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谊深似海】

天末孤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谨以此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七十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崇敬父辈,因为他们为了人民,为了这个越来越好的国家浴血奋斗毕生。许许多多的烈士牺牲在拼死斗争的道路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国旗。我们世世代代景仰烈士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牺牲。战争年代,参与其中的人们都有着为事业捐躯的思想准备。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和平年代的人们无从体验,但当这些流血牺牲发生在自己亲人的身上,你会对所有的细节刻骨铭心。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中,我的父母亲就差一点先后牺牲在异国他乡,差一点就成了永远难以归国的英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父亲母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九五二年初,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还没有打响,战线在胶着情形下暂时平静。十五军完成了与二十六军换防,驻扎在上甘岭前沿后的五圣山,并强化了坑道和工事。我的父亲张纯青时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军政委谷景生兼任部长)。随军部驻扎在五圣山道德洞。一天,接到上级通知,到兵团参加紧急会议。父亲与平时一样,带上警卫员刘孝常等人,乘坐美吉普出发了,军部距离兵团机关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其中要经过一段开阔地。离开军部没几公里,吉普车就被美军无时不在的空中侦察机发现了。为了赶时间,父亲决定继续赶路。可能是吉普车的无畏激怒了侦察机,或者敌人判断车上是志愿军指挥人员。侦察机即刻召唤来了战斗机,随即疯狂对地攻击。敌机飞临后,下车掩蔽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尽快加速冲出开阔地带,进入山谷躲避。扫射、轰炸如同雨点般的凶猛跟随,车轮飞速的蹦跳在崎岖的山间。车上的人都明白,这就是在和死神赛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随秦基伟军长在五圣山勘察阵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军部机关的人们和五圣山山头观察哨发现并目睹父亲的汽车开出不久,敌机就接踵向车行方向飞去,听到连续的扫射和炸弹爆炸声,并伴有一股黑色浓烟升起,意识到情况不对,军部立即派出警卫部队赶往救援。</p><p class="ql-block"> 当警卫部队赶到现场,只见到了路边负伤倒地被炸懵了的警卫员,询问之下,警卫员指着不远处的一堆冒着烟的土包,说首长他们都“光荣”了。警卫连长一听就急了,大吼着:就是光荣了也要先挖出来。战士们一起动手,挖出了炸碎了的吉普车。最后在车架后面发现了坐在右座的父亲。正在大家难过的当口,有人觉得父亲似乎动了一下,赶紧贴到胸口听听,好像还有极其微弱的心跳,情况立即上报军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与志愿军十五军谷景生政委在五圣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军部立即上报到了志司,首长们即刻下令:不惜代价全力抢救。中朝联合司令部朝方首长得知志愿军有师一级的指挥人员重伤垂危,在第一时间抽调最高医疗水平的精干战地医疗小组火速前往抢救。朝方医疗小组由人民军金顺姬大尉(平壤金日成大学医学系高材生,战时入伍)带领,十万火急赶往五圣山前沿。在那个艰难年代的战场环境,就是军一级的野战医院条件也十分简陋,不可能具备大型手术抢救能力。对我军战伤人员只能简单处理并组织后送。父亲伤势实在太重,失血太多,不先抢救过来,根本无法后送。主持抢救的金顺姬大尉是朝方拔尖的战伤专家,果断决定就地抢救。父亲生命垂危,如不立即输血,坚持不了片刻。输血刻不容缓,连验血都来不及,况且也没有了备用血浆。万分危急关头,金顺姬医生大声说道:“我是O型,抽我的”。毫不犹豫的将针头扎进了自己的静脉血管。就这样,600毫升的人民军女医生的救命血液输进了父亲的身体,终于将父亲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给父亲输血的金顺姬医生却几近虚脱昏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与人民军医疗抢救小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那次敌机轰炸中,父亲受到严重撞击伤和震伤,三根肋骨压断,多处外伤大出血,经过及时抢救,昏迷48小时后才慢慢苏醒。与同车牺牲的烈士相比,父亲捡了一条命。父亲在志愿军后方医院恢复得还算顺利,但是战争没有给他多少修生养息的机会。随后上甘岭战斗打响,战斗规模很快就升级成了战役。父亲匆匆赶回部队,加入到这场举世闻名的惨烈战事之中。志愿军英雄们将骄横的美军狠狠地击溃在这让他们后世永难忘的“伤心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军医生金顺姬大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伤愈后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亲负伤的故事并没有完,随后我的母亲也差一点“光荣”在朝鲜战场。父亲负伤的消息,当时并没有条件及时通知家属。我母亲孙久新隶属十五军政治部文工团,部队入朝时,因第一个孩子即将临产,没有随队跨过鸭绿江,暂时留在了国内,任职于《解放军画报》前身的八一杂志社。一九五二年二月,我的姐姐出生,母亲处在巨大的喜悦中,对父亲负伤的事情毫不知情。直到时任军参谋长的张蕴钰伯伯因汇报战事回国,专程前往我姥姥家探望正在“坐月子”的母亲,告知父亲负伤情况和现状。母亲知道后,没有片刻犹豫,立即乘上军参谋长的车,随他跨过鸭绿江,赶往志愿军后方医院。母亲在前方与后方之间、在危险与安稳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陪伴在丈夫身边,选择在前线的战火中做出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与人民军金秉基中佐于朝鲜东海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崔星、李成芳、向守志、谷景生、赵兰田、张纯青、张蕴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亲到达部队后,一边照顾养伤的父亲,一边投入紧张的战前宣传动员工作。朝鲜的秋冬十分寒冷,大家的居住条件又是阴冷潮湿的山洞。生活环境艰苦加上担心父亲伤势心情紧张,母亲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谷景生政委看到母亲病重,拿出他因坑道湿冷患上严重荨麻疹后北京给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新药苯海拉明一小瓶,分给我妈一半。但因药品匮乏,交通线被阻断,坑道阴冷,造成母亲哮喘病连续发作,生命垂危。一天,军卫生处刘处长去找秦军长说道:孙久新怕是活不过明天交通线打通了。军长问:有什么办法呢?刘处长说:暂时只能隔一会儿注射一点麻黄素。军长再问:军部还有多少麻黄素?刘处长说:三针!秦军长毫不犹豫地说:尽全力抢救!庆幸的是,凌晨交通线终于打通,弹药、食品、药品终于送上来了。五次战役后,美军疯狂的破坏我军补给线,白天后方的补给通道被完全切断。弹药、给养、药物、被装样样匮乏。特别是抢救药物,不到最后关头轻易不敢使用。交通线打通后,军长在物资分配会上,专门叮嘱一句:把孙久新给我送回国去!就这样,麻黄素救了母亲的命,不然世上也就没有了我这个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右)与军卫生所邱钧祥阿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上甘岭战役打响,这场抗美援朝的最后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国威。战役前父亲伤未痊愈即赶回工作岗位。以我军取得胜利的上甘岭战役是迄今为止现代战争的最惨烈的代表。战役历时43天,主战场仅为3.7平方公里的两个山头高地。战役中我军参战部队为15军45师133团、134团、135团,29师86团、87团;12军31师91团、92团、93团,34师106团,炮二师、七师等部队。志司为配合上甘岭战役作战,把预订10月22日结束的战术反击延长到了10月底。第15军44师、29师对平康前线391高地、上佳山西北高地、381高地,以及391南峰等反击作战,直接配合了上甘岭战役。战役总兵力4.3万余人。投入11个炮兵营,计山、野、榴炮133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292门、高炮47门。敌方“联合国军”投入兵力4万余人、大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00架,共出动约3000余架次。双方消耗火炮弹药为4:1,敌军超过190万枚,我军只有40余万枚。战役结束后,志愿军统计己方伤亡为11500人。其中阵亡4838人,伤6691人;共计1.15万人,伤亡率在25%以上。志愿军估计联合国军伤亡为25498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左五)随秦基伟军长(左四)接见特功八连李保成连长(右二)等四位坑道幸存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以劣势装备打得“联合国军”在我们的阵地前寸步难行。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震撼世界,涌现出38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黄继光式的赤胆英雄。秦基伟将军说:“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在上甘岭战役中十五军和十二军部队前赴后继,顽强作战不怕牺牲,数千烈士倒在了坑道和表面阵地上。志愿军战士在血与火中用生命捍卫了军魂,上甘岭战斗精神成为了我军战斗意志的重要传承。父亲有幸长期在英雄的15军工作,经历太行山抗日、百团大战、寨卜昌建纵、淮海战役、周口建军、渡江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改编空降部队,直到1978年调离。上甘岭战役后,父亲历任29师代政委、45师政委、空降兵43师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兼武汉警备区政委、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代表部队迎接祖国慰问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代表部队迎接祖国慰问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与祖国慰问团余洪远副团长在坑道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与祖国慰问团余洪远副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朝鲜东海岸元山,二十九师领导班子战友合影。后左一师长任应,后左二后勤部长张应学。前左一张纯青,左三孙冠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左一张纯青,左四李成芳,左五向守志,前左狄慧珠,葛明夫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一张纯青,左二向守志,左三任应。向守志视察29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孙久新(左一)和十五军文工团战友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守志(左),谷景生,张纯青(右)在武圣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兰田(右),王新(左),视察二十九时任领导班子。后左一任应师长,张纯青政委,张应学后勤部长,副师长,孙冠生干部管理部部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朝鲜元山与当地党政军领导合影。张纯青(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养病中的母亲,五圣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中)在二十九师训练场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4年父母与黄妈妈(邓芳芝)在家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和维吾尔族女伞兵尔孜规与黄妈妈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站立)在朝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归国后,上甘岭战役复转官兵在东北伊春组建成林二师。为记念上甘岭,他们重建了一个"上甘岭"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难忘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难忘父辈在战争年代的赤胆忠心。战场上,当人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也就将生死托付给了自己的战友,一起赴汤蹈火,一起面对死神。当你为国为民尽忠的时候,当你面对枪林弹雨的时候,战友就在你的身边,与你分担着这份牺牲。作为子女,我感谢那些抢救父母的人们,他们是父母的领导、战友、友军,我为我的父母在朝鲜战场的幸存感到幸运。作为后人,我因此更加铭记父辈的奋勇牺牲精神,更加感佩他们的过命交情,更加明了自己的传承责任。</p><p class="ql-block"> 今年七月一日,是我们的党建党百年的伟大日子,也是我的父亲诞辰百年纪念日。祝愿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更加伟大的辉煌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当年鲜血凝成的战斗情谊致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上甘岭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致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切怀念亲爱的父亲母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小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6月于南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