场可以用人挑。 据说晒在地上的海带市场价值比凉晒在竹竿上的明显要低,不知实际购买时如何辨别。 <h1>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南蛮族的一支,文化跟瑶族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h1> 归家的畲族妇女。 畲族的纺织姑娘,有点膀大腰圆。 在半月里村子,欣赏了畲族老奶奶的针线活表演,真是厉害——这把年纪! <h1> 泉州市崇武半岛的惠安女是汉族中的奇葩,她们不仅有婚后(生小孩前)“不落夫家”的习俗,而且她们竟还是生产劳动的主力。惠安女不仅要织补渔网,还要肩负开公路、修水利、扛石头这些粗重活;而男人主要负责带小孩、雕刻、看店铺等活计。</h1> 收工。 回家。 对镜贴花黄。 看望奶奶的母女。 再见。 <h1> 1975年北影出品一部描写东南沿海女民兵与台湾敌特作斗争的影片:《海霞》,当时觉得东南沿海美女可能会很彪悍,现在看来果然不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