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之八:西藏 青海 江苏

先进养殖技术引导师

<p class="ql-block">一、西藏的古塔</p><p class="ql-block">1,藏娘佛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藏娘佛塔(</span>又名“佐娘佛塔”)藏语全称为“藏娘切旦巴吉伦波”,其意为“藏娘佛塔旺伟自成”,位于距青海省玉树州府结古镇80公里的通天河南岸藏娘村。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寺院简介</p><p class="ql-block">藏娘古塔位于通天河南岸,距玉树县仲达乡40公里。藏娘古塔是印度大学者弥底于公元1030年在玉树境内的通天河流域弘法时所建,距今有970年的历史。塔高40米,周长200米,是康区最大的佛塔之一。藏娘佛塔的塔形集印度古塔的特点和藏族古建筑特色融为一体,塔身独特,雄伟壮观,古泽恢弘。整个佛塔造形按照佛教关于世界形成的结构原理和佛教对宇宙学说的解释而建造,具有深刻的佛教文化内涵及寓意。藏娘佛塔的修建,标志着藏传佛教在康区“后弘期”的开始。古塔形状独特,保存完整,历史悠久。藏娘古塔的修建标志着佛教在康区后弘期的开始,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藏经.丹珠尔》、《青史》、《红史》和《西藏佛教史略》等多部藏、汉史籍中均有该塔的记述。在藏区具有较大影响,许多佛教徒不辞路途遥远前来朝拜、游览。藏娘古塔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历史溯源</p><p class="ql-block">在藏族历史上吐蕃赞普郎达玛于公元841年到846年间执政时期,藏传佛教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法难事件,号称藏传佛教“百年黑暗”时期。后来史学家以此为界,将藏传佛教通史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断代史。即“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是指公元七世纪中叶从松赞干布开始算起至九世纪中叶郎达玛灭法为止,这段时期长达200年之久。弥底是在郎达玛灭法之后的历史背景下从印度来到西藏,但是当时“后藏”和“前藏”都尚未成熟弘法条件,因而就撵转来到康巴地区,后在“嘎哇”(即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传播佛法。当时在佛法的“黑暗”时期兴建佛塔意味着点燃了藏传佛教在康区后弘传播的火苗并逐渐蔓延燃烧,因此弥底大师对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兴盛和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藏娘佛塔的兴建,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藏经、丹珠尔》、《青史》、《红史》等多部藏、汉史籍中都有该塔的记述。在藏区具有较大的影响。还传说佛塔中藏有弥底大师从印度带来的释迦牟尼舍利,因此佛塔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许多佛教信徒从藏区各地不辞路途遥远前往藏娘朝拜、游览。有的信徒还说,个别患有癌症等不治之症,并且被各家医院判诊为活期不长的信徒,在此虔诚朝拜转经,积累功德后不可治疗的绝症不知不觉中得到痊愈。</p> <p class="ql-block">  2,<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藏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span></p><p class="ql-block">西藏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1436年落成),一座内外皆美的塔~</p><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近2200平米,高约42米。形制特殊,相似的塔在西藏地区现仅有两座。融合了西藏、汉地(塔瓶周檐施斗栱)和尼泊尔(塔刹基部的方龛四面绘佛眼)的建筑元素。</p><p class="ql-block">贝根曲登塔位于西藏江孜县城区白居寺内。贝根曲登是藏语的称呼,汉语译作贝根塔或班根塔,俗称八角塔。白居寺是西藏的一座重要寺院,始建于明朝初期,贝根曲登塔是寺中重要的建筑物之一。</p><p class="ql-block">贝根曲登塔平面为一巨大的十字折角形,铺展特别大,底层占2200平方米,而上面塔身较小。它和通常的喇嘛塔形式相比,有许多独特的地方。首先是塔的基座建成佛寺的形式,层叠而上,高达五层。其次是塔身呈圆形,四个正面辟门,其余四面开窗。塔身上的檐顶也是圆形,檐下施以木制斗拱。此外塔刹不但硕大,而且本身就是一座华丽的小塔。刹座也是十字折角形方台,折角较小,座子上都出短檐,檐下施斗拱,好象方阁一样。刹座安置巨大的十三天相轮刹身,往上覆以大圆宝盖,宝盖周绕垂旒花饰。刹顶冠以小型喇嘛塔。</p><p class="ql-block">贝根曲登塔不论在结构上还是艺术造型上都十分突出,既有藏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又兼融汉族民族建筑的一些特色。如木结构部分的斗拱、柱枋等完全是明代官式木构的法式,同时又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外来佛教艺术的成分。它是西藏古塔中的佼佼者,是极为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采用土石材料建造的塔体庄严厚重,与高耸挺拔的汉地楼阁式、密檐式塔气质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塔身内70余个房间满绘壁画,另供奉大量造像,是名副其实的藏传佛教万神殿,因此得“十万佛塔”的美名(据史料记载佛/神像实际数量为三万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草原八塔</span></p><p class="ql-block">草原八塔位于青藏公路当雄至那曲约三分之一段路旁,苍茫的大草原上兀立这一组塔群使草原又带上了几分神秘悲壮色彩。。据传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这里驰骋征战,他旗下的一名大将夏巴战死于此。为表彰夏巴的功勋,格萨尔修筑八塔安葬夏巴。</p><p class="ql-block">  现今藏历每月的十五日、三十日,草原上的牧民都要从几十公里外来此转经朝拜草原八塔,祝愿英雄在天之灵,也祈祷英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好运。一些乘车路过此地的信教群众来不及下车朝拜,便从车上抛下大量的印有战马在妖孽群中奔驰图案的纸片,据说这样也可祛灾避难,保佑今生今世平安。</p><p class="ql-block">  一些乘车路过此地的信教群众来不及下车朝拜,便从车上抛下大量的印有战马在妖孽群中奔驰图案的纸片,据说这样也可祛灾避难,保佑今生今世平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信徒们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或积月,或积年地到拉萨朝佛,相识的人们三五成队,在共同信念的支配下,虔诚地移步而行。他们先取立正姿势,一边念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到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到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叩到地面。再站起来,重新开始复前。</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介绍说有专门的信徒专管衣粮,主管磕长头信徒的衣、食、住等方面的后勤,为同伴提供方便,并且此人不得更换他们磕长头。而磕长头的信徒则一丝不苟,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就这样不折不扣,靠坚强的信念走向圣城拉萨。</p> <p class="ql-block">4,卡玛多塔林</p><p class="ql-block">卡玛多塔林位于类乌齐县国道317线右侧,距县城25公里。塔林依山位傍水、风景秀丽、古木参天、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在葱郁翠柏中有一座别致的小经堂,主供莲花生大师像,左右各竖有几根高大的转经筒。传说,过去这儿有108个塔,现已恢复和修建的塔有几十座。</p><p class="ql-block">说,过去这儿有108个塔,现已恢复和修建的塔有几十座。既有要求严格的八佛塔、也有方形怪塔;既有几米高的大塔,也有不到三米的小塔。经堂后为巨大的玛尼堆,玛尼堆中有六字真言,也有佛像图案。</p> <p class="ql-block">卡玛多塔林位于类乌齐县国道317线右侧,距县城25公里。</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远观之下,很难想象在这貌不惊人的塔林之中究竟能够隐藏着多大的乾坤,但当你真的面对着面前这座名曰卡玛多塔林的时候,才明白其深刻的内涵。</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迈步走上大殿,7公尺高的观音像端坐正中高大的基座之上,铜基座、铜身,镏金的面孔上表情安静平和。</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作为曲雅大殿的主供佛——莲花生大师被供奉在观音的左侧,高达6公尺的莲花生大师像表情肃穆,绘有极其少见的第三只眼,代表着大师看尽世间的各种疾苦。</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走出这座悠久的曲雅大殿,迈步进入正在新建的高达六层的新殿——格桑普真,精美的木质雕刻尽情展现在新修建的大殿之上,木质的天然色彩还未被颜料所覆盖,保留着整座大殿的雏形。</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据了解这座大殿是通过当地百姓的募集捐赠的香火来筹建起来,已经历经了10年的建造时间,每一块木料砖石之中都浸透着当地百姓和僧众们对佛法的虔诚和敬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大殿的二层,居然有两幅在历史剧中才能一见的战袍铠甲,经人指点才知道这两幅铠甲居然是与格萨尔王同时期的文物,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盔甲,战袍、头盔、护心镜、腰带和战靴都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幻至今完好如初。</p><p class="ql-block">当还在惊讶于这款老式的战袍的时候,僧人们又展示着已经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经书,所有的经文利用金银研磨后形成的汁水书写而成,可谓是一本价值连城的“金银经书”。</p><p class="ql-block">不仅是这些,斑驳的老木箱里还保留着800多年历史的老式诵读经文用的折叠书架,300多年的铁宝剑和600多年的造型奇特的刀鞘。</p><p class="ql-block">在第五层的佛堂,堂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坐像,更有1000座小巧却精致的释迦牟尼佛像按照大小次序一次排列而开,更有缘一见莲花生大师的众多变身佛像和无量寿佛的坐像。</p><p class="ql-block">在未来,格桑普真大殿将会在第六层设立文物殿,将殿中精心保存下来的文物一起收藏供奉,到那时整座卡玛多塔林将会焕发出更加别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采</p> <p class="ql-block">二、青海古塔</p><p class="ql-block">青海菩提塔</p><p class="ql-block">菩提塔在塔尔寺内。砖块砌成,与过门塔同时修建。塔内有雕像砖10万块,每块砖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p><p class="ql-block">青海过门塔</p><p class="ql-block">过门塔在塔尔寺内,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系砖块建成,有雕砖斗栱,上有用藏文雕刻的六字真言。</p><p class="ql-block">青海佐娘古塔</p><p class="ql-block">佐娘古塔位于通天河南岸,距玉树县仲达乡40公里。佐娘古塔是印度大学者弥底于公元1030年在玉树境内。</p><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如来八塔</p><p class="ql-block">藏语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据省会西…</p> <p class="ql-block">1,菩提塔</p><p class="ql-block">菩提塔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的塔尔寺内。 菩提塔由拉茂雍增仁波切·落桑克智嘉措在三位藏族画匠中卜卦请出,最后由恰卜恰藏族画匠俄旺青角亲自执手建造,于2004年2月27日(农历)正式动工,同年5月5日(农历)全部竣工。菩提塔内共有各类经书964卷,其中甘珠尔、丹珠尔共216卷,宗喀巴大师全集86卷,波罗密多经192卷,三摩地经、贤劫经、八千颂共48套,度母经、解脱经共10卷,十万佛共500卷,各类铜佛像82个,唐卡40个等,菩提塔中心佛为药师佛。</p><p class="ql-block">中文名称:菩提塔</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塔尔寺内</p><p class="ql-block">性 质:寺庙建筑</p><p class="ql-block">始 建:公元1379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点简介</p><p class="ql-block">菩提塔,寺庙建筑名称。叫“菩提塔”的建筑有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的塔尔寺内的菩提塔、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阿左旗南寺旅游景区菩提塔等。</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菩提塔在塔尔寺内。砖块砌成,与过门塔同时修建。塔内有雕像砖10万块,每块砖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尔寺内有十万佛像”之意。相传当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设在这里。故塔旁有狮子雕像一对,象征当年的看牛狗。</p> <p class="ql-block">2,过门塔</p><p class="ql-block">过门塔</p><p class="ql-block">过门塔在塔尔寺内,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系砖块建成,有雕砖斗栱,上有用藏文雕刻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音)。原为4门,后改为2门,相传这里是宗喀巴之母下过帐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过门塔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塔尔寺外。塔为砖结构,方形,宝座覆钵式,高约12米。整塔砖雕斗栱,斗栱用藏文雕刻佛教咒语中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塔座下有一穿洞供行人出入塔尔寺,故而得名。此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对外开放前,是进入塔尔寺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中文名称</p><p class="ql-block">过门塔</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内</p><p class="ql-block">时 间</p><p class="ql-block">1711年</p><p class="ql-block">六字真言</p><p class="ql-block">唵、嘛、呢、叭、咪、吽</p><p class="ql-block">过门塔的建成与宗教大师宗喀巴的诞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相传六百年前,湟中县城鲁沙尔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大草滩,但这里水草丰美,绿色无边,是放牧的好地方,离鲁沙尔西北五六里的地方是甘河滩镇黄鼠湾村一带,也是一片平坦的好牧场,宗喀巴的父亲鲁本格和母亲香萨阿切在那里居住放牧,他们住的是藏式帐篷。</p><p class="ql-block">宗喀巴的家里养着一头母牦牛,肚里怀着犊儿,不便到远处放牧、就在滩上圈放。而这头大肚子母牦牛却不断地挣断缰绳,跑到鲁沙尔大草滩来吃草,吃饱了就卧在那里,而不愿意回到主人家去。这样,鲁本格和香萨阿切夫妇常到鲁沙尔水草滩去寻找,从远道赶回家来,香萨阿切这时身怀有孕即将临产,鲁本格怕妻子老是找牦牛累坏身子,便把帐篷搬到鲁沙尔莲花山坳,算是在鲁沙尔定居下来。</p><p class="ql-block">有一日,香萨阿切在山坳放牧时,忽然觉得腹内阵阵巨痛。她咬紧牙关,双手捂着腹部在草地上打滚,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这使她昏了过去。等她清醒时,发现地上腾起一道金光,这道金光直向天空射去,腹内的婴儿也随之落地,这个婴儿就是宗喀巴。</p><p class="ql-block">香萨阿切用佩带的藏刀割断脐带,把婴儿揣进皮袄,然后把胞衣埋进土里。说来也怪,过一段时间,在埋胞衣的地方,长出了一株当地从来就没见过的菩提树。这株菩提树长势茂盛,枝叶茂密,树上的每片叶子上都同时出现了“狮子吼佛像”,心不诚的人则看不到。</p><p class="ql-block">后来,宗喀巴入寺当僧,学经勤奋,到十六岁已精通经文,去西藏学经时竟有六个春秋没有回家。宗喀巴的母亲年事已高,思儿心切,便从头上剪下一绺白发,写了一封信捎给儿子,希望能见他一面,同时交代了在宗喀巴诞生地长出菩提树的事。宗喀巴见母信后曾动过回家的念头,之后又考虑到佛法还未学成,就打消了回家探母的念头。</p><p class="ql-block">宗喀巴用自己的鼻血调和颜料绘成了自画像,并为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佛事繁忙,无暇返里,母亲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那株菩提树和十万狮吼佛像作胎藏修一佛塔,犹如亲见儿面,并且对那里的佛教的兴盛有所裨。”</p><p class="ql-block">香萨阿切收到儿子的自身画像和信后,按照儿子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宝塔。之后,在佛教信徒的共同努力下,又建成了今日的过门塔。</p> <p class="ql-block">3,塔尔寺八座如来宝塔</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内整齐美观成一线的八座如来宝塔,是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的如来八塔。建于1776年(清乾隆41年),每个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四处传教。一个名叫须达的居士十分仰信释加牟尼,拜见时说:“您经常到各国巡游,我不能常见到您,请您送我一点纪念之物吧。”释加牟尼便把自己的指甲和头发送给了他。须达于是建塔以供养,这便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佛塔。</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众多善信功德主常常捐资塑绘佛身佛像,或印经流通等,行诸多供养功德。概括来讲,佛像代表佛陀的“身”,佛经代表佛陀的“语”,佛塔代表佛陀的“意”。身语意之中,以意为王,最为广胜;因此,建造圆满装藏的佛舍利塔便涵盖了佛陀的身语意,其功德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这八座宝塔有固定的名称与意义,它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一、藏语称八邦,纪念释迦牟尼初生时,步行7步,步步生莲花之意。建造在蓝毗尼园世尊降生处,为净饭王所修;</p><p class="ql-block">  二、菩提塔,藏语称香趣,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正觉。影胜王在世尊成道之金刚座旁建造,亦名降魔塔;</p><p class="ql-block">  三、吉祥门塔,五比丘在世尊初转法轮之处——鹿野苑建造,也名转法轮塔;</p><p class="ql-block">  四、神变塔,勒扎波国王为纪念世尊于神变月时,在舍卫城降伏六师外道而建;</p><p class="ql-block">  五、天降塔,释迦牟尼佛到三十三天报母恩而说法,后回到人间,降落之地名为散旦,人们为纪念这段因缘而在此地建的塔;</p><p class="ql-block">  六、和好塔,世尊在曼迦达地方和合僧众后,当地人所建的塔;</p><p class="ql-block">  七、尊胜塔,当年世尊接近涅盘时,众多眷属祈求世尊不要入灭,佛陀于是嘱修此塔,并亲自加持开光,以此代表法身;</p><p class="ql-block">  八、涅盘塔,世尊在扎坚城示现涅盘处所修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4,藏娘古塔</p><p class="ql-block">藏娘古塔位于通天河南岸,距玉树县仲达乡40公里,系印度大学者弥底于公元1030年在玉树境内的通天河流域弘法时所建,距今有970年的历史。塔高40米,周长200米,是康区最大的佛塔之一。古塔形状独特,保存完整,历史悠久。藏娘古塔的修建标志着佛教在康区后弘期的开始,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藏经-丹珠尔》、《青史》、《红史》和《西藏佛教史略》等多部藏、汉史记中均有该塔的记述。在藏区具有较大影响,许多佛教徒不辞路途遥远前来朝拜、观光。</p><p class="ql-block">弥底大师在藏娘一代弘扬佛法、修建佛塔的同时,还传授了能够与热贡艺术相媲美的绘制唐卡和雕塑的技艺。弥底大师亲手雕刻制造的微型塔至今还珍藏在桑周寺内或流传于民间。微型佛塔做工精致,造型逼真,世所罕见。</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藏娘古塔,公元1260年藏传佛教高僧嘎阿尼当巴(曾任元朝帝师)在古塔之旁修建了桑周寺。桑周寺现有大小经堂3座,佛殿4座和僧舍等建筑。寺内保存的许多宗教文物,在人物刻画、制作工艺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含。藏娘古塔和桑周寺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江苏的古塔,</p><p class="ql-block">  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江苏的这些古塔,你去过几个?</p> <p class="ql-block">1,南京 定林寺塔 </p><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麓,又叫方山斜塔,塔身向北倾斜7.59度,倾斜度超过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麓,又叫方山斜塔,塔身向北倾斜曾达到7.5954度,一度有倒塌的危险,经过2003年抢救性矫正的斜度依然还有5.3度。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斜度为4度,苏州虎丘塔斜度为3.5度,都小于定林寺塔。堪称“世界第一斜塔”。</p><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约14.50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底层和二层内部为方形,三层以上则为圆筒形。在第五层设木架以承刹杆。底层仅南面开门,中央有石雕须弥座,东、西、北三面有佛龛。其他各层均四面开门。塔身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枋、斗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建在流沙与乱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称奇迹。梁朝时禅宗始祖达摩来中国坐禅,第一道场就设于下定林寺。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誉。到了明、清时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随着庙舍不断增建,规模越来越宏大。</p><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顶及塔刹已毁,塔身向北倾斜7.59度,塔顶已偏离塔基中心1.6米,岌岌可危,距离8度的"死亡线"只有一步之遥。2003年,相关部门对定林寺塔进行了抢救"纠偏"加固,以钢板捆绑,并用钢索拉住塔身,使斜度从7.5度拉回至5.35度。即便如此,还是超过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至今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p><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建在方山,而方山是一座死火山, 当年建塔时工人们“偷懒”没有打地基,而是将塔直接建立在极不牢固的火山滚岩上。常年雨水冲刷造成了基岩南高北低,塔因此逐渐向北倾斜。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座地基极不稳定的砖仿木结构古塔竟然迄立千年不倒。在倾斜最严重的时候,它的倾斜角度达到7°59′,距离8°的“死亡线”只有一步之遥。</p><p class="ql-block">工程维修人员当年在宝塔的周围打下了多个10多米深的人工挖孔桩,灌注了水泥,做大了塔基,才稳住了斜塔。纠偏后,定林寺塔的斜度还是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堪称世界第一斜塔。</p><p class="ql-block">斜塔建在流沙与乱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称奇迹。工程人员在塔的南面掏土、北面灌浆,围绕塔基一圈,共打下16根20多米深的钻孔桩,终于使塔身回复到5°25′的“安全倾斜角度”。著名的比萨斜塔目前也采取了类似的“纠偏”方法。这只是纠偏加固工程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将进行整体修缮。</p><p class="ql-block">委托东南大学专家制定的整体修缮方案,基本原则是“修旧如旧”,“塔檐、塔栏杆等部件不一定要刻意恢复,关键是一定要保持塔的古朴风貌”。</p><p class="ql-block">2003年9月,在塔的西北方向仅30米处又发现了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定林寺遗址。在遗址现场可看到清代的大雄宝殿遗址叠压在宋代遗址之上,比宋代的进深宽了近1.5米,而近代的遗址主要是在西侧的偏殿,由此解开了定林寺整修年代之谜。</p><p class="ql-block">“世界第一斜塔”——南京方山定林寺塔外景图</p> <p class="ql-block">2,南京 牛首山弘觉寺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京 牛首山弘觉寺塔</span>位于牛首山景区的弘觉寺塔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登临塔上,附近风光一览无余。在弘觉寺舍利塔塔基还发现了地宫。地宫中出土最为精美的是一组“鎏金喇嘛塔”,目前已成为南博镇院之宝。</p><p class="ql-block">弘觉寺塔</p><p class="ql-block">弘觉寺塔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东峰南坡,海拔标高180.50米,始建于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 毁,现塔身是明初重建。塔高约40米,砖砌七层八面,每面有壶门一座,小窗两扇,雕木飞檐,造型典雅,风格古朴。 1958年曾在塔底层盖石下发现鎏金喇嘛佛塔和金卧佛及青花瓷罐等物。在塔的第3至第7层,有70多条题记,最早的是明正统五年(1440年)题。此塔历经兵燹,明代重修,现塔身基本完好,下部已有10多米埋入土中,为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弘觉寺塔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登临塔上,附近风光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弘觉寺塔在牛首山东峰南坡,为砖质。南朝年间有一位叫辟支的高僧,曾在牛首山两峰下的一个山洞里修身,这个山洞后称"辟支洞"。传说辟支在这里"成佛上天",因而这个洞便被称为"仙窟洞"。弘觉寺初名佛窟寺,梁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创建。南唐后主改名弘觉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崇教寺。明初复称佛窟寺,正统年间又改名弘觉寺。清代因避讳改名宏觉寺。</p><p class="ql-block">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44年),系唐代宗李豫感梦“修峰顶七级浮屠”。明正统年间重修,现寺毁塔存。塔七级,砖木结构,从底层地平到塔顶复盆高为36.65米,加上原来塔刹,高约45米。</p><p class="ql-block">塔的底层有须弥座,由红色花岗岩加工拼制而成,为明初型制;四面有宽80厘米的踏步上下,周围有宽2.18米的附阶(回廊),四面开门。二至七层的平座(即外回廊)挑出约60厘米,各层的拱门,四实四虚,为壶门形式。每层拱门的两侧有灯龛,二至七层灯龛计96座。塔身用青砖砌筑,灰缝的黏结材料用白石灰,十分坚硬。塔的各层平座和下檐、内层楼板下均有斗拱。塔心木固定在六层的横梁上,上部穿出屋顶,形成塔刹。现塔心木已毁,但塔顶洞眼仍在。顶部屋面的瓦垄仍很清楚。</p><p class="ql-block">弘觉寺塔是一座十分典型的江南楼阁式砖木塔,塔基位于岩石之上,数百年来,塔的主体未见倾斜,保存较好。这种外八角、内四方、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在江苏古塔中较为流行。它克服了早期空简式结构的弱点,在设计构图上更加严谨,施工上精巧准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7月14日,游人在塔底层发现地宫,经南京博物院发掘,出土羹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塔身有四个壶门。佛龛有释迦、韦陀佛像。塔刹上置相轮十三天、宝盖、葫芦宝顶。同时出土的还有佛像、玉瓶等文物。此后,文物部门又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70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它们都是用刀或瓷片在门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层上刻画的,分布在三至七层,年代从明正德五年(1501年) 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其中为数最多的为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问题记,说明这段时间寺庙香火最盛,游人最多。</p><p class="ql-block">至20世纪90年代,除塔内木结构被毁和塔上部壁砖部分风化、脱落外,砖石主体结构仍保存较好。1997年按原有风貌修复,千年古塔得以重现雄姿。塔高约45米,砖木结构,七层八面,每面正中有一壶门、小窗两扇,每层均挑出雕木飞据,造型典雅古朴,具有鲜明的江南风格。 1957年此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56年7月14日游人在弘觉寺塔底层发现地宫,地宫上园下方,藏有文物,经南京博物院派人发掘,清理出鎏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塔身有四个门,佛龛有释迦、韦陀佛象。塔刹上置相轮十三天、宝盖、葫芦宝顶。同时出土的还有佛象、玉瓶等文物。后来,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派人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p> <p class="ql-block">时隔30余年,1991年9月市文管会为修塔搭架,对塔进行上面测绘与调查,这些题记仍保存完好,它们都是明刀或瓷片在门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层上刻划的,分布在3—7层,年代从明正德五年(1501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最多为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间。说明这段时间寺庙香炎最盛,游人最多。同时还告诉我们,弘觉寺增重修或重建是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前,最后遭破坏是在清乾隆年间。从木结构的受损来看,弘觉寺塔似乎遭受雷击,大火从塔顶烧到底层,塔内的各层楼板、塔心木,塔外围的平座栏杆,腰檐、内外斗拱,底层附阶所有木结构部分都不存在。它的砖石结构保存尚完整。</p> <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无锡 兴国寺塔</span></p><p class="ql-block">无锡 兴国寺塔无锡江阴兴国寺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原为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图。兴国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元至正年间遭战火毁坏,明正统年间修复,塔身增为9级。民国14年,直奉军阀混战时,奉军发炮击中残塔之巅,遂成钢笔尖形。</p> <p class="ql-block">兴国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元至正年间遭战火毁坏,明正统年间修复,塔身增为9级。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塔内架木及顶毁于火,砖壁筒体犹存。民国14年(1925)1月26日,直奉军阀混战时,奉军发炮击中残塔之巅,遂成钢笔尖形。</p><p class="ql-block">景观</p><p class="ql-block">因保护千年古塔于2002年7月重修,建兴国园。现占地2.6万平方米,分休闲场凭吊纪念区、怀古赏景区、诗文化景区三个部分。兴国园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十分重视意境和人文色彩的设计,在园中主要景点上,配以古诗文,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点缀。这些匾额、楹联立意深远含蓄,格调高雅,既记述了兴国塔的历史,又再现了地方文化的精华。兴国塔是兴国园的核心所在,整个园林都是围绕它来展开的。[1]</p><p class="ql-block">历史</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为保护这一重要古建筑,对塔基、塔身数次进行整修加固。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省文管会的专家指导下,1985年7月至1986年12月拨款30余万元进行全面修缮。现塔身共存8层,高42.22米,向东北倾斜0.25米,顶心偏北18度,塔底层直径10.70米,每边宽4.54米,6层以下仍为宋时原物。塔身第七层内壁八角形,存有西北、西南、西三个残面,第八层仅存高约2米孤立残壁一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4,无锡 南禅寺妙光塔妙光塔</span></p><p class="ql-block">妙光塔,位于无锡市南门外运河东岸,是南禅寺内一风景线,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由邑人朱承福捐资募建。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赐塔名“妙光”。元明两代屡有兴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后,即为今塔。后历经修缮。清咸丰、光绪年间遭火灾,仅剩无顶荒塔。1926年,无锡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和唐申伯出资重修,将塔屋檐、平台及护栏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清理出了埋藏地下多年的塔基台座,恢复了底层环廊,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赐塔名“妙光”。清咸丰、光绪年间遭火灾,仅剩无顶荒塔。1926年重修,将塔屋檐、平台及护栏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p> <p class="ql-block">妙光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顶三个组员部分。塔基台座直径13.5米,塔底层直径7.5米,环廊进深3米,塔基台座高1.3米,塔身高36米,逐层收小,塔顶6米,共高43.3米。塔基为青石雕凿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明代“顶花结带”图案纹饰。须弥座牙脚为明代流行的“圭脚”,须弥座下为一层满雕“不断云”。纹饰的青石底座,雕刻精细,塔底层转角均为砖砌倚柱。塔心中空,每层有砖砌楼梯转盘而上,建有平台环廊、护栏和屋檐。民国重修时已改为钢筋水泥结构,塔顶改为贴瓷水泥葫芦。底层外壁四门上有10个小龛,供有小铁佛7尊,又仿制3尊;底层环廊内,保存有明天顺元年(1457)张思安撰、陈勉书的《南禅寺重修塔记》碑,碑首已残损。还有万历十四年(1586)钱景醇撰写的《重修妙光塔记》碑。1983年修塔完工时,又镌《重修妙光塔》碑一方。塔前置有修塔时出土的明嘉靖十四年(1535)和万历十一年(1583)的石香炉各一只。</p><p class="ql-block">从明代永乐中起,“南禅宝塔”就被列为“锡山八景”之一。1957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历史</p><p class="ql-block">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明代天顺元年(1457)张思安所撰《南禅寺重修塔记》载:“院之西有溪曰梁溪,溪之脉与惠山第二泉通,故老相传云,昔有巨蛟蜿蜒水中,每当天地晦暝辄光风雨喷腥涛,居民震怖,商贾怀忧。雍熙中,有异僧驻锡于兹,谕于众曰,苍龙在耳,宜建浮屠以镇之,则蛟自潜,居业安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立在南门羊腰湾运河交会处,由邑人朱承福在寺之主轴线东侧捐资募建七级浮屠。北宋崇宁三年(1329),徽宗赵佶将南禅寺塔命名为妙光塔。元朝天历二年(1104)失火,寺僧心月修理。明永乐五年(1407)又失火,宣德二年(1427),僧心月、一苇进行重修。宣德八年,塔倾坍,一苇又于正统元年进行再修建,正统十四年才由他两个徒弟独峰、柏庭继续修成。现存的妙光塔,为明朝正统年间建筑,至万历十四年(1586)进行过一次大修。清朝康熙三十二年至四十二年,僧超澄、明裕又进行长达10年的修葺,乾隆八年(1743),住僧长庆又修。道光八年和十八年,寺僧妙庵、鉴海分别又修两次。咸丰十年遭火灾。光绪年间,塔顶又被烧坏。</p><p class="ql-block">1926年,荣宗敬、荣德生出资1000元从元月初一开工至十月十五日竣工,绝顶、复檐、回廊、铺地都用水泥。1980、1992年市人民政府两次对塔全面整修,并清理出埋在地下的宋代青石须弥座,同时修复底层环廊。</p> <p class="ql-block">5,常州 文笔塔</p><p class="ql-block">文笔塔位于常州市红梅公园南端,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p> <p class="ql-block">塔寺历经兴废,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现塔为美籍华人刘璧如等资助,于1982年11月修复对外开放。塔高48.38米,砖木结构,7级8面,中有旋梯,登塔远眺,令人赏心悦目。塔区内另有文笔楼、塔影山房、笔架山等建筑景物。 图为著名景观“文笔夕照” 。</p><p class="ql-block">该塔高48.38米,底层外径为9.58米,塔身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每层有拱门,中有旋梯环绕而上,登塔远眺,全城的景色将尽收眼底。 文笔塔造型优美别致,体态轻盈,风格独异,在古塔中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文笔塔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笔塔[1]历经沧桑,几度废兴。一九八一年在爱国人士刘国钧先生的遗孀刘鞠秀女士及其子女的资助下,古塔修葺一新。一九八八年又修复了“文笔夕照”景区,这是以文笔塔为主体,融纳常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传说、文物等构成的富有江南园林风韵的景区,它是常州人文荟萃的象征和缩影。宋代诗人杨万里“题太平寺诗”中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孤塔”一句,这就是"文笔夕照"景名的由来。景区中有许多诗情画意的景点,塔之东区以“砚池”为中心,四周围有墨香棚、碑廊、文思桥、文笔楼、梦笔轩、夕佳亭、待月亭、塔碑、星聚桥和牡丹台等建筑,塔之西区以塔影池为中心,围以观赏文笔塔倒影的塔影山房,象征“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扎的季子亭,瞻仰抗元高僧万安和莫谦之的袈裟塔等景物,幽雅别致,令人陶醉。 塔之北区是笔架山,意即笔魂之架。山脚下有嘉贤坊,进贤坊,荣赐亭和状元楼(刻有自唐代起常州九名状元之名录)等景物,点出了延陵季子的贤德风范。 地址:罗汉路1号 。</p> <p class="ql-block">6,苏州 虎丘塔</p><p class="ql-block">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周围有不少名胜。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虎丘塔虎丘塔虎丘塔6张</p><p class="ql-block">虎丘塔</p><p class="ql-block">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p><p class="ql-block">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见著名的虎丘十八景。这些名胜古迹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其塔顶偏离4.4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镌刻着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另有传说,现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颜氏原书,而是后人补书刻上去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吴王阖闾墓可能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p><p class="ql-block">  山上有一石井,传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这次到苏州绝不能不到古人曾称赞过的地方一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世界闻名的虎丘塔在苏州西北七公里处,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于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誉为江南二古塔。</p><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山路,眼前豁然开朗,已经千年的巍峨古塔呈现在眼前。据导游介绍,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称云岩寺塔。该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据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据有关专家调查,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发现明显倾斜。当时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p> <p class="ql-block">7,苏州 罗汉院双塔</p><p class="ql-block">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位于苏州凤凰街定慧寺巷22号。正殿遗迹经清理复位,为江苏目前唯一作为文物保护的宋代建筑遗迹,所存宋代石雕柱、础之精美亦属罕见。</p><p class="ql-block">双塔位于苏州城东南角的定慧寺巷内,是苏州最具特色的两座砖塔,系唐代王文罕、王文华兄弟创建,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建筑形式一模一样,因此又叫“兄弟塔”。苏州人也称双塔为“姑嫂塔”。</p> <p class="ql-block">8、南通 文峰塔</p><p class="ql-block">文峰塔位于南通市城区东南古运盐河畔,城区东南濠河畔,文峰塔高39米,雄立城之东南,是南通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登塔眺望,濠河波光,繁华市井,历历在目,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文峰塔。塔为青铜瓦,白墙红柱,仿楼阁式。,五级六角,每级均有小室,每面一门两窗,内设扶梯,外有护栏。飞檐翘脊,饰以龙首、仙人、走兽,系以金铎。塔顶有刹,刹座作覆钵形状,上置承露盘。刹杆穿以七重相轮,顶由仰月、园光、宝瓶构成,并用铁索与塔顶相连,使宝塔显得庄重华丽,挺拔高耸。塔身砖砌,每层塔门四隐四现,上下交错,六角攒尖顶,塔刹细长,上有相轮七重,腰檐伸出较长,檐角向上反翘,古朴优美。</p><p class="ql-block">文峰塔高39米,雄立城之东南,是南通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碑文记载,文峰塔是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而建。相传,明代兴风水之说,言自淮水以南一马平川,千余里内仅南通有狼五山,此为南通的“官禄宫”。当时凿山取石,构筑新城,营造园林,破坏了“官禄宫”,以致通籍举子屡试不爽;通籍官员多被贬斥。于是有人提议城东南地势低洼,润泽文脉,可造文峰塔、三元桥,必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兴盛。或许历史的巧合,南通建城千年中的前500多年里,没有出什么名人。直到16世纪初明后期,方有了凌相凌楷兄弟、马坤、陈尧陈大科父子及侄儿陈大壮、顾养谦顾国宝祖孙以及范风翼、包壮行等近百个进士,遂出了胡长龄、张謇两个状元。其实“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辈出,这是历史的必然,以塔附会,仅是美谈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建造由来</p><p class="ql-block">文峰塔院,是先有塔,后建寺院的。因塔建寺,名曰“五福寺”。相传建寺时,曾有五个大蝙蝠出现,巨如车轮。也有传说文峰塔上曾有五个红蝙蝠做窠,所以这座塔院定名为五福寺,这是另一番神话。岁月侵蚀,五福寺早已废毁,而文峰塔却几经修复而保留。这一切,院内的六朝古松是最有权威的见证人。文峰塔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修,上一次修缮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仅是进行了小范围的抢险式维修。三十年来,文峰塔虽然主体结构尚好,但屋面、栏杆等皆有破损,不少飞鸟筑巢其间,也对塔身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建国后的两度修理后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是我市目前现存体量最大的风水建筑,现为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登高眺远,可俯瞰南通全城,文峰塔院为庭院式建筑,是市文联、书画院、艺术馆所在地。文峰周围新添了富有特色的庭院式建筑,称文峰塔院。</p> <p class="ql-block">9,连云港 海清寺塔</p><p class="ql-block">海清寺塔位于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乡,因此塔是为供养“释迎真身舍利”和“阿育王灵牙”而建,故名“阿育王塔”。因塔原建于海清寺前,又称“海清寺塔”。据塔的第五层东南面嵌的碑文记载,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起塔至天圣九年镌名于阿育王塔第五级内安放佛像,天圣九年二月三日完工,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海清寺塔:位于江苏省 连云港市云台乡大村水库之滨,称“大村塔’。因此塔是为供养“释迎真身舍利”和“阿育王灵牙”而建,故名“阿育王塔”。因塔原建于 海清寺前,又称“海清寺塔”。据塔的第五层东南面嵌的碑文记载,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起塔至天圣九年镌名于 阿育王塔第五级内安放佛像,天圣九年二月三日完工,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昔日殿宇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  但从遗址规模踏勘,大体可以恢复其平面布置。塔建于山门前、中轴线上。塔后为前山门3间,额名“海清寺”。正殿3间,左右翼以配殿各3间,塔、寺的平面布置,并不按我国北魏佛寺旧法,塔置于正殿前。与唐宋以后佛寺建筑以殿为主的配置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仍对正中轴线。因而该塔为我国建筑史上佛寺嬗变中宝贵的一例。</p><p class="ql-block">  该塔为仿阁楼式,九级八面。相对高度为40.58米(不包括基座在内)。塔身、心柱、内廊梯级、腰沿、塔刹为砖砌而成。塔门南向,东、西、南、北面各辟券门,外壁内绕以走廊,中央有八边形砖柱,内设梯级。第一层人口在西南首,第二层在正南首,第三层在西北首,第四层在西北首,再加上各层梯级则形成十字交叉形状。第九层无砖柱,无走廊,易为八边形砖室,上为八角藻井。东首有梯级,折南可攀至塔顶。</p><p class="ql-block">  该塔从外观看,第一层较高,额名“根深固蒂”,塔的底层为迭涩式腰沿,二至九层均为平座迭涩式腰沿。一层平座斗拱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在转角处栌斗复置角神来承托。</p><p class="ql-block">  腰檐结构以叠涩砖向外挑出,断面成凹线。至第九层高度增大,塔下施斗拱,手法为四铺作。三至八层东西南北四面壁券门,其余四面隐出直根窗。第四、第六两层南面门两侧东西与西南的直根窗置碑石。第九层南北有门。每层高度与直径的比例,合理、匀当。外轮廓线卷杀柔和,整个建筑显得雄浑凝重。</p><p class="ql-block">  海清寺塔于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55年4月和1972年9月,江苏省文化厅和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两次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古代建筑系陈从周教授,对该塔进行勘察,并写出了《海州海清寺塔勘察记》和《关于连云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初步勘察维修意见》。省文化厅拨款维修,1974年11月动工,至1976年底完工,海清寺塔基本修复。除第九层和塔顶参照料敌塔复修,余皆保持原样。</p><p class="ql-block">  据地方志等史料记载,自汉以来境内发生大小地震18次,引起山崩、城倾的6次。清康熙七年(1668年)都城发生大地震(7.82级),海州“城倾十之二三”、“屋宇多塌”,而海清寺塔未见倾斜或不均匀下沉。1978年,国家地震局和文物局将该塔列为具有抗震能力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2006年05月25日,海清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10,淮安 文通塔</p><p class="ql-block">文通塔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古城西北隅勺湖公园内,西临运河。原名尊胜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高44米,13层。1668年(清康熙八年)郯城大地震时,文通塔仅余2层,后来重建时只修了7层。文通塔全是砖瓦结构,无梁无柱。高十三丈三尺,七层八角。</p><p class="ql-block">  文通塔,原名尊圣塔,巍然屹立于淮安古城西北隅运河之畔、勺湖之滨的“文通塔苑”内,古朴而又庄严,是富有佛教风格的古典建筑。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淮需小记》所载;唐代武则天时,西域碎叶和尚僧伽大士曾来楚州(淮安),景龙二年僧伽大士应召入宫,尊为“圣僧”,称为弟子。唐中宗李显令楚州这僧伽大士(圣僧)建造“龙兴万寿禅寺”,并造“尊圣塔”一座。因旁有晋代的文通寺,故后改名为“文通塔”。</p> <p class="ql-block">文通塔原为木塔,现存砖塔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改建后的模式。七层八角,砖迭出挑而成的腰檐六道。五层以上是穹窿式八角形藻井;底层较高,下部砖壁略向里收进,塔身呈抛物线状。初建时高十三丈三尺(合44.1米)。顶层有一尊慈祥的观音菩萨端坐于莲花峰上;底部有四尊释伽牟尼塑像头顶华盖,相背而坐,面朝四方,惟妙惟肖,神采奕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艺术天才和创造才能g。</p><p class="ql-block">游人聚至塔下,常常指塔摆手,畅笑不止。原来他们在交谈这样一则绝妙的故事:相传明代一位皇帝的宠儿,因怀疑其姐夫(即驸马黄琛)所言家乡人们出口成章之事,特来驸马故乡(淮安)考察。一天,他外出散步后匆匆返回驸马底邸,邃问驸马道:姊丈曾言贵府南有文庙,北有文楼,东有文渠,西有文通塔,鼓吹此地人们满腹文采,男女老幼皆会吟诗作对。今日我在西城根指塔为题,吟出一联“一塔巍巍七层八角四方”,请路人对出下联,连问数人,个个无言以对,只是举手摇摇而过。岂不笑煞人也。驸马听罢,眉毛一掀哈哈大笑,说道:贤内弟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路人已经出了下联,你居然还蒙在鼓里,岂不怪哉?你出的上联是:一塔巍巍七层八角四方,他们的下联是:孤掌摇遥五指三长两短。这不是一付绝妙的对联嘛!公子闹了个面红耳赤,终于对驸马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故事虽属民间传说,然而,确也可说明淮安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文人荟萃之地。</p><p class="ql-block">游者登上文通塔,那平时崛起的高楼,烟林立的工厂,莺歌燕舞的学校,轻舟嬉波的勺湖,百舸争流的运河,尽入眼底,多姿多彩的古城新貌,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11,盐城 朦胧塔</p><p class="ql-block">朦胧塔位于盐城建湖县宝塔镇。朦胧塔应始建于宋,其内舍利函则为明代重建时取出并再次置于地宫之中。该塔对于了解当地宗教历史和明代砖塔地宫结构提供了宝贵实例,其中出土的“葬舍利函”是一件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宋代遗物。</p><p class="ql-block">  1934年,省文管会来此勘探,在底层地坪问下42厘米处发现地宫。地宫为八角形,边长55厘米,深l47厘米,南向开有羡道,长2l4厘米。地宫北面有弥座,高69厘米、长39厘米,其上置有一石函,高34.4厘米、长65.7厘米、宽35.2厘米。盖顶端有阴刻正楷“葬舍利函”四字,函内葬有“太平通宝”铜钱百余枚和一黄绢裹着的银棺。银棺长9厘米、宽5.5厘米、高6.7厘米,上盖隐见“……元丰八年……”铭文。其内有“舍利子”、“玛瑙”、“玻璃(水晶)”、“赤珠(玉石)”和数块植物杆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朦胧塔</p><p class="ql-block">清光绪《阜宁县志》载,朦胧塔在净慧寺前,为唐武德三年(620)建。现从塔身结构、式样、手法等方面考证,该塔为明代重建。但其地宫向下74厘米处置木板,木板下为数根木桩中间夯筑石块为基础,是宋代常见技法。因此,塔应始建于宋。其内舍利函则为明代重建时取出并再次置于地宫之中。该塔对于了解当地宗教历史和明代砖塔地宫结构提供了宝贵实例,其中出土的“葬舍利函”是一件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宋代遗物。</p><p class="ql-block">历史起源</p><p class="ql-block">朦胧塔</p><p class="ql-block">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师东征时,兵驻盐城一带海滩上。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李世民单人匹马夜巡大营,不慎闯入了临近敌营的一片滩涂,被敌方巡营的主帅盖苏文发现,立即策马挥刀追来,李世民急催战马,落荒而走。可是马不择路,陷身于淤泥河中。他只得跳下马来,徒步逃命。当他见有一口枯井时,便跳入井中藏身。盖苏文追到水井处,却不见人影,只看到那眼井口上结着一张完整的蜘蛛网,料定井里不会有人,便策马回营去了。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为感激蜘蛛结网的救命之恩,即派尉迟恭在这口井处建了一座塔。鉴于李世民是“真龙天子”,又被蒙在井口的蜘蛛网掩护逃生,因此有了“朦胧”一词,所以此塔取名为“朦胧宝塔”。并在塔后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净慧寺。塔的东北方还有一条洗泥河,据传说就是唐太宗当年马陷淤泥河,脱险后洗马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朦胧塔原建在朦胧院内。据《淮郡古寺院》所载,朦胧院创建于唐初。相传,唐王李世民率师东征,夜巡民营,信马闯进敌阵,被敌方主帅发现,李世民急催战马,落荒而走,不慎马陷淤泥河中,只得弃马逃命。危急之时,见有一口枯井,便跳入井中藏身。敌军追到井边,不见人影,又见井口上结着一张完整的蜘蛛网,料定井里无人,便策马回营去了。李世民后来做了皇帝,为感激蜘蛛结网救命之恩,即派尉迟恭在这口枯井处建了一座佛寺蒙龙院。院内建一塔,称蒙龙塔。皇帝为龙,蜘蛛网蒙住皇帝,故名"蒙龙",后"蒙龙"被误写为"朦胧"。志书在记述这传说时,注释"其事无据,然里人盛传之。"</p><p class="ql-block">朦胧塔原为五级,后被龙卷风刮倒两级,故又名断塔。在塔底下发现一座地宫,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55厘米,深17.4厘米,宫中有一石函,内贮一只银棺,银棺上镌有"元丰八年"字样。棺内有高僧舍利子数粒,《太平通宝》铜钱多枚。元丰为北宋神宗年号。元丰八年即公元1085年,《太平通宝》系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7一984年)所铸钱币。却没有发现任何唐代遗物。据有关专家鉴定,其塔建筑特点近似明代风格,故新修 《建湖县志?名胜古迹》栏记载,"根据地宫藏物判断,朦胧塔始建于北宋,复修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12,扬州 镇国寺塔</p><p class="ql-block">在全国的古塔中,四方形古塔仅有两座,一座是西安的大雁塔,一座是高邮的镇国寺塔,故镇国寺塔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地处江苏省高邮市京杭大运河中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塔</p><p class="ql-block">高邮镇国寺塔现为世界遗产、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镇国寺塔亦称西塔,201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在全国的古塔中,四方形古塔仅有两座,一座是西安的大雁塔,一座是高邮的镇国寺塔。镇国寺塔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建筑风格类似,故镇国寺塔又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地处江苏省高邮市京杭大运河中间。</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塔[1]始建于唐僖宗时期,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镇国寺塔虽历经几次修葺,但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 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使古塔成为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了镇国寺供游人观光。</p><p class="ql-block">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该塔处在拓宽范围内,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周恩来总理在审批方案时特批:让道保塔。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镇国寺供游人参观、休闲。 1957年该塔被列为第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镇国寺塔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镇国寺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塔又叫西塔,位于高邮市城区西南京杭大运河河心岛上,因它位于高邮城内西门湾,与东门外的净土寺塔遥遥相对。它曾又叫做空塔。清乾隆四十二年,塔起火,诸级楼板皆焚,内里烧空,故名。镇国寺塔还有一个名称为断塔。清嘉庆十五年,龙卷风大作,故得名。为砖砌仿楼阁式,七层方形,高32.8米,顶端直立高2米芦式紫铜塔尖,铭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大字,有“南方大雁塔”美称。</p><p class="ql-block">镇国寺塔的塔身全部用青砖砌建,高 25 米,呈平面方形。塔顶为四角攒尖式,顶端直立着二米高葫芦式紫铜塔尖,底层有南北拱门,二层到七层均有塔门,两旁建有小佛龛。三层到五层的塔门两旁砌有突出的半圆砖柱,层层之间都有叠砌砖出檐,明显地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在全国 600 多座古塔中,堪称翘楚。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13,镇江 昭关石塔</p><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位于江苏镇江市西云台山北麓,北临长江。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又因其外形像一只瓶子,故又称“瓶塔”。相传为三国时孙权与刘备联姻时所建,当年称之为“石瓶”。其实它建于元末明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是喇嘛式的石塔,塔的下半部用块石垒砌,成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架形的台座,下面可以通行人马。它横卧在小街中间,给这个临江小镇增添不少古朴的雅趣。石塔即建于这个台座上。塔高4.69米。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皆用青石雕刻建成。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座迭成,须弥座上为覆莲圆座和扁鼓形塔身。再上有13圈带形浮雕,象征13层天,上置法轮和圆形仰莲小座,轮上刻有“八宝”,其上便是塔顶。石塔台座的东西两面横额上有相同的刻字,左右分别镌刻着丹徒、 镇江的知县、知府等题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考证情况</p><p class="ql-block">2006年05月25日,昭关石塔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据专家考证,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 刘高主持建造。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 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昭关石塔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   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我们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元代藏传佛教盛行,煞费苦心地建造了这么一座过街石塔,可见当权者用心之良苦。除镇江西津渡古街这座过街石塔外,元代还在 北京 南口、居庸关、 卢沟桥等地建造有过街石塔。可惜现在居庸关石塔仅存塔基部分,南口和卢沟桥过街石塔早已不见踪影。   昭关石塔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等全国六位知名专家考古鉴定,一致认为昭关石塔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p> <p class="ql-block">14,镇江 甘露寺铁塔</p><p class="ql-block">镇江甘露寺铁塔初建于宋,八面九层。明代时因海啸坍塌,仅存下面三层。后修葺成7层铁塔,清代末又毁,宝刹为英军所掠,余宋时须弥座及最下两层,明代两层。解放后经修葺,成现在状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镇江甘露寺铁塔,始建于宋代,九级八面,造型精美。原塔在明代因海啸倾塌,仅遗存有最下三层。1960年镇江文管会在修复铁塔时,在塔基三尺半处发现地宫。地宫内放置有一长方形大石函,作东西向,十面题有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四月八日"润州甘露寺重瘗舍利塔记"石刻一方。同时发现的还有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舍利记",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德裕重瘗上元县禅众寺舍利记"石刻二方。从而可以认定甘露寺塔地宫中所出土的舍利,即是《法苑珠林》卷三十八中所列"东晋金陵长干塔"内的释迦佛舍利。这一重大发现,对江南地区佛教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出土的佛舍利,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据镇江市博物馆报告,总数共有772粒。唐代瘗下的计有二处:长干寺舍利小金棺内 11粒,禅众寺舍利金棺内156粒。宋代瘗下的计有三处:银函内56粒,银元盒内 177粒,木函内372粒,均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颗粒,小如芥子。</p> <p class="ql-block">我国现存的纯以生铁铸成的铁塔极其稀少,甘露寺铁塔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冶铁铸造技术水平和佛教艺术,也反映了宋代木构形制,传承着中华文化精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文物及佛教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大唐长庆二年至大和三年、太和八年至九年、开成元年至二年,李德裕三任刺史润州,前后长达10年左右,自述为“三守吴门”。</p><p class="ql-block">这位未来大唐帝国的宰相和卫国公,为了便于对佛教的沟通和掌控,希望在衙署、官邸近旁建造一座寺院。他将官邸后园辟为寺基,在北固山后峰的南坡大兴土木,依山建寺。 </p><p class="ql-block">李德裕希望他建的寺庙成为一座名刹。而作为名刹,通常都应该设有舍利塔。</p><p class="ql-block">为此,李德裕建寺之前,首先筹备建塔。公元824年,李德裕在州属白下县长干寺,到已荒废阿育王塔的塔基内取得舍利,将其中11粒佛舍利移于润州,瘗藏在北固山后峰新建的石塔之下。</p><p class="ql-block">佛舍利封入石塔的第二年,寺院终于落成,这一年“三月己亥,甘露降北固山,李德裕建寺因以为名”,为了纪念这天降的祥瑞,称甘露寺。甘露寺成为润州官方与佛教一些大德高僧交流地,李德裕多方邀请各地高僧来讲学或住持。</p> <p class="ql-block">15,泰州 法轮塔法轮塔</p><p class="ql-block">全称宝塔湾法轮寺塔,别名镇江塔,位于江苏省泰兴市西郊金沙中沟西岸大生乡宝塔村。法轮塔始建于明末清初,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完工,成为一个七层无顶无檐的残塔。抗日战争时期,塔身又被日军炮弹炸掉两层。1994年法轮塔重修,增加了塔檐,并安装了塔顶。</p><p class="ql-block">法轮塔,全称宝塔湾法轮寺塔,别名镇江塔,位于江苏省泰兴市西郊金沙中沟西岸大生乡宝塔村,延令路北侧,坐落在今庆云寺的塔院中。该塔是泰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法轮塔由明末清初词人季式祖等人集资兴建,塔名取“佛日增辉,法轮进取”之意。该塔外形八角,内形正方,经三百多年风雨侵蚀,残存5层,无顶。</p><p class="ql-block">法轮塔始建于明末清初,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完工,成为一个七层无顶无檐的残塔。</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塔身又被日军炮弹炸掉两层。</p><p class="ql-block">1994年,泰兴市第一次重修法轮塔,增加了塔檐,并安装了塔顶。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墙体开裂、檐廊木结构腐朽、虫蛀现象严重,危及塔身安全。</p><p class="ql-block">2015年,泰兴市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启动了法轮塔修缮工程,还原和完善宝塔风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6,宿迁 真如寺宝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宿迁 真如寺宝塔 </span>真如禅寺,位于宿迁城南,与西楚霸王项羽故居毗邻。第四进院为宝塔。</p><p class="ql-block">在市中心区的西北角著名铜川路水产市场的一边高高耸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真如宝塔。真如塔矗立在普陀区真如古镇的真如寺内。这是一座新建塔,是随着真如寺的修复而修建起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真如寺应该算作古寺,寺内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真如寺原名万寿寺,别称宝华教寺,民间俗称大庙。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僧永安在官场(今大场附近)改建后名真如院,取佛经《成唯识论》中“真实”“如常”之义。元延佑七年(1320年),僧妙心移至今址(后山门5号),请额改名真如寺。明清期间,在该寺正殿四周又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寺的周围又建起好些寺宫殿阁等宗教建筑,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期间真如寺又进行了多次重修扩建。太平天国及日寇侵华战争时期,几经战火,寺院建筑大多被毁,仅存长宽各20米的正殿——大雄宝殿独存,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和寺前原韦驮殿的铜弥勒佛尚在。其后多次重修,并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文革”中,真如寺大殿内檀木释迦牟尼等佛像和铜弥勒佛被毁,许多珍贵碑刻文物被砸。改革开放后,真如寺进行维修,1991年后,恢复为宗教场所,再次进行大规模修缮,面积也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并于世纪之交建起了这座真如塔。真如塔为仿宋制式,九级方塔,高十五丈,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进入内部拾级而上,登高远望,整个真如古镇尽入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