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到底要怎么活,才算不辜负?我很喜欢屠呦呦先生的那句获奖感言:“<b>永远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b>”<b>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丰富自己</b>。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不断丰盈生命的底色,才不负来这人间一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丰富大脑</b></p><p class="ql-block"> 有位作家曾做过一个精妙的比喻:“<b>人的大脑如同仓库,外界的所有输入都变成了这个仓库里的存货。不爱学习,没有好奇心的人,这个仓库里是空的。而仓库里只有一种货物的人,很容易变成被洗脑的傀儡。</b>”</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如果长期不吃饭,身体很快就会垮掉。同样地,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和输入,精神也会迎来危机。知识与思想,永远是世界上最好的保养品。</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去年这张刷屏一时的照片吗?武汉方舱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安静地捧着一本书,在忘我地阅读着。病痛的侵扰,并未打乱他的节奏,周遭的种种喧嚣,更仿佛与他无关。</p><p class="ql-block"> 网上的一则评论,让我感慨颇深:“<b>倘若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因为他的心里有一盏明灯。”</b></p><p class="ql-block"> 纵使外界肃杀晦暗,心中也始终草木繁盛,明亮如昼。一颗丰盈的内心,永远也离不开知识的灌溉。不论是阅读一本书,还是看一部电影,又或是学习一门语言,都是给大脑充电的最佳方式。那些你不断输入的养分,将成为你行走世间最大的底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丰富见识</b></p><p class="ql-block"> 知乎上有个提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见过世面?”下面的几条回答,让我感触很深:“<b>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不会去羡慕任何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看到的天空稍微大一点点,会放下一些原有的偏见。</b>”</p><p class="ql-block"> 就像蒋勋先生说的:“<b>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容易变得僵化与麻木。生命力会慢慢消失,所以需要出去走走。</b>”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丰富自己的见识,是我们必经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当你见过高山的巍峨,沙漠的广阔,戈壁的浪漫,体会到天地的无垠,你就会变得谦卑;当你见识过不同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你会发现,这世上有无数种生活,人生也可以有无数种选择。你开始不再拘泥于眼前的鸡毛蒜皮,学会将眼光放向远处,懂得了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不羡慕谁,不嫉妒谁。</p><p class="ql-block"> 那些见过的世面,拓开你内心的格局,让你可以抵达足够远的地方,过有趣多样的生活,接纳性格不同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丰富生活</b></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一句话:“<b>人之一生,可以活成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以琴棋书画诗酒花。你的气质里,藏着你的追求和选择。”</b></p><p class="ql-block"> 过日子,难免会有枯燥和乏味的时候。可内心有追求的人,却总能不败给时间,不败给世俗,永远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北平沦陷后,林徽因和一家人开始了长达九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租住的房子破旧又简陋,她每天都会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还花尽心思把房间装点得温馨舒适。去旧货店淘回老家具和旧书,把野外废弃的木板做成小书架。还常常在外面摘来大把野花,插在家里的陶制土罐里。</p><p class="ql-block"> 无论生活多艰难,头发一定要每天梳洗,衣服也要细心搭配。有句话说的好:“<b>生活有时很迷人,有时也很讨厌。你若崇拜它万种风情,它就会把你宠得热气腾腾,颠倒众生。你若整日活得无聊透顶,它就会把你一拳击倒,再踩两脚。</b>”</p><p class="ql-block">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对生活的态度。有所热爱,有所期待,再简单的生活也能过的活色生香。</p><p class="ql-block"><b> 一颗热腾腾的心,任时光怎么摧残,也永远熠熠生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丰富钱包</b></p><p class="ql-block"> 看亦舒的《流金岁月》,对其中一个情节感慨很深。向来衣食无忧的蒋南孙,从未把钱放在心上过。父亲反对她跟穷男友交往,她却天真地相信有情饮水饱。直到家道中落,父亲绝望跳楼,男友也弃她而去。催债的人堵到家门口,南孙才终于感受到了钱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她放下了曾经的清高,忍受着高强度的工作,上司的骚扰。面对好友的不理解,她只淡淡地回了一句:“<b>梦想当然对我很重要,可是我现在要先赚钱。</b>”</p><p class="ql-block"> 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在生活的磨砺中早已明白:<b>丰富自己的钱包,是拥有其他一切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 是你想买一样东西时,不必为了省钱而货比三家的能力;是你在工作和感情中受尽委屈时,没人能让你继续将就的底气;是你在家庭风雨飘摇之际时,让家人不至坠入窘境的后盾。正如《真情假爱》里那句台词所讲:“<b>我并不爱钱,但我知道钱能带来独立和自由,我喜欢的是独立和自由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 <b>你的钱包里,装着的不仅仅是钞票,而是你对生活的选择权。</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丰富灵魂</b></p><p class="ql-block">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穷人问佛,自己为什么如此贫苦。佛说:“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问:“可是我一无所有,能给别人什么呢?”佛回道:“<b>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给别人七种东西。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坦诚地对待别人;眼施,给出善意的眼光;身施,用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b>”</p><p class="ql-block"> 我曾见过一生清苦的乡村教师,自己重病缠身,却将几千名学生送出大山;见过交完房租,工资所剩无几的姑娘,每月坚持在网上给留守儿童捐助免费午餐。也见过衣衫褴褛的乞讨老人,为雨中无助的母女送上一把旧伞。</p><p class="ql-block"> <b>一个人真正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丰盈。</b></p><p class="ql-block"> 就像林清玄先生说的:“<b>我们时时保有善良、宽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说为他人送一轮明月,同时送出许多明月都是可能的,因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种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b>”</p><p class="ql-block"> 世界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一个善良的灵魂,照亮他人的同时,总能收获不期而遇的温暖。温柔对待这个世界的人,也必将被世界温暖相拥。</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人生百年,譬如朝露。没有人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可以丰富自己的活法。在这里,想送给大家一段话:“<b>人生还有无数美好等着跟你相遇,不要在最好的年纪活得最便宜。你得丰富,去感受,去起舞,去让自己变成珍贵的存在。</b>”</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要把讨好别人的时间,拿来丰富自己。那些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给出的善良,最终都会回馈到自己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