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2020年9月9日-10日</i>,陕西<b>延安</b></h1> <p class="ql-block"> 延安,从1937年1月13日至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长驻达10余年,延安是红军长征最终的落脚点,而且是最稳固的落脚点。</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以后,在此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和策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延安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圣地。</p><p class="ql-block"> 为庆祝建党百年,也为了更清楚了解当年那段历史,我们去年的井冈山和延安之行,都是有意安排的革命圣地重游。9月9日恰逢毛泽东去世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用了两天时间,较为详尽地参观了延安几处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b>凤凰山革命旧址</b>。1937年1月13日,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离开保安,迁居延安凤凰山麓。这里是中央到延安后第一个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吴家院落,共有两进小院,1937年1月13日红军进驻延安时,始住二道街罗家院,不久移住李家窑,5月移居此处。红军总参谋部、中央机要部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均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毛泽东居住过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 在凤凰山期间,他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还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在凤凰山居住期间,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党的白区工作会议、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等许多重要会议,作出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的战略转移等重大决策,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迁往杨家岭。</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防空洞(下同)。</p> <p class="ql-block"><b>杨家岭革命旧址。</b>1938年11月中共中央由凤凰山迁入此处。</p><p class="ql-block">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在此期间发生了不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 中央大礼堂,由解放区人自己设计建造。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在此召开。</p> <p class="ql-block"> 七大是中共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会议,它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在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七大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此确立了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 解放区人自行建造的另一幢重要建筑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大楼,因这座楼的造型像飞机,人们通常叫它“飞机楼”。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宣部在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杨家岭的旧居,他在这里居住的5年时间里,写出并收录于毛选四卷的文章就达40篇。</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和美国作家斯特朗谈话的石桌石凳,伟大的著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诞生在这个普通的小石桌前。</p> <p class="ql-block"><b> 枣园</b>,是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处。书记处进驻后曾改名延园,康生题写的“延园”二字仍保留在门柱上。</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从杨家岭搬到这里后,在此居住到1946年1月。</p> <p class="ql-block"> 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党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会议,毛泽东在此期间写下了毛选四卷收录的28篇重要文章。此外,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亦从枣园出发。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也是在枣园的一个讲台上演讲。</p> 枣园内有五大书记的雕像,当年这五大书记都曾在枣园居住过。 <p class="ql-block"> 枣园内有不少建筑看上去很大且别致。比如这幢苏式小礼堂,除开会外,也搞过舞会和放过电影。</p> 这座中央行政办公室的建筑也很有特点。 毛泽东在枣园的旧居。 领袖人物也会露出平民般父亲的慈爱。 朱德、王稼祥旧居。 <p class="ql-block"> 中央首长们经常散步在这条石子路上,他们走过这条普通的小路,头脑中却构思着决战千里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b>王家坪</b>,是中央军委驻地,当年驻这里的军委机关有秘书厅、作战部、高参室、外事组,此外总参、总政等也曾在这里办公。</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是毛泽东在延安的最后一处落脚地,1946年1月毛泽东从枣园搬来王家坪,1947年3月从这里撤离延安。</p> <p class="ql-block"> 军委礼堂,也是由解放区人自己设计、1943年建造的。1945年8月15日,部队在这里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大会。这座礼堂是延安革命旧址中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原物。</p> 据说有一年延安发大水,曾经淹到这座礼堂房顶的檩条。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王家坪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写了《关于目前形势的几点估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著作,收入毛选四卷的共有8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王家坪撤离延安,踏上长达一年的转战陕北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