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西湖水,幽幽北山街(三)

学步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浙赣铁路局旧址</b></p> <p class="ql-block">  北山街13号,“浙赣铁路局旧址”。有人说,自1934年浙赣铁路局成立以后,87年里,这铁路局的大门就从来没有关过。而我注意到,这铁路局就根本没有门,就像浙赣铁路上的列车,四通八达,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  话还得从1927年“民国奇人”张静江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说起。新官上任,踌躇满志,他力主倡议修筑浙江铁路,并立即派人勘测线路,后因调往南京任职而搁置。1928年末,张静江在复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典礼上表示“将以浙江为实验省全力搞建设”,并宣布“发展交通,开发地方为急务”的施政方针。说干就干,当年12月,由省政府商请建设委员会派土木专门委员、“平生不嗜烟酒,不求享乐,不置产业”的杜镇远来浙复勘杭江铁路。</p> <p class="ql-block">  杜镇远(1889—1961),湖北秭归人。1910年7月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前身)攻读土木工程。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而被遴选为“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毕业后,有了稳定的工作、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辞去公职,回归初衷,出任京奉铁路丰台工务段实习工程师。1919年被交通部选中,送往美国信号公司学习信号专科。次年,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德黑铁路公司任职。1924年,交通部指派杜镇远考察欧美各国铁路号志工程及材料,历经美、加、英、法、意、瑞、比、德及苏联后回国,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土木专门委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初,浙江省政府第203次委员会会议决定:自行筹款兴筑自钱塘江对岸西兴至江西玉山的轻便铁路,定名“杭江铁路”。同年6月,“杭江铁路工程局”正式成立,由杜镇远出任局长兼总工程师,工程局设在灰团巷。</p><p class="ql-block"> 张静江和杜镇远,发展浙江铁路事业不可忘却的两个人。图中前排坐者为张静江;张静江正背后站立者为杜镇远。</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夏,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在宝石山东南麓开设“铁路陈列厅”。展品中有一个小火车头模型在微型轨道上行驶。9月22日,新上任的杭江铁路工程局局长杜镇远站在铁路模型旁,面对摩肩接踵的参观者慷慨陈词:“我们为什么要修铁路……今杭江铁路能否成功,全视民众能否参与,请在座诸公认识此为浙江重要事业、切身事业,互相宣传提倡,此大计或可有成!”</p><p class="ql-block"> 博览会结束后,省政府将宝石山下14亩土地,连同19处房产划拨给了新成立的杭江铁路工程局。</p><p class="ql-block"> 图为“西湖博览会”发行的纪念明信片“西湖博览会铁路陈列厅”。</p> <p class="ql-block">  1930年春,杭江铁路在西兴开工。决算经费需1200万元,而省政府仅拨款20万元,其余部分均需筹集贷款。限于财力不足,杜镇远创造性地提出“先求其通,后求其备”的原则。具体做法是:线路限制坡度,桥梁下部结构按当时国际标准设计,以期后期改造;对上部建筑则按轻轨、标准轨距、小型机车的标准施工;站房设备因陋就简,以实用为原则。在修筑过程中,逐段施工,逐段运营。这样可以使铁路早日通车运营,再以营业收入的积累,逐步改善铁路的设备个工作条件。</p><p class="ql-block"> 图为杭江铁路施工现场。</p> <p class="ql-block">  1932年3月,西兴钱塘江边至兰溪段,195公里,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1932年11月,金华至江西玉山段开工,164公里,1933年12月25日全线接通。创造了两天半筑一公里铁路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1934年1月1日,全长359公里的杭江铁路建成通车,历时1340多天,每公里造价3.7万元,工期短,费用低,积累的经验成为日后修筑中国铁路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图为1934年1月,杭江铁路通车典礼。</p> <p class="ql-block">  1933年3月,时任天津北洋大学教授的茅以升收到老同学杜镇远词真意切的信:“上海到杭州的铁路早已通车,杭江铁路也已经从杭州快修到了江西玉山,一两年之后就可以通到南昌。浙江全省的公路已经有三千公里,正在向邻近各省连接。然而,一条钱塘江把浙江分成两半,铁路公路无法贯通,在钱塘江上架桥是当务之急。我受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先生所托,邀请你前往杭州,商谈筹建钱塘江大桥的事。曾先生听说你在造桥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因此他希望由你来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这也将成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独立修建的第一座钢桥。”</p><p class="ql-block"> 图为青年时期的茅以升。</p> <p class="ql-block">  几天后,茅以升向学校请辞,即动身南下。到达杭州,首先拜会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我愿意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有个问题不知曾厅长想过没有,那就是造桥需要一大笔钱。可我听说那些银行、财团都不肯贷款啊!”</p><p class="ql-block"> 曾养甫:“茅先生放心,造桥靠你,钱的事有我。”</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如释重负:“那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要把桥造起来。”</p><p class="ql-block"> 曾养甫笑笑:“茅先生是当下国内数一数二的桥梁大师,我还请来了您在康奈尔大学的同学罗英先生,有他和您一起设计大桥,一定如虎添翼。我相信茅先生的实力。”</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定不辱使命!”</p><p class="ql-block"> 图为曾养甫先生(1898—1969),广东平远县人。1923年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矿冶工程师学位。1925年回国投身国民革命,1929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1934年发起兴建钱塘江大桥。1949年去香港,1969年8月在香港病逝。</p> <p class="ql-block">  1933年11月28日,铁道部与浙赣两省政府暨上海银行团集议结果:将杭江、玉萍两段合并组成浙赣铁路联合公司,改组杭江铁路工程局为浙赣铁路局。</p><p class="ql-block"> 1934年5月8日,浙赣铁路联合理事会成立,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任董事长。</p><p class="ql-block"> 1934年5月15日,浙赣铁路局在静江路(即今北山街)挂牌,杜镇远任浙赣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候家源任浙赣铁路局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图为浙赣铁路局铜质徽章。</p> <p class="ql-block">  1934年8月8日,钱塘江大桥开始动工兴建。茅以升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全面负责建桥工作;罗英任钱塘江桥工程处总工程师,负责设计和指挥施工。钱塘江大桥的设计方案被称为“茅罗方案”。</p><p class="ql-block"> 图为茅以升、罗英带领专业团队在钱塘江考察水文情况。</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11日,在钱塘江边举行钱塘江大桥开工典礼。图为,为开工典礼建造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大桥在紧张的施工中。图片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分别为:</p><p class="ql-block"> 民工修桥, 水中钻探</p><p class="ql-block"> 打桩机作业, 架设钢梁</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桥工程处全体职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线通车;</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17日,钱塘江大桥公路桥通车。</p><p class="ql-block"> 经历1100多天的艰苦努力,耗资160万美元,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钢铁大桥,终于横跨在钱塘江上。</p><p class="ql-block"> 图为钱塘江大桥通车典礼盛况。</p> <p class="ql-block">  先于钱塘江大桥通车之前,1936年1月,玉山至南昌段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1日,向塘至萍乡段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萍乡至湖南株洲段早在1905年建成,归属粤汉铁路。1936年铁道部已将萍株铁路划归浙赣铁路管辖。</p><p class="ql-block"> 自钱塘江大桥建成后,由杭州站为起点、至株洲站为终点,全长1008公里(包括支线)的浙赣铁路,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 图为钱塘江大桥雄姿。</p> <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淞沪会战的结束,日军的魔爪南伸,杭州危在旦夕。</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7日,浙赣铁路局由杭州迁往江西玉山萧家祠堂办公,后又迁往重庆。</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23日,建成通车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为阻挡日军的步伐,茅以升含着眼泪将大桥炸毁。</p><p class="ql-block"> 图为日军在钱塘江边望桥兴叹。</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小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1月15日,浙赣铁路联合公司理事会及浙赣铁路局自重庆迁回,仍在里西湖办公。</p><p class="ql-block"> 出于战后发展铁路运输的需要,1947年底,开始建造浙赣铁路局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 图为浙赣铁路局旧址内的“一号楼”。</p> <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浙赣铁路局办公大楼落成。据时任浙赣铁路局副局长、代局长的包煜文日记记载:1948年11月3“晚7时,在本局新厦第三层新楼大礼堂,邀请到小提琴家马思聪和妻子王慕理举办提琴演奏会……”以庆祝办公大楼的落成、启用。我没收集到当年提琴演奏会的实况照片,附图就是当年举办演奏会的礼堂,现在是上海铁路局杭州职工培训基地的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  时过境未迁,江山换新颜。解放后,北山街13号摘下了“浙赣铁路局”的牌子,挂上了“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的牌匾。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杭州铁路分局“占领”了北山街的“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图为60年代铁路员工在北山街13号杭州分局大门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北山街33号,铁路葛岭招待所,曾是杭州铁路工程基建处、铁路材料处、铁路工务处和铁路公安分处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  坚匏别墅小莲庄,曾是杭州铁路分局运输处和运输法院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院落、深秋季节银杏树网红打卡地,曾是铁路分局电报所。</p> <p class="ql-block">  浙赣铁路局旧址3号楼,上世纪20年代梅滕更修建的医院平房,杭州铁路分局时期的调度所。</p> <p class="ql-block">  省庐,也曾作为铁路局官员的寓所。之前,浙赣铁路局代局长包煜文;以后的杭州铁路分局党委书记郭德琳都在这里住过。</p> <p class="ql-block">  柏庐,铁路招待所,曾是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的官邸。</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国共西湖会谈,周恩来下榻柏庐而留下佳话。</p> <p class="ql-block">  1968年,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办公大楼落成,杭州铁路分局由北山街搬迁至城站。</p><p class="ql-block"> 图为位于杭州城站的杭州铁路分局机关大楼。</p> <p class="ql-block">  北山街13号,现在是“上海铁路局杭州职工培训基地”。</p> <p class="ql-block">  浙赣铁路局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