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工业区中学

天山童姥

<p class="ql-block">集宁肉联厂在七,八十年代,属于集宁地区大型国营企业。它位于集宁最东边,离市区较远。再加上职工太多,当时家家普遍都有四、五个孩子。为了让职工的子女上学方便,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集宁肉联厂办起了自己的民办子弟学校—工业区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业区中学位于肉联厂的南面。几排整齐的平房是学校的教室和办公室,操场广阔无边,绝对比标准化操场还大,肉联厂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职工运动会都要来工中的操场上举办。能容纳下职工和家属上千人。学校刚建成时是没有围墙,和学校旁边的家属房连在一起。孩子们上学极其方便,去学校就如同去邻居家串门一样,抬脚就到教室了。后来,学校四周垒起了围墙,校门开在了学校的北面。有些淘气的男生嫌走正门费时间,经常翻墙去上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业区中学的老师大多来自肉联厂中读过书有文化的职工,还有一剖分是支边的上海、北京的青年知识分子。当时教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是天津人,物理老师是上海人,由于她们来自大城市,气质高雅,知识渊博,普通话极好听,工作又兢兢业业,为当地的教育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后来,改革开放后,有了回城的政策,这些支边的老师们才有机会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只是不知道,回到故乡的老师们生活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九十年代是工业区中学最辉煌时期。当时正值人口高峰期,我念中学时一个年级有六个班,每班六十多号人,我的班已经排到八十四班了。而且工业区中学初高中部都有。&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班主任是杨庆贵老师。个子不高,极其瘦弱的一个男老师。长得有点像语文书上鲁迅的画像。短发竖立,眉头紧锁,目光犀利,一撇人字胡,不苟言笑。&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对我们要求极其严格。每天放学,我们班总是最后一个离校,因为杨老师不收一分钱在给我们补课。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放暑假了,杨老师也不休息,有空去每一位学生家家访,检查假期作业,和学生谈谈心,和家长聊聊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业区中学的老师们都像杨老师这样认真负责任,其中不缺名师,如教数学的付杰老师,教语文的王梅兰老师和戴家鸿老师。这些老师在全集宁都是鼎鼎有名的,他们为工业区中学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肉厂的衰落,工业区中学后来由教育局接管,但由于离市区远,生源大多来自附近农村的孩子。后几经改名,再没有了八十年代工业区中学的辉煌。近几年来的旧城改造,学校附近的平房已经全部拆除,只留下工业区中学,独守在那片土地,像是给我们留下的仅有的一点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