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依着木栈道,海风挟着沁人心脾地涌人我的怀中,很是惬意。清澈的海水平静的如小姑娘的眸子,一眼就能望穿我的心事,令我心醉神往。</p><p class="ql-block"> 恰遇退潮,东山岛金銮湾海边几拨渔人在使劲拉网,好似与大海展开“拔河”比赛一般。晚霞映照下,长长的海滩上留下一个个长长的倒影,温驯的海水漫过脚丫,渔人一步一步踩着的都是风情,简直不需添加任何滤镜或美拍都能拍出心醉的画面,让人惊呼“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镜吗!”</p> <p class="ql-block"> 仲夏的金銮湾迎来了旅游黄金季节,游人或自个独行,或带着孩子们嬉笑奔跑着,或边漫步边在沙滩上寻找贝壳之类的,笑意在夕阳下、在海边荡漾着。宁静、宽阔、平坦的沙滩,生长有“天下第一鲜”文蛤。这沙滩在今天看来是特别的唯美和富有情趣,而对古时候生活在海边的东山人,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方天地。他们在海滩与农地田上艰苦劳作,生生不息,闲时捕鱼搬网,农忙时耕种,在长期的生活中,摸索出搬山网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捕捞方式,至今相沿成袭数百年,形成了这一独特的渔俗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东山岛优越的沙滩、风力等自然条件早已蜚声国内海洋运动界。国际山地马拉松、中国自行车联赛、国际帆船帆板赛、国际风筝冲浪公开赛等大型赛事在东山岛接踵鸣枪。沿途数不清的渔船欢歌,看不尽的神奇岛礁,丰富多彩的海洋运动,让国内外参赛运动员在“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海岛风情中,领略“中国最美海岛”的风情,感受东山岛这独特的“晨之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农闲之余,他们在海边拉起山网,唱起“海边女人会搬网”的民谣。富裕了的东山人没有摒弃“搬山网”这种原始而古老作业形式,而是作为劳动与渔俗给传承下来,还拓展成为休闲渔业和海洋运动的特色项目,吸引着前来泡海游客的热情参与。瞧,网中那鳞光闪烁的小鱿鱼、活蹦乱跳的鱼虾,让游人惊叫不已,争相买来烧烤或保留原汁原味的清煮,这般美味彻底征服了游人的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又有一艘船正准备下海了。我快步从木栈道走到海边,仔细观察一番搬山网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领。出发前他们要把渔网和粗绳子有序叠放整齐,放网时才不会交缠到一起,然后由4至6位渔民驾着小船,最远的要离岸几百米,兜很大一圈把一张长600多米、宽200多米的大渔网边走边放进海里,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然后船牵着网的另一头绳子返回上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依网的大小,一般需要十几二十人,分成两队,一队各拉一条网绳。每人腰部套了一条俗称“腰敲”的专用网夹,很潇洒地甩手把尼龙绳往网绳上一挥一扎一拉,就固定在网绳上了,然后身子向后一倾,倒着往后走,边走边拽。若在夜间作业时,还须边拉网边喊号子,网 的两头才能同步平衡前进。</p><p class="ql-block"> 拉网要协调,起网有诀窍。看似不紧不慢挺悠闲的样子,其实每一个坚实脚印靠的都是腰的力量。虽然两队人马,彼此间的间隔大约四五步,左右分开,但默契让他们很自然地把力使到一处来,又善于借海浪的力量。因为一波一波的海浪,会有一个向岸边的推力,然后又会有一个离开岸边的拉力,所以趁着浪来时用力往上拉,浪退的时候就要稳住网,这时趁机歇一下,这跟人的呼吸一样,带着节奏一步步把网拉上岸。</p> <p class="ql-block"> 当渔网逐渐露出水面,围观的人群也骚动起来,拍照的、发视频的,也忙的不亦乐乎。拉上来的鱼儿里,有银白色的小鳁鱼粘在渔网上,还有活蹦乱跳的丁香鱼、小鱿鱼、小鲃浪鱼、小虾等……盘旋的海鸥也围着渔网不停的打转偷鱼吃,那情景让游人惊叫不已。围观的人也情不自禁地脱下鞋子卷起裤管跟着吆喝使劲一起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拉网听涛,渔舟唱晚。游客们纷纷用镜头拍下这朴实的海岛渔家生活,记录下古老的渔俗和乡愁。搬山网,虽然渗透的只是那一点风情,但生命亦会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成为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见证着东山岛一方山水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