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年间,爸爸妈妈都离开我们了。过年了,总是不能释怀。</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很淘气,乃至大了也不乏操心,作为儿子的我们哥仨,小时候总有几件新衣服,过年时一定有新的更多的外套。而外套里面的那棉袄棉裤不是每年都换新布做的,现在感觉是他们的节俭。实际是给孩子的是传统。</p> <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家里有钱,一个人的工资供养我们一家人,但那时心不累,而是习以为常,因为那时别人家也这样。至今记得奶奶和妈给我们做棉衣时,每次都要把存旧布碎布的包袱找出来,比比这比比那,总想找到最合适的那一块。而我们也帮忙找,忙没帮多少,混得满身都沾满了棉花的毛毛儿。修修补补不只是奶奶和妈妈的专利,爸爸修补的是赵家人生。</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物质贫乏是代名词,是多少代长辈紧衣缩食愁肠百结的见证。我姑姑是巧手,做的是我们最爱穿的。而后,自己有了孩子,就不愿特意给他买大号的衣服和鞋子了。小时候自己感受到的不方便不愿让孩子再尝受了。其他都不修补了,但那种感觉只有我们知道。</p><p class="ql-block"> 父母一代什么都没有,他们开始做最新最软最暖和最方便的棉衣给他们的孩子。而我们孩子下一代人的棉衣呢?</p> <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的今天,才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坏了都可以去弥补。我们珍惜的东西,比如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有重要关系的人情,与我们生活质量有关的性格缺陷,我们无比重要的身体与精神健康……</p><p class="ql-block"> 有了这样的体会,趁着天气晴好时,外出走走看看,普普通通的景色入了心,便发现无处不美景。夏日的艳阳与金黄,芦苇的疏朗与满山的绿叶自不必说,连冬日的风景也别有韵致。</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在老家伺候爸妈,现在他们都走了。便整理旧东西。找出了多年前我一件毛衣,还找到女儿高中时的第一件毛衣。也巧,两件毛衣都是右肘弯处磨破了,那是学习的习惯。丢在了衣橱里,没有什么缝补兴趣的我突发奇想,要不补一补吧。于是便买了布贴,完成了我从来也没想做的事,也是我奶我爸我妈做过的事,虽然做得不如他们,也改变不了衣服的旧,心里很满足。</p><p class="ql-block"> 修旧不如新做,这句话看来要慢点说。或许玉镯碎了,修补上金,是金玉满堂;衣服破了,绣上梅花,是一片丹心;婚姻乏味了,修以初心,是再续良缘;身心累了,遇上仁者爱心,会是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意图画说的太多,执父母之手,就在这修修补补里成了现实版本的真情。修旧与新做的关联正如人事因缘,还真不是我所能参透的呢!</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小年,不能陪爸妈。我们哥仨向爸爸报告:儿子都好,您每天儿子都在你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 过年了,明天给爸妈送钱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