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阅读教学中实抓语文要素训练的策略研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学期末校本主题研修成果汇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烧锅镇乡中心校 刘春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解读个人研修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学期我们语文研修二组的研修主题是 : 找准文本解读切入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研究。我的个人研修主题是 : 抓住单元语文要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为了准确实施研修主题,我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关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四年级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的个人研修主题中提出的语文要素指的是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儿童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即能在听、说、读、写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需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出发,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学会语言文字运用,从而实现语文要素与学习活动的融合,实现深度教与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班级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教学的四年一班有20人,语文方面,学生基础薄弱,阅读兴趣不浓厚,大多数孩子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课文时,缺乏主动性,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常忽视各单元语文要素在学习上的指导作用,对文章思想内容领悟差,缺乏问题意识,很少有同学能够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探索实践出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总结写景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是我在教学前考虑最多的问题,为此,在每个单元教学前,我都会抓住单元语文要素,考虑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认真研究参考书的同时还会多次进行网上学习。教材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教学前,针对语文要素的实施方法,我上网查询学习了如下文章:《浅谈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熊静 出处:课堂内外教师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作者:慕丽娜 出处:百度文库),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要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紧扣教材,认真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网络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考,让我的教学有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我先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朗读之后,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作者把竹笋当成人来写,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接着让学生找出这样描写优美生动的语句,品读,感悟,可以看出作者这样的描写都是在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这样的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很好的领悟了。在第一次月考试卷中,课内外阅读题中出现了两道这类题目“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成绩出来之后,我专门统计了这两道题的得分情况,全班20个学生,只有3个同学出现了丢分,可见在教学中,踏踏实实地落实语文要素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很有效的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提供充分时间,教给读文方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教学《琥珀》这篇课文时,通过学习和研究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我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琥珀”是很陌生的,要想引导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应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采取的教学改进方法,首先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前,我找到与琥珀有关的文字和图片,制作成课件。在学生初读课文前展示给学生看,这样直观的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为了激发学生读后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文,思考,并在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做标注,经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很多同学提出了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 1、两只小虫在松脂里呆了几万年,为什么没有腐烂?2、松脂球为什么成了化石?3、琥珀形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解决问题就变得水到渠成。通过这样的认真备课上课,教师不仅积累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也学习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学习写人物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教材第七单元是习作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习作要求学生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带领学生找出文章中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再结合遇难时其他船员和乘客的惊恐万状,对比感悟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指挥有序,一个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动作以及其他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突出人物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教学习作时,我让学生打开自己的积累本,把平时积累的描写人物的优美词句找出来,再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行写作,学生掌握了刻画人物的方法,又有了大量的词句可以运用,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自然而然得学会了写这次作文,班级大概有八九名同学的习作都很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学期的语文课教学,我紧紧抓住各单元语文要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发展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 未来努力的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以后的研修工作中,我会沿着“问题——学习——探究——问题”之路继续努力。使班级学生热爱语文,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树立问题意识,主动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方法,领悟文章中心,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