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 图片 尚德祥编辑 尚德祥</h3> <h3><br><br>2021年5月30日,在辉县张村乡郗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卢保贝、老书记李国纯、郎斌等的带领下,大家驱车来到村北一座山上,从一条长满荆棘树丛的陡峭山间小道上,将一位从河北保定来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推得推、拉的拉,扶送到了山半腰的一个小山洞里。这位老人是张天性的儿子张维山。<br><br></h3> <h3> 郗庄村老书记李国纯搀扶张维山进洞</h3> <h3><br><br>张天性何许人也?他的儿子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故事就从张天性说起。<br><br>张天性,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张辛庄村人,生于1913年。1935年,从北平华北大学毕业。在北平接触了李毅之等共产党人的他,回到新乡即在新乡县城北关创办了“永生书店”,销售朱德、朱瑞等共产党人的著作和进步书籍,同时他的书店还是朱瑞、李毅之、傅德明、许冠英、米光华等我党领导人的秘密联络点。<br><br>1937年,张天性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新乡县委在“永生书店”成立。同年年底,中共豫北特委在张天性家中举办了豫北党员训练班,即现在位于牧野区张辛庄的“豫北党训班旧址”。自此,张天性成为了一个坚定地无产阶级革命者。他带领村中一批青年参加了李毅之领导的平汉游击队,截击日寇的火车、船只,为根据地输送人员、物质。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张天性成长为成熟的革命领导干部。1941年,受党指示,到安阳领导、组织、改造一支武装自卫队,队员发展到700余人,是我党在敌占区与日伪开展英勇斗争的一把锋利尖刀。1945年,他奉命组建太行第七专署新乡办事处,地址就在郗庄村,领导新辉获汲人民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威震豫北。<br><br>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进攻解放区,残杀革命人民,组织上将张天性的家属从敌占区转移到了辉县北部山区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恢复千疮百孔的国家经济建设,张天性服从党的安排,参与领导了石家庄、保定化纤厂的建设,其家属也随其奔波,现定居在河北保定。</h3> <h3><br><br>“豫北党训班旧址”作为红色资源,1961年被定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张维山决定将父亲张天性的遗物捐献给家乡张辛庄“豫北党训班旧址”。并有一个心愿,寻找自己战争年代的出生地。他母亲生前告诉他:你出生在太行山区轿顶山的一个山洞里,他时刻铭记,起微信名叫 “太行轿顶山”。对此,张辛庄党支部非常重视,积极寻找线索。<br><br></h3> <h3><br><br>张天性当年的勤务员,现年94岁的王喜贵老人说:张天性的家属当年住在太行山区一个叫(北)坡跟的地方。在地图上查阅,单说辉县就有好几个叫坡跟的地方,经与老人多次交谈探讨、查阅张天性当年活动的轨迹,判定辉县张村乡郗庄村一个叫坡跟的小自然村的可能性最大。<br><br></h3> <h3> 张天性当年的勤务员王喜贵 (视频截图)</h3> <h3> (视频截图)</h3> <h3><br><br>为使张维山到来后能尽快找到他的出生地,2021年5月21日,在张辛庄党支部书记兼村长贾明五带领下,王喜贵老人等一行前往辉县张村乡郗庄村探寻张天性家属的居住地。<br><br>郗庄村原党支部书记,今年72岁的李国纯老人,一直在收集革命历史资料,两位老人一见面就说到了一块,当年谁住在哪里,哪里是沟,哪里是坎,哪里是练兵场,哪场战斗是怎么打的,两位老人的交谈到了忘乎所以的境地,仿佛又回到了那火热而悲壮的战争年代。<br><br></h3> <h3> 李国纯、王喜贵两位老人一见如故</h3> <h3> 忆当年</h3> <h3><br><br>2021年5月30日,郗庄村墙上早早地贴上了大红标语“热烈欢迎新乡市张天性红色团队来我村视察”。<br><br></h3> <h3><br><br>郗庄村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郗庄村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里一直是共产党人的革命根据地和桥头堡。在距离敌人不足3公里的郗庄村,村民平时种地是农民,敌人来犯拿起枪杆是军人,曾经配合武工队、区小队抵御了日伪军七天七夜的进攻,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上级机关和红色根据地。村上有八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这里还是彭德怀、刘伯承、陈 赓、张天性、皮定军、汪洋等等革命前辈指挥作战和进行革命工作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有红色印迹,现仍保留多处革命遗址。<br><br></h3> <h3>张维山一行的到来,受到郗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卢保贝和村两委会领导热情的接待。大家一起座谈回忆了那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和张天性夫妻的事迹。</h3> <h3> 郗庄村领导热烈欢迎张维山的到来</h3> <h3> 张维山、李国纯、张维玉三人合影</h3> <h3> 在郗庄会议室座谈</h3> <h3> 合影:左二为郎桂兰、右一为本文作者</h3> <h3><br><br>老书记李国纯讲,过去的老人都知道村里住着个共产党管新辉获汲四县的“麻县长”,姓张,但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直到最近我看了当时的在此地搞革命工作的余勇写的回忆录,才知道张县长叫张天性。<br><br>郗庄村人郎斌现已退休,这天,他特意从新乡市区赶回了郗庄村。他的父亲为革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是祖母把他抚育长大,他常听祖母给他讲革命故事,说当年村里住了个“麻县长”的太太,是个小脚女人,领着妇女磨军粮、做军被、军鞋,和村里妇女都是好姐妹。1947年初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进攻最疯狂的时期。在一次敌人进攻郗庄革命根据地时,郗庄村的妇女姐妹将即将生产的张天性夫人护送到村北面山上的一个小山洞里,她在那里生下一个孩子。是我祖母给她接的生。这个孩子就是今年74岁的张维山,他出生于1947年3月17日,出生地就是这个小山洞。<br><br> 于是出现了开始的一幕。</h3> <h3><br><br>在山洞里,张维山长跪不起,连声呼喊:娘,我想您啊!郗庄村村委委员郎桂兰拍下了这感人一幕。张维山向郗庄人民深深地鞠躬致谢,感谢郗庄村人民对他们母子的大恩大德,感谢郗庄村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英勇牺牲和无私贡献。<br><br></h3> <h3> (郎桂兰拍摄 提供)</h3> <h3> (郗庄村领导与张维山在他出生的山洞里合影)</h3> <h3> (视频截图)</h3> <h3>张维山几次都激动的说不出话,用手势表达对郗庄人民的感激之情</h3> <h3><br><br>战争的硝烟虽已退去,但历史不能忘记。<br><br>从张维山寻找出生地的故事,我们就能看出革命的胜利来之多么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无数像郗庄村红色根据地的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越来越强大和美好。<br><br> <br><br> 2021年6月19日<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