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节,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夏至在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以祈求消灾年丰之俗。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让幼儿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风俗习惯,邢台市麒麟汇幼儿园开展了“夏至将至”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渊源的文化历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至的由来吧!</p> 夏至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p><p class="ql-block">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p><p class="ql-block">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p><p class="ql-block">夏</p> 夏至的气候和习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酷热的夏季仿佛空气之中都弥漫焦躁,但接踵而至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夏季成为一年中最灿烂的季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语有云:“夏至不热,五谷不结。”炎热看似煎熬,实际上是馈赠。</p><p class="ql-block"> 夏至时节是非常忙碌的,人们的吃食不再像冬季繁琐,更为爽口的凉面成了更多人的最爱。也就有了“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夏至是阳气非常旺盛的一天,阴阳交错,反而容易生病,大家在消暑期间切勿贪凉,以免吃坏肚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了解的夏至小知识,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想要做一份小礼物送给“夏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编:武菊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侯丽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赵静 张力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