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非常疫情,非常假期,自然非常端午节。 </p><p class="ql-block"> 6月14日下午4点从城区到小水鹿塘不过20余里,20分钟车程。一下车,我们即刻融入了青山绿水之中,山是青葱黛绿,鸟啾虫鸣,水是浅绿冰爽,清澈见底,所有烦忧顷刻间被山风吹散,被欢笑声粉碎。 </p><p class="ql-block"> 随行的导游是全国村网通工程耒阳市运营中心总负责人钟叶军钟总,一路上他兴致勃勃向我们介绍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洞一渠。在他的眼里,家乡无一处不美:山青水秀风景好,菩萨灵验趣闻多,密林溶洞传奇广,探险故事一波波……这里曾经洒满了他童年的欢乐的足迹和响亮的笑声! </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公路绕过田间菜地,穿行羊肠小道10来分钟就来到第一个无名洞口,离洞口还有米把远就觉得有一股凉气从洞口扑身而来,浑身爽快。</p> <h3>洞内寒湿很重石头很滑</h3> <p class="ql-block">钟乳石洞顶</p> <p class="ql-block">洞内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洞顶的中央可以看到一些亮光</p> <h3>七手八脚爬出洞口,准备来个合影</h3> <p class="ql-block"> 我们拿着绳索,手电筒,扯着旁边的荆棘,在嶙峋的石块和泥泞中寻找着落脚处,好容易下到了洞中,抬眼便看到四壁洞顶上石钟乳和大大小小的蝙蝠洞,不时有几只蝙蝠惊飞而起,这时有人告诉我,脚下一层层密密麻麻的长约两颗米的黑“虫”都是蝙蝠屎,于是终于脱了鞋子,赤脚踏上去。 </p><p class="ql-block"> 往里走,越来越黑,越来越滑,泥泞也越来越深,这种赤脚感觉让我有了久违的快乐。前面的郑老师打起电筒,我隐隐约约听到了水声,嘀嗒嘀嗒,缓慢而清晰,不久眼前出现了一面小潭,清可见底,几颗小石历历可数,我想水底应该更加清凉吧,想到自己腿伤尚未完全康复,便不敢涉水而过,大家见状也一同折回。钟总颇为遗憾的说,穿过这个小潭,他们曾经半个小时也没有走到尽头,这种探险的遗憾只能留待下次弥补了!</p><p class="ql-block"><br></p> <h3>我们来到洞口外的一处清泉,掬一捧甘冽可口,洗一下凉爽透心</h3> <h3>钟叶军先生在给我们讲关于这眼泉水的传说</h3> <h3>出洞口也不容易</h3> <h3> 折回公路上,我们准备去一个更大更深的溶洞,据说考古探险队在里面住了半个月,也没有弄清楚它究竟有多大,洞底在哪儿,洞顶有多高?我们随着盘山公路来到五峰仙顶,去寺庙看了看,顺便饱览了山顶风光,云彩变幻,时而如层层鱼鳞,时而似片片纱裙,时而又若鹏鸟展翅……让我拍了一幅又一幅的美景,录了一段又一段的视频!</h3> <h3>途中这一处芦苇荡也很漂亮</h3> <h3>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我们对着磅礴大气的云吐散了心中的闷气</h3> <h3>很久没有看到小时候看到的鱼鳞云了</h3> <h3>太阳是制造一切奇幻的高手</h3> <h3>导游在介绍武公仙山是小水和余庆的分界岭</h3>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向山腰中的那条小路走去,开始了真正的探险之旅。拨开一人多高的荆棘,总算看清了脚下若隐若现的小路,我庆幸自己准备恰当,穿的长袖长裤,才不会像背后的小妞,一会儿被蚊子叮了腿,一会儿被棘刺勾住了蕾丝裙,为了等她,我只好不时叫前面的伙伴慢一点,不然一会儿他们就会被草竹遮住,看不到踪影,我一边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一边手拔脚踏,眼光六路耳听八方地上下求索,不让同伴把我甩的太远。</p><p class="ql-block"><br></p> <h3>茅草高过人头</h3> <p class="ql-block">一不小心就会被跟丢</p> <p class="ql-block">开启“求索之路”</p> <p class="ql-block">来到《英雄若兰》拍摄地</p> <h3>鱼鳞云又跳出来欢迎我</h3> <h3>随处可见这种儿时常见的小雏菊</h3>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走了半个多小时,我们上了大约一米多宽的砾石路,到了电影《英雄若兰》的拍摄地,不时有喀斯特地貌的石头从山中凸现,路边到处是一丛丛灿烂的白色小雏菊,一个简易的茅草顶的休息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四面透风又拙雅可爱,这个临时搭建的亭子里,还有一些未燃尽的枞树枝,一些芦苇,想必从这路边采摘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又见小雏菊</h3> <h3>只有简单质朴的环境,才能让人回归简单快乐的本心</h3> <p class="ql-block">《英雄若兰》的电影拍摄处,身后的坡上就是战场</p> <h3>虽质朴,却也有几分雅趣的小亭子。</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走了十多分钟宽敞的土路,一个更大更垂直陡峭幽暗深邃遥不见底的洞口前,因为所带的绳索太细,也没有钩子等攀岩工具只能在洞口感受了一番清凉之气后匆匆离开。虽些许遗憾,却更多满足!</p><p class="ql-block"><br></p> <h3>这样的土路是儿时经常走的</h3> <h3>在这个洞口旁边有一种这样的花,粉红色说不出名字。</h3> <h3>洞口黑黢黢的,深不见底,让人望而生畏</h3> <h3>儿时常见的,来个特写</h3> <h3>阳光照射下,生气勃勃的枞树林</h3> <h3>石头缝中长出的树,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h3> <h3>这是一片特别的美林,雄浑磅礴与柔美挺拔并立</h3> <h3>看到它,你是否想起郑板桥写的《竹石》?</h3> <h3>有一棵大树就是靠这样的五指状的树根伸进岩石,吸取水分和养料。</h3>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路上天已经有些暗了,坐在媛媛的车上,贴心的司机大哥,播放着齐秦的《外面的世界》,这曲太应景,让我在一路的欢歌笑语中想起同样黄昏时刻,30年前的我,也是这样走在回家的路,窗外的火烧云,如鹏如凤,似犬似鹿,变幻莫测,清晰的回忆,让我觉得自己未曾老去……五公仙溶洞,真是一次开心的有名无实的探险之旅😃</p> <h3>闲看云树那曾经是遥远的学生时代的事了。</h3> <h3>往事都是那么美好,回忆让人快乐。</h3> <h3>在美丽的火烧云的陪伴下,在经典的优美曲中,我们结束了这次开心之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