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景门的变迁与洛阳令的传说

周兵

<p class="ql-block">  我游历了大半个洛阳城,也饕餮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旅游大餐,洛阳市区的一些繁华地段也已踏足其中。</p><p class="ql-block"> “洛阳之行,始于足下”。正当我为已经来过古都洛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时候,大街上的一则宣传广告吓了我一跳:“不到丽景门,等于没来洛阳城”!我惊诧之余,急忙打探:丽景门在哪儿?它有什么故事和传说?天那,闹了半天,到现在为止,我在洛阳城转悠了好几天,等于还没来过洛阳城呢!</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来,为了“来过洛阳城”,我必须到传说中的丽景门走上一遭,否则不就留下了“没来洛阳城”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来到丽景门,已是下午三时许。</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丽景门,闻其声,贯耳,观其型,雄浑。这个位于洛阳老城西大街最西边的高大古建筑群,城墙高大,重门叠关,大气磅礴。其箭楼、城楼、瓮城,再配以护城河的建筑结构,显得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据称,丽景门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在中国的古城门建筑史上堪称奇迹。后世中国的许多城门,都以它为蓝本,其建筑形式被历代统治者认可和采纳,包括北京天安门城楼等古代建筑。这在世界古城建筑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所以,丽景门又被誉为“东方古城堡”。</p><p class="ql-block"> 丽景门始建于隋代,其前身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之前,那时叫什么门,我不得而知。后来,丽景门成了隋朝首都洛阳和唐代东都最著名的城门。宋元明清时期,丽景门是古都洛阳四个城门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明清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据《隋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北曰宣辉门,南曰丽景门。“丽景”,其词意为“明丽的日光”。南朝江淹《别赋》有“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的词句,这算得上是对丽景门的写照吧。</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丽景门,是在明清老城的原址复建而成,总建筑面积两万五千多平方米,由城门楼、箭楼、瓮城、城墙和丽景桥等组成,属于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风格,城墙宽11米,高11.7米,城门楼高达30米,城楼、箭楼及长廊全部为木质结构,与“老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其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全省古建筑中居于首位,被称为“中原第一城楼”。</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里,似乎可以理解“不来丽景门,等于没来洛阳城”的缘由了。</p><p class="ql-block"> 洛阳贵为九朝古都(一说十三朝古都),曾经是中原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心脏,它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就像今天的北京城一样。“不到天安门,等于没来北京城”,恐怕也是可以这样说的,因为天安门承载着北京太多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天安门代表的是北京城的象征,那么,丽景门就代表了洛阳城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过程中,这个曾被称为“天中”和“中国”的洛阳城,自然成了中原各路政治力量激烈而残酷的争夺之地,也演绎出历史上洛阳城不断遭到破坏,又不断重新修建的伤痕史。难怪北宋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p><p class="ql-block"> 丽景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它见证了洛阳城历史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与洛阳城有关的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汉初年发生在洛阳西大街一带的“洛阳令”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这里就成了洛阳的城邑门户。当时,洛阳西大街一带治安很差,经常发生杀人劫货、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欺男霸女的案件。</p><p class="ql-block"> 由于洛阳是京城,皇亲国戚众多,官宦阶层遍地,一些地位显赫的人家,放纵家奴横行,仗势欺人,弄得洛阳城里乌烟瘴气,令东汉朝廷很是头痛,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和谐社会”的出现。</p><p class="ql-block"> 然而,负责城市管理的洛阳县令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城市管理就是不见起色,治安仍显混乱,犯罪依旧,“和谐社会”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朝廷启用年已六十九岁的董宣为洛阳令,负责整治洛阳乱象。</p><p class="ql-block"> 董宣曾任北海相、江夏太守等官职,清正廉明,执法如山。上任伊始,就遇到了湖阳公主家奴仗势杀人案。罪犯依仗主子是皇上的姐姐,杀了人后躲在府中不出,也没有任何官方人员敢进府擒拿罪犯,这可让身为县令的董宣犯了难。不抓吧,国法难容,也对不起死难者,抓吧,公主府没人敢进,怎么办呢?董宣思前想后,最终想了个守株待兔的办法伺机行动。</p><p class="ql-block"> 果然一天,公主的车队外出,犯事儿的家奴居然也跟随左右,队伍行至西大街附近时,董宣果断命人拦住车驾,在顶住公主的威胁后,上前抓人。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为防节外生枝,董宣干脆来了个先斩后奏,当着湖阳公主的面,砍了这个家奴的脑袋。</p><p class="ql-block"> 公主大怒,告到了光武帝刘秀那里,哭诉董宣“以下犯上,欺人太甚”。皇上闻之大怒,立刻传唤董宣到堂,并当庭宣布要处斩董宣。宫殿之上,董宣不畏强权,据理力争,阐述东汉开国以来,刘秀为恢复汉室,依法治国的理念和取得的成就,并以头撞柱,致血流满面,誓死捍卫国家法律。</p><p class="ql-block"> 光武帝在惊魂之中顿悟,当面免了董宣的死罪,只让其给湖阳公主跪下磕头谢罪了事。谁知董宣“一根儿筋”,认为自己无错,誓死不跪,并拒绝磕头认罪。于是刘秀命人上前按住董宣脑袋令其磕头,董宣硬是挺着脖子死活不遵。见此情景,皇帝也是无奈,只好作罢,也顾不上湖阳公主的不满和嘲讽,命令董宣赶紧退下,风波就此平息。</p><p class="ql-block"> 鉴于董宣的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刘秀觉得此人是国之栋梁,事后还重赏了董宣,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强项令”(脖子硬的县令)。 从那以后,洛阳城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东、西大街一带百姓的生活井然有序。那些豪门大户,一听到董宣的名字,都吓得浑身发抖,把董宣叫做“卧虎”。谈虎色变,门阀贵族们再也不敢随便欺行霸市,压榨百姓了。</p><p class="ql-block"> 董宣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任洛阳令五年,家中却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死后家里甚至连出殡的钱都拿不出来。《后汉书 酷吏列传》说:“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p><p class="ql-block"> 董宣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在范晔的《后汉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后来,董宣的故事还被编成了戏剧演绎至今,曲剧《洛阳令》和豫剧《洛阳令》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剧。这说明董宣的事迹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看,贪官污吏、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我们的社会需要董宣这样的人物出现,需要董宣这样的官员主政一方。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官民才能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 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处置和褒奖是值得称颂的,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面对董宣的“犯上”,他勇于自我批评,知错就改,放下皇威,知人善用,不计前嫌,继续重用董宣,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 当刘秀得知董宣死后家里连棺材都买不起时,不禁潸然泪下,说道:“董宣廉政,死后才知道他是如此的清贫!”&nbsp;</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刘秀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顾全大局,锐意改革,才有了后来的“光武中兴”。封建社会的皇帝尚能如此,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不是理应做得更好吗?</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记住丽景门的变迁和洛阳令的传说,让我们为东汉初年的洛阳令董宣“点个赞”。</p><p class="ql-block"> (完)</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号称“中原第一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