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田南”与“铁南”

王者归来

<p class="ql-block">老祖宗给我们取村名“田南”,田之南,是否按地理方位取的,还是什么因素,已无法考证。总之,这名字舒心顺气,文雅而富有诗意,让人不禁浮想连连,夕阳下,田之南,炊烟袅袅,牧笛悠悠,一幅晚归田园美景图。不知为啥,“田南”变成了“铁南”,尽管在普通话中“田”与“铁”发音相似,但人们是从不普通话发音的,特别是“铁”,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硬邦邦的一个音,汉语拼音字母拼不出的一个音。一个字的变动,让这个村缺少了许多浪漫的情怀,变的有如铁般的坚硬,不善变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有关的信息中,“田南”一名在清乾隆十二年还在用,乾隆五十年便称为“铁南”了,也就是说,在乾隆十二年至五十年这三十多年中的某一年,田南村改称为铁南村了。好端端的一个村名为啥要改呢?是地方音太重,人们误将铁当作田,以讹传讹了,还是与“铁”有着不解之缘,特意将“田”改为“铁”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铁南顺应时代的潮流,同全国许多地方的人一样,把祖宗的坟墓给挖了,大量的砖石木材铺了街修了房,又把有着几百年历史,凝结着祖先智慧与心血,蕴藏丰富文化资源的汤王庙给摧毁了,残存的几块碑石也只字未留,生生割断了我们认识了解过去的信息渠道。冶底的岱庙被一个教书先生用泥巴封住了神像免遭一劫,岱庙的人字柏金代舞楼狮子石像也保存了下来,犁川玉皇庙的许多碑石嵌为墙壁也得已重见天日,还有民间许多的文字咨料都留了下来,而铁南村被荡涤的片甲不留,连一本家谱也被人当作废纸丢了去,让人痛心不已。是因为铁南名字的改动,才让人有了如此疯狂的举动,如此决绝果断率性吗?这是要与历史割裂,与祖宗切割吗?老天有眼,支撑舞楼的两根不显眼的石柱保留了下来,这石柱下粗上细,四条边被削去,成为一个八面体的棱柱,这种造型风格是金元时期盛行的,且石柱本用来支撑庙堂的。也就是说,这足以证明铁南的历史要再向前推一二个朝代,至少在宋元时期,在这片土地上已有先人在繁衍生息,这是铁南值得庆幸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金元时期,晋城的冶炼业发达,有了九头十八匠的落地生根,铁南及周边村庄一堆堆的炉渣堆想必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的,用钳锅炼铁,纯手工生产,没有个一二百年的时间,炉渣不会堆积如山。从民国开始至前十多年,好多条公路的修建都拉的是铁南方山脚下的那堆炉渣,也只用去了不足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南人以种地安家立业,老窊岭那一块块红土地养育了一代代铁南人,铁南人又凭借地理与资源的优势炼起了铁,这一炼就是几百年,田地里的劳作加上炉火的薰陶,让铁南人既有对土地的情结,又有对铁的执着,流年岁月中,铁南的性格中多了份铁火淬炼后的冷峻,少了份田园的风情,“田南”真的不适合田南人遂变为“铁南”了,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南的历史是悠久的,也是辉煌的。铁箍门任姓家族曾经地位显赫声名远播,明朝年间老祖宗从洪洞来到这里,经几代人拼搏奋斗,奠定了家族的基业,修起了元帝阁三楹楼,还有宏大的住宅群,至今那元帝阁下的排水工程仍在发挥着排泄洪水的功能,让人叹为观止。任姓先人们也非常重视对后代子孙的教育培养。清嘉庆年间,任密老先生被泽州府举荐为乡饮耆宾,获得国家的认可,老人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情操堪为一流,深受人们的敬重。清末陈姓一支脉抓住茶马古道上的商机,做起了铁货生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诚实守信的经营,创建了享誉晋豫的“二合公”。民国时期,乡贤任夺锦出任壶关武乡县长,带领当地人兴修水利,种植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告老还乡后又办起了乡学,发挥着余热。这些铁南人是我们赖以自豪值得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农村集体化时代,铁南是周围人羡慕的村庄,它的土地的产值,副业的收入,一个工分一块钱的分值,领跑南半乡,铁南有几多满足,几多自豪。曾几何时,雨后春笋般的煤矿兴起,肥了集体,也鼓了个人的腰包,却没有一个人回望历史,思念祖宗。几十年过去,周围那么多村庄整修了古建,完成了与祖宗的对话,延续了乡愁,我们一脸茫然,却也不以为然,守着祖宗留下的土地怡然悠然,即使皇帝老儿过来,也懒得抬眼高看。殊不知,别的村多少寒门学子金榜题名,“鲤鱼跃龙门”改变门庭,又有多少人步入仕途反哺家乡,我们铁般的冷漠与优越的地理与资源优势形成的傲慢显露无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南百姓是勤劳善良的,当得知要募集资金整修庙宇时,纷纷捐资相助,那场面惊天地泣鬼神,人们的心里亮堂着呢,揣着明白决不含糊,这是几辈人的乡愁之地呀,怎能无动于衷!在开明人士的鼎力领导下,庙总算动工了,这是自下庙院祖辈修好后,近二百多年以来铁南村政治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人们欢欣鼓舞热情期盼。修好了殿堂,维修了上院,虽比不上过去的辉煌与壮观,也终于能让许许多多漂泊的心在此安放。后续工程还很大,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铁南不能永远地与“铁”相连,放下身段融入时代,少一份“铁”的冰冷,多一份“田”的洒脱。我们相信这千年的铁树定能开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南,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