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导游“小热依拉”——之三,“大爱无疆,小爱芬芳。”湘女和养蜂女,两个“爱”的故事

且梦

<p class="ql-block">6月9日,车辆启动后我们的导游小热依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可可托海景区:由额尔⻬斯⼤峡⾕、可可苏⾥、伊雷⽊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它以优美的峡⾕河流、⼭⽯林地、矿产资源、寒极湖泊和奇异的地震断裂带为⾃然景⾊。这里不仅是景美,更有美丽动人的爱情和歌曲。然后我们继续前往布尔津,<b>去布尔津的途中我们还要路过北屯</b>。</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小热依拉很开心:等会儿讲两个真实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前往可可托海镇</p> <p class="ql-block"><b>第一个故事:尔如嫩草,小爱芬芳</b></p><p class="ql-block"><b>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和养蜂女</b></p><p class="ql-block">从富蕴县到可可托海距离不算太远,但也要走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间小热说: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可可托海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故事。情节早已传遍了网络。</p><p class="ql-block">“在一个花开草长的季节,牧羊人以草场为家,他赶着羊群着追逐草场。可可托海镇一片草场,牧羊人遇见了养蜂女,养蜂女追随着花开花落,哪里开花哪里就是家。在这个花开草长的季节,两颗漂泊的心慢慢走近,两人相知相爱。善良的牧羊人会经常送一些羊奶过来,而养蜂女也会把香甜的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毡房门口。时间过得很快,到了花谢草枯的的时节,养蜂女带着小孩悄然离去,牧羊人却还在草原苦苦等待,然而最终牧羊人等来的却是养蜂女嫁人的消息。”</p><p class="ql-block">其实吧从我内心来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故事肯定是虚拟的,并不一定有故事原型。但艺术总是高于生活本身的,但又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享受故事的意境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去找原型呢?在去年的春晚这首歌的作者王棋含着泪水为晚期全国人民专门演唱这首歌曲,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我家窗外的广场,大妈们跳广场舞,就用这个曲子。家喻户晓啦。小热接着问大家会唱吗?大家要她唱一曲,小热说她也不会,但用手机放在车载话筒给我们放了这首歌曲。一时间,我的心情和思绪也随着歌曲飞向了可可托海…</p><p class="ql-block">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p><p class="ql-block">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p><p class="ql-block">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p><p class="ql-block">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p><p class="ql-block">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p><p class="ql-block">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p><p class="ql-block">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p><p class="ql-block">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p><p class="ql-block">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p><p class="ql-block">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p><p class="ql-block">还是那里的杏花。</p><p class="ql-block">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p><p class="ql-block">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p><p class="ql-block">坐在车里静静的我在想,很多同行友人一定也在想到了那里的时候会不会碰到歌词里牧羊人和他的羊群呢?会不会碰到美丽的养蜂女呢?带着这份美好的心情我们到达了可可托海。</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的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牧羊人的羊</p> <p class="ql-block">老牧羊人和他的羊</p> <p class="ql-block">美如画般的可可托海的牧场</p> <p class="ql-block">美丽如画的牧场</p> <p class="ql-block">奔腾不息的额尔齐斯河</p> <p class="ql-block">真实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从可可托海景区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美好而复杂的,一是可可托海的美丽风景让我感动。二是我近距离的亲近了穿过额尔齐斯大峡的额尔齐斯河,它让我一个老水电人感动不已,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弯弯曲曲</span>河床中重叠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巨砾</span>,银波翻腾水流,流速很快,河谷里的次生林和河漫滩草甸宛若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荒漠戈壁上,真的是别具一格让人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我也觉得它最最与众不同的是:它是我国唯一流入 北冰洋的河流,源头在阿尔泰山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 克兰河、 布尔津河、 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 哈萨克斯坦境内 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它的全长有2969千米,在我国境内546千米,流域面积5.7万平方千米,号称新疆第二大河。</p><p class="ql-block">三是正如所料,小热依拉讲的故事虽然真实却高于生活。在牧场见到了牧羊人却没见着养蜂女,但我想就算见到也是此景非彼情啦。但故事和歌声为什么能这样的打动人?我想这就是尔如嫩草小爱芬芳吧。一个普通的牧民对女人对爱情的追求属于小爱,但却芬芳。故事和歌曲能让人闻到青草和牛羊马粪的芳香,更是非常浓郁的草原上的老百姓最普通、平凡、日常的生活范式和劳动场景。表达出了人最本真、质朴、纯粹的情感叙事和内心独白,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心灵深处和灵魂高处对爱情的追寻、怀想和感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蒙古语为“绿色谷地”,哈萨克语是“阳光照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乌逊马</p> <p class="ql-block">乌逊马</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河谷草原有美丽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总之更喜欢这首歌了。之后几天见到了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哈萨克语是“阳光照耀的地方”的那拉提草原,这么美的草原,我想养蜂女能嫁到伊犁的那拉提草原,牧羊人也会理解和放手。有时侯真正的爱对方就是放手。</p> <p class="ql-block"><b>第二个故事大爱无疆—八千湘女上天山</b></p><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往宿营地是布尔津。在快途经北屯时,小热依拉说,大家知道新疆建设兵团吗?大家回答知道。大家知道北屯吗?不知道。热依拉告诉大家:北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师部所在地。是当年的先辈们用汗水和双手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前往布尔津途经北屯</p> <p class="ql-block">我查了一下资料:汉朝为 西域都护府辖地,曾是一片苇湖荒滩,没有称谓,无人定居,继塞种人之后有匈奴,鲜卑游牧于此。唐朝为 北庭都护府辖地,先后为柔然、突厥游牧地。宋朝为蒙古游牧地, 窝阔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辖境。元朝为 岭北行省辖境。明朝为瓦刺汗国辖境,蒙克帖木儿的封地。明代,这里才因地平如毡,被游牧于此的蒙古人称作“多尔布尔津”。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 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治下的科布多赞大臣管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封地的阿尔泰乌梁海左翼旗和左翼后旗地。看完资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新疆的任何一个小地方都有丰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要讲一个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一个叫王丽湘阿姨的故事,小热依拉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五十年代初,因为新中国已经成立,新疆边境稳定,不需要打仗了,中央决定,驻扎那里的10万多官兵就地转业,组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的任务是在茫茫戈壁滩上屯垦戍边,这是一支迄今为止世界上从未有过的特殊部队,官兵们放下武器,拿起农耕工具,在荒原、戈壁滩上去创建一个个大型农场、牧场和工厂。接下去问题来了,这10多万官兵大部分人已过了结婚年龄,小的30多,大的40、50的都有,那时的新疆根本就没有姑娘去满足官兵们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需求啊,军垦兵说让我们在这里开垦种地,吃点苦也行,总不能让在这里种一辈子地,最后还落得光棍一条吧"。为此中央决定从内地招收未婚女青年,支援边疆建设,以解决大龄官兵婚姻问题,招收的时候也没说其实女兵们主要的一个潜在使命是跟官兵们结婚、生儿育女,只说是去支援边疆建设,去开拖拉机,做纺织女工…,第一批招收进疆女兵是在湖南招收的,因为这么好的工作,招收时是踊跃报名,所以很快就招到了8000湘妹子,这些妹子年龄都在十八九岁,总之都不满20。最小的一位王丽湘才15岁,是谎报了年龄报的名,她漂亮,有文化,父亲曾是国民党副师长。她背着爸妈报了名 ,离开爸妈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们。这批妹子们从长沙出发一路颠簸,在路上整整经历了7个月的颠簸才到了新疆和田,一到这里,就由上级定好那个女兵介绍给哪个干部,已经16岁的王丽湘被安排给了骑兵团营长31岁的杨晋生,她是死活不同意,逃跑过,又被追回来,其实,不说能否活着逃出戈壁,即使逃出去了,逃兵的罪名和她这样的家庭背景也是无法承担的,没办法,哭着也要过日子。时间一天天过去,两年过去了,再说这老实巴交的杨晋生倒是对她百般放任、呵护,最终也是感动到了王丽湘,才同意成了他的妻子,几年后杨晋生升为副团长,他们也有了两个孩子,这王丽湘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当地创办了学校、纺织厂,成为了一个风云人物。随着时间推移,一批又一批的支边姑娘来到新疆这片不毛之地上,跟当年的官兵们一起开垦拓荒,开枝散叶,一代又一代,从当年的10万多人壮大到现在统计有270多万大军的兵团人,当年十七八岁的姑娘们早就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们有的已经去世,活着的也是走不动了,兵团给她们的称号是"军垦母亲",兵团人有句顺口溜: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p> <p class="ql-block">八千湘女女上天山</p> <p class="ql-block">大爱湘女很美</p> <p class="ql-block">你能找到谁是王丽湘?</p> <p class="ql-block">小热依拉的故事把大家都讲感动了,她自己也哽咽不已。听完故事我在想什么是大爱?想当年,青春芳华的姑娘们向往着未知的天地,未知的生活,勇敢地离开父母和家乡来到新疆,她们不仅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选择。她们平静地用半个世纪的生活把被安排的无奈变成平淡和幸福的人生。稳定了军心,建设了新疆,这就是大爱!</p> <p class="ql-block">听说一位叫做卢一萍的作家将她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八千湘女上天山》,打开这本书,你能看到湘女们的故事,会让你想起这些鲜活勇敢的女孩,更会让人联想起大漠的红柳白杨。今天在新疆任何城市都可以看得到挂有新疆建设兵团牌子的各种公司和产品。</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回去准备买一本。</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小爱”或者“大爱”,都是青春在吐芳华。在大时代背景下湘女们无私的付出,把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小爱变成人间大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且梦2021.06.18。在途中…(未完待续之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