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豆宝宝-中班课程

美友64120917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春天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吃到许许多多不同的豆子,生活中也会吃到一些有关豆子制作的食物等。那这些豆子都叫什么,它们是从哪来的呢?它们是怎么样变成好吃的食物呢?对小朋友来说又知道多少呢?由此,我们以“可爱的豆宝宝”为主题,开启一次关于豆子的探索之旅。 在开始主题探究之前,先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豆豆是什么?你认识的豆豆有哪些?你想知道关于豆豆的……?<div> 宝宝1:红色的是红豆。</div><div> 宝宝2:黑黑的,是黑豆吧!</div><div> 宝宝3:那黄色的肯定是黄豆啦!</div><div> 从颜色上区分,宝宝们说的也没毛病,那这些豆子到底谁是谁呢?</div><div> 我们听老师讲一讲吧!</div> 在种植前,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讨论,根据园本研修对象, 结合蔬菜的特点、种植的条件,决定好每班种植的豆类。讨论出需种植的豆类非常多元化,如不同种类的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过程。<br> 经班级的课程审议生成了《可爱的豆宝宝》的班本课程。于是,一场关于毛豆的探究小故事开始了。 <br><br><br><br> 天气咋暖还寒,保安伯伯和阿姨给室外种植区穿上“薄衣”,以免冻到黄豆苗。 这是我们的户外种植区。 这是我们的室内土培区。 这是我们的室内土培区。 绘制属于自己的记录本。 观察种子的成长,需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因为一不留神,种子就会“偷偷”地破土而出了。为了不错过见证种子发芽的时刻,孩子们每天坚持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有的第一天没有发芽,有的第二天就发芽了,有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都没有发芽。不过孩子们才不会那么容易放弃,依然每天精心呵护着种子宝宝,每天坚持观察记录直到种子破土而出。 每一次,我都会听到他们惊喜的声音:<div> “老师,我的黄豆种子终于发芽了!”<br> “老师,我的黄豆种子长叶子了!”<br> “ 老师,我发现种子放土里长得更快!”……<br> 经过半个多月的生长,黄豆种子在泥土里得到了阳光的照射和水的滋润,冲破了泥土长出了新芽。青菜长得最快,都已经长出叶子了。看着自己播种的种子茁壮成长,小朋友们充满了喜悦,大家高兴极了。<br><div><br><div><br><div><br><div><br></div></div></div></div></div> 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展,并不是只有播种和收获才是重要的,其实农作物的成长也同等重要。毛豆种植课程注重幼儿的亲身参与,通过对植物生长情况的持续探究,获得植物生长完整的、多方面的经验。可以了解毛豆的生长过程和生长规律,而且还可以观察对比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生长环境的不同,分析了解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营养、温度等条件,获得一定的种植栽培经验等。 可是水培区的毛豆经过几天,发霉腐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div> 宝宝1:是不够营养吗?</div><div> 宝宝2:水培区不会长杂草。</div><div> 宝宝3:豆苗的根和苗都烂了,还臭臭的。</div> 和孩子共同寻找水培区豆苗腐烂的原因,原来是豆面生长出来后,要向阳而生,根系要扎根。购买专用水培盆,毛豆苗长得葱葱郁郁,成功了!<div><br></div> 日常对室内外的毛豆进行照料。<div> 对于完整经验的获得,让幼儿切身经历某一植物的选种、育苗、播种、浇水、捉虫、除草、收获、分享、留种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拥有完整的、积极的印象和态度,获得对毛豆植物的完整经验。</div> <div> 毛豆生长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引导幼儿对植物进行浇水、松土、除草除虫等管理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持续观察,并用运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记录。幼儿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能够密切关注植物的变化,对其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经验的获得更具完整性,更有价值。</div><div>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毛豆可以收获了。<br></div> 我们摘豆,剥豆,开心无比。 经过妈妈们的巧手,更是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div> 我们基于幼儿的生活、兴趣、需要、能力,开展了《可爱豆宝宝》的班本化课程,孩子们通过多元体验活动对毛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活动中,我们从孩子的身上挖掘了多种的潜能。原来,课程就存在于孩子的观察、孩子的动手、孩子的游戏中。在他们不断的探索中,我们老师不仅是观察者、记录者,更是和孩子一样是受教育者。我们也将跟随孩子探索的脚步不断前行,将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让孩子在自由、自主、愉悦、创新中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发现、成长的快乐! </div>

毛豆

宝宝

生长

孩子

种子

课程

豆子

植物

幼儿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