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建筑遗存

梁雪松

<h1><div><b>历史背景</b><br></div>为了有效控制远东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规划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9,28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中东铁路是为了减少原设计路线长度,与当时的满清政府合作在我国东北地区修建的一条支线铁路。</h1><h1>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1896-1903年建设完成。全线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全长约2437公里。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h1><h1><br></h1><h1>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建造了站舍、桥梁等大量公共和民用建筑,分布在沿线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各省份,其中大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br>中东铁路沿线保留下的历史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物多是俄国人设计、利用中国人工、材料建设的,被作为20世纪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加以保护。2006年5月25日,中东铁路海林站旧址6处7栋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的中东铁路建筑被合并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p><b>中东铁路建筑群东西线分布名单:</b></p><p>1、满洲里市中东铁路建筑群</p><p>2、牙克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p><p>3、扎兰屯市中东铁路建筑群</p><p>4、龙江县中东铁路建筑群</p><p>5、齐齐哈尔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 昂昂溪<br></p><p>▪ 富拉尔基</p><p>6、大庆市中东铁路建筑群</p><div>7、哈尔滨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div><div>8、尚志市一面坡镇中东铁路建筑群<br></div>9、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建筑群<br><p>▪ 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br>▪ 铁路机车库<br>▪ 铁路治安所驻地<br>▪ 铁路大白楼<br>▪ 中东铁路木屋<br>▪ 海林站旧址<br>▪ 机务公寓旧址</p>10、绥芬河中东铁路建筑群<br><br></h1><h1><b>中东铁路建筑群南北线分布名单:</b></h1><h1>11、双城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12、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13、长春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14、公主岭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15、四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16、沈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17、营口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r><p>▪ 大石桥市<br>▪ 熊岳城</p>18、大连市中东铁路建筑群<div><br></div></h1> <h1>黑龙江省境内的中东铁路时期建筑共包含865处(1181栋)各类型建筑。<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主要分布在:</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齐齐哈尔市</b>碾子山区(含18处)、昂昂溪区(含125处)、龙沙区(含20处)、富拉尔基区(含53处)、龙江县(含24处);</span></h1><h1><b>大庆市</b>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含26处)、让胡路区(含12处);安达市(含71处)、肇东市(含32处);</h1><h1><b>哈尔滨市</b>呼兰区(含6处)、松北区(含8处)、南岗区(含91处)、道里区(含24处)、道外区(含25处)、香坊区(含5处)、阿城区(含16处)、<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双城市(含9处)、尚志市(含59处);</span></h1><h1>海林市(含126处)、<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牡丹江市</b>(含43处)、穆棱市(含85处)、东宁县(含16处)、绥芬河市(含45处);</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鸡西市</b>梨树区(含3处)等市县(区)境内。</span></h1> <h1><p><b>一组中东铁路相关博物馆展览图片(链接)</b></p><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iorc1s?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历史图片展</a><br></b></div><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n45xz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扎兰屯博物馆</a><br></b></div><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m7pau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横道河子博物馆</a><br></b></div><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uiwkp2?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绥芬河展览馆</a><br></b></div><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l9nxv8?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历史老照片</a><br></b></div><div><b><br></b></div><div>注:以上展览图片是本文作者2021年寻访中东铁路沿线时在各展馆拍摄整理的。</div></h1> <h1><b>视频链接,航拍中东铁路遗产点</b></h1> <h1>旅行路线</h1> <h1><b>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图片及航拍视频</b></h1><h1>2021年6、7月间,我在东北地区<span style="color: inherit;">用16天、行程5千多公里,以中东铁路为主题,完成了一次摄影旅行。</span></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这次主题摄影活动共拍摄专题(拍摄对象)14个,参观拍摄博物馆或主题展览13个,行摄路线如上图。</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span></div><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我将这次拍摄的有关中东铁路的历史遗迹照片,按照上面</span>建筑群分布名单次序,编排整理如下。</h1><div><br></div><div><b>注:这次没有到过或拍摄的建筑遗迹文字介绍仍然保留在本文中。</b></div> <h1>红点标志是本篇涉及到的拍摄地点(站名)所在位置</h1> <h1><b>1、满洲里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中东铁路进入中国的首站名俄称“满洲里亚”,汉译“满洲里”。此后,由站名作为城市名沿用至今。随着铁路的运营,以满洲里车站为中心,修建了大批员工宿舍、公寓,以及营房、监狱、教堂、学校等附属设施。留存至今的有车站水塔、中东铁路技工学校、<b>沙俄监狱</b>(就是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包括的中东铁路监狱)以及石头房、木刻楞等俄式住宅多处。曾以“满洲里俄式建筑群”名称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并入“中东铁路建筑群”名录中。满洲里市有国家级、自治区级保护建筑共计80栋,主要分布于铁路南北两侧。</h1><div><br></div><h1> </h1> <h1><b>2、牙克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牙克石市现有中东铁路建筑遗址36处,其中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包括:<b>蒸汽机车水塔</b>、<b>兴安岭螺旋展线</b>、<b>百年机车库</b>、隧道坐标点石碑、<b>兴安岭铁路隧道</b>、百年段长办公室,占地面积82200平方米。牙克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h1><div><br></div> <h1>牙克石中东铁路重要遗址分布图</h1> <h1><b>2.1牙克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之兴安岭铁路隧道</b></h1> <h1>兴安岭隧道始建于1897年的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意为“大清东部铁路”。辛亥革命后改称“中东铁路”,意为“中国东部铁路”。它是横跨欧亚大陆的第一条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铁路。在这条横跨东北三省的“丁”型铁路线的西部线上,有一条当时最长的铁路隧道——大兴安岭铁路隧道。<br>兴安岭隧道位于滨洲铁路上的博克图站至兴安岭站区间,为双洞单线隧道,其中,上行(右线)隧道里程桩号为K559+295~K562+373,全长3,077.2米,隧道始凿于1901年,1903年凿通后,于1904年启用,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内宽8米,高7米,隧道内线路坡度往满洲里方向为12‰上坡,线路高差为36.9米,西端出口最高海拔972.6米(旧俄制456沙绳);下行(左线)隧道里程桩号为K559+259~K562+359,全长3,100米,于1991年启用。</h1> <div><b>注:</b></div>始建于1897年的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意为“大清东部铁路”。辛亥革命后改称“中东铁路”,意为“中国东部铁路”。它是横跨欧亚大陆的第一条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铁路。在这条横跨东北三省的“丁”型铁路线的西部线上,有一条当时最长的铁路隧道——大兴安岭铁路隧道,《海拉尔铁路分局志》曾详细记述了这条隧道的修筑过程。<br>大兴安岭隧道是中东铁路较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位于滨洲线516公里262米,海拔972.6米(俄制456沙绳),线路标高920~960米之间,隧长3077.2米,隧宽8米,隧高7米。隧道内铺设双线,单线行车。兴安岭西坡缓斜度较小,设兴安岭站。东坡倾斜度大,山岩陡峭,由隧道东口至雅鲁河谷,填筑提高路堤,以迂回山麓,绕行2公里多螺旋形展线,通过展线进入隧道口前的线路坡度为15‰。<br>1897年沙俄工程师普罗新斯基第一次勘测线路时,曾提出修筑隧道穿越兴安岭的设想。1899年,中东路西线筑路工程开始后,担当兴安岭隧道及螺旋展线工程的第四施工区主任鲍恰洛夫工程师又作了一次实地勘测,决定修筑兴安岭隧道。1900年初开工,东西两口同时开凿。1903年秋,日俄两国关系进一步紧张,沙俄出于军事上的目的,对隧道工程昼夜突击,加速工程进度。1904年,沙俄出于对日本作战的需要,在隧道内部整修尚未全部竣工的情况下,于2月10日强行通过了第一列军用列车。当内修工程全部结束后,中东铁路工程局于2月17日将兴安岭隧道正式移交中东铁路管理局接管使用。5月27日起各种列车通过隧道运行。<br>该隧道修建的劳动力、工程技术人员为俄人,苦力多雇佣中国人。其中“砌石”为最重要、最大量的施工工程。当时俄国国内石匠缺乏,就地雇佣又很困难,故从意大利招募500名技术比较熟练的石匠,由沙俄工程师加彼伦督导施工。一年后,因劳动条件低劣,生活环境艰苦,意大利石匠相继弃工返回本国,最后只剩150名。<br>除此隧道外,还修筑了一条新南沟隧道。修筑当时称之为“兴安岭石头瓮道”,是穿越兴安岭线路的组成部分,为螺旋展线绕山行进的必然建筑,长71.1米。中东铁路哈满线由西向东过博克图后,进入大兴安岭腹地,群山叠嶂,峰岭相依,为使铁路穿山绕岭,修筑了绕山而行的螺旋展线,盘山绕行2公里后从东口进入兴安岭隧道。因螺旋展线的起点与隧道东口的线路标高相距悬殊,故在展线绕行中于554公里020米处与经过的线路形成上下交叉,以使线路在此穿过而抵兴安岭隧道东口,故在修建螺旋展线和兴安岭隧道的同时凿筑了此隧道。 <h1>兴安岭铁路隧道海拉尔方向(西口)</h1> <h1>右侧洞口是后来修建的复线,今天仍在使用。</h1> <h1>洞口墙壁左右两侧分别刻有1901和1903字样</h1> <h1>洞口正上方</h1> <h1>守护隧道的碉堡群</h1> <h1>碉堡外墙留有“永远忠于毛主席”的文字</h1> <h1>兴安岭铁路隧道博克图方向<br></h1> <h1>兴安岭铁路隧道东口,远处是隧道西口外的兴安岭站。</h1> <h1><b>2.2牙克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之兴安岭螺旋展线</b></h1> <h1>兴安岭隧道东口至螺旋展线</h1> <h1>俯瞰螺旋展线</h1> <h1>螺旋展线交汇处</h1> <h1><br></h1> <h1>交汇处的碉堡建筑</h1> <h1>螺旋展线,远处为博克图方向</h1> <h1><b>2.3牙克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之博克图机库</b></h1> <h1>中东铁路机库设计图纸</h1> <h1>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机务段博克图运用车间</h1> <h1>拥有20眼机车库房和直径30米的机车、车辆调转方向转盘</h1> <h1>机库内部</h1> <h1>正在修缮的机库</h1> <h1>机库外观</h1> <h1>机库和水塔</h1> <h1><b>2.4牙克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之水塔</b></h1> <h1>中东铁路车站水塔设计图</h1> <h1>博克图镇,中东铁路从这里向东南方向延伸一百多公里是扎兰屯。</h1> <h1>左下角是博克图站设计图</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博克图至扎兰屯</span></p> <h1><b>3、扎兰屯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扎兰屯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群主要包括:吊桥、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中东铁路扎兰屯卫生所旧址、铁路俱乐部旧址、<b>中东铁路沙俄管理人员住宅</b>(24个遗址点)、路立俄侨子弟小学、<b>沙俄小学黄房</b>、沙俄马厩、沙俄仓库、<b>中东铁路扎兰屯车站旧址</b>、铁路五号楼(原纳文慕仁盟工委办公处)、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五师司令部旧址、<b>中东铁路扎兰屯站水塔</b>、<b>沙俄森林警察大队旧址</b>、<b>六国饭店旧址</b>等38个遗址点。</h1><div><br></div> <h1>扎兰屯站旧貌</h1> <h1>扎兰屯站,是中东铁路西线一处重要的中间站。它地处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结合地带,是中东铁路通过大兴安岭隧道向南进入松辽平原的第一大站,也是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和国门满洲里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过往的列车要在这里加煤加水,保养维修,司乘人员也要在这里轮岗换乘,补充给养。<br>中东铁路上层管理人员看中了气候温和、景色宜人且交通十分便利的扎兰屯这块宝地,把这里辟为避暑疗养的胜地,在这里相继修建了吊桥、中东铁路俱乐部、中东铁路秋林公司、避暑旅馆、沙俄铁路小学、中东铁路职工住宅、铁路职工卫生分所等一大批建筑,至今仍保留有当年建设的遗址遗物,已成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b>3.1中东铁路</b><b style="color: inherit;">扎兰屯车站旧址</b></h1> <h1><br></h1> <h1><br></h1> <h1><b>3.2扎兰屯车站水塔</b></h1> <h1><b>3.3沙俄森林警察大队旧址</b></h1> <h1>中东铁路扎兰屯博物馆就不知在这里</h1><h1><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n45xz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扎兰屯博物馆</a><br></h1> <h1><b>3.4中东铁路沙俄管理人员住宅</b><br></h1> <h1><br></h1> <h1>中东铁路居住建筑图纸</h1> <h1><b>3.5沙俄小学旧址</b></h1> <h1><b>3.6六国饭店旧址</b></h1> <h1><br></h1> <h1><b>俄式住宅</b></h1> <h1><b>4、龙江县中东铁路建筑群</b><br>中东铁路及建筑群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区域内共32处。其中有俄罗斯建筑25幢、站台1处,分别位于滨州铁路沿线两侧的龙江站、黒岗站、白山站、老道站、鲁河站。</h1><div><br></div><div><b>无图片</b></div> <h1><p></p><p><b>5、齐齐哈尔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p></h1> <h1><b>5.1昂昂溪</b></h1> <h1><p></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中东铁路昂昂溪火车站,当时称齐齐哈尔站,是中东铁路较大的中转站,</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它担负着编组、修养、护路等重要功能。</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昂昂溪区铁北育红路、北兴路、陵园路,迎宾路及铁南西江路、振兴路。建筑年代在1901至1907年。现存的有价值的俄式建筑共有111栋,其中办公建筑6栋,总面积4145平方米。居民住宅为105栋,建筑总面积为13423平方米。</span></p></h1><h1><p>其中,办公建筑包括火车站、铁路俱乐部、铁路医院、工程师办公楼、房产段、货物处共6栋。均为毛石基础,有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具有俄式建筑风格,房屋空间大,举架高,窄长窗户,屋内厚重地板及壁炉,建筑规整。<br>最为著名的办公建筑当属中东铁路<b>昂昂溪火车站</b>,它位于滨州铁路昂昂溪火车站东30米,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396平方米,为南北方向长方形二层砖木建筑。由主楼和木质凉亭组成。</p><p>中东铁路<b>昂昂溪俱乐部</b>, 位于滨州铁路昂昂溪火车站北80米,建于1906年,建筑面积1736平方米,同样为南北方向长方形二层砖木建筑,是原俄国铁路员工的休闲、娱乐场所。</p><p>中东铁路昂昂溪铁路医院,位于昂昂溪区迎宾路与北兴路之间。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323平方米,为L型砖木结构。</p><p>中东铁路昂昂溪工程师办公楼,位于昂昂溪区陵园路铁北街。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647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p><p>中东铁路昂昂溪货物处,位于昂昂溪区迎宾路,紧邻铁道线,由115号和116号两个单体建筑组成,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分别是144平方米和458平方米,砖混结构。</p><p>中东铁路昂昂溪房产段,位于昂昂溪区迎宾路。始建于1906年。由房屋和水楼组成,建筑面积441平方米,砖木结构。</p><p>105栋<b>俄式居民住宅</b>则分别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木质结构。该建筑群的特点是大部分房屋外有花厅,木工雕琢,墙体厚实,窗户又高又窄;屋内有木质地板和天棚,砌筑火墙和壁炉,房屋内空间较大,冬暖夏凉,坚固耐用,体现出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情。 <br></p></h1> <h1><br></h1> <h1><b>5.1.1昂昂溪火车站</b></h1> <h1><b>5.1.2昂昂溪铁路俱乐部</b></h1> <h1><b>5.1.3俄式居民住宅</b></h1> <h1><b>5.2富拉尔基</b><br>2019年10月,富拉尔基火车站旧址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被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h1><div><br></div> <h1><b>6、大庆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大庆市中东铁路俄式建筑共有5处:喇嘛甸站中东铁路建筑(含俄式水塔、1号建筑、2号建筑),前后代站中东铁路建筑,泰康站中东铁路建筑(含让胡路工务段泰康分段工区俄式建筑、卫生所俄式建筑),烟筒屯中东铁路建筑群(含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建筑,俄式1号水塔,西侧3建筑),高家站中东铁路建筑(含3个建筑)。</h1><div><br></div> <h1><b>安达站</b></h1><h1>安达站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在哈尔滨市西北方向115千米处,哈齐铁路中部,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始建于1901年。</h1><div><h1>1902年3月8日,安达站临时营业,时为三等站,是原中东铁路西部线的一个重要车站。</h1><h1>1906年,东清铁路在安达站设置安达厅,归黑龙江省巡道管辖。安达站整体站舍当时面积为110平方米,属定型设计。集运转、站长室、候车室于一体,其中候车室面积仅为26平方米左右,<span style="color: inherit;">现已拆除。</span></h1></div><h1>以下图片为安达站附近的俄式建筑,属于中东铁路附属建筑。</h1> <h1><b>7、哈尔滨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香坊火车站旧址2处;<br>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br>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br>霁虹桥</h1><div><br></div> <h1><b>7.1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b></h1><h1>滨州线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即原东清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它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滨州线2.783公里处。同时也是哈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br></h1><h1>1898年开始测量、设计、修筑松花江公路大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建国后,经国家计委和铁道部批准,从1962年11月21日,开始对该桥进行全面大修。将原裂纹钢钎桥梁全部换成由山海关桥梁厂制造的——八空平弦穿式钢桁梁;同时在桥的两侧增设了宽1.2米,并装有行人扶栏的副桥,为两岸过往行人,特别是每年开、封江季节创造了过江的方便。1964年5月20日,大修工程完工,使过桥车速恢复到原设计水平(时速50公里),双牵引机车过桥也通行无阻。</h1> <h1><b>7.2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b></h1><h1>沙俄设在中国的殖民机构,位于哈尔滨市西大直街167号。1903年建,原为砖木结构。<br>1905年冬,连续三次大火,烧毁总面积的四分之三,1906年以钢筋混凝土重新修复,并以精制加工的料石贴面,为俄罗斯式石建筑,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由前楼、中楼、后楼、左楼、右楼五部组成。1945年将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中苏两国共管。1952年12月始将中长铁路无偿移交中国,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现为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机关。</h1> <h1><b>7.3中东铁路俱乐部</b></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哈尔滨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位于南岗区西大直街84号,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903年,建成于1911年12月2日,设计师为康·赫·德尼索夫,砖混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仿莫斯科大剧院风格。</span></h1><h1>该建筑经1919年、1923年两次扩建,建筑占地面积达5100平方米。1935年,日本占领中东铁路后,将俱乐部改名为“厚生会馆”。1945年成为“苏联红军会馆”,后几经易名如“中长铁路中央文化馆”等。1956年,改为“哈尔滨市铁路文化宫”。现为哈尔滨铁路博物馆。</h1> <h1><b>7.4圣·索菲亚教堂</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h1><h1>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h1> <h1>老圣·索菲亚教堂</h1> <h1>新、老圣·索菲亚教堂</h1> <h1><b>7.5中东铁路俄国职工住宅</b></h1> <h1><b>8、尚志市一面坡镇中东铁路建筑群</b><br>一面坡中东铁路建筑群58处:<br>火车站站舍包括<b>车站办公楼</b>、<b>候车室</b>、<b>货运段办公室</b>和站内房舍等4幢建筑。位于站区北侧,由东向西一字排列。<br>附属建筑包括机务段办公室、机车转盘、货运处办公室、路南铁路办公用房、房产分段工房、乘务员换乘公寓大楼旧址、中东铁路疗养院旧址、粮食仓库办公室和粮食仓库旧址、中东铁路护路军松花江支线司令部旧址9处建筑。<br>职工住宅共42栋。这些住宅均为建站初期建成,为俄罗斯风格建筑。建筑群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大部分都保持原有的建筑样式。<br>其他产业遗存包括葡萄酒厂办公楼旧址,酒厂车间旧址,公和利火磨厂房及附属建筑旧址。</h1><div><br></div> <h1><b>9、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建筑群</b></h1><h1>横道河子镇是一座百年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俄罗斯文化脉络,由于东清铁路(中东铁路)的修建而使其得以发展, 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后,自沙俄经营中东铁路起至日伪时期,一直是重要军政机关所在地,一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在此修建别墅和公寓,开设工厂和商行,当时商贾云集,高楼林立,有“花园城镇”之称,现留有许多历史古迹,有着珍贵的历史鉴证价值,镇内至今仍有256 栋1901至1905年建成的俄式风格建筑,其中国家级保护建筑5处,市级保护建筑104栋。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木制东正教堂原址、中东铁路机车库等建筑,都完整的保留至今。</h1> <h1>横道河子镇</h1> <h1><b>9.1分布详情</b><br>中东铁路横道河子建筑群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有保存完好的俄罗斯式建筑二百余栋。主要包括<b>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b>、<b>横道河子铁路机车库</b>、铁路大白楼、铁路治安所驻地、俄式木屋和中东铁路海林站旧址6处7栋建筑,该建筑群以铁路机车库为代表的中东铁路建筑群遗址。</h1><div><br></div> <h1>横道河子车站</h1> <h1><b>9.2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b><br>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br>俗称“喇嘛台”,位于海林市横道河镇东一个较高的台地上,东临301国道,西为铁路职工住宅,总占地面积为3490平方米。1902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居住在这里的俄国人逐年增多,于是在横道河镇东山脚下一个较高的台地上建起了一座全木制结构的“圣母进堂教堂”。该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主体面积614平方米,东北、东南各有一门厅,西北、西南各有一忏悔室,教堂内当时设唱诗班和诵经班,四周的墙壁上有许多彩色画、画像等。教堂南侧有一钟楼,当时共有1口大钟,2口中号钟、32口小钟,这些钟有的用手拉,有的用脚踩,敲钟时声音传的很远。俄国人当时建造这座教堂有两重意义,第一做教堂用,第二做学校用,有中国和俄国儿童在此读书。1902年11月1日从北京来了一位司祭,名字叫伊诺坎基。别列耶拉夫斯基,在教堂进行洗礼。1955年俄国人走后,教堂活动停止,由政府接管,安排李军暂住。后政府先后在此做疗养院、(后改为敬老院)部队驻所、战备医院、酒厂等。<br>教堂属典型俄罗斯建筑,由于受欧洲建筑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外形创造及内部设计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我省仅存的一座全木质结构的东正教堂,也是外国宗教活动传入该地区的历史见证,对研究中东铁路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r><br></h1> <h1><b>9.3铁路机车库</b><br>中东铁路建筑群的横道河子铁路机车库<br>该机车库于1903年建成。整个建筑平面为扇形,离车库30米远的调转机车盘分头向扇形车库通去,共有十五个车库门,每一个库门为一个单位,各个车库门为拱园形,造形美观,砖墙铁瓦,建筑风格独特。横道河子机车库是中东铁路东起绥芬河,西至满州里的中心站,是通向哈尔滨必经之路,又是向西爬高岭子的起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体现了机车库的重要性和必需为铁路列车服务所设的主要存车处,使用到90年代,由于蒸气机被内燃机所淘汰,1990年停止使用。1993年即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h1><div><br></div><h1>中东铁路博物馆和历史图片展就设置在这个机库里<br><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iorc1s?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历史图片展</a><br></h1><h1><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m7pau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横道河子博物馆</a><br></h1> <h1>机库背后的两栋建筑</h1> <h1><b>9.4铁路治安所驻地</b><br>中东铁路建筑群的铁路治安所驻地<br>又称为伪满横道河子警备队驻地,建于1904年。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东山角下,301国道东侧20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29°04′,北纬44°61′,海拔在500米,面积344平方米。该驻地是一典型的俄式建筑,双坡屋顶,石砌抱角,二层楼房。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俄国人为加强对铁路沿线和本地的治安专设的机构。驻地建在位于镇内较高的台地上,是控制和观察全镇百姓进山的瞭望据点。1921年,俄国人在阿城至绥芬河沿线设立东省特别区第三区,横道河子警察署分管铁路沿线和本镇所在地的治安任务,隶属东省特别警察管理处领导。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加强殖民主义的统治,将原横道河子警察署变为横道河子警备队专政机关,在周围新设了狼狗圈、水牢、马棚等建筑。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强化法西斯的统治。1945年8月光复后,回到人民手中,改为铁路职工住宅,后被用作铁路子弟学校、木器厂等。</h1><h1><br></h1> <h1><b>9.5铁路大白楼</b><br>中东铁路建筑群铁路大白楼<br>是一座两层小洋楼,立面上黄白相间,白色为主色。它有两处弧形的女儿墙、4个阳台、4个老虎窗,整体造型虽然简洁但看上去高贵典雅。这栋大白楼原来是修建中东铁路的俄方工程师和专家的住所,也是在横道河子镇修建中东铁路时最高级的住宅楼。<br><br></h1> <h1><b>9.6中东铁路木屋</b><br>中东铁路俄式木屋,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北,现301国道西侧路基下面,为一排五栋俄罗斯式建筑的木房。木屋的前后左右均为铁路住宅,地理坐标东经129°05′,北纬44°34′,海拔高度432米。该木屋起初供中东铁路东段筑路指挥中心使用,居住办公者为工程技术人员,俄国人迁走后,一度为横道河子铁路管理机关所用,后改为铁路职工住宅。1897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获得在东北铺建中东铁路权,到1903年全线建成正式通车。在此期间这些木屋就成了在横道河子铁路早期施工从事筑路工作的人员住所。木屋是当地优质木材建造的俄式房屋,外观给人以一种美观大方冬暖夏凉的感觉;从结构说卯榫间非常严密,雕刻工艺也较为少见。1897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获得在东北铺建中东铁路权,到1903年全线建成正式通车。在此期间这些木屋就成了在横道河子铁路早期施工从事筑路工作的人员住所。木屋是当地优质木材建造的俄式房屋,外观给人以一种美观大方冬暖夏凉的感觉;从结构说卯榫间非常严密,雕刻工艺也较为少见。<br><br></h1> <h1><b>9.7海林站旧址</b><br>中东铁路海林站旧址,位于海林镇南,是1897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获得在中国东北铁路铺设权并动工修建的。上行是敖头火车站,下行是拉古火车站,距牡丹江市22公里。 中东铁路海林火车站旧址,是1903年全线建设成通车的最早火车站之一,1903年建成营业,三等站客货兼营,是用花岗岩规格石砌成的俄式建筑,无论从外形和设计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隶属于牡丹江铁路分局管辖。由于铁路事业不断发展和海林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随着改革后的经济发展原火车站已满足不了的要求。90年代重新建造一所海林火车站,位于中东铁路火车站旧址的西侧,原火车站改为<b>现海林站派出所</b>。<br><br></h1> <h1><p><b>9.8机务公寓旧址</b></p>2019年10月,横道河子机务公寓旧址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被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h1> <h1><b>横道河子镇上的其它俄式建筑</b></h1> <h1><br></h1> <h1><br></h1> <h1><b>10、绥芬河中东铁路建筑群</b></h1><h1><b>历史背景</b>:</h1><h1>绥芬河原属清代内陆地区。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始与俄国接壤,成为边境地区。<br>19世纪末,沙俄开始修筑中东铁路,在绥芬河河岸的东宁县三岔口建立第五车站,命名为绥芬河站。后因地质结构原因,向北移动50公里,成为现在绥芬河市的所在地。</h1><h1>绥芬河市近代和现代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br>1903年至1933年。1903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局”,始有绥芬河地名之称。<br>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奠定了绥芬河地区交通、通讯、通商的基础,曾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得到同步的发展。<br>1923年3月,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绥芬河市政分局;<br>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东省特别行政区绥芬河市;</h1><h1>(后略)</h1><h1><br>绥芬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是中东铁路历史遗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承载丰富,建筑特色鲜明、艺术独特,对进一步保护和研究中东铁路历史、中俄早期贸易史、早期中国革命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标本,对推动东北地区中东铁路遗留建筑的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br></h1><h1>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绥芬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的六处建筑为:<b>火车站候车室、东正教堂旧址、苏俄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人头楼)、苏俄学校旧址、和铁路大白楼</b>。这六处建筑均位于绥芬河市通天路以西、梨树街以南的老城区内,早在1999年1月份已被列为黑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h1> <h1><b>10.1绥芬河火车站</b><br>1899年,绥芬河站建站,中东铁路时期称五站,边境站,即从俄罗斯海参崴排序第五站而得名。俄罗斯人一度称其为“边境站”。绥芬河站是中东铁路东部线终点车站,过境与俄罗斯铁路相连,时为二等站。 <br>1899年1月15日,中东铁路铺轨至绥芬河,<br>1900年1月14日开始向俄罗斯双城子站方向临时营业。开站是建有临时候车建筑,<br>1902年修现站舍。<br>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正式运营之际定名为绥芬河站。<br></h1> <h1><br></h1> <h1><b>10.2东正教堂旧址</b></h1> <h1><b>10.3苏俄领事馆旧址</b></h1> <h1><b>10.4日本领事馆旧址(人头楼)</b></h1> <h1><b>10.5苏俄学校旧址</b></h1><h1>绥芬河博物馆就设置在这里</h1><h1><a href="https://www.meipian.cn/3qcjb1xj?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绥芬河博物馆</a><br></h1> <h1><b>10.6绥芬河铁路交涉局(大白楼)</b></h1> <h1><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uiwkp2?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东铁路——绥芬河展览馆</a></h1><div>该展览设置在大白楼内</div> <h1><b>俄式民居</b></h1> <h1><b>建于1937年的滨绥铁路桥</b></h1> <h1><b>11、双城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1899年,中东铁路双城段开始施工,1901年建成双城堡站、五家站、安西站,1902年建成兰棱站,1903年建成西家站,同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双城段全线通车营业,途经双城县境内的五家、安西、双城堡、西家、兰棱站。境内全程北起双井桥,南至拉林河铁路桥,共54公里。此线民国时期改称中东铁路南支线;伪满改为北满铁路京滨线;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东北铁路哈长线。<br>双城中东铁路建筑群位于黑龙江省双城市境内的中东铁路沿线。它所涵盖的9建筑分别是双井村中东铁路给水所旧址、双井村中东铁路双孔桥、五家火车站、双城堡火车站、双城堡火车站家属房、侵华日军双城堡火车站给水所、双城铁路小学旧址、同强村俄式站舍、兰棱火车站。总建筑面积5448平方米。</h1><div><br></div> <h1><b>12、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德惠附属建筑群:沈阳铁路集团公司长春房产段德惠综合车间</h1><div><br></div> <h1><b>13、长春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中东铁路宽城子火车站历史街区保护范围: 北人民人街以西、一匡街以南、凯旋路两侧区域,总面积约为1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约为5公顷,该区域内有文保建筑15栋,历史风貌建筑6栋。包括原宽城子站俱乐部旧址(今吉林省医院分院) 、俗称小白楼的票房子、铁路站长住宅和铁路员工宿舍,以及位于凯旋路东侧将校营旧址和附属用房等历史风貌建筑。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沙俄将校营、沙俄兵营、宽城子沙俄火车站俱乐部。</h1> <h1><b>13.1沙俄宽城子铁路俱乐部</b>,位于长春铁北凯旋路机车厂南(原机车厂职工医院,现省医院凯旋分院),建于1903年。当年,沙俄在此地围绕宽城子火车站,打造了一个俄式小镇。在当年建设的诸多建筑中,此建筑是存留并保护最为完好的唯一一栋。</h1> <h1><b>13.2宽城子沙俄兵营旧址</b></h1><h1>位于原宽城子火车站的东南部,分为南、北兵营和将校营三部分,在宽城区铁北凯旋路与一心街交会的三角地以东,现长盛小学一带。1899年,沙俄以修建铁路为名,沿铁路设置附属地,又以护路为名,派兵进驻。1902年左右陆续修建。南兵营在铁路附属地的南部中间位置,北兵营在南兵营的北侧,相距有500米,将校营在两者中间,在今一匡街南、长盛街以北,距离火车站最近。这些兵营南北顺长排列,长度分别为45米和35米,宽约10米。军官房舍16栋,都是俄罗斯风格,样式各不相同,总面积百余平方米,设计上采用了不同的手法,西部屋面均为四坡,东部多为两坡,从建筑的体量及墙体装饰程度看,可以明显分辨出主人的相对级别,建筑屋顶构线有“一”字形、“T”字形、“十”字形。整个兵营的面积约占宽城子火车站附属地主要区域的五分之一。尚有部分老建筑残留。</h1> <h1><b>14、公主岭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公主岭11座俄式建筑,包括沙俄修建的机车修理库、机车厂等。</h1><div><br></div> <h1><b>15、四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四平站:(1)第二松花江铁路大桥(2)小白楼(3)老烧锅站区(4)中德站水塔(5)窑门站区(6)乌海站区(7)沙俄兵营(8)沙俄将校营(9)四平站机车司机公寓。</h1><div><br></div> <h1><b>16、沈阳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奉天驿旧址及周围广场建筑(即沈阳站)<br>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旧址<br><br></h1> <h1><b>16.1奉天火车站</b></h1> <h1>今天的沈阳火车站已不是原来的样子</h1> <h1><b>16.2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旧址</b></h1> <h1><b>17、营口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b>17.1大石桥市</b><br>在新增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大石桥市的纯正寮房旧址和沈阳工务机械段指挥部日式建筑被提名列入“国保”中东铁路保护建筑群之中。</h1><div><br></div> <h1><b>17.2熊岳城</b><br>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申报的“中东铁路建筑群--满铁农事试验场熊岳城分场旧址”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编号:8-0000-5-003)。 旧址包括四幢建于1913年用于农业试验研究的单体建筑(事务室及气象站旧址、实验室旧址、普通养蚕室旧址、昆虫饲育室旧址)和大陆建立最早的树木园(1915年),是中东铁路建筑群中非常少见的、独特的、以进行农业科学研究为目的的重要机构旧址。它见证了我国果树科学研究和东北农业研究的历史,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h1><div><br></div> <h1><b>18、大连市中东铁路建筑群</b><br>1、旅顺口区“<b>旅顺火车站旧址</b>”。<br>东省铁路公司护路事务所<br>东省铁路公司护路事务所<br>2、西岗区“东省铁路公司护路事务所旧址”,位于胜利桥北侧。<br>3、西岗区“大山寮旧址”。<br>4、西岗区“达鲁尼市政厅长官官邸旧址”。</h1> <h1><b>18.1旅顺火车站旧址</b></h1><h1>旅顺站是中东铁路南支线南端的终点站,时为三等站。中东铁路修建初期,为了军事上的需要,钢轨铺设一直延伸到旅顺军港码头,火车站就设在码头附近,与大连海湾为邻。满铁时期一度称之为“旅顺驿”。<br>这座建筑由俄藉工程师吉尔什曼负责建筑施工。砖木结构,小巧别致,更多体现俄罗斯木构建筑特色。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平面呈一字形,立面在入口处加设门斗,中间顶部为绿色穹顶塔楼,加强了中央体积向上的动感。塔楼上面挂着鱼鳞状铁皮瓦片,显现着几分俄罗斯乡土情趣。站台上的木结构风雨棚构架合理,美感十足,与站舍浑然一体。<br>1898年,沙俄强租旅大市,着手扩建军港,铺设铁路。在勘察火车站的地点时,原拟在太阳沟,后来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便选定在现址。<br>旅顺火车站是沙皇俄国侵占旅顺时期修筑的南满铁路支线的终点站。<br>1900年,由俄罗斯人设计并开始建造旅顺站。<br>1903年7月14日投入运营,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铁路运输中断,1905年恢复通车。<br>1907年旅顺线由窄轨改为标准轨。日本投降后,苏联军队接管了车站,实行中苏联营。<br>1945年,日本战败,苏联红军接管旅顺站,由中苏双方共同运营。直到1952年12月,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了该车站。</h1> 以下图片拍摄于2006年10月 <b>2021年7月编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