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时间:2021年6月17日至22日。<div>展出地址: 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E座32号4楼展厅(西泠印社美术馆 )。</div> <p class="ql-block">浙江博物馆在地铁1号线的武林广场,还要往北的下一站,杭州文化广场站下车。浙江博物馆本身是看庆祝建 党100周年展出,和浙江的革 命历史,以及儿童向党的一百周年展的书画展的。需要扫二维码关注,填写个人信息,安检等等,才能够进去。但是:</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美术馆,虽然把广 告做在浙江博物馆的上头,但并不在浙江博物馆里面。是在大楼的后面。需要往左手弄堂,顺时针拐弯,绕到大楼的后面,浙江博物馆的裙楼,还是边门,进去。</p><p class="ql-block">不需要扫码等等,只要给保安打个招呼,直接乘电梯上4楼。</p><p class="ql-block">再往左手走,就看到圆的玻璃门了。走到面前,门会自动打开。</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在浙江博物馆的后面的裙楼,有一个楼面。我简单看了介绍。去年疫情期间,去了孤山的西泠印社,很仔细看了一个下午,也写了一个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游览西泠印社,吃西湖醋鱼2020-6-27,上海小猪》链接是:https://www.meipian.cn/</a>直接点击可以跳转,不过需要等到7月7日之后。现在后台在整修中。</p><p class="ql-block"><br></p> 西泠印社美术馆的入口。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方波副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宣读了贺信等。还有几位专家,以及西泠印社的学者,发表感言(略)。<div>照片来源于:中华文化杂志6月18日消息。网址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865879131072826&wfr=spider&for=pc<br>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br></div> 本次展览的主人公,韩天雍教授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div>韩天雍教授介绍了自己有关本次展览的创作过程:</div><div>在疫情期间,我将自己长期的想法做了出来,就是把《兰亭序》进行了一个主题性的创作。将《兰亭序》刻成一个系列。三百二十多个字,用四十多方陶印来组成。<br> 实际这个展览除了《兰亭序》的系列陶印,还有关于斋号、名号、诗词、格律警句的陶印,整理一起有一百方,也可以说是给党的第二次献礼。第一次献礼是篆书《毛主席诗词》37首展览。<br> 十多年前,刘老师一直钻研于陶艺艺术。偶然的机遇,我把它变成了可刻的方形印面,有了这样的想法,慢慢我们俩就变成了一种合作。于是刘老师一鼓作气做了很多陶印的泥坯。可以说我在当时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几次都以失败告终。</div><div>在烧窑的时候,有时一整个窑都会废掉。后来,有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味。</div><div>刘老师在此方面出力颇多,可以说,我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就在旁边”。</div><div>我们的陶印都还在努力,争取有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br></div><div>照片来源于:中华文化杂志6月18日消息。网址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865879131072826&wfr=spider&for=pc</div><div>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br></div> 本次展览的主人公,刘茜教授,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div>刘茜介绍了自己的创作过程:</div><div>当今国内,有一部分做陶印的艺术家,并有几所陶瓷研究机构,全国各地也相继兴起对陶印的热爱。当下的印章向着多元化发展。有铜印、金印等多种材料的选择。我们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不断地做着陶印,能为这个时代助力,这也令我们感到藉慰。<br> 而今,印章已从案桌渐渐走进美术馆,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从工具上升到艺术品,为世人所喜爱。</div><div>我和韩天雍在这之中,做了一点尝试,希望抛砖引玉,能为大家提供借鉴,也将陶印能为更多人所看到,助力陶印的发展。<br></div><div>照片来源于:中华文化杂志6月18日消息。网址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865879131072826&wfr=spider&for=pc<br>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br></div> <p class="ql-block">本美篇作者,喜获 韩刘老师的《陶写本心》新书。</p> 韩天雍教授和刘茜教授合著的《陶写本心》(专著)。<div>粗犷中显细腻。随心中显精心。趣味中显庄重。大气中显精致。传统中显时尚。<br></div> 韩天雍教授和刘茜教授合著的《陶写本心》(专著)。<div>刘茜,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先后在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执教,是中国当代陶艺家。</div><div>她的陶瓷作品曾经参加全国美展、韩国仁川国际陶艺展、日本青森国际陶艺家柴烧作品工作展、东京艺术大学展等。<br></div> 陶写本心目录。<div>共介绍了两位作者创作的171个陶印。并且给出了各个陶印的尺寸、材料、电窑温度等说明。<div>限于美篇的照片限制,本美篇无法提供每一页的照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或到实体书店,购买该书。</div><div>《陶印作品精选集》,韩天雍,刘茜 著。<br></div>统一书号是:ISBN 9787550817555<div>出版社名称: 西泠印社出版社,标价是168元(网购是有折扣的)</div><div>目录:</div><div>斐然成章,寄情丘壑,</div><div>鸢飞鱼跃,天雍顿首,</div><div>温故知新,坐朝问道,</div><div>诸恶莫作,春华秋实,</div><div>真水无香,韩天雍,</div><div>画乡,夏,合同,梦,参禅,</div><div>每逢佳处辙参禅,海聊斋,<br>中梦,天雍乏印,好风,</div><div>静虑深密,韬光养德,</div><div>安乐,博雅,秉烛夜游,</div><div>眉寿,听鹂深处,天雍信玺,</div><div>寿,雁,永以为好,<br>求索,云山万重,梅隐草堂,</div><div>天雍信蟹,平安,乐在其中,<br>悠然见南山,长毋相忘,</div><div>采菊东篱下,怀玉,叶落归根<br>水边篱落,福,酒,</div><div>敬事、禅,静,厚德裁物,</div><div>东风燕子来,乐,观,</div><div>大宝,既到扶桑山长水远,<br>刚健笃实,别有天地,</div><div>机轮转处,师道尊严,</div><div>福双寿美,得岁逢时,</div><div>枕流漱石,不求闻达,</div><div>千乘之君,独获,为欢,</div><div>安乐,元气,夏,长寿,</div><div>猴午大吉,穷鸟,丽,</div><div>万法归一,驰神运恩,</div><div>彝,万,云中白鹤,</div><div>玉树临风,廓然无圣,</div><div>静欢,秋,霜松雪竹,<br>厚德载物,信言不美,</div><div>风,天雍信玺,如愿<br>后记<br></div></div> 以下是韩天雍教授的其他专著。<div>韩天雍简历:<div>韩天雍,1957年生于沈阳。自幼受父亲熏陶,喜欢书法。</div><div>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专业。</div><div>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师从沙孟海先生、刘江、章祖安诸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div><div>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200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div><div>2001年在职攻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先生。以《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论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并获2008年度国家课题艺术基金奖。</div><div>2020年7月31日,浙江省政府官网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参事、特约研究员和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聘任离任的通知》中,聘任韩天雍等9人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br>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分会理事、浙江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日本书学书道史学会会员、日本禅宗墨迹研究会会员、日本岐阜女子大学特聘教授。<br></div></div> 韩天雍教授的书法作品多以古文字创作为主,擅长甲骨文、金文和草书。<br>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被多家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所收藏。一九九八年以来,作为日本文部省招聘教授,先后七年赴日本岐阜女子大学,教授书法、篆刻、水墨画等课程。并多次在日本名古屋、岐阜、静冈、福冈、长野县等地举办学术讲座和展览,并担当全日本大学生书道展览评委。<br>此外,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学,并在杭州红星文化大厦、沈阳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韩天雍金石书画展》。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韩天雍教授的部分专著。<br></p><p class="ql-block">1995年《日本篆刻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p><p class="ql-block">1998年《韩天雍书法篆刻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1年《佛教写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1年《三笔三迹》,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1年《禅宗墨迹》,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年 主编《历代小楷法帖》十八集,西泠印社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8年《中日禅宗墨迹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获2008年度国家课题艺术基金奖。</p><p class="ql-block">此外,有三十余篇有关中日比较的书法、篆刻论文、译文……分别发表于《书法研究》、《书法杂志》、《中国篆刻》、《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及论文集。</p> 韩天雍教授1998年以来,作为日本文部省招聘教授,先后四年赴日本岐阜女子大学教授书法、篆刻、水墨画等课程。并多次在日本名古屋、岐阜、静冈、长野等地举办《韩天雍金石书画展》、《韩天雍新作展》等。 <p class="ql-block">扇面。</p> 本美篇作者拍摄的《兰亭序》(兰亭集序)的系列陶印 的布展视频。以下本美篇作者(上海小猪),花了一个小时,逐一拍摄的韩刘两位老师的《兰亭序》(兰亭集序)的系列的每一个陶印,希望没有遗漏。由于手机不是很好,加之灯光不适合拍照,所以清晰度不是很高,非常抱歉。 <p class="ql-block">韩天雍的陶印作品,刀法顿挫,线性自然柔韧,印面的文字反映出他的书法与篆刻学养。</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展出韩天雍与刘茜伉俪合作完成的陶印作品。</p><p class="ql-block">刘茜制作印钮,韩天雍篆刻印面,共同追寻印趣,琴瑟相和,呈现两人的陶艺与书法篆刻造诣。</p><p class="ql-block">韩天雍教授作为教育者,他的作品同时有着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以下先拍摄刘茜老师制作的陶印,再给出韩老师篆刻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以下文字较多,</p><p class="ql-block">不喜欢看文字的朋友,可以往下拉,看照片。</p> <div>第一个陶印,篆刻了“兰亭序”三个字。再以下,就不一 一打字了,太累。</div>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div>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div><div>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br></div> 据说,陶印需先500℃“粗烧”,然后刻制,再1200℃烧制。<div>由于工艺过程是艺术家们经过无数次失败,才总结出规律的,有知识产权,所以,制作陶印的过程和技术,在此不予详细介绍。</div> <div>以下在给出照片的同时,简单介绍一下《兰亭序集》和王羲之。</div>《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p class="ql-block">《兰亭集序》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p> 陶印底下放了镜子,可以使得观众通过镜子的反光,看到所篆刻的文字。展馆也把陶印,用红色的印油给印在纸上,并加以放大,挂在墙上。并且用毛笔,把文字给写在展板上。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div>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div><div>“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div><div>在这篇《兰亭序集》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div> <p class="ql-block">《兰亭序集》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p><p class="ql-block">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p><p class="ql-block">以上来源于“古诗词网”,在此表示感谢。网址是:</p><p class="ql-block">https://so.gushiwen.org/shangxi_2334.aspx</p> 王羲之《兰亭序》是用行书写的。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br>“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div>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div><div>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div><div>南朝的楷书很发达,但从王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br>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br></div> <div><br></div>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div>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入陵墓。<br>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div><div>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div><div>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div><div>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p> 成语“流觞曲水”[liú shāng qū shuǐ],意思是形容春游宴会。出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div>把酒杯放在弯弯曲曲的水中顺水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喝酒。此古代风俗,指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边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形容春游宴会。</div><div>晋·王羲之《兰亭集序》:</div><div>“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r></div><div>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宴集于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作流觞曲水之戏。</div><div>所谓"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吟咏之作被编成《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br>据记载,类似上巳曲水之类的"雅事",其余韵,一直蔓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div><div>而"禊赏亭"、"流杯亭"之类的景致,迄今还可在北京故宫、绍兴兰亭等处可见,不过均为在石基上凿成迂回曲折之沟槽的微型景观,无复王羲之笔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那种大自然的情趣了。<br></div> 以下陶印,大约有三百二十多个字,我不啰嗦了,大家自己欣赏。<br><br><div>我个人感觉:<br>一是《兰亭序集》本身就是旷世奇文。<br>二是“王右军”是名闻遐迩的书法家。<br>三是刘茜老师的陶印的泥坯和造型好,烧制得好。<br>四是韩天雍教授的书法和雕刻,功夫深厚。<br>五是夫妻齐心,其力断金。</div> 韩天雍老师是书法篆刻家,刘茜老师是陶瓷艺术家。<br>一个制陶印、一个刻陶印,在此次韩、刘老师伉俪的作品中,陶艺与篆刻,相得益彰。琴瑟和鸣,陶写本心,珠联璧合。<br>祝愿韩老师、刘老师的艺术之树常青。 韩天衡(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对刘茜的陶印的评价:<div>陶印出现得比较晚。战国时期的印章,盖在陶器上,留下来很多陶印。<div>陶印作为印材入印,清中期以后,当时的文人也在努力为之。韩天雍、刘茜两位伉丽,即是篆刻家和陶艺家结合起来,从陶材料的钮制,到篆刻创作,在当前篆刻界,似乎还没有第二对。</div><div>刘茜老师在印章的纽制上,有很多巧妙的构思,同时将印按在“钮”上,也是一种新的探索。</div><div>韩天雍在陶土上刻“多字”的印,尤其是将整本的《兰亭序》分成20来个印章,全部刻出来,用了很多心思。</div><div>陶土烧成后,比青铜还要硬。反之,泥土松驰时,又特别难用刀,所以刻“多字印”,更加有难度。</div><div>纵观整体风格,凸显很大的毅力。两位天作之合,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机缘之合,在印钮印面的表现上,超越传统理念,将更加有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带着一种新的理念为当代篆刻艺术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来。<br></div></div> 拿了他们两位的新书,所以对刘茜老师,赞几句。<div>刘茜老师设计的陶印造型,古朴雄浑。色彩,各色矿泥素烧,表面若干纹样,体现了刘茜老师早年版画家的功底。</div> 刘正(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著名陶艺家)<br>对刘茜老师的评价:<br>刘茜是堪称爱陶入骨髓者。<br>刘茜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任教。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陶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03年,调入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任教并主持陶艺工作室。现为陶艺系副教授。<div>刘茜在做陶之前已是出色的版画家。在本世纪初,刘茜初试陶泥不久,即深为其动,有相见恨晚之叹。<div>记得在一次交流中,她对我(刘正)说:</div><div>"陶泥创作是未来的人生中的追求"。</div><div>二十余年来,陶泥创作几乎是她生活的标志。<br>刘茜是勤奋快乐的陶艺家。她因勤奋而快乐,因快乐而持之以恒的创作…。她初试陶泥的作品便受到陶艺界的关注。</div><div>她以表现主义的肖像系列作品,和抽像的造型系列在泥性语言尝试和造型表现的实验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br>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刘茜近五、六年的时间里,与她的先生(著名的书法学者、书法、篆刻家韩天雍教授)合作的陶印作品。</div><div>韩刘合作的陶印,大多是比较大型的,以传统的印章为起点,致力于印章钮制本体的美感和文化内含表现的作品。</div><div>这些陶印,极大地发挥了陶泥的可塑性特点,与传统的硬质材料的印章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新。</div><div>刘茜陶印造型的立意,大都源于中国汉代汉印符号和形象,加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写意的率意表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div><div>尤其是在泥感的处理和效果追求上,有中国书画书写的用笔韵味。</div><div>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刘茜的陶泥成就,体现出她对陶泥的挚着与深爱。当然也受益于与她先生的相互激励。陶泥之道与书法篆刻之道本已相通,陶艺家与书法篆刻家之间的碰撞与磨砺是琴与瑟的和鸣!<br></div></div> <p class="ql-block">在美术界,有许多跨界的合作。</p><p class="ql-block">陶艺与书画的合作,近年来日益流行,陶印与篆刻的合作,也是很自然的合作。</p><p class="ql-block">陶艺家遇到篆刻家书法家,肯定会和谐出无限的可能。没有篆刻无所谓印,印和篆刻原本就是一体的。</p> 以下参考了鲍复兴先生的文章,目的仅仅是介绍紫砂陶印的知识,在此表示感谢!<div>鲍复兴老师在《上海工艺美术》期刊上说:<br>紫砂泥有“五色土”之美称,其色不艳不俗,沉着古雅,朴素自然,清人吴梅鼎曾在《阳羡茗壶赋》中赞曰:“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隋珠之与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br>明清两代,亦有不少金石书画家,如顾听、陈曼生、杨宝鳙等尝试用紫砂泥制陶印。近代宜兴篆刻家潘稚亮更擅制紫砂印,曾为书画大师徐悲鸿刻制过不少紫砂印,深得大师喜爱。<br><div><div>紫砂陶印不宜做得尺寸过大,太大,岂非如砖了?<div>古人说“寸方天地,气象万千”,印章是“小有天地”,字法、章法、刀法,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其精妙之处,全在这“小中见大”的境界里。大而无当,也就会索然无味了。<br> 制作紫砂陶印,那首先是印钮、印台的捏塑。印钮的样式造型,是欣赏篆刻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给予人们最直观的美感。印钮多为专门的雕钮者所作,印人并不参与创作。</div><div>而紫砂陶印制作时,由于紫砂泥的自身特点,印坯松软,具有可塑性强的特质,一团紫泥在手,任您捏塑雕刻,手不沾泥,干干净净,随意变化,其乐无穷。印钮的塑造,体现了印人的雕塑造型能力和情趣爱好、人文意趣。可尽情地发挥你的创造能力和想象空间,这也是紫砂陶印的独特优势。</div></div></div></div> 以下文字,参考了“个人图书馆”网站的帖子:<br>《有趣——如何制作陶印》易墨河洛老师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div>从陶土、印胚、大小、形制、制钮,均随心所欲,充分显示了陶印独特的可塑性。质朴的陶泥,施以各式各样的彩釉,再经过烧制而产生的诸多变化更是令人着迷。</div> 以下文字,参考了“个人图书馆”网站的帖子:<br>《有趣——如何制作陶印》易墨河洛老师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div>陶印制作简单,大体分为和泥、制坯、刻印、上釉和烧制五个阶段。<div>陶泥可就地取材,如果没有好的陶土,例如紫砂泥,田野里的泥巴也行,经过漂洗等手段,将大部分碱成分剔除,同和面一样,将陶泥揉成筋道。<br></div></div> 以下文字,参考了“个人图书馆”网站的帖子:<br>《有趣——如何制作陶印》易墨河洛老师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div>制坯可随心所欲,充分发挥想像力,将传统的龟钮、瓦钮、鼻钮等造型与现代思想理念相结合,使造型及边饰丰富多彩。<div>印胚晾干后打磨。</div><div>待印坯风干之后便可镌刻印文及边款,也可以先经过素烧之后再行刻字。初步烧制后,就有了一定的强度,刻字的时候,就不容易变形或破碎。<br></div><div>刻出的碎屑要用毛笔拂拭干净,否则残留在字中,上釉烧制时很可能会黏结在一起。<br></div></div> 以下文字,参考了“个人图书馆”网站的帖子:<br>《有趣——如何制作陶印》易墨河洛老师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div>刻好开始上釉:釉的薄厚也很有讲究,质朴的陶印,施以各式各样的彩釉,经过烧制会产生丰富、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化,令人着迷。</div> 最后就是入窑烧制,这一阶段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掌握烧制技巧,控制时间,温度、施釉量等,减少烧制中产生的裂变,保证烧制出来的印章火候恰当,印面平整,釉质均匀。<div>烧制陶印,最好是采用”智能电窑陶艺设备“,简称”电窑“。容易掌握温度,仅仅是按键盘,看数字屏幕显示的温度,可以设定”升温曲线,等等。<div>电窑的操作简单,但售价较贵。<div>工作室只需要买1300℃以下的,0.1立方米(说的是内部的有效体积,保温层很厚,有点像保险箱)以下的,大概是6000元。<br><div>大概有2米见方。<div>电费与陶印的价值比较,倒无所谓。<div>先是烧制不重要的试验品,不断吸取教训,到最后,烧制精品的时候,就“炉火纯青“了。<div>”智能煤气窑“适合大批量烧制。也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多个火焰喷嘴,可以保证各个角落温度均匀。或者控制顶上的温度与底下的差别,烧出来,有特殊效果。<div>如果都没有,可以自制土窑,先用小枝叶预热,不断升温,最后用劈柴烧,当以陶坯烧透为止,待灰烬熄灭,即为烧成。</div><div><div>过程有知识产权,不能介绍,绝对保密!!!</div><div>以上文字,参考了“个人图书馆”网站的帖子:</div><div>《有趣——如何制作陶印》易墨河洛老师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div><div>网址是:</div><div>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26/22/22024284_698409465.shtml<br></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div>以下资料,来源于“宝藏”专题栏目,编辑 制作:柯兰兰,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网址是:</div><div>https://www.sohu.com/a/450873334_99938763<br></div>在2018年春节期间,《宝藏》栏目,曾为大家带来过大型专题系列片——《我们是“艺”家人》。<br>其中有一对艺术伉俪,让人记忆犹新。不同于其他的夫妻档,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都是佼佼者。他们所创的艺术作品“陶印”珠联璧合。<br>从2016年两人第一次举办了《陶写本心》的联展后,就没有停下过在陶印这条艺术道路上探索的脚步。<div>从2015年韩天雍和刘茜这对艺术伉俪一起合作陶印开始,已过去五、六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夫妻二人不断磨合、探索,废弃过上百方陶印,才制作出双方都比较满意的作品。韩天雍将苍劲古朴的书法入印,而刘茜则用柔软抒情的陶艺化解传统印石的坚硬,以当代陶艺承载中国传统篆刻,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留下光辉的一笔。</div> 在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宝藏》栏目的采访中,刘茜说到:<div>1997年,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让我走进了陶艺。读大学时我是学版画的,毕业后也教版画专业。<br>有一次我去找一位学生,他正好在上陶艺课,我走到了当时中国美院的陶艺小工厂,在很幽暗的一个房间里面和学生寒暄了几句以后,我都忘记我来找他办什么事了,我一下冲到陶泥旁边,开始触摸陶泥,那种感觉让我一下子忘记了很多事情。<br>从那天开始,我一刻都没有闲着,就这样走进了陶艺的领域。<br>在2002年时,我在杭州馒头山上建立了第一个工作室。十几年前,我在家中地下室建立了自己的一个稳定的工作室,这些年间,我一直在这里做陶。做陶过程中,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每天在写书法、刻印章的艺术家。</div><div>慢慢地我就想,能不能把我先生的强项书法,和我的专业陶艺结合起来,完成一个我们共同创作的作品——“陶印”?<br>韩天雍说到:<div>最初我们制作的印章都很小,我是想刻我自己的名字,后来一点点做实验,就逐渐扩大了陶印的体积,加大之后,印面内容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会刻一些经典词句,包括《诗经》、禅宗等。<div>在刻陶印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摸索,我想把陶印刻成石章的感觉,更加让它文气一点。我也想在陶印里把我的篆刻的各种风格,包括先秦古玺、秦汉印,以及后来的流派印章、封泥样式也融入进去,让陶印风格多样一点。譬如这个龟钮印上面还有一点鎏金,相对来说它是很方整的,有秦汉印的感觉。印章的刀法也是按照秦汉印的方法来刻的,保持了原始的古味。<br></div></div></div> 宝藏栏目这么介绍刘茜的陶印造型的立意:<div>大都源于中国汉代汉印符号和形象,加以中国传统绘画中大写意的率意表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她在印章的钮制上有很多巧妙的构思,同时将印按在钮上也是一种新的探索。<div>韩天雍在陶土上刻多字印,尤其是将整篇的《兰亭序》全部刻出来,用了很多心思。</div><div>祝愿韩天雍和刘茜的生活,正如他们的陶印作品般,琴瑟和鸣,浑然一体。<br></div></div> <div>兰亭集序(文字)<br>【作者】王羲之 【朝代】魏晋 <br>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r>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r>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br>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iv> 本美篇作者在《兰亭序集》陶印展柜前留影。 王羲之《兰亭序》的“神龙本”,被公认为众多摹本中最佳的一幅。<br>《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又称《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世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之一。《兰亭序》用笔提按分明,既有藏锋,又有露锋,流美而不轻浮,中锋运笔,点画有粗有细,粗的健壮而不臃肿,细有清秀而不纤弱。字的结体变化多姿,重复的字却各有姿态,其中“之”字就有20多个,但有的平稳,有的险峻,有的舒展,有的收敛,有的工整,有的流利。<br>例如第一行“暮春之初的”的“之”字,因为“暮春”两字都是长方形,所以“之”写成扁状;第九行“品类之盛”的“之”因为上下左右的字都很宽大,所以写得紧密,小巧玲珑;第十八行“俯仰之间”的“之”字,因为一行当中没有捺脚,所以故意写出捺脚,显得婀娜多姿态。这么多“之”字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点画相互映带,气脉贯通;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宽有窄,整行字呈现出细微曲线状,增添了韵律美,章法自然,气韵生动,令人心旷神怡。<br>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后爱不释手,就命令当时的摹书高手韩政道、冯承素、诸葛贞等人用双钩填廓的方法摹拓了好几本,分赐给皇太子、诸王、近臣。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唐代临摹墨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其中以冯素摹本最为有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div>“冯承素摹本”因为是勾摹,所以一般认为它比较接近真迹,较能保持本来的笔墨情趣和神态风貌,因为这摹本的卷首有“神龙”二字,所以又称冯承素摹本为“神龙本”或“神龙兰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br></div> 由于美篇有100张照片的限制(VIP另当别论),本美篇作者拍摄的关于:斋号、名号、诗词、格律警句的陶印,加上《兰亭序集》,以及展会的地点、地图,等等,加起来,达到了美篇的上限,所以以下仅仅给出布展的视频。 此次书画展,共展出韩天雍和刘茜的金石书画作品百余件。<div>“大气磅礴、拙中见雅”是书画展参观者给出的高度评价。</div> 西泠印社[xī líng yìn shè] ,是著名的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br>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div>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div> 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div>浙江湖州安吉县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div><div>书法,初师颜真卿,后法钟繇、王羲之,得力于 石鼓文,笔力 遒劲,气势磅礴。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div><div>他将书法、篆刻的行笔、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的画风,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div><div>著有《红木瓜馆初草》、《元盖庐诗集》、《缶庐别存》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