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国家、省市围绕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相关文件,学校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唤醒学生发展潜能,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抓好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号召,促进“五项管理”落地生根,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现将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倡议分享给您,请您认真阅读,积极配合,与我们一起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p> <p class="ql-block">一、作业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1.严格选用教辅资料。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教材教辅材料发行使用管理规定,不得选用国家和省定目录之外的任何教材和教辅材料,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荐、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教辅材料。严禁以家委会等名义统一订购教辅材料的违规行为;教师不得要求学生打(复)印学习资料。</p><p class="ql-block">2.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p><p class="ql-block">3.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总量。</p><p class="ql-block">4.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不得超越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学生能力布置集体性学生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以及惩罚性、机械性的作业;严禁不加选择地成单元、成册布置作业,杜绝一刀切强制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5.注重作业批改反馈。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辅导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作业批改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及时认真”,按要求布置的正式作业要全批全改,并鼓励教师书写激励性评语;对补交或重做的作业,教师应在下次作业批阅时予以检查。家庭作业可根据情况采用重点批改、当面批改或集中查阅等形式。</p><p class="ql-block">6.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教师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二、睡眠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1.科学编制学生作息时间表。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原则上不早于7∶3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午饭后,确保师生有1小时的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包括课间休息时间、课外文体活动和社团实践活动等时间)不超6小时。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p><p class="ql-block">2.足额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个人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每天确保小学生达到10小时。</p><p class="ql-block">3.充分保障学生休息时间。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节日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补课。教师不得提前上课,拖后下课和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学生学习。</p> <p class="ql-block">三、手机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1.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p><p class="ql-block">2.有限带入校园。学校要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手表式电话)带入校园,争取理解与支持。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严禁将手机带入课堂,各班做实手机管理,不得不管不问、放任自流。</p><p class="ql-block">3.畅通家校沟通。学校设置公用电话供特殊学生使用,各班主任应建立沟通热线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p><p class="ql-block">4.强化管理制度。教师不得使用微信、钉钉等信息平台以及APP推送作业或要求学生完成、提交作业;不得利用微信家长群发布考试成绩、批评表扬、拉票评比、求助,慈善、募捐等。家长群一律开启全员禁言模式,严格控制家长群消息发布次数,原则上每日不得超过3次;不得发布与学校工作无关的言论、图片和信息;除特殊情况外,休息时间内不得发布消息。</p> <p class="ql-block">四、读物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1.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举办读书节、开设图书角、读书吧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倡导亲子共读活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2.学校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严禁学校及教师向家长和学生推荐未经正常程序审核的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3.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p><p class="ql-block">(1)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p><p class="ql-block">(2)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p><p class="ql-block">(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p><p class="ql-block">(4)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p><p class="ql-block">(5)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p><p class="ql-block">(6)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p><p class="ql-block">(7)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p><p class="ql-block">(8)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p><p class="ql-block">(9)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p><p class="ql-block">(10)存在科学性错误的;</p><p class="ql-block">(11)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p><p class="ql-block">(12)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p><p class="ql-block">4.学校要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不得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对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不得受赠未经审核的读物进入校园。</p><p class="ql-block">5.学校要确保图书藏量达到国家标准,读物配备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要按照规定及时补充更新配齐图书。每年要定期对学校图书、学生自购读物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凡有内容不健康、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相违背,不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读物,一律下架处理,杜绝内容不健康、质量低劣、盗版、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读物进入校园。</p><p class="ql-block">6.学校要常态化保持班级、楼道、图书室的书架干净整洁,书架内的图书摆放整齐规范有序。图书室要参照省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每周推荐内容健康、励志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图书让学生阅读,要加强党史、革命史、思想政治理论及其他学科理论读物的阅读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学校图书室要按要求定期按时足时开放,不得随意缩减开放时间。</p> <p class="ql-block">五、体质健康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1.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要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和管理,每天上午、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严禁随意取消。</p><p class="ql-block">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p><p class="ql-block">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与健康课要聚焦“教会”,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严禁“放羊式”教学,确保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小胖墩”和“小眼镜”得到有效遏制,比例逐年下降。</p><p class="ql-block">4.开展体育竞技比赛。学校要严格按照“勤练、常赛”的要求,通过组建运动队、社团活动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健全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全员运动会或体育节。学校和教师不得随意取消体育训练、竞赛和体育运动会。</p><p class="ql-block">5.做实体质健康监测。学校要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每学期一次视力监测,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并告知家长,严禁弄虚作假,走过场。</p><p class="ql-block">6.采购使用标准桌椅设施。学校要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严禁采购不符合标准的课桌椅和照明设备 。教师要定期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p> <p class="ql-block"> 陡沟小学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通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精准施策,对标自查,全面推进“五项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学校成立专项小组,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引导全体教师明确“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部署相关工作。制定“五项管理”制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公众号、致家长的一封信、手机管理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p> <p class="ql-block"> 同时,积极创新管理举措。第一、严控作业量,严格执行教育部作业时间规定,丰富作业内容及形式,加强课后服务指导,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第二、完善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制度,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动,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长和就寝时间。第三、实现家校沟通,不将手机带入校园,利用家长学校,远离手机主题班会,进行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第四、规范读物内容,开展读书交流,充分发挥阅读育人功能。教师签订教辅材料管理承诺书,不向学生引导、暗示购买任何教辅材料。第五、强化体育锻炼,丰富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朋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落实“五项管理”,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协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美好的未来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大桥乡陡沟村小学</p><p class="ql-block"> .. 2021年6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