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诗教课,2021.06.18

秋杰

第一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一、诗文谋篇原理</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小序】谋篇,对任何文学体裁的写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很直接也很严重地说一句,如果不懂得谋篇,你是很难写好文章的,不论你是写散文、诗歌、小说或其他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更严重点说,不懂谋篇,其实就等于不会做事,或不会做人。谋篇,引申到更广阔的意义上理解,就是规划、策划、设计等意思。若这么想,那么,其实“谋篇”也就不仅仅是文学写作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生活、工作、做事(任何事)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因此,也就具有了更深远更广泛的含义。我们的文学写作写的是什么?写的就是人,写的就是我们的世界。世界的有序性,以及我们做事的合理性,决定了,我们谁也无法忽视“谋篇”二字。凡习诗词者,没有不知道“起承转合”这四个字的。诗学术语上,把它叫“章法”或者称为“结构”。我们这里,把对它的运用,称作“谋篇”。在写作的过程中,其重要性很大。和丶诗的章法比较起来,那所谓的平仄格律,以及什么押韵、对仗等等基础性的知识,简直就是小儿科了。诗的章法,给大家的印象一定是很难了。说它难,确实难,因为很多初学者,以及写作多年的老作者,都掌握不好它。甚至很多大家名匠,有时也未必运用得当。章法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难处,在于其好认识而不好运用。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有序性”。说它简单,因为我们从打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无不遵守它所喻示的规律。没有起承转合,实际上就没有我们这有序的世界。它,不仅仅属于诗说词理。有人说,我爱写作,但诗词难写,规矩些多,我就写散文、写小说或写其他体裁吧。或许写的也会不错,甚至也会博得一些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名声。由于有了些名声,于是就很容易被名声拴住了。他愈加不重视那些“难写”的诗词了,其实,每个人都会从心里喜欢中国诗词这样的文学体裁的。不写,不看,甚至言之不喜欢,基本上就是一个原因:怕麻烦,畏难。说句很实在的大白话,对中国文化而言,不懂诗词的文人,很难被称为一个真正的文人的。因为他没意识到,中华的诗词文化,实际上是中华文学的精端所在。精于诗词要义的人,去写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其实都是不在话下的。私以为,诗词之所以如此重要,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谋篇的讲究。而这谋篇的用处或益处,又不仅仅限于诗词体裁。谋篇的意义我不多说了,这里,主要想交流的是如何去“谋篇”,谋篇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规律性可言?凡诗必有起承转合,该如何运用呢?怎么起?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凡文必有开端和结尾,还有主题的展现,如何更精彩自然地安排布局?在这谨提供个人的经验及心得,以诗词谋篇为例,尽量详细表达清楚,供所有文学爱好者参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体布局的思考】说起整体布局,印象很宏大,大则不易掌握,实际上想来也不难。写诗填词,必然会有一个主题的。牢牢抓住这个主题,别把诗写散了,别写出主题外面去了,实际是就等于把握住了整体。有时,我们一时兴起,也未必拟定什么题目,情绪来了就是想写诗作文。这个情况下,也不等于没主题。这个时候,写什么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写出什么情绪,才是最重要的。这时,我们的情绪,就是主题。全篇上下,都需要围着这个情绪、情味或者情调进行发挥,能做到这点,也等于控制住了全局。我们写作的原则是:一诗只可有一意!这里说的“一意”,未必就等于一首诗里只能写一件事,而是一首诗里,只能有一种情绪基调,或者是一种情感氛围。即使同一首作品里有互相冲突的情感表现,也一定要有主和次的区别。次要的情感要素,起到的只是陪衬、反比、或者是用事的作用。我们说的整体布局,还要考虑前后呼应的问题(这也不仅仅是诗词写作的问题)。前面写的景色,后面未必一定要写上同一景物,甚至未必写上同一环境,但一定要写出同一种氛围。再具体点说,就是保持住同一个视角。作者的想象力可以任意发挥,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三山五岳地神游,但,要守住自己出诗意基点。诗文的“起”是诗意的起点,承是情思的起飞,转是思想情绪飞到了最高处,以至于从量变升华到了质变,如此谓之“转”。而诗法之“合”,则是一种回归。所谓的谋篇布局,其实要把握的就是这样起伏脉动的韵律。诗之音色,需要有韵律,那是为了声调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谐。但诗意的起伏,更需要有韵律,那是引人入胜,情感情味的牵动手段。音乐的开始,叫前奏,而音乐的收尾,其实也叫“合”。诗意的首尾,其合,也是具有回顾和总结的意味。最常见的,破坏整体感的现象,经常出现在景色描写上。诗以景言,是诗词写作必然的手段。一首没有景语的诗词作品,势必带来枯燥乏味的苍白感。不善于景物描写的诗作者,也必然成不了优秀的诗人。所以,换个说法,所谓的诗人,其实都是景物描写的高手。天下万物,为我所用,我意所到之处,景物俯拾皆用。那景物听不听你调遣,就看你的功力如何了。写景物的功力,其实就是选择景物的判断。假如,我们的主题思想是想写春花烂漫,你却非要写上秋叶萧萧,写上残花败柳,或者写上与春与花关系不大的景物,那,至少格调上是不和谐的。我们如果没有特别设计,就尽量避开这样的写。但,这种写法,不是绝对不可以,重要的是,如何在同一的气场里,化不谐为和谐,这种化的工夫,是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的,而不是想到哪就写到哪。我们写景色的时候,首先要要依情绪味道去选景色。诗里的景物,我们都称为“意象”,也就是说写我们选择看到的景物,而不是那种你所看见的任意景物。现实里,可能有阳光,有花香,但,我们此时情感低落,那么,阳光或花香等等种类积极正面的景物,可能就要拿来做陪衬了。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看这写的很春意盎然,很正面的。但,这景物描写,其实在全篇里只是起到一个陪衬的,比对的作用。主体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意,其实这是为了比衬后面的伤感情调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实,诗词作品的整体性,关系到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个字的使用,每个意象的恰当,每一处音律的搭调。一字活可成诗眼,诗有眼才有神采所在。任何整体性,都是存在于个性之中的。布局是大的方向的盘算,同时也是细节的集合表现。一首歌曲,一处跑调就算失败。一幅画作,一笔突兀就可破坏。一首诗,更需要的瞄了再瞄,改了又改。瞄的是整体的协调性,改的是不和谐的突兀音。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对我们写作来说,就是这么辨证地重要着。评析一首作品的优劣,首先也要看的是整体的结构性。【开篇之“起”】前人总结了近体诗的起法,有类如明起、暗起、陪起、引起、兴起等等诸多方法类型。其实,不需要过多地关注到底有多少种起法,以及不需要去记住哪样的起法是怎么起的。我个人的经验总结,非常简单,就是“自由起”。不论你先从景物的描述写起,还是以一种感叹的语气来开篇,都是可以的。可以破题直入,也可以比兴而开。起句的随意性,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的,换句话说,就是想怎么起就怎么起,丝毫不用考虑任何方法上的限制,不能受那所谓的诗词教科书的约束。对习惯了“规矩”的一些人来说,没有了规矩的约束,可能也不适应了,没有限制,那该怎么写开篇呢?我们需要总结的是规律,而不是套上规矩。诗之开篇的要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实是由作者的情绪所决定的。不同的情绪情调,就决定了不同的起法。比如我们因为一腔激情而催动诗意,这时,情绪是激动激烈激昂的,或愤愤不平,或一腔热血,按常理,此时,很难慢悠悠地从容铺景道情。这时,不妨就把自己的情绪之语,先喊出来,就以感叹之语或情绪感十足的语言来开篇好了。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开篇就是“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可谓是心意喷涌,直达而出了。心有块垒,激愤满腔,那不妨直抒胸臆好了,别憋着。再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也当是悲愤之语气。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开篇也很直接,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何等的痛快!还有一例比较典型的是毛泽东的《长征》,起句便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果,我们的情绪没那么激动。写诗的情感,是悠悠的闲情雅致,或者是低沉惆怅情怀,那么,就不需要先急着口吐情语了。可以先展开环境景色,将景色渲染足,那也就自然地过渡到或催生到情感的高度了。最通常的写法,是“触景生情”。诗词作品,先景后情是最普遍的写法。这也暗合上了那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开篇就是情绪之语,可谓是“赋”起,而更耐人寻味的,实则还是比和兴。比,比喻,总要有喻体的。兴,兴起,借物而及事,总要先言物的。实话讲,比兴的手法,才是诗词作品的根本。所以,若非块垒过重而不吐不快的情况,一般还是要以景物的描写为起端,更合适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请注意,诗词写作中,经常会有“用事”的。说一些事件,或引一些典故。这些用事的性质,和写景意象的作用是一样的。在诗理上,同样可以归做景语之范围。那么,在起篇阶段,言事引典,其实也算景起。同理,即使在后面有言事说典故,也同样应该把它们当景语来处理。以景而起的诗例,数不胜数,且只看一例吧,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悠悠情思,从一座琴写起。以景物开篇,蔓延至情。“起”的随意性,就是跟随着意向的趋势而起笔。情意情感,有浓郁和淡薄之分,也有激烈和舒缓的差别。不同的情绪,适合不同的起法。如果你的情趣足够,那么,不妨再设计一下“反起”或者“陪起”。也就是先说相反的意思,进而再比对诗意的主题。或者,先言相关或类似的景物,再过渡到主题的意思上来。形式的不同,完全取决于作者的设计思路和情趣指向。也就象我们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正叙,可以倒叙,还可以插叙。不同的叙述方式,也取决于文章内容的表现情味。还要重点说明一点是,诗词作品的“起”往往决定着全篇的情感基调或氛围。也正因为你的起是可以随意而起,那第一句,其实就最本真地表现出了你最原始之意的情感要素。情语起,很好理解。而景语起,则需要严重注意了,你起句选用的景物之寓意和风味,其实是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的。后面所有的意象,其实都是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起句的意象为出发点的。脉络相接,绵绵不断,皆源于起句的定位作用。所以,起句虽然我说可以随意起,但,却需要把握准,让它最贴近你的情感主流。因为,它是全篇情味的基石。与此相关的,颇有同类性的暗合的性质,还有近体诗的格律特点。格律有平、仄起收的四种形式,最自由随便的一句,就是起句格律句式的选择。这四种律句的形式,哪一种都可以做起句。而它一旦选定了,那后面句的格律形式也就跟着定了下来。一句贴着一句,句句连环而不可自选了。【延续之“承”】我们开始登山,策划好后,向选定的高山进发,这样的出发,就是前面说的“起”。而在出发后,那全部的登山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承”。登山要出力,很艰难吧?对了,写诗的过程中,最难写的,最难把握的,也是这个“承”。通常人们认为,决定一首诗成色的关键,是在转联(或转句)上,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诗里的“承”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或者轻视。我刚说,这个“承”其实是个“登山的过程”,它需要老老实实地,踏实稳定地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登顶(转)的境界。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家”,其实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最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情语早出”的问题。这就相当于,你刚出发,还没开始登山的过程呢,就开始描述登顶成功的喜悦了。不经过艰难的攀登你怎么登顶?还没有登顶,却开始说起峰顶之事了,那不是在胡扯吗?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少,你的兴奋(情语)言之过早了,过早的兴奋,带来的只能是后劲不足,春华早泄是也。在前面说“起”的时候,我强调的是“随意性”,其实,也是为了陪衬说明,这“承”具有不可随意的特性。有前人语“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骊龙之珠是什么?千金珍稀之玉珠,拿不起,放不下。给人的感觉是欲舍还留,诱惑大,意欲趋之,却不能太近。草蛇灰线又是什么?蛇从草间过,没有脚印,却有轻痕。这里形容的就的“承”的性质,它应达到的那种感觉。首先是不能离起句太远,要有接续的作用。但又不能完全重叠起句的意思,若即若离之。说白了,起句写什么,承句就要以它为起点,或放大境象,或细描深化,总之是个发展繁衍的过程。如我所比喻的登山,起句是观山看山而出发登山,承句就是,低首努力,延续这最初的设想,实践它。登山的行为,是要老实努力的。不可太多花哨,因为一不小心会跌落山崖的。所以,由上阐述而看,承的要求,首先就是一个“稳”字当头。写诗啊,在写承的时候,一定要稳的下来。即使有满腔的激情,也要先压一压。这一“压”的工夫,才是写作功力的真实表现。这就好象你在准备跳高或跳远,在起跳的时候,你总要压低一下身段,才能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张力。还可以把它比喻成弹簧,承,就是把弹簧进行压缩的过程,压的足够紧,那放开的时候,弹簧的反弹力才更大。也就是,你后面需要升华的转句,会有更大的出彩力度。诗的起篇写景,那承接的阶段,就要把这景色渲染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步垫高,高到足到可以触动人的感觉的程度,才可以达到那“触景生情”的效果。如果诗的起句是以兴叹而起的,那么,就需要让起句的兴起,有个依托,让它沉稳下来,接一下地气。换个虚实的说法就是,如果起句写的实(比如景描),那承就要对其虚化,由点而及面,由低而高升,由粗而细化,或由近而远播。凡此种种,就是种子发芽生叶的过程。如果起句写的虚(如兴叹句),承的作用,就要以实接虚。比如开篇有个“怒发冲冠”在前,其实很足,冲天而起,属于“虚”,那接住它的,就不可再虚了,而是要实下来,接上一句“凭栏处”,进而再用更具象的景物去接住它,消化它---潇潇雨歇。如果把开端部分整体看成是虚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语气高位,那么,接下来,就不可再高了(也没法再高调了),而是以景物或客观现实描述化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所以,我们看这阕《满江红》,虽然起的高调,却真实贴切,感同身受。皆是因为,它承接得当,不论起的多高,都能接上地气。承,其实就是起到这么个舒缓消化的作用。这是需要把握好力度,拿捏好尺寸的细致活儿。真正的诗词写作功力,其实在这里最见真章。【华丽“转”身】所谓诗词术语里的“转”字,其实,等于一个“变”字,或者是一个“升”字。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升,则是意味着一种升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前面说“起”和“承”的时候,我说到了随意性,和不随意性。到了“转”的阶段,其实,又到了新的一个随意性的阶段。也就是说,在前面起和承铺垫足够的情况下,“转”是具有随意性的。可转的方向,具有无限多的可能。因为所谓的“转”,从本质上,其实就是客观到主观的境界上的一种转变,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一个跨越,因此,主观性的跨度,可以非常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起承是母体,而转是其子。不论变化千万种,母体所传下的基因是不能变的。也就是说,转是一种“变”,但绝对不等同于“变异”。丑小鸭也许可以变成天鹅,却决不可以变成老虎,就是这意思。还有个说法,转,就等于挂钩。同样说明的是,转的再夸张,也不能脱离前面铺垫的情绪氛围。如果起和承是十月怀胎,那转就是一朝分娩。如果起承是起跑和助跑,那转就是腾空而起的飞跃。如果说起承是攀登高山的过程,那转就是到达峰顶的境界。爬山的时候需要俯首弯腰,而登顶之后,则可以振臂高呼!如此看,转,应该是诗作里最精彩高潮的部分了。可是我们不应忘记,转的如何,其实并不在于转句(或转联)本身写的是否华丽漂亮。它的靓丽,实则完全取决于前面铺垫的是否恰当和充分,尤其是承的努力,是否做的足够好。助跑速度快,起跳前的身段姿态压低的恰当,你才能起飞的高和远。没有好的根基,高楼大厦是建不起来的。因此,还回到前面说的一个现象上来。很多很多人,把情绪高潮的描写,在承的阶段就释放出来了。情语先出,实则是一个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忌。怎么才能判断出是否属于情早现象呢?我们不妨大致地把诗体按虚实分成二个部分,起承为实,转合为虚。先实而后虚,是符合普遍审美规律的。正如,先出叶,而后开花。先进园,而后摘香。先睹物,而后沉思。关于转,不想多说。转的写法,其实个性化更强。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与起和承做同等层面的描写。主要特征,就是虚化。从景物到心思的转化。从客观到主观的升华。从自然到人文的进步,或许,还可以理解为从无人到有人的境界。【余音之“合”】合,或者称为结,其实是比较难以掌握的。收官之笔,对一首诗的成败来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用前面的跳高跳远做一下比喻吧。起跑、加速、腾空……,而后应该怎么样?地球引力会无情地告诉你,你跳的再高,它也会把你拉回地面的。因此,这个落地的过程,就是合,也就是尾。但,结尾就是结尾,为什么还要称为“合”字呢?落地的过程,不等于起跳的逆向动作。落地后,我们会回首张望,回味一下这一路走来的滋味。我们还会注视他处,我们刚才是起跳,是否会带给他人影响。我们的落地,不是从天外流星落地,是从起跳的最高点而返回来的。写诗就是写生活,写人生,写世界,所以很多看似不相同的现象,其实都具有相同的道理在其中。因此,我们不妨根据这样的比喻认识和联想,总结出“合”有这样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需要回扣主题。未必一定要重写开篇时的景物,但一定要对前面所述情景进行呼应。这种呼应,可以明呼,也可以暗应。前后呼应,首尾相顾,才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这种呼应,或者回扣,其实在感觉氛围上把握住,也就可以了。2,需要顺势而下。这个势,是转句之带来的余势。也就是说,结句一定要跟着转句走来。转句所写的什么,结句一定要循其脉络而来,不可随意拐弯的。3,需要具有发散效应。或者称为转移他处。这个“他处”未必就真的写出新的景物,只是有所指向,或者写出趋向或转向的势味就可以了。否则把他处写过于“实在”了,就会另生新意而干扰主题了。我们再次提到随意和不随意。到这里,我们该总结出起承转合这四个字,其实是有二个随意,二个不随意。起,可以随意的起篇,而承则不可随意的承接。转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合则不可能过于随意了。这也相当于一种节奏感的效应,一张一驰,一起一伏。我们再结合诗之格律来看,所谓的格律,不也是这种节奏效应吗?格律是外在音律之脉动。而章法是内在意蕴之起伏。章法者,实则客观的、艺术的、归纳性的规律而已。章法不是法,它只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美的一个途径而已。格律也不是枷锁,它意味着,也是一种美的韵律感。如果没有节奏感,任何事物都很难被冠以“艺术”二字。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甚至包括其他的艺术形式建筑、雕塑、舞蹈……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跳出诗词的文字框架,跳出文学的文字影子,用大世界的自然性来解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诗者文者,一通百通,岂不乐哉!</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4月22日晚于深圳长青诗社群(第一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二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二、浅谈七绝</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七绝说起近体诗,我们最早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七绝了。在我们半懂不懂的时候,往往就会写一些七言四句的东西,我们会毫无犹豫地把它叫做七绝。当我们真正的入门了,我们就会知道,学习近体诗是要从七律入手的。因为不论从格律、平仄、对仗、押韵、谋篇等方面,七律都能比较系统的体现出来。学好七律,才能为学习近体诗的其他体裁,乃至为古典诗词的所有体裁的认识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也正是在熟悉七律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七绝的写法。对于七绝的概念,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绝句也就是截句,七绝是从七律那里截来的。所以,我们对七绝的认识,常常认为它是掐头去尾的七律。其实,针对七绝而言,这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七绝写作的特点,一般是以起句押韵为主的,看这起句的平收而押韵的特点,就打破了截句的平衡对称的概念。七绝的文体特点,是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更适合表达一种“意”。表达情感的细腻和起伏感。可以肯定的说,七绝不是七律的“截”,而是自成一体。近体诗的几个体裁中,七绝的特点是最鲜明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七绝的一些特点,以及它与其他体裁的区别,做一简单阐述,交流本人的心得,以期各位的指正与批评。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七绝,我们这里先欣赏几篇古人的。读一首义山的七绝:(例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来品味一下杜牧的七绝:(例2)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杜牧的另一首:(例3)执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再来看看我们诗仙李白的七绝:(例4)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首先,从音韵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七绝,我们约定俗成的写法是起句要押韵。当然这是指多数情况而不是死框框,七绝起句仄收的情况也有,但是只占了很少的部分。比如义山的这二首(例5)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例6)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这就是起句不押韵的情况。但注意一下,起句不押韵的,前两句多为对仗句。也就是开篇我们所说的具有截句的性质,是体现了一种对称性。我们还知道,五言的起句和七律相反,五言的起句多为仄收,五言的律或绝前两句以对仗的情况比较多见。这说明了什么,这里体现的是一个音韵上的特点。七言的音节表述比较充分,比如我们用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里的平仄分配比较充分并具有足够的空间形成音韵的起伏感,而五言呢?在格律上,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掉每句的前两字,就是标准的五律或五绝。五个字,在节奏感的表达上,当然就没七个字表达的那么充分了,所以五言诗的特点,在音韵的表现上,多为句和句间的配合。因为一句五个字,表达不出一个完整的旋律段,所以,五绝或五律的起句多为仄收,用下句来完善它音韵上的完整性。上下句合起来,才读得起伏错落,形成音韵的完整的美感。七言,七律或七绝所用的七言字,本身就可以完整的表达了。这就是七言诗为什么起句多用平音字而收,并且要押韵的原因。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全唐诗,我们就会发现,七言起句不押韵的,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五言,则相反,这不是谁规定的规则,这是音韵特点所决定。七言起句的押韵,还可以压住全篇韵律的基调。开篇时,十字一收韵(五言)可以接受,若十四字了(七言)再收韵,就容易使音韵感散了。对于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七绝,更是如此。七绝,短短四句话,第一句就押住韵脚,会使诗的节奏感鲜明,会加强诗的韵律性。第一句的押韵,也打破了截句性质的对称性,使得七绝具有了不对称的灵活性。这就是我从音韵角度分析的结果,希望能说清七绝(乃至七言诗)起句适合押韵的原因。诗乃韵文,韵上的和谐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首要任务,没有音乐性,难以称为诗。下面从章法角度上分析一下七绝的特点。近体诗的章法是起承转合,它对所有近体诗的体裁都是适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甚至,对于填词,写曲,以及写作古体诗,包括辞赋等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只是,要尊重这种规律,不拘泥起承转合的框架,不同的形式,不用的运用。即使同一体裁中,关于章法的运用也是可以灵活掌握的。对于七绝而言,也很好理解,一般的来讲,七言四句,每句分别对应着就是起承转合的应用。只是,在写法上,因为体裁的关系,我们要注意它自己的特点。起,适合怎么起?承接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七绝的转句,怎么才能转的更好。结,七绝肯定也有自己独到的结的味道。说七绝,就要说到同样是七言的七律了。七绝相对与七律而言,字数被砍了一半,那么,很明显,我们要求七绝的写作更精练,字句的斟酌要更仔细。七绝的四句分别对应上“起承转合”四个字,这是不难把握的。从一般概念上来讲,这个七律的谋篇非常相似。我在讲章法的时候常常标出例如“转联--对应律而言是转联,对应绝而言是转句”,章法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所谓诗的章法就是诗的结构,而七绝的结构要比七律小的多(至少在外形上)。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砍掉一半的篇幅,还要完成“起承转合”是不是难度更大了?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七绝,远不是我们未入门时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七绝,字字如金,重复罗嗦的意象统统要舍得扔掉,累赘烦琐的形容一刀割去。写七律时,我们尚且要求字句凝练,要避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类似合掌等一类重复的描写,七绝要求的更要严格!要精练再精练。其实这倒不是大问题,更要命的是,七绝不仅仅要求精练,还要你具有通俗白描的性质。七律看起来可以象是在读文,时而晦涩点也是允许的,但七绝就不允许了。七绝要求比七律更凝练,却要求比七律更通俗流畅。我们读一下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哪个艰涩难懂呢?我们不妨再看一下李白的这首七绝:(例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娓娓道来如诉如歌,是不是很平常的句子啊?罗嗦吗?不罗嗦,字字到位。艰涩吗?三岁小儿都可以倒背如流,是吧?再看李大仙的另一首:(例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看多么自然流畅,多么通俗易懂。什么叫七绝,这就叫七绝。七律追求的是工典之美,相比较七绝而言,七律就是文,夸张点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那“八股文”。要求你工而典故,对称而平衡,典籍深蕴而含蓄悠韵。七律的精致在于“工”,所以七律对对仗的要求特别严,没有对仗就没有七律。它是精雕细作的大活。相比之下,七绝才是“诗”!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是“诗言志”是吧?七绝更能体现出对于“志”的表达和舒展。可以写的非常细腻,也可以写的放肆开阔。具体的形容一下七绝的特点,就是那么“私字一闪念”。七律可以铺展的是一个大场面,是全景,而七绝所抓住的,也许就是那么一个片断,一个忽闪的感情浪花,一个一闪而过的情景剪影。怎么做到呢?这就要求在结构上做调整,笔墨限制的严,量少,那么就要将有限的笔墨点在最重要的地方去。在总的章法基础上,七绝要有七绝的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七绝结构的特点是“盖高楼”,是要加强“立体感”,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所谓立体感的表现靠什么?当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了。修辞上的锻造,语气上变化,给人以或问或否定或设个“局”,或抖个“包袱”,让人觉得为之或一惊,或一趣,或一悟……等等,总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读者啦。下面分述一二:1,七绝的起句要压阵。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在写七律时,我们推荐七律的起句适合平起,因为七律具有“文”的性质哦,起的平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渲染足够的气氛,那么在转结处,在后面就可以高调的掀起“意”的高潮来了。所以七律多为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景为情做铺垫,情借景来发挥。这也是所谓“起承转合”的要义所在。七律是否能构建稳定的结构,也皆在于此。七绝呢?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铺展和渲染,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短短的28个字,怎么表达?要注意,七绝,起句就要“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压住阵脚。起句不着力,后面就很难表现了。我们看(例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个问,就将读者吸引了过来。再看(例2)“何处吹笳薄暮天”,(例8)“谁家玉笛暗飞声”,也是一个问哦。这种手法是常见的,很有效果。我们再看(例3)“执袂还应立马看”先告诉你个“应该”,后面再做陈述。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例9)杜牧可怜走马骑驴汉,岂有风光肯占伊。只有三张最惆怅,下山回马尚迟迟。这是起句仄收的一个例子,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起句表现--“可怜走马骑驴汉”,上来就给一句“可怜”很吸引眼球吧?其实,七绝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轻,不然后面就很难收束住。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七律中的“转”的写法直接提到起句上来,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都是为了在短短的字数当中,尽快的推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题。慢条斯理的铺完再提,在七绝中是行不通的。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我们看这个例子:(例10)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起句平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就来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个观点,“亮点”不可过多,尤其是七绝的体裁,字数本来就少,突出一个“亮点”就足够了。前面我说了,七绝的性质就是“私字一闪念”,闪的多了,就是长明灯了,就没闪烁的效果了。总的来说,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应该接应一下,并缓冲一下这个高调,并为转句做好准备。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么转结二句就不适合再高起了。同样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高调之句也可以放在转句或尾句。不论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为它服务,对它铺垫收束或者散发。章法上没有一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规,重要的是整体的协调性。3,转句,要突兀。前面说了,写七绝就是要盖高楼,要构建立体效果。而转句,就常常是这楼的最高点。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我们所谓的“高”一般是指语气上的高调,语气上给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这类的语气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转句,转句就精神了。语气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这里试以本人的一首绝句做例子:(例11)最怕清明看北邙,残寒销尽又添凉。十年孤冢烟不散,谁在风中哭洛阳。先声明一下,俺这不敢和前贤比肩,只是拿来说明自己对七绝写法的认识,呵呵。“谁在风中哭洛阳”,我这是把疑问的语气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对诗意的发散作用,形成余音。但是在转句上,我却采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烟不散”,这才是诗意的高点所在。转句要突兀,我就让它突兀到孤冢之烟经历十年而不散。夸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修辞手段,加上否定的语气,构成了诗意的楼之最高点,形成立体效应。所以,对这些语气的运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实,我们再怎么强调起呀转呀的作用,其基础出发点,还是以正规的章法为准绳。而这里之所以被称为“转句”,那么,这里还是我们聚焦的重点所在。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楼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4,讲述章法时,最难讲的就是结。最难以描述起规律的也是结。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其结总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特点。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但是,一般的经验而言,结句,是要跟着转句走的。我们看(例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结是跟着转句走的是吧。再看其他的例子,多数都是接应转句而来的。但是难点在,不仅仅接应转句,在接转的同时,还要照应前面的意象描写,也就上面我们所说的“收束”作用。这里再把(例7)搬过来品味一下:(例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结句,可以写的轻松自然,但是必须具有这些效用。上面从章法的角度来分析了一下七绝的写作特点。我们会再次感觉到,七绝,很好写,但是很难写好。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平仄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我们要注意的有几点,一是音韵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节奏美感。尤其是韵的把握,让韵字贴合主题旋律,贴合每句的字意,押韵八戒在这里时刻要警惕。二是结构上它具有多变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础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调性。三是在炼字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但是炼字上方法和七律没有大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七绝的语言要以流畅通俗为主。千万不要堆砌,也不要有任何的强凑词字。这里强调的是尽力避免我所谓的“多动症”(一句之内不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词)。写七绝的基础,还是写好七律。这是要再次说明的。</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4月29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二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三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三、想象力之探索</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一,简说想象力说起想象力,其实是很深奥的一个心理学课题。想象力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类大脑最高级的一种认知过程。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对它进行心理学上的学术分析,而是,在我们都理解的“想象力为何物”的普遍认识基础上,对它进行梳理和探讨,进而摸索出增强我们想象力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因为想象力具有“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区分,或者说,是被动想象和主动想象二方面。而利于我们合理规划思想和行为的想象力,是一种主动想象,所以,我们主要探讨这样的“有意想象”。这样的想象具有积极的、主动的、有目标的想象力的拓展。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如何能更“会想”,如何能想到“更合理、更好”的东西。想象力关乎我们生活的一切,乃至于关乎我们的生存与进步。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成为不了人类,最多时候还是在树上和其他猴子抢桃子吃呢。没有想象力,我们就没有艺术可言,更不可能有文学艺术可言。当然,更不可能有诗词歌赋这样高端的文学艺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诗与想象力对于诗词而言,实话说,它完全就是想象力的产物。不论是我们写景还是言情,都是我们对心理中保存意象的组织、提炼、加工乃至修饰的过程。因为诗词艺术是由想象力构成的,所以,想象力于诗而言至关重要。想象力的境界,决定着诗词的境界与品位。我们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就是我们思想能力的一种体现和修炼。不仅仅于诗、于散文、于小说乃至于琴棋书画,乃至于事业前途,乃至于正常生活中,想象力都是必须提升和修炼的。修炼想象力,我们一般人无法通过那些深奥的心理学来体会什么深层的意识哲理。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根据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根据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根据我们所欣赏到的诗词佳作,来探讨一下,怎么提升自己的想象力。1,联想法(由此及彼)联想,由此及彼也。可以是同类联想、同音联想、同形联想、同义联想。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点共同点,就可以把想象力过渡过去,联系过去。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水滴,那么,由这个水滴就可以展开联想方式的想象。水滴是水,聚小水而成大水,那么,从小水滴开始,溪流山涧,江河湖海,汪洋一片,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思想范围内。这就是同类而联想,进而,含水者,类水者,皆可以进入我们的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野。滴水,亦可以滴墨,亦可以滴汗,亦可以滴血,亦可以滴泪。凡此种种,从一个小水滴开始,就可以展开我们无穷的想象。想象有了,语言描述起来就容易了。比如:散文式描写:“一滴水珠飘落窗前,有如一滴情人的眼泪。眼前只有雨丝飘散,而你又在哪里呢?”格律诗描写:檐前洒落一斛珠,珠泪盈盈有却无。花影流香谁梦里,醉中借我洛神图。小说描写,杂谈叙说,甚至政论描写,都可以由一滴小水珠而起。比如我们写政论: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亿万滴水就是海洋。政权就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有时候,想象力就是一种联想,由此及彼,沾边就赖,挂上就扯。请注意前面举例的这首诗:檐前洒落一斛珠,珠泪盈盈有却无。花影流香谁梦里,醉中借我洛神图。第一句写雨滴(水滴),第二句写泪珠,水珠到泪珠的联想。不论雨滴还是泪珠,其实都是水,水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那么第三句“花影流香谁梦里”,就借用了这样的“流动性”,从水质水形方面的联想,到水的特性的关系的联想。这样以水为脉,即为诗脉。尾句,没有水,却用醉,挂钩上了前面的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醉梦之境,若有若无,亦如浮云兮兮,云即是水,又联系上了水性。写作的时候,就要善于启动自己这样的想象力。欣赏的时候,也应该有想象力。2,发散法(以小写大)前面说的水,是水形的变化,同类的而已。但其实也说到了“发散法”,怎么发散?比如我们看水滴--雨水--小溪流--河水--大江--大海--海天--地球--天地--宇宙--自我。以小及大,泛而滥之,尽情发散去好了。需要想象的时候,不要约束自己。我们平时对自己的约束还少吗?写诗,就是在解放自己的思想里,施展想象力。我们从一个小水珠,就可以想到这样无限的空间,很厉害吧?而这样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理解,都可以做到。水滴不仅可以积少成多,变成江湖海洋,变成大千世界,还可以“变态”啊,写出它的“变态”,也是发散之,延伸之。比如,水可以凝结成冰,冰者亦是水,是冷酷的水,是僵硬的水,是坚硬锐利的水。所有对冰的形容,又都可以和水联系起来。只要给他一丝温暖,它就一定会被感动的融化了。水变态到蒸汽,那么就形成了云。浮云朵朵,白云、乌云,晚霞、彩虹,都是水啊,那里正是一滴滴小水珠组成的。关于云,我们又可以无限的想象去发挥。以小及大,也可以是以小含大,以小写大。正可谓“一花一世界”是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到的只是一滴水,通过我们思维的发散,就可以让它漫延到任何角落去。水之柔软,就像我们内心深处的性情。所以才有“柔情似水”。水之柔润,正如女人的美丽,所以我们才有“女人是水做的”之说法。水之特性,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热,其冷,其炎凉,都是我们可以借来用的。言其凉,我们说“月凉如水”。言其热,我们说“扬汤止沸”。3,跳跃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列出很多意象,都是独立存在的。但是,把他们罗列串起来,就是一幅流动的画面。意象组织起来所达到的效果,就是“意境”。前面几句把情境已经铺设丰满了,结句的“断肠人在天涯”也就呼之欲出了。还有,各自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景物,我们都可以想的到,但把他们有效地按照艺术规律组织起来,才属于真正的想象力。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看这四句,就是四幅完全独立的画面,表面上看,也几乎互相不关联。想到黄鹂,想到白鹭,又想到千秋雪,又想到万里船。不同的画面组合,其实所构成的情味基调却是一致的。随着景物又静而动,由近而远,这样的动静之间的起落,就是一种艺术的组织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而“千秋雪”是时间跨度上的描述。“万里船”是空间跨度上的描述。时空交织,整体的诗感也就丰满了起来。在时间轴上空间轴上我们各自都可以展开想象。时间空间还可以交错而成,前面说的这“千秋雪”“万里船”这样时空的穿插跳跃思路,就是一种方式。时间上的“正叙”“倒叙”“插叙”,都属于在时间上的穿越和往返。物理定律不允许我们穿越时空,但我们的想象力不受物理定律限制。“去年今日此门中”就是先把时间倒流回去。“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就是把视角延伸到未来。此例种种,触类旁通。三,想象力的因果关系上面的“联想法”“发散法”“跳跃法”等,还可以有穿插法、回旋法、并行想象法等等,我可以列出很多种。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法”也不是真的法,而只是一种考虑的方向。因为想象力这东西太虚,约之以“法”反而限制了想象力本身。但我们所说的想象力,也需要给它以定性。不是什么样的胡思乱想,都可以称为想象力的。1,想象力的逻辑性逻辑性,也就是因果性。或者是在时间特性的基础上,有因果关系。这是想象力定性的前提。有些因果关系是显性的,有些则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隐性的。我们的想法,通常表现为显性的逻辑态,也就是所谓的“有条理”,例如“因为A,属于B”。而那所谓的“蝴蝶效应”则属于隐性的逻辑关系了。以逻辑而推断,也是一种想象。这在多数情况下,是依据经验来判断的。我们平时在写作时,要善于利用这样的“逻辑推论”。前面写“山雨欲来”后面跟着就可以写“风满楼”,因为这就是经验感受。同样,前面写“风萧萧兮”跟着也就可以写到“易水寒”。风和雨的关系,依据生活经验我们是有判断的。晴朗的天气,忽然压过了一大片云,那么势必有温差存在,也势必起风。乌云卷来,多数都带来了雨。所以,我们经常把“风”和“雨”相关联,相因果。所谓“想象力”就是要能放飞出去,还能收得回来。或者说,我们所能想象的东西,要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方向上(不跑偏),或者有迹可循的脉络线索。也就是,至少要具有或明或暗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这样可以找到的逻辑关系,或者相关情味线索,那么,所谓的想象就因为过于离散而没有实际意义了。2,想象力的非逻辑特点想象力,可以依据推理而来,还可以超越一般的推理。有时表现出一种零散的、分割式的想象状态。这就是人类大脑奇妙的高级性能。当然,所有的想象,都是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已知的东西,按“蝴蝶效应”的原理来说,就势必有联系。所以,所谓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非逻辑想象”其实也一定有内在的逻辑要素在其中。因果关系过于离散而不合理的想象力,其实也就不成为其想象力了,那就是在胡说而已。比如有人写诗,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现代诗”,把一些毫无关联的东西拼凑在一起,而且,既没有因果关联,也没有情味联系,更没有内在统一的脉络布局。只是以为这样能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其实是大错的。不要忘记,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写诗时候的想象力,是为诗篇服务的。诗篇之艺术表现力,首先取决于主流审美观。超越主流审美观的任何想象都属于“离奇”,而我们只接受“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不接受“不合情理的意料之外”。所以,想象力的“非逻辑特点”其实就是一种“意料之外”,它的前提,就是我们可以凭经验、凭推论、凭我们已有的审美观价值观可以理解。四、想象力与诗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诗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而著称,更有其特别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锦瑟》一诗所引用的典故更不只一个,而这些典故经诗人加以融合,“经过主观想象的创造,而具现一个全新的意象。”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时间与空间的跨越、想象,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读来亲切感人。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前两句写别浦晚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不尽是写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深情和遗憾。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不欲作“从此无心爱良夜”的苦语。似乎意味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种慰勉的语调。诗中提到“关塞”,大约友人是赴边去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新来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5月6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第三将)</p><p class="ql-block"><br></p> 第四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四、诗论摘要(识体)</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舍得在之前的讲座时也多次介绍过,七律字多(相对的),适合从容铺排,多以言情抒意为主要写作方向,我们要记住,七律是以写“意”为主旋律的,所以,七律之景色铺垫,只是起到为这个“意”做序引的作用。所以,在结构上,七律的章法要求比较严谨,一般而言,以景起语的为多(起法可多种)。转联开始,适合进入情语描写,尾联时再回景扣篇。关于绝句,其表现形式特点,与律诗差别较大。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用在这里做比喻也比较合适。绝句字少,其“体形”之小,则决定了必须以灵活灵动来发挥特长。写绝句必须要以灵动为要写作主格调,这是由其体裁特点所决定的,字少,没那么大的铺排空间,不允许你从容地渲染个够再发挥情绪。所以,其凝练性要求更高,而且要句句精警,吸引眼球。其结构特点又体现不同的形式。七绝和五绝也存在着差别,七绝是诗之精灵,我们下面可以先从七绝写作说起。认识其特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其写作规律,也使之写作训练有迹可寻,有规律可言。五律,因为是从五言古诗而来,它本质上属于一种“过渡”性的形式,是从古体诗到近体诗过渡时的一种形式。所以。其格律上可能略宽松些,古诗中所谓的“特拗”之句(或三仄尾等格律特殊现象)多是在五律上出现的,它适以古朴写意为主格调,以客观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实为主要表现写作方向。五律,它具有什么特点?首先,它基本上适合客观为主的描写。类似各种田园诗。那么,对于格律,他们习惯性的表现为“拗”。这样,格律的变化就非常大。不仅仅出现拗救,也经常出现我们今天认为忌讳的“三平尾”、“三仄尾”,甚至乱律。归纳起来,我们反而总结出一条规律,五律之体,适合“拗”。也就是“无拗不成五律”。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反对格律诗,他们会说,古人写诗也出律啊,经常出现三平尾啊,各种出律现象。这是因为,不懂五律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所以,五律中“意象”描写是主要手段,一般所谓章法中的“起承”铺垫成了主旋律,说白了,就是多写景物或事件,少写感叹之情语。其“意”的表现,则多是在尾联一带而过,多是对前面意象的点睛之笔,以为结声。至于五绝呢,比较不好说。在舍得看来,这种形式的诗格更象是一种“返朴归真”。五绝个头最小(仅20字),却反而不适合以灵取胜了,以小见大才是它的特点所在。诗写到五绝,反而要一字压千斤,个头虽小,要求却反而是一种凝重和大气。这种“返朴归真”之高境界高难度,是近体诗中最难掌握的!不懂诗的人往往觉得它字最少,所以好写,其实正相反。钻石个小,其华丽大气,却远胜一块巨大的石头。好,先简略介绍一下近体诗不同形式的“体”之特性,我们才能量体裁衣,才能借“体”发挥,这是近体诗写作之前要先有所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解和认识的。这几个形式中,最具特色的,舍得认为应当是“七绝”,换句话说,所有近体诗的形式中,最能出“诗味”的,就是七绝这种诗格。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近体诗中最简短的一种。其体制是每首诗两联四句,每句五字;双句必须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韵脚平仄均可,常例多为平声韵。精炼短小是绝句的一大特点。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要做到言简意丰而又耐人吟咏品味,七绝尚且不易,五绝则更是难上加难。“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但是,不易不是不能,而是要求作者思想境界要更高,体察事物要更细,文字功底要更厚。要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物或深挚婉曲的情感加以提炼和概括。正所谓集四海于净瓶,纳五岳于粟颖;蒸粗粮百石,始得美酒一盅。五绝的写作,外在形式上除了要遵守韵律和声律外,还有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所强调的“绝句之法要宛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也。”这段话把绝句的创作难度、体制特点,分析得很精到,并且明确地指出了绝句章法结构的关键所在。值得我们细细揣摩。我们最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首联说“白日依偎着山脊缓缓落下,波涛汹涌的黄河滚滚奔流注入大海。”这是登楼望见的景物,诗人缩万里于咫尺,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接下来,诗人不是继续描写自然风光,而是笔锋一转,出人预料,别翻新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即景兴意,把意象引入更高的境界。既体现了诗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给读者展现了更加宽广深远的视野,使人领悟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这首绝句堪称独步千古,因为它把诗歌的四要素“词、理、义、兴”,即语言、思想、情感和形象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浅近朴素的20个字,把明丽醒目的色彩,无音却震耳的涛声,身心可感的气势,催人奋进的激情和充满睿智的真理一一传导给我们。这是运用形象思维彰显生活哲理的典范之作。另外,全诗声律规范,对仗工稳。首联正名工对,使诗句厚重有力;尾联流水意对,语气流畅,羚羊挂角。充分显示出诗人驾驭语言的娴熟技能。从王之涣身上不难看出,文学创作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并不取决于人的名气、头衔和人为的包装,而是取决于作者的学养、悟性、胸襟、人格和心境。通过对王之涣《登鹳鹊楼》一诗的分析,可见一首好的诗歌必须是立意高远,必须能令人心动,而其素材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南朝梁国诗评家钟嵘在《诗品》中说:“气之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物,物以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也就是说,诗歌是自然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激发了人们的感情而引起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旷。”(林散之语)从而发现美,讴歌美。美的心灵,美的形体,美的图画,美的行为,美的生命,美的山水,都能给人以愉悦、兴奋、欣慰的享受。“小桥流水人家”给人以安闲、悠然、舒缓的灵秀美;气壮山河、力可拔山,给人以雄浑、苍茫、壮阔的崇高美;热烈、耿直、憨厚给人以纯真、豪爽的粗犷美。通过潜心修炼,达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大其心而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而思天下之理,善其心而待天下之人,平其心而论天下之事,定其心而应天下之变。同时,在学习鉴赏前人作品时,要静心感“悟”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中了解前人的写作特点和经验;在自己创作时更要“悟”,要注重捕捉形象,创造意境。要明白情与理的关系——是非、善恶、美丑是理,而由此产生的喜怒、哀乐、爱憎就是情;情与理是密不可分的,不能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并赋予此情一定的思想意义的文字,是不能称为文学作品的,当然也就算不上诗。不过,诗歌更注重“情”,常常托物言情,借景寓情并以情达理。还要知道好诗多有出人意料的妙笔,使作品生出引人入胜之趣。“趣”是什么?它就是深山老林里那对嬉戏的小鸟;高墙大院里伸出的一枝红杏;似霰的月光下浮动的暗香和清浅的小溪中摇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疏影;幽深的古潭里扔下一颗石子,平静的水面荡起的圈圈涟漪……。这就要求我们要勤于观察,精于思考,善于寻找契机,巧妙地为作品安上“眼睛”,使之生动传神,逗人遐思。要自觉运用形象思维处理好“词、理、意、兴”的关系。这些都是写好五绝等诗歌作品的关键所在。七律似文,五律如歌,五绝神秘,至于排律,因为长而求工,很易表现古板木讷,那就是很难出彩的诗体。七绝则不同了,大小适中,简易上口,流畅灵动,语气“惊”人,风格多变,非常符合“诗”味的。而且七绝很容易上手,我们做写诗的基础训练,就从七绝开始吧。对七绝这种形式的特点特征不很了解的,舍得建议去参考一下舍得在以前做过的一次关于七绝的讲座讲义---《浅谈七绝》。舍得个人空间有,今天讲座后,舍得群管理也会将其放在群空间论坛供大家参考的。这里强调一下写作思维的问题。网络上关于七绝有各种写作的资料和教材,诸如什么绝句五十六法一类的文章,可以参考性的去看看,但不推荐按照他们说的那什么“法”来死板的模仿和死记。其实,所谓的多少多少“法”,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不看也罢。法无定法,才是真正的大法之道!七绝多少法?七律多少法?那五律五绝又多少法?以其教条来说法,其实本身就是在扼杀“诗性”本质。舍得讲座中最常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思维模式”,或者是“视角”问题。不论是诗的结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谋篇还是炼字等问题,其实归结到底都是视角问题。我们学七绝,练七绝,写七绝,不需要依哪条哪条的法来按法填字,我们要掌握的是它的本质特性和形式特点。比如我前面说的,七绝字少个头小,需要以灵动流畅见长。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心思去琢磨如何实现这个“灵动”?这才是主要问题!所谓“灵动”,就需要新颖,机警,不平淡,突兀,使人一睹之下便有为之神情一振的感觉。那么怎么实现这样的效果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语气上动脑筋。同样一个意思,语气不同,效果自然就不同。舍得在做七绝讲座的时候推荐的是,七绝要善用特殊语气辞,例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句”。尤其是七绝的转句处,往往很平淡的一首诗,如果在此语气如此一变,那么必然就凭添了几分诗意的灵动!强调转句的“突兀性”,是从结构角度来分析的,借用“黄金分割法”的理论,在这里也最易出彩,呵呵。比如杜牧的这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精彩之笔在哪呢?当然在这“借问”之句了,它使前面沉郁的氛围立即有所突破,你下雨惹人烦,那我就借酒来浇愁。笔法上,以问代叙,这就是用“语气”来的突破突兀来表现诗味的手法了。再看小杜的另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注意到,这“商女不知亡国恨”则采用了“否定”语气来说话的。否定,则意味着一种“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折”或突出的效果,使诗句不流于平淡而精警提神。看,若实现七绝的“灵动”特性,我们这就有法可依了。我们的“法”是客观的艺术审美规律之认识,是依据七绝这样体裁的特点而来的,而非人为规定的几条几条。象我说的这样的“特殊语气”,是我们写七绝时尤其要善于使用的。说的严重点,这就是七绝最大的特点。这种语气不一定非要在转句处使用,在起句,转句以及结句上都可以考虑使用。但是,一般而言,比较忌讳在承句上使用。至于是什么原因,以后在分析作品时我可详细再讲解。总之,我们要掌握的,就是这“语气”与“七绝”的关系。七绝还有一个特点不能忽略,那就是起句要“压阵”!为什么呢?七律体裁就没这样的规律要求,七律的惯常起法多为平铺而起,是因为它有足够的渲染铺垫的空间,可以从容的谋篇,渐渐的进入佳境。而七绝则没这样的天然条件,还没等它从容铺垫好呢,这28字的指标就早被用完了。所以,七绝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想办法,“先声夺人”才是他的出路。这也是它的特性之一。看一下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起句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这就是起句“压阵”。我们写七绝这样的体裁,先要认识它体形娇小的先天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再总结出其相应的表现特点。然后则可采取办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量体裁衣”,采用例如我上面说的两个“办法”来实现这样特点下的诗意写作。既然七绝是个应该灵动的诗格,那么我们就应该灵动的看待它表现它。七律的特点,也是属于它自己的。近体诗里(不算排律),七律的字数是最多了,八句七言,56个字。相对的,属于“长篇”了,篇幅长,它闪展腾挪的空间就大。所以,适合从容铺排,尽情渲染铺垫,慢慢积累诗意的焦点起伏。也就是,它尽可以从容言之。这种“从容性”就是七律的主要特点,在美学角度,它就是以“工稳”为美。它的“工稳性”表现在七律的每个方面。包括格律,其拗救,特拗,虽然也可以用,但使用的概率就少得多。连平连仄现象,也会有(例如《黄鹤楼》等等),但是不多。而我们写七律,最重视的是什么?对,是“对仗”,对仗的特点是什么?当然是工稳,平衡,对称。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段。七律所以重视对仗要素,也是强调七律本身的“工稳美”的特点。七律,在谋篇上,起承转合,均匀分布在每一联。显得非常从容。最重要的一点是,七律,尤其适合表现“主观性”非常强的主题。刚才说,五律适合表现客观为主的题材,七律则适合主观为主。乡思,相思,家国情怀。个人恩怨情仇,孤独寂寞冷,比较深的心绪块垒,等等。都适合在七律里表达。主观块垒,情思情味,都特别足。它的叙述空间也相对大,这样,描述起来的深度,就可以更透,更深,更厚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为其“工整性”,“工稳性”,还有谋篇章法的规则性,以及对仗的熟练要求,所以,初学写诗的,非常适合。排律,长于八句之律诗即为“排律”,有七排和五排。排律主要特点就是对仗。除首尾联外,全部需要对仗。所以,对仗于排律而言是主要表现。尤其是练习对仗的时候,排律是好途径。既然主要是对仗,那么,对仗的变化就很重要了,因为同样的对仗形式,太多则单调。所以,应该各种对仗形式的交叉使用。尤其是流水对的间或使用,可以让排律生动许多。排律,也有长短。长排如赋,可表现叙事性质。短排则接近于五七律。尤其是几十联到上百联之长排,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背景和情节,具有故事性。也就是,短排言志,长排叙事。排律,历代很少出彩。佳作不多。概因其对仗的变化不够,以及谋篇无新意,构思不足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5月13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四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五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五、诗词的意象和意境</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我们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都会经常说起或者听人说起这两个词,一个叫“意象”,一个叫“意境”。它们究竟是指着什么?它们对古典诗词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因为,对于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来说,这两个字看起来平平常常,也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是我们真的懂它吗?真的会运用它吗?不懂得它就根本无法入得门径,不理解它,就会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这两个字,关系到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根本。先说一下“意象”的概念,如果细究,这个“意象”二字还真的不好解释,我查了一下汉典,竟然有七八种解释,笼统点说,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从诗学的角度讲,就是诗人内心的情志和外在景物的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艺术具象。再白点的话说,意象是指实在的景物,但不是冷冰冰的呆板景物陈列,而是被诗人用来进行艺术构思的一个元素。因此,意象其实是含有诗人心理要素的景物。我们写的诗,我们看到的诗,其实都是由一个个意象组成的。“意象”这个词,是古典诗学及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它的意义搞懂,吃透。从绘画的角度来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下,我们画了座山,我们又画了条河,我们再画了河上一条小船,同时,我们还可能会再画上岸柳,画上蓝天和白云。这每一样景物都可以称之为“意象”,把这不同的意象经过艺术处理组合起来,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山脚下流淌着河流,河上行驶着一条船,河岸上柳枝轻摆,透过柳梢,我们又看到了那一朵朵的白云。这样完整的画面,就是由不同的“意象”组合而成的,而这画面则形成了一个境象(境),这个境象又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美好的遐想或感触(意),这境和意融而合一,我们叫它什么?我们就叫它“意境”。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对意象进行艺术处理后才能构成意境。例如,山、水、树、船、云等景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你把船给画到树上去了,合适不?乱来的,强凑的不叫艺术,当然也就没什么“意境”可言了。所以,我们又可以给出了“意境”这个词的概念解释。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看,意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境---是客观的自然和社会活动。意境,就是这二者的浑然相契。意象是比较实在的具象,而意境则是一种虚的感念上的抽象了。这么说总觉得有点费劲,呵呵,我们现在通过几个作品来说明一下吧。我们来看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看这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发现了吧,这几句完全是用名词构成的。一句三个名词,三句九个名词,一个动词都没有用,完全是一个名词的组合,也就是一种纯景色的排布。这“枯藤”啊,“老树”啊,“瘦马”啊等等就是一个个“意象”了。“意象”的合理而艺术的组合,自然就构成了一种“意境”。“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鸦”的“昏”字又点出了时间背景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这分明是一幅闲适清居图,给人感到幽雅闲致,深秋僻野的景致。“古道西风瘦马”,则写出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使村野图之僻静又增加一份荒凉之感。意境到这已经开始出来了。再举个例子是《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我们看这里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在以前的炼字讲座时引用过它。现在还来看这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几个意象的排列组合,了了数笔就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大,气象雄。这联写景,其实是写了两个画面,一是“大漠孤烟直”,一是“长河落日圆”,用的两个形容词“直”和“圆”之精到老辣,看是平俗,实在是无可替代,这自不必说。我们现在注意到的是他这场景的安排,沙漠浩瀚广大,所以一缕孤烟则分外醒目,这孤烟之孤直,更衬托了大漠之浩瀚无垠。“长河落日”,也构成了无可替代的风景线。这样的句子都是很典型地使用意象的范例。意象如何有效的组合,就取决于你自己的构思了。但是有一点不能不提醒,那就是要合理。在合理的前提下,再追求奇妙和神韵。我们前面用做画来说明了一下意象以及意境的概念,但是,我们学习写作及欣赏古典诗词,不是绘画,我们是需要用文字来表达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把这意象所构成的境象用精确的文字来固化下来,而作品欣赏,则是把这文字再通过想象还原回去,再领略这是什么样的意象。通过这种意象的艺术构成,来领略其中的意境。我们写诗的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要目的,就是要表现出一种意境,这是我们写诗的目的所在。有没有意境,以及意境的深与浅,是判断我们的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所以,我们下面来对意境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运用,做一简单的介绍,以利于我们在创作时有所借鉴。诗词作品的意境是如何生成的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触景生情。这种意境产生的方式很常见。先见到景物,因景物而触及心思,进而思绪萦怀。借着外物的描写,再把自己内心的情志表达出来,以达到意与境的融合。我们这里还用以前用过的一个例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面几句写的什么,写一个少妇本来悠闲自在的情景,又是化装啊,又是上翠楼,这很平常啊。但是,当她登楼而望“忽见陌头杨柳色”,忽然就触景生情了,想起了去年送丈夫去赶考时的情景。大好春光里只有自己一人孤单的欣赏,真后悔当初逼着丈夫去考什么秀才举人的功名啊---悔教夫婿觅封侯。本来无事,因景而触引起的情思,进而就构成了这种意境上的情致。这样的写法,触景生情,也叫“意境随生、我们写作时,一般也常采取这样的写法,先写景色如何如何,然后由景色引升到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情绪反应,或者感叹,或者欣喜,或者展开想象,或者追忆什么这一类的思想活动。这种意境生成的方式,很好理解,也常被我们采用。2,借景生情。也叫做移情入境。就是诗人自己本已有一定的主观上的情感,当他触遇到外物之时,就把这情感贯注到这外物之中。让景物具有了感情的色彩,也相当与修辞上的那中拟人化。比如杜牧写的一首七绝《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看这后两句,作者把情感贯注到了蜡烛之上了。那么,蜡烛就成了情感的代言人。蜡烛流淌的红泪,替主人哭呢?还有李商隐的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春蚕”和“蜡炬”无意也是在替主人吐丝,替主人流泪也。借景物而生情,让景物替自己去说去做去喜怒哀乐,也是一种含蓄的写作手法。3,即景见意。这样的写法,是只写景色不写情。把自己的情感藏而不露,写出来让别人猜去吧,呵。把要表达的意境藏匿起来,用景色说话,用景色启发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觉悟这种意境。最典型的例子是杜甫的《绝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字面上写什么心绪活动了吗?字面上纯是写景色啊,四句皆景。作者把这景色描写的有如镜头远近的推拉和切换,远(万里)(窗)、大小、各样的景物,有声的,飞的,静的,静而欲动的,都一一给呈现在了自己的草堂周围。这样多姿多彩和谐生动的画面描写,会给人什么印象?好美啊,大自然真好,祖国的山河真好,活着真好。这种情感的抒发不用任何情感上的字眼,只是铺陈景色,用景物说话。再看一个以前也举过的例子: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四句里写的也都是景哦,这里作者没有写自己。但是作者通过这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孤傲不羁的性格和清高傲世的一种态度。用一种野旷,用一种孤冷之境,其实涵藏的是自己的情致。这就是用景代意,用景言意。4,意境互生。也就是意中含景,景中有意,和谐互生,相契相谐。也就是所说的那种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写作的高境界,不是因谁生谁,也不是刻意的隐晦什么而表现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意和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天然混合。这种意境,境界比较自然通达。我们来看一下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注意一下这里的几个意象,“羌笛何须怨杨柳”,玉门关外有杨柳吗?没有,那是春风都度不到的地方,那这句什么意思呢?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怨杨柳”,其实是指着羌笛所吹的曲调是《折杨柳》,这应该是一支忧伤的曲子。“羌笛”是乐器,“杨柳”是曲子,“春风”又是“杨柳”引申出来的意象。“羌笛何须怨杨柳”不写人而有人,写景物也同时写了情。“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是写景即喻情。再看这诗里意象的排列,黄河-白云-孤城-山-羌笛-杨柳-春风-玉门关。其实,意境的生成,方式方法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需要一种“精心”。先注意意象选取的合理性。这种合理,要合的是诗理。诗里的境是造出来的设计出来的,是生活原型的提炼,提炼选取后才称之为意象。不一定要一定去写实,也不适合写的过于细致。、意象的选用是为了形成意境。这种合理性要求其实很严,包括不要重复意象,写了云,你就尽量不要再去写什么烟和雾了。写了夕阳就不要再来个落日了。意象的构造,也关系到我们前面说过的炼字,比如我们前面举例的《天净沙·秋思》,枯、老、昏、古、西、瘦等这类修饰的词儿,会渲染或定性我们所选取的意象,也会形成一种意脉而使诗之脉络具有内在的筋骨。熟练掌握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住选取锻造意象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意境的提炼。意境有了,深了高了,那么所写的诗作也自然精彩了。</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5月20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第五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六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六、漫谈诗词里的写景一、二</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诗词里写景写情,大家也都知道,基本的比兴手法,也都常识性地了解。但,怎么具体地安排这景物和情感的关系,又是一个不易逾越的难关。很多写了多年诗词的朋友,自以为浸淫诗词日久,其学已成。但其作品却也常常犯下常识性的错误。学诗,实在是比较难的。这个难点,就是难在这个综合能力上了。我讲诗的时候,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比喻。用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比喻诗词写作的道理。比如,我常讲那夸女人漂亮的例子。有的人直说:“这个女人很漂亮”,直白,而且这样的话没有美感,也难以打动人。有的说“这个女人很漂亮,象花儿一样”,呵,这说法生动点了,有了比照,形象多了,不显得那么苍白了。还有人可以这么说:“这女人来了,大雁惊羡而落,鲜花自愧而羞,鱼儿因痴而沉,月亮因其而无光”,通俗地说就是那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言其美而美不胜收,不言其貌而貌自在想象中。这几种说法,哪个更具有诗味呢?正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诗,其实要的就是这个味儿。换句话说,写诗,就是有话不直说,拐个弯来表达。但这弯别拐大了,拐大了拐远了,人家就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知道你说啥了,呵。自然地拐而无痕,言其景而托其情。我们初学写诗,大都去喜欢找那能找到的自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词汇,改装换面,想方设法地塞到自己的诗里,更有甚者,干脆就整句地搬来,凑成自己的诗。实际上,别人写的再好,塞进你的诗里就未必是好的了。而诗写的美不美,并不在诗里的哪一句写的好,最重要的是,句子和句子间的配合。句句扣合紧密,前后诗脉相连,才能编织成一幅美奂美仑的诗之画境。再用通俗点的话说,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不依赖去借句和偷句,我们自己怎么写出那好诗呢?在写作实践中,我们最常遇到的是这诗里的景物怎么去表达?怎么借物以言志呢?怎么托景以言情呢?这里要提起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成语“触景生情”!实际上,写诗的过程,以及诗中所表达的,归纳起来大都是这触景生情的过程。不论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喜怒哀乐,忧伤闲思,都有相对应的景物及环境可匹配起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种“匹配”,让自己的情感有对应的环境氛围来衬托;让笔下的景物,透露出并汇聚成它所能寓意或象征的情感旋律。能达到这个目的,你写的诗就一定是好诗。在这里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的恨”,这正好说明了我们的一个诗理。爱和恨,就是属于情感。而诗的本质就是言情达志抒发情感的载体,我们要写“爱”写“恨”,就要写出缘故来。否则从天而降的爱和恨,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突兀的,是不得人心的。要写出那种缘故,才是属于这个世界上的“真切”。诗,只有有了真切之感,才能具有感染力,有了感染力的诗,能不是好诗吗?而诗中的景物、环境、用事以及引典等这类性质的描写,实际上就等于这“缘”这“故”。再说的透彻些,写诗,无非面对的就是景和情二个字。景,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情,就是我们对这世界的感应。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说“景语即情语”,斯言可谓一语道破诗学的机关。学写诗,学填词,如果处理不好诗中的景物----使用景语,就肯定写不出好作品来。景是因,情是果,景是皮,情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所谓的“老干体”,基本都是属于口号连天的豪言壮语。情很猛烈,却不善于写景,不善于以景来言情。套用毛主席的那句话就可看出,他们的“爱”和“恨”,都是“无缘无故”的。所以,他们的短板就是不会使用“景语”,分不清诗词里的语境虚实。说到具体的难点,就是这“景”怎么写,从何写起,写哪些?说它难,其实难在这里牵扯到了艺术表现的范畴。写景如作画,远山近水,浓墨淡笔,要有层次感,要有空间的虚实感。写诗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作画,季节特征,时空错落,还要有时间的变化感。成为一个好的画家难不?难!但成为一个好的诗人,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画家更难!因为诗人的想象宽度和深度以及对艺术感的把握,要远远超越画家。写诗如作曲,写诗,还要有那种对音乐感的把握。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当然主要还是节奏和旋律。写诗,要把这种音乐感,旋动起景物的画面,使笔下的景物生动起来。具体的表现,就是那景物之间的错落和交织,虚实浓淡的渲染与点缀。同时,还要用这音乐感,去落实在诗中的平仄变换上,以及押韵的韵色之上。这些,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底蕴。这里要说明的是,学诗本身,就是对这样能力的修炼和提升过程。学写诗,不是只在那玩玩文字游戏,不是只会堆词码字就可以了,文字,只是我们展开艺术创作所需要的颜料笔砚或者音符,这些工具性的材料性的东西,只有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导引下,才能让它们具有生命的活力。所以,学诗,真正学的其实是思维模式,学的是看待世界之视角的变换途径,而非仅限制在那些平仄规矩的束缚之中。我点评过大量的诗词作品。当今“诗人”们的一个普遍弱处,其实都在这景语的处理上。说的宽点叫缺乏艺术感的处理,说的严重点就是生凑硬造。再往深里说,就是谋篇不到位。诗人的天性是激情,而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是能自如地把握和运用这激情。仅仅有激情那叫愤青,若能艺术地处理激情,让这激情充满美感的表达,才叫诗人。景语即情语,什么时候写景,什么时候言情,景和情的比例分配和节奏,或者说以哪个为重,是需要一定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度的。这个尺度的把握,可以叫做谋篇。再以那个“老干体”为例,其主要特点,就是几乎情语满诗篇,效果常常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意,读来效果反而感受不到真切之情了。因为缺少景物的陪衬和托起,情就缺少了滋润,变得干巴巴了。诗歌是追求美感的载体。那什么是美呢?至少具有,是我们多数人都认可的熟悉的具有通感的要素。美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不同的审美习惯,就有不同的美感结论。有的外域民族,以满脸涂彩或刀刻为美,我们中国人就不接受。不合乎我们习惯常识的,我们也不接受。习惯认识上不接受的,当然不算美,当然也不能入诗。事物发展的过程,也是这样,有因才有果,这是客观世界的常识。只有果而没有因,或者只有结果而不说明原因,我们也不接受。写诗,同样因应了这样的道理。句句都写情,实际上等于淡化了情的表达。正如,有人对你表达爱慕,他说来说去,总是我爱你啊,喜欢你啊,想你啊,惦记你啊。谁听多了都会烦的,没点新鲜词啊?!他如换个方式,问问你的冷暖,关心一下你的起居,或他不说爱你,却总是在行动上关心呵护着你,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他才悄悄说一句“其实我很爱你”。试想,哪样的表现更感人呢?在诗而言是同理的。写思念亲人,实际上不用每句都去写“想”啊“思”啊的。去写上“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带一个思字,却思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无限。写的是景,达的才真的是情。絮叨漫谈,随笔涂鸦,见笑见笑。时间有限,择时再聊。学诗漫谈,还说写景。前者说了,写诗填词,无非情景二字。学诗人的初步体会都是情易写,景难描。情感之语,感什么就说什么,似乎没什么困难可言。而景色描写,就比较难了。写景,首先就要选景,而去选景,大家习惯上,不是在自然的真实环境里去找,而多数是在耳熟能详的前人的诗句里去选。动辄风花雪月,动辄亭台楼阁,还有什么兰舟啊,曲水流觞啊,春燕秋雁啊,实际上多是前人句里摘来的。所以,所谓选景,其实都是在借句。那些风花雪月的景色描写,没什么不好。从古人的诗里去借句,也不是什么错。关键是,要用的其所,要贴切自己的诗意。我们每写景物,实际上总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因为,我们想到的景色太繁多了,不知道从何说起。有时,为了凑句,前一句写了“明月依窗照”,接下来的句就可能写“花红听鸟喧”。写这花红柳绿的时候,就忘记了前面的景色铺垫,那是在月下,在深夜,花怎么可能会那么鲜艳的红,鸟怎么会任意鸣唱?想咏花的时候,又怕遗漏了鸟,想写月的时候,又想带上风。若都面面俱到,那又成了大杂烩。总之,本意是想写出精彩的诗句,却常常堆出一些垃圾。景色杂乱不堪,当然就是垃圾了,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景色宜真而不宜杂。写景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景而去写景,那么,总想选最好看的景,常常会挑花了眼而成了乱景。写景的目的别忘了---是为了情,是要为了“情”而去配景。故有前人云“景语即情语”。这里我说的“情”,就是指着“情调”,或者说是想表达的诗意的情感基调。比如说忧伤,那么,忧伤时的环境至少不能全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花开烂漫的。比如我们写老友重逢的喜悦,那至少不能选凄风冷雨,风萧萧兮易水寒,或孤灯残叶的氛围。俗话说“境由心生”,写诗之境,就是要依心(心情)而景的。在这里,要讲究点“唯心论”,因情动而去言诗,那么,诗中之景物,必然要和此时的情感协调配合好。这是最基本的审美常识。我们谈情说爱,还喜欢去那花前月下呢,有了这样的心情,就需要这样的景色来搭配。景色影响心情,写诗概如此,景色同样影响诗境。道理并不深奥。一首诗是否精美,其实,不在于诗里写的景色多么神奇美妙,而在于诗里的景色和你想表达的意思是否贴合。写景,实际上是谋篇的一部分。它是参与到诗之结构的起承转合里的。我们把意味含蓄些的情感,不想直接说出来的意思,常常就借景物的表现表达出来了。或者,我们想表达一定的情感,但,直直地说出,又太缺乏感染力,太苍白。那么,我们就先渲染一下语境氛围,在氛围达到一定的火候时,再说出来,会使人感受更深。那么,这时景物的作用就是潜在的“意”,由暗而明地表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则是一种易于感染人,容易被人接受的“说法”。再细看上面这二种情况,我们知道,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比”和“兴”。而诗意表达的顺序或过程,我们又把它称为“章法”(或结构)。再从虚实的角度说一下景和情的关系。景物是客观的实在,我们可以看成是“实”,思想情感是主观的无形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虚”。一首诗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这虚虚实实的变化过程。写写景色,给人以客观真切的感觉。再写写情,则是由客观上升到主观的升华。通常我们说的“触景生情”其实就是诗词写作的要旨。所谓诗词写作的技巧,就是对这虚实的关系如何把握的要求和规律。如写诗讲究起承转合---谓之“章法”,那么,这几个字其实就对应了“触景生情”这几个字。例如可以这样,先以一景色起笔,把人带进一景色氛围里,这可以看成是“触”,触到的是景。是什么样的景呢,你大可在“起”和“承”里大肆渲染,写的越真切越好。景色氛围浓郁了,那么,人自然会有感触的。那么,自然也会发出感想、联想,这时,人就不仅仅去盯着看景了,而常常进入一种思的状态。这阶段,其实就对应着章法中的“转”。思完了,陶醉尽了,我们的自然状态,也会带着刚才思想的余味,再去品味周围的景致,这时,我们可能不会仅仅盯着眼前的景物,而可能会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这过程,就对应了章法上的“合”(或称“结”)。由景而引思,是人类最自然的感知过程,也最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因此,这样的写法也最普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面说了,我们写诗的表现过程,其实是很“唯心”的-----颇有那“我思故我在”的意思。我们写诗的要旨,也就是需要“很唯心”,即是一切为自己的情绪服务。诗言志,即如此。那么,如何让景物为我服务呢?我们其实不必去翻阅典籍,也不用去那唐宋诗词的故纸堆里寻辞找句来设计景色。只需要从我们最熟悉的景物开始写起,就足够了。我若生在江南,我就可以从那家门前那满塘的荷花写起,而不需要强行去写自己见都没见过的满天大雪。荷叶的清香我嗅过,莲藕的丝联我尝过,那荷塘的清凉我享受过,我若把这环境写出来,自然得心应手。我心情好的时候,我们写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可以写上“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可以写上“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还可以写上“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心情好就会想到那荷池翠碧之象,心情不好则会看到那残荷枯叶的败象。至于选取什么景象来写,那是由你的心情来决定的。也就是你写诗填词时的立意所决定的。我们最常面对的,可能没这么清爽宜人的景象。也许,我们在想写诗的时候,一抬头,看到的就是眼前一扇简简单单的窗户。那怎么办?是不是就写不出前面那些“荷花诗”那么美的诗句了?不是的!心中若有诗情在,入眼皆是画中诗。试看几个前人关于窗的诗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他们写窗时所处的环境,未必比我们浪漫多少,可是他们含“窗”的诗语,却写的这么好。我们也可以写出自己的:“二十五弦弹破窗,流音一抹暗青缸”,“酣余瑞雪前窗挂,方觉流年一岁除”,“十二轮回辰又至,隔窗疏影自嗟呀”,“吟过平水笔轻衔,窗外晨风犹自喃”景物,结合到我们最熟悉的环境里,就能表现出真切二字。从最熟悉的景物出发,尽可以去做你最丰富的联想。比如杜甫的这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他写了窗,写了门,这是生活起居中最熟悉的景物了。看他的窗,他当时的窗外,真的会是那“西岭千秋雪”吗?当时他的门外,真的有“东吴万里船”吗?不一定,实际上也不需要真的是那样的。也许他的窗外,当时就是一个秃岭,也许他的门外,就是一个小泥沟。还是那道理,从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出发,那叫贴切,不拘泥环境而富于想象,那叫诗意。最最关键的,是有个出发点!如我自己写的这个“吟过平水笔轻衔,窗外晨风犹自喃”,在写完平水三十韵的习作后,轻咬笔端,算是自然态了。轻松之余,向窗外看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夜吟诗句不晓晚,蓦然已是晨风吹也。这个“窗”也是离我们最近最熟悉的景物了,我们没必要这时去写荷花翠碧兰舟荡,呵,因为那景与我隔的太远。若我这时真的再去写那个荷花景,当然大家都会看的出---假从最熟悉的景物出发,很重要,这并不限制你想象力的发挥。选取设计自己诗里景色,其实不难,关键的要点,还是贴近自己所熟悉的。所熟悉的,其实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真实所处的环境景物,经过的但属于回忆中的也是。没经过的,只是读过的,但是和自己的感觉很贴近的,也算。这上面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忌讳的就是,并不熟悉这景色意味着什么情调,只是觉得好看,就塞进自己的诗里。非常容易景隔,也就容易破坏了你的诗境。选景如此,至于景色的虚实远近,景色的层次安排,以及其意味的浓淡,还大有可说的。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聊吧。</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5月27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六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七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七、格律原理与写诗要义</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一、格律原理我先给出近体诗的二个句型(1)平平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二个句型,一定要记住,而且也不难记的。前四字,就是“平平仄仄”,后三字,有点小小的变化,也不大。记住这个后,我告诉你,所有的格律体裁的诗词,都逃不出这二个句型的影子。它是所谓“格律”的基本形式。只要记住这二句,格律,你基本就知道大体了。格律,原来是如此的简单!我们再做个小游戏,把(1)和(2)里的平仄,反写一下,就成了:(3)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这(3)和(4),完全就是(1)和(2)的镜像,反着写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已。那么,记住前二个,这(3)(4)其实也就记住了。OK!我可以严肃地说了,所有的格律诗(包括宋词),都是由这四个句型组成的!记住1、2,也就记住了2、3。这四句为什么这么排列呢?我在前面把道理讲的很清楚了,就是二平二仄交替而已。这是七言句,如果五言句怎么办呢?把七言句的前二字切掉,剩下的就是五言句。即(11)仄仄平平仄(22)仄仄仄平平(33)平平仄仄平(44)平平平仄仄在这里,再讲二个概念“对”和“黏”我们前面说过一句诗学上的流行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强调的是第二、四、六字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是节奏上的音节所在嘛。那么我们注意一下这四句(1)平平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3)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们第二、四、六字的排布规律非常明显,那就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个特点一定要记住的!所谓的“对”,就是二句中“二、四、六”不一样,这二句就可以“对”起来了。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与“仄仄平平仄仄平”就算“对”起来了。而二句中“二、四、六”字一样的,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二句的关系,就叫“黏”。“对”和“黏”,是这四个散句(1)(2)(3)(4)串联起来,让它们搭建成完整的格律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试着编一下格律诗的格律:写格律诗,这四句中,任何一句的形式,都可以当做第一句(起句)。我们就拿(1)做为第一句吧!那么第一句的平仄形式就是(1)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怎么办?因为我说过,格律诗的句子都是成对出现的,那么,就来“对”一下。第二句,是双数句,需要押韵,所以尾字必须的平声字,那么,只有(3)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对上它。即:(1)平平仄仄平平仄,(3)仄仄平平仄仄平。----前二句,完成了。注意这二句,其“二、四、六”字的平仄,对应的都是不一样且相对的。最后一字是平,也符合要求。那第三句呢?还要记起格律诗的句子是成双地出现的。那么,接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必然也是成双地出现二句。这二句和前面二句是什么关系呢?是“黏”。也就是第三句要和第二句“黏”起来,据前所述,符合“黏”的句子有二个,一是第二句本身(3),一是(4)仄仄平平平仄仄。但,第三句是单数句,我们前说了,单数句的尾字只能是仄,那么,只能是(4)仄仄平平平仄仄,可用了。那么诗就写成这样了:(1)平平仄仄平平仄,(3)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四句呢,和第三句它们俩本来就是一对,那还需要“对”吗,符合条件的,就是(2)平平仄仄仄平平。则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样的形式了。看,这就是一个“七绝”的格律形式。我们把每句的前二字去掉,则是五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在这里,再讲二个概念“对”和“黏”。我们前面说过一句诗学上的流行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强调的是第二、四、六字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是节奏上的音节所在嘛。那么我们注意一下这四句: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对上。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句---黏上。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四句---对上。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句---黏上。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六句---对上。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七句---黏上。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八句---对上。押韵)这不就是所谓的“格律表”吗?那(1)(2)(3)(4)句型里,随便哪个都可以当成起句,接下来,一对一黏的排列就可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了。明白这规律,并熟悉这规律,以后写格律诗,根本不需要按照什么“格律表”来填字了。大大节省了写作的时间,论起快诗手,下一个曹子建,就是你!二、写诗要义1,诗之写作须依法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写近体诗,就要合乎近体诗的基本格律,填词,就要严格按照所选用词牌的词谱填。基本格式是必须要合乎体裁要求的。诗的格律要求,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是最基本的。但是这些要求并不是死板而不灵活的。比如我们在讲平仄时,我们就讲了拗句和拗救,这“拗救”本身就是一种灵活度的体现,是变通。在讲押韵的时候,讲了一些变格,如孤雁入群格等等,在讲对仗的时候,我们还介绍了偷春格等等变化。格式是固定的,用法却是可以变通的。坊间有人云“律可害意”,其实是无稽之谈。我们前面学过那些知识后,我们就知道了,格式的使用不是僵化不变的,其灵活程度足够你发挥的空间了。说律可害意的人,其实是不懂律的。以后再遇上这类说法的人,就把他请到舍得群里来学习一下格律是怎么回事,呵呵。诗的结构,也是有章法可依的。起承转合的概念,要贯穿到我们写诗的全部过程之中。关于起承转合,是章法,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对我们的写作进行谋篇布局,有法,活用法!诗话有云“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诗之法度,不可忽视也。2,写诗须有情感常言说“诗言志”,又云“诗者,情之所之也”。而我们说。写诗,是需要有情感因素起作用的。每见好山好水好风光,我们陶醉于其中,这时候就会有一种自然的冲动,对着大山喊几句,踏着浪花唱起来。心中积累待发的这种情绪叫什么,我们称之为“块垒”。胸有块垒待发,说真的,这个时候就是想吟诗。这时候也常常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好句子,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思绪已经脱离了日常事务烦琐的羁绊,呈现一种自由奔放的状态,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诗之境界吗?人云“激愤出诗人”,这激愤也是一种情绪的激昂状态啊,这时的状态也是忘我。不论是喜悦还是忧郁,不论是愁闷还是哀伤,都是一种催化诗意的要素。诗人入得这种境来,才能称之为诗人。有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情绪,而还是要写诗,比如参加某个聚会,或应人应景赋诗,或者被命题做诗。没有情感的催动,我们想不出好句子啊。生凑强拼的痕迹必然明显。这时我们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精神头都集中到所题之诗上来。比如我们要命题写花,我们就想象花之鲜艳和芬芳,联想到花的寓意和传说,再想象自己想和花儿如何的互动。排除杂念,融入花的世界,自然会被花儿感动。仿佛自己成为了那个花仙子,或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为了那个折花人。通俗点讲,就临时做一做“白日梦”吧。梦中咧嘴一笑,得了,这就是情绪情感到来的表现。诗意油然而出,谁又能挡的住你才情的挥发呢?善于调动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是门素质修炼的工夫。在这点上,我们要学会演员的基本功,该你哭时你要挤出眼泪来,不需要借助眼药水。如果自己的情绪可以控制住,听自己调遣,那么对你有多大的好处啊,可不止是写诗方面了。比如在我们暴怒要和人打架时,我们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嘿嘿一笑,好了,免去了给人家赔偿的医药费了,也免去被拘留坐牢之灾了。在我们遇到坎坷愁境而想不开要自杀的念头时,再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又好了,救了自己一命哦。写诗不就是写人生吗?诗之情感就是人之情感。如果修炼到情绪可以自我自如地调控,你就不仅仅是诗人了,而是近于圣人了,呵呵。3,写诗需要有才识所谓的才识,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化底蕴。知道的知识多,又能灵活运用掌握,这就是才识。我在前面不是列了好多书吗?那只是中华知识宝库的冰山一角。多看多了解,你的才识必然高。才识,其实不仅仅指你看书看的多。还指你的思维模式要正确。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广闻博记,融会贯通,运用得当,才为真才识也。这里说的行万里路,不是说非要你走一万里地,你傻忽忽地跑上十万里又能怎么地?一样成不了诗人。这意思是要你去历练,知行合一,通晓世事,做一个性情上的达人,做一个知识上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达人,还要做一个人世间俗事中的达人。通达之人才算有才识,如果只会点雕虫小技就敢自称有才识,徒笑于世人耳。4,写诗要注重境界我们在上周讲了“意境”和“意象”的概念问题。这里说的,就是要用诗的语言创作出一个好的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那么,意境的创造就要使用好自己选做诗中表现物的意象了。这个使用二字,其实说明的又是关于炼字炼的如何了。所以,所谓意境的好坏,是由你选取的意象以及你如何炼字来表现它而决定的了。古典诗词要表现的美,其实主要是一种含蓄之美。我说的含蓄,主要是指在艺术表现的手段而言。怎么理解这个含蓄呢?通俗点讲,就是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它,其实还是在说你。借个比喻来说事,或者先说其他的,再慢慢引到正题上。我们在讲近体诗修辞的时候做够比较详细的讨论,诗之含蓄美,就是体现在修辞之美上了。比如常用的是赋比兴,“赋”是大白话,见啥说啥,“比”是弯弯绕,拐个弯儿来说事,“兴”是不先说,借个引子才说题儿。这些手法要是能综合运用才是好的。初学者,白话多点就多点吧,慢慢地学着含蓄起来。强行去比和兴,有时用不好就形成了所谓的“凑痕”了。诗的境界,其实不在于你表现的主题有多么大,而是在于你说描述的一个“真”。我这里说的“真”是指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具体景物多么逼真。相反,写诗时反而不要把“物”写的过于“真实”了。对于景物的过度细致的描写,过度泛滥的铺陈,其实是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使得诗意暗然失色的。比如写一片树叶,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纸信笺啊,也可以把它写成飞舞的蝴蝶啊,也可以把它写成飘零的思绪啊,这多具有美感啊,如果只是去写树叶的物理特征,还不如去拍个照片更直接呢,写啥诗啊,谈何诗的境界啊。诗的境界不是空谈之物,是需要对意象的艺术处理,和巧妙选取。5,写诗不要意杂我在谈到近体诗的立意与谋篇时强调过,一诗只可表达一意,不可三心二意的。诗中所有的诗句,都要围绕着你的这个意来铺展的,哪怕是一景一物,因为是为这“一心一意”的表现做铺垫的。可以灵活地看这点。比如:写上山,爱山,写上海,爱海,爱山和爱海不矛盾,因为这是爱的大自然。写上喜,又写上忧,也可以不矛盾,因为可以用喜来比衬忧,也可以借这个忧来衬托这个喜。但是主题还是一个,爱山和爱海不可以失去内在的联系,喜悦和忧愁不可以分述而不分轻重,手法可以多样,但是,主题只有一个!如果你觉的一个主题太少了,满足不了你丰富的想象和思维,那么,你就再写一首或多首好了,但是原则还是一诗要一意。道理很简单,不多说了这个。6,写诗要有新意几个人在一起形容女人。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庸才,第三个人还把女人比喻成花,那是蠢才(没别的词啦!)。呵呵,这说明什么,写诗要出新,所谓的出新其实并不难。我在讲炼字的时候,强调过一个观点,炼字过程的本质,就是换位思考。其实我们写诗的角度,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个角度,那就不一样,这所谓的不一样,其实就是“新”!前三个人把女人说成是花,都说的乏味了,第四个人如果还说是花,肯定被众人暴打至残的。但如果他把女人形容成鱼呢?美人鱼,多美啊。如果把女人形容成鸟呢?百灵鸟,精彩!如果自己很懒,不愿意换位思考,不愿意出新,那就等着被“暴打”吧,呵呵,玩笑了。要说的很多,我们以后在一起慢慢交流吧。其实,说到教你如何写诗,这是个伪说法。但是能提醒你写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平时应该做什么样的积累,才是实在的教你。时间关系,今天讲座到此结束。谢谢!</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5月30日上午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七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八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八、漫谈诗词里的写景三</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咱就从美学说起。我认为,诗歌,是一切美学艺术中最高端的最极致的美学形式。它承载的内容和表现的效果是思想情感,而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艺术塑造。没有这样“形式”上的严酷追求,就没有所谓诗之意义的精彩动人。我曾写过一篇《诗歌的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的议论小文,其实强调的就是这种艺术形式上的追求。如此强调追求形式,会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怪圈里?会不会走进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其实,如果一提到“形式”的重要性就立即这么想到束缚,这样的思路反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试问,哪一种艺术离得开形式上的重视呢?重要的,是别条件反射般地惧怕“形式”,而要把视角多放在“艺术”二字上。我们先来说一段文言辞,呵呵。毛诗大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编《五经正义》者孔颖达有云“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艺文志》云‘哀乐之情感,歌咏之声发’,此之谓也”。相信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古文基础都会很好,这些话也不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懂的。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这几句“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说白了就是“景”与“情”的关系。如果没有景物的表现,如何能“感物而动”呢?又如何能“乃呼为志”呢?套用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我们引申到诗词写作的艺术规律上,可以说,景物是第一性的,情感是第二性的,景物决定情感。写诗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言志,但没有“物”的表现(衬托或载体),即使好象言了“志”(满篇皆情语,如“老干体”一类),那也是空洞无物的浮夸之志。算不上诗,更谈不上艺术可言。前面说这么多,主要强调二点:一是写诗要注重形式。这形式包括诗形,如平仄、格律、押韵、对仗等,以及词语、辞格、句法等的特点要求。二是注重景物对情感的“决定”作用。景物包括诗中景物、用事、引典等等。注重形式表现,注重景物刻画,其实,最终的目的和效果追求,还是诗意的浮现与畅达。仅仅作为读者,那要求很简单,不管你采用什么形式,让我感受到诗意,领略到美的感受就可以了。而作为作者,则不能按这么简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必须从艺术乃至技术层面具体地实现这样的美感。所有的所谓“意为先”“以词害意”一类的说法,都是自欺欺人的,不管是哪个名人说过这类的话。下面具体探讨一下,诗词作品里景物的艺术化塑造的途径和方法。诗里的景物艺术化究竟是什么呢?因为诗里常常有山有水有花有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日月有亭台楼阁,有风有雨有云有霜雪等等的景物,所以,常被人比喻诗里要有画。的确,优美的诗语,常常如一幅幅画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写诗就好象在用文字做画。有关绘画艺术的一些知识当然是诗境所关联的,如一些景物的透视感、色彩感、浓淡虚实笔法以及造型艺术等等。但,注意我前面用了“好象”二字。写诗象做画,但绝不是做画。诗词写作艺术,只是与绘画艺术具有一定的艺术上的通感而已。真的完全按照作画的方法去写诗,去展现诗境里的画面,也是行不通的,那只会把诗写成一个游记而已。诗歌诗歌,诗词还具有“歌咏”的特点。也就是具有音乐艺术的特点。比如,格律诗里的平仄要求,其实就是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特性。而诗之押韵的特点,又相当于旋律的感觉。诗语句子的长短,实际上也有音乐节拍意义的。一首诗如果缺乏音乐要素,绝不能称为一首好诗。但写诗是否就是做音乐呢?也绝不是,这也只是在其艺术特点上与音乐具有通感而已。诗里的音乐感,其实还要配合诗里景物的分布转换以及推移等节奏。似画不是画,似乐不是乐,似文不是文,又都要求具有这些艺术形式的通感,呵。怪不得古人云“学诗浑似学参禅”呢。就艺术的高难度来说,绝不亚于那些音乐或绘画等方面。所以,只是单说诗里如何写景,任何人是说不清的。即使有人给你列出了几种或几十种的模式和套路,也是毫无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值的。他列出来的只是标,而不是本。而我们可以从诗的本质的认识上入手,宏观地综合地看待其艺术特性,再去细化具体的写作途径,则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方向,也可以找到只属于我们自己风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我们应该认识到,诗词中景物的特点,既不是基于画笔,也不是基于音符,而是取决于“事件”。所有的诗中情感都是有因由的,都是带有某种性质事件的影响痕迹的。比如我们的喜,我们的悲,我们的忧伤或者愤怒,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即使我们闲的无聊,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个“无聊”也是引起“强说愁”的事件因素。认清这个事件的性质,就可以理解情感的来由以及走向了。描写出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或者发展过程,那么,诗中应该有什么样的景物出现,也就心里有数了。我们说的“事件”是诗意的基点或出发点,具体是什么“事件”,我们可以写出,也可以不全写出而只陈列部分事件中的背景景物。或者只写一些可以反映或联想到这事件的景物。触此景,我们便必有所思,也就有所感,也就有所诗。诗歌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事件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影响。而具体的一些景物上的描写,就是这所谓“事件”的背景。例,晏小山有一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阕词把事件交代的比较清楚了,故地重游,想起旧情人,有所感伤,有所怀念,有所惆怅......。这种“感伤、怀念、惆怅”的情感,他不是直接说出的,或只是用少量的语言点出一些。更多的,是通过景物的陈列排布,或虚或实地描写,让人通过他写的这景物氛围而感觉到他这种情怀。“故地重游想起旧情人”是事件,这样的事件必有相应的感受或思绪。那么,把这事件的环境或过程的影响写出,所感所思,即使不明白写出,也会使读者感受得到。所以,可以看的出,诗词中的景境,不是完全由画面决定的。而是具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作用,而且,是围着“事件”本身而演绎的,也就是事件的影响贯穿始终。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由空泛的抽象的感觉而设计环境景物是不确定的,但是由事件而确定环境,则是有迹可寻,是容易的。并且,那感觉也是此事件的情感影响。所以,由事件而确定环境景物,就可以写出这样对应的情感所需要的环境氛围。呵,说到这有点绕。结合诗中景色安排的问题,再说的明白点:因什么事引起你写诗的诗兴,就从那“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写起。或,就围绕着那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去写。贴近事件的本源,你至少就不会没目的的乱去凑景找物寻词儿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这首义山的绝句《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想写诗的起因,就是因为此时独在异乡,听到窗外的“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就是事件所在。想家,想远方的妻儿(或朋友),这种因孤独思念之情绪,是这“事件”所引起的情感涟漪。诗意要表达的是这情绪,但是,写作上,却去从这“事件的背景环境”写起。他所选的景物,就是围绕他当时事件发生的环境景物写起。短短28字的四句诗里,“巴山夜雨”这四个字就重复写了二遍,呵。这就是如我前篇所言。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景物开始写!写诗言景,从熟悉的写,从事件发生时那刻的环境写,也算是最经济最简单实惠的景描了。围绕着事件写,实际上也给写作空间赋予更大的余地。事件的性质是有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的。那么,就可以不拘谨在一个面画上描来描去了,可以顺着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倒着写,也可以插叙写。比如义山这《夜雨寄北》,写“巴山夜雨”是眼前景,但是在第三句,忽然就转到了“西窗烛”,那就不是眼前景了,而是千里之外的家中之景了,是想念的遥远的温室家景了。空间距离跨越非常大,但很合理,因为这还是围绕着“事件”而写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间上也错落的很开,“何当共剪”表示那是以前的情景,期待那以前的美好生活,再次重现。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远远超出一般画面所能表达的范围了。在尾句,作者把那飞驰而去的想象的时空,又折腾回来了——“却话巴山夜雨时”。不因想象力的极大丰富而发散难收,有始有终,完整谋篇。诗词创作是文学艺术,而艺术(或者精彩)的前提首先是“合理”!要想做到合理,就要找准并守住自己写作的基点——事件本身。所有诗里的景描,都是要围绕着“事件”来写的。艺术允许夸张,允许联想和跳跃,但是,不许随机地无序地去夸张和跳跃,也不许没来由的联想。诗乃言情言志之文,而谓情谓志者,不可空言也,须以景物事例相托,方得情之真切,方有诗之真味。诗之表现,即,情与景互动互生互映之过程。故,写诗实际上是离不开景物描写的。写景时勿孤立看待景物,而须依诗之块垒所趋,应时应景也。前者说了,诗之景似画而非画,却又如何去描去写呢?诗中景即诗中境,境随心生也,又如何去随去生呢?这个话题其实是个综合诗学的问题,但,本人试着能在尽量短的篇幅里,把它说清楚吧。若有只言片语对初学者有益,也算不枉打字之辛苦也,呵呵。空讲道理,不仅读者容易迷糊,实际上容易把自己也绕进去。不若,就举若干例子来说明吧。所举之例,有前人的名作,也有诗友之习作,然后,也可以就某题,现写现说。有兴趣者,不妨跟着我的下文,一起来试试。读通古人诗法,化为笔下神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以杜甫的诗来做例,分析一下他诗里的景物构造,以及写作时的构思思路,领略其景物设计特点之后,自有心得。我们分别选取他的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各一首。以子美诗为例,是因为这个“诗圣”之号绝不是浪得虚名,在古代文人的心中,他占有“古今诗人第一”的位置。而众所周知,子美本人极为推崇的就是诗歌的形式美。其句法精练如神,那是另话。我们这里关注的是其对诗中景物安排运用,有何可借鉴之处。也就是说,对其诗里的“造型艺术”做一探究。先看一下这首被清代杨论推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的《登高》: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说到登高,我们知道这是古人重阳节时的一个习俗。很多诗人都曾以这为题。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写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子美其诗写的也是登高,那当然也是逢九九重阳而循俗登高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遇节日而登高,尤其是身在异乡之时,更逢年老抱病之态,此时登高而望,其心情如何我们是可想而知的。诗人所感的自然是年迈多病之况,感时伤世之叹以及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同时,不乏激越苍迈之傲世之心。这种情绪,因登高远望而被推至情感的极端化。写登高时之情绪,当然离不开登高之所在。凭高远眺方有神思,感时触物才生斯情。那么,其写景物,就必然是从登高时的其时其境而写起的。其时是什么时,九九重阳,其时当然是秋季。不同的心情,可以写出不同的秋景。我们看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下子就切进了主题氛围,而且交代了环境和时节。登上高处,高处不胜寒,自然风大风急。“风急”之说,实是高处所实感。再看“天高”,则是说“秋”了。秋高气爽,从来是我们习常形容秋天的词语。秋之高,即是天高也。这“风急天高”四字,就把这环境氛围交代的很真切了。古人登高,一般都是寻山而上——站在高岗上,或是登山至顶峰。山中有林有兽则是自然现象,登在顶处,听到或远或近之猿啼啸鸣,也很切景。起句写景,作者并没有去琢磨去找什么华丽辞藻来堆砌,他只是把身边的真实环境写出来了——“风急天高猿啸哀”,就这么简单!看到,起句写的“风急天高”就是一“身感”,是环境氛围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写生。实际上,这句的情绪重点在“猿啸哀”这三字上,所以,这句侧重的是一个听觉!因登高而临风,因登高而愈觉天高,此时此刻,猿声隐隐回荡,或远或近,似有侧耳欲听之态势。那么,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则从上句的听觉转到了视觉上来了。上句写听觉,下句写视觉,那么,这环境描写就愈发真切了。有音有画,立体回声,当然真切了!他的写法,这样看来并没什么高难度哦,既然写登高,就从登高所身临的环境写起。如我前者所言,就从身边最熟悉的环境写起。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音画结合的效果,一是避免重复,二是意图把笔宕开,不局限在写音就掉在音里出不来。这时他若再写上林鸟叫声,大雁鸣声,风声,旁人的说话声等等,就完全没必要了。写出一声音效感觉,就足够了。意象贵真不贵杂。“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也写的很逼真,也是亲眼所见,合情合理,毫无造作之势。上句有“天高”说明空气晴朗,可以看的远,空气晴好,看的远也看的清,那么,江渚入眼,沙滩廓影,线条分明,当然会尽收眼底。其间有鸟来回飞,这“鸟”的意象,实际上增添了立体的效果和动感。在作者做立高处与下方长江及岸之间,有鸟的飞回穿梭,立即增强了诗境的立体感。我们写诗时,常因不知道怎么写景物而发愁。看看子美的这诗的起句,就会知道了,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就从身边去写起好了。把身边熟悉的景物,有序地安排好,有想法地布句,就可以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好的。如他写了听觉又写了视觉,就是从音画的角度去构思的。他写登高,那高的特点也写的很分明。如“风急”就是因高而急的,也是因为登高,才能完整地看清远处长江的岸和水的线条分明,为了增加立体感和动感,他又让鸟儿在立足点和下面江面之间来回飞。再看,山水之间,动物很多,但他这里只借用了二种动物,而且一种借用的是其声,一种借用的是其态。一是走兽,一是飞禽。这样的选取其实都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设计的选取。写了猿啸声,若再写鸟叫声,则音杂了。所以,只听一个声音吧。写了鸟的形态,则隐去了猿的形态。这样的设计手法,有虚有实地安排,有明有暗的设计,有意识地去对身旁的景物进行筛选。写景,不等于写实。不等于身边有啥就写啥。而是去营造出一个可以具有美感效果的艺术画面。因为贴近自身,所以真。又因为有所选择和设计,所以切。是之真切也。写景写物,必有所谋也。再往下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为什么会写到这里来?为什么会这么写?是不是随意写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这联,而是要结合前面的起联来看待它。我们前面说了,起联的上下句,子美其实是有所设计的,比如写了音,又写画,构成了真切的立体感。那么,颔联和起联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需要设计的!设计的基础依据,是艺术创作规律!如果把前二联看做是景物描写的部分,那么,这二联之间也要有一种延续和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延续的是诗脉,变化的是虚实。换句话说,针对联和联之间诗的气韵安排的艺术规律,我们称之为“章法”。关于章法,可择时另说。我们结合子美的诗,在这只说这联与起联的关系问题。在此言论的前提是对诗之章法的基础了解。起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总体上写的其实只是一个“静态”,言的是所闻所见的一个环境本身,是一个(有伴音的)画面的存在。而接下来的颔联,表现的不是环境本身的要素,主要是写这环境的态势,写的是环境中动的要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于诗的颔联,古人曾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不要写的过于放肆,也不要写的过于松散。所谓“草蛇灰线”实际上说的是诗脉。通俗点说,就是此联所言,不要离起联之景物太远,不要有景隔的感觉。景可以不同,但是,景调应该是一致的。第二联与第一联的关系,还可以说是一个大系统之内的不同景致。就是那种“抱而不脱”“不即不离”的感觉!《登高》颔联里写了二样景物“落木”和“长江”,其实都在前面起联的景色范围中的。起联里有“落木”吗?当然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我们说了,登高即是登山,有山则会有林木,况且,我们听到的只是“猿啸”而看不到“猿”,为什么?当然被山林给遮藏住了。起联起句就是风急,而且还是秋季。那么可想而知,秋时叶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枯,遇风而飘落,何况是“急风”呢。故,有了前面起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才会有颔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这里写的“落木”(落叶)之景象,是接续前面的景色描写的,是一脉相承而来的。不是另起一景。同样,这联里的“长江”,在起联里也有所交代和伏笔“渚清沙白鸟飞回”,“渚”就是江洲,沙,就是江岸或渚滩。故,第四句和第二句,也是呼应的。可见,从起联写到颔联,作者都没有自己在“造景”,也没有去“偷景”,依据的都是那种切身的直接感受到的景色环境。这体现了一个写作原则,景色描写是不能硬凑的。诗之亮点,并不在景色选的多么离奇,而实际上是在诗眼的锤炼上,更是在景物之间的那种布局和互动。诗眼的锤炼,就是我们所说的“炼字”,景景之间的“互动”,则属于我们常说的“谋篇”。比如看起联的“风急”,这“急”字就是炼字。可以选择的有风大、风猛、风狂等等,但一个“急”字,则更形象更贴切更逼真,假若写上“风大”则太直白而非诗语,景物好写,但是如何让景物生动起来,则需要炼字了。再看“萧萧下”“滚滚来”,这样的形容,把落叶和长江,都写的活了,而且有了气势。所以,不怕景物选的平凡,只怕景物写的平凡。诗之真味,在于这个“炼”。炼字是该重视,但真正需要注重的是炼思路。同样是登山写景,我们每人也几乎都登过山,我们也都写过诗,我们可有这样艺术地将自己的登山所见之景,如此用心地刻画过?我们可以在写颔联景物的时候,去回顾一下起联,看看是否保持那种诗脉存在?写诗则离不开言景,写景则有如许的诸多讲究。别着急,我们一时说不完,可以在以后慢慢接着说。且待之五续吧。</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6月3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八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九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九</p><p class="ql-block">诗中有虚实</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就从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说起,这个概念是【虚实】。然后,结合这个概念,我们同步渗透到诗词写作的每个细节当中。对于所谓学写诗,其实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序”可言。尤其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按照传统的学习步骤,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打破常规,我们就饥不择食,随需随抓,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诗的学问很多,立意、命题、平仄、押韵、对仗、造句、修辞、炼字、谋篇、引典等等等等。每一个方面都足以构成一个大学问。而我们学诗词,其实不是为了应付高考,不是普通学科进修,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诗,不是用来学的,而是需要悟的。如此,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参悟,是值得珍惜的事。那就多点齐进,我们随意而谈吧。说到虚实,为什么我说虚实是诗学的基础概念,而不是什么平平仄仄,这个,可能以前人们都不怎么提,今天,我们就从虚实说起。虚实是我们的一个极其普通而常见的概念,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是,恰恰这个普通,才是我们学诗的关键所在。所以,今天开始,不妨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诗学观,就是一切以虚实为出发点,然后去研究诗词写作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所有的艺术,都离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虚实二字。没有虚实表现,几乎就无艺术可言。诗词,同样是艺术。这样的文学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试看我们学诗过程中遇到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用虚实来解释,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学诗的指导途径。虚实是一个普通概念,诗学运用它,就能得到想像之外的效果。比如,诗的格律,二平二仄的分布,其实就是一种虚实交替。押韵,白脚和韵脚的交替,同样可以理解为虚实的变化。谋篇之触景生情,同样如此。我们写诗,有言景之语,有言情之语,景之为实,情之为虚。以虚实观点,一样可以比照。先建立起我们的“虚实观”,之后再面对我们在诗学中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就是我们另类的诗学锤炼法。所以,我强调,一定一定要注重“虚实”二字。说虚实,都知道。但具体虚实是啥呢?啥是虚?啥是实?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真正解释明白。首先,虚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上没有绝对而单一的虚,也没有绝对而单一的实。虚和实,是互相依托而成立的。没有对方,就没有它自己。也就是说,虚实,其实是比较出来的。换言之,没有比较,就没有虚实!它在诗学里,具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在之前很多讲座中提到。在我们的诗学对仗之中,虚实的作用就很关键了。它表现的一个“铁律”是,上实,下虚。诗中的对仗,一定会,并且一定要依照这个规律去写。甚至,包括楹联等等,都是这样的规律。之所以我把它定义为“铁律”,是因为,它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且符合诗文之正常表现。另外,我们从大量的古典诗词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也可以得到验证。空闲时候,可以随便去找一篇著名古诗词。看看其中的对仗,就明白了。我是说,可以任意找一篇著名诗词作品,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律。就是“上实,下虚”。虽然是我个人的一点发现,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让爱诗、学诗和写诗的大家都能了解,因为,它对我们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初学对仗的朋友,经常犯的错误是合掌。但是了解上实下虚的特点,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格律诗,尤其是律诗,我们的一个写作“要求”是,中间二联要对仗。事实上,律诗,包括七律和五律,是由四个“联”组成的。每一个联,其实都构建成了一个内部小环境。此联既与整体谋篇有关,也自成气候。所以,写这些体裁的格律诗的时候,既要照顾好整体谋篇,也要经营好“小天地”的建设和维护,我对此要多啰嗦几句。因为对仗,对于我们的诗词写作,太重要了。而我刚才提出的虚实观,就有助于我们对对仗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学诗的时候,学对仗,会有单独的一篇,对仗,一般讲起来也很繁杂。各种各样的形式,至少有二十多种吧。把这二十多种对仗的格式记熟了,我们可能自己也该糊涂了。强行去记忆啥啥形式的对仗格式,严格说,其实是无效的。对仗,只需要记住几个要素,就足够了。所谓的形式,不是谁谁发明的。我们了解基本要素,我们自己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形式。对仗的基本要素,简单明了。虽然大家都熟悉,但我还是说一下。格律诗里运用。平仄不用考虑。因为诗里的对仗句,同样符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格律的平仄。词性是必须考虑的,对仗句中,每个字对应位置的字的词性,必须一致。名词对名词,动对动。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虚词等等,都要一一对应。这点必须严格要求。还有人说,是不是词类也要一致?我个人认为,不必!写诗,不是背诵《声律启蒙》,那种声律启蒙类要求词类相同。写诗,则不必。虚实的概念,还有更多的用处。比如我们造句,就一定要考虑虚实的因素。记得前一时期,这里讨论过所谓“老干体”。而老干体之所以为老干体,它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对“虚实”掌握不好。雄心大志满篇飞,神州大地全写遍,不喊口号,也是思想内容都塞满。虚之无度,就成了所谓的老干体。诗句,是诗里的最基础的单位。所谓诗篇,都是由句子组成的。造句功力不足,诗就很难出彩。所以,造句,对一个诗人而言是十分重要,也十分致命的。而造句,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必须注意句子里的虚实安排。如果谁忽视这样的安排,造句就很容易失败。所谓的“失败”,就是写的难看呗。关于造句,其实可以单独开一课,今天只是概念性的说说。我要说的就是一个要点。这个要点是【虚话实写,实话虚写】。这是我所谓的八字方针。如果能透彻理解,并且运用好,诗,想写不好都难。空闲下来的时候,我们要多琢磨一下这八个字,会有益处的。一句之内,有虚实。一联之内,有虚实。一篇之内,有虚实。虚实虚实,到底该咋写虚实?虚实到底是个啥东西?就按我们日常生活的所见所感所思来理解吧。近处为实,远处为虚。这个没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吧?静为实,动为虚,也好理解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OK?眼前为实,当下为实,而昨天和明天,都是虚。很多,自己去体会,其实,这样的概念,离我们都不远。景物为实,思想为虚。景物和景物之间,也不一样。景物之间的比对,也有虚实。理想,和妄想之间,也有虚实。如此,我们这样多角度去理解虚实。那么好了,我们如此重视并且理解这样的虚实概念,在写作的时候,就要善于运用它。本来大家都熟悉的概念,而不善于利用,是不是浪费资源?那么,一句之内有虚实。也就是,一句内,虚实都要体现。写完之后,不妨自己审度一下。如果,一句之内虚实不能达到平衡。也没有关系,就用对句。或者,下一联,来补充它,以达到虚实的平衡。可以一句实话多,下句虚话对之。本联实字满,下一联虚字对应之。总之,一个目的,诗词作品里,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就是“虚实的平衡”。不论是句内,联内,或者篇内。这样的虚实平衡,才是检验一首诗的本质问题。虚实平衡,深入说,是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趋向平衡的态势,这样的态势,对作品的塑造非常重要。嗯,先熟悉并重视起虚实的概念,然后学会运用它。并且把诗学里的每一个概念,都用虚实比照对应一下。会发现,诗的写作,其实完全就是虚实的运用。不论我今天讲的,容易不容易理解,我建议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回头,我们会详细分析,讲讲它具体的怎么运用。具体的运用之法。诗学,没有一定之规。所谓诗之有法,诗无定法。写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享受写作的快乐。而且,还可享受思考的快乐。今天我们不做具体的某诗学课题演讲,只是普及一个诗学概念。切记切记,虚实之重要。之后,我们针对具体的诗学问题,研究起来,我们就有了研究的工具,也就是有了我们自己的“理论工具。”很多诗病,我们写完了自己很难发现。检查来检查去,就是找不出问题。那么我们了解虚实之后,就容易找到问题了。嗯,具体先普及概念。都这么踊跃,现在开始,我们做交流吧?我先讲这些。</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6月10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九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十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p><p class="ql-block">十、诗中有情味</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说诗,聊聊诗中的情味。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这句话,诗里的“志”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诗之情味。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学?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情就是志。不论诗词的主题是什么,内容是什么,也不论它描写了什么,它的本质就是“情味之表达”。人之有情方为人,情之美味即成诗。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什么?通常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中医说法,其余说法大意相似)。六欲则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七情从心,六欲从身。七情六欲实则左右着我们的健康乃至贯穿我们的人生。我们写诗,讲究平仄格律、讲究对仗押韵、讲究句法修辞、还讲究谋篇炼字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情”之一字所服务。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代他人言志,你喊着“万众一心”,你有何资格代我发言?言不由衷,必然其情不真。虚情假意必然陈词滥调,又何谈为诗?情到最美处,乃是真情出。话到感人时,那是真心话。真切、真味、真情感,才是诗之根本。除此无它。所以,言情志必须言本心,情味所到乃是己出。诗词乃是最“自我”的文体,凡是言诗,必须“以我为主”。任何缺失“自我”的诗词,都是伪诗词。写诗技巧很重要,写诗情味之本心更重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必须强调的。所谓情味需要怎么表达呢?“以我为主”是前提,也是重中之重。还有,情味的把握也是需要掌握的。不论是喜悦还是哀伤,愤懑或者惆怅,各种情绪都可以写,但是需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美”。我们需要记住,美学之下的任何情绪,都具有积极意味。哀而不伤,悲而不颓,喜而不忘形,怒而不变态。能做到这些,前提都是美学基础的把握。如果写悲伤,切忌沉沦无度。如果写喜悦,定要落在实处。如果写激愤,视野要开阔。如果写忧郁,环境要配合。我们学诗吟诗,真正的目的是修养。好诗的确可以养人的。而好诗的标准,首先就是具有情味的诗,并且,这样的情味一定是美的。即使是凄情,也要写成凄美。只有美学意义上的情味,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符合诗味的,更是可以增加我们修养的。我们写诗,如果一味沉沦在悲悲戚戚中,这样的负面情绪其实得不到舒缓。反而因为这样悲切之熏染,让我们心理时常处在压抑之中。不是不能写悲情之诗,而是怎么去写它。悲伤就是悲伤,难道还要强颜欢笑?悲情之诗,一定要用美感的笔触去写。同一草一木叙说,向天地之间呐喊,让自己融进自然中,既然悲,就天地同悲,重在视野的开阔,视角的变化。融自身入大自然,化万物为同心。如此,所谓的伤感就疏散到外界中,小小的我可能装不下它,但是大世界就足以消化了这样的情绪。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论多么惆怅伤感的诗篇,在诗的结尾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尽量让笔调“扬起来”。所谓“扬起”不是转悲为喜(这容易突兀),而是让视角转移,或者让视野宕开。但凡负面情绪的诗,都要这样处理。抱怨、悲凉、哀情、愤懑、惆怅、苦闷等等情感基调的诗,收束之处,一定要发散。另外,如何让诗句“美化”起来,那就多增加一些拟人、拟物、多用比兴手法,多使用修辞手段。并且,让景物的动感活起来,目之所及皆能语,此情此景似故人。在空间的布置上要灵活穿插,善用透视效应。在时间的穿越上要自然,往复之情味,百感一瞬间。回眸一顾琴声在,此处飞花如旧诗。角度变化余地大,也相当于视野大。有时候,真正的大视野未必要写神州大地或千山万水。要善于写出“一花一时间,一木一菩提”的效果。以大写大那是俗套,以小写大才是真功夫。如果写大,那大场景也一定要配合近感受,类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都是大景致,“萧萧下”则是近身看,“滚滚来”也是亲身感。这些是老杜的《登高》诗里的。再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同样“万里悲秋”和“百年抱病”也都是写大,“常作客”“独登台”则是写小。不怕写大,但是忌讳的是一味的大,只发散而无收束,就一定失去诗之本味了。啥是美感?美感就是在这大小错落之中,就是在虚实转换之间。《登高》一诗可谓悲凉。诗中甚至还有“潦倒”字句。可是我们读这样的诗,一点都没有颓废沉沦之感。相反,我们吟诵之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隐隐心中升起豪阔之气,甚至壮志之情。看似悲凉,其实雄壮。所以,对于这样负面心绪的描写,一定要注意如何去处理它。当然,前提是我们心境不能狭窄。心境开阔时,悲也不成悲,那是一种隐忍。苦也不是苦,那是一种磨砺。所谓诗味,就是在这纵横交错间,在这跌宕往复处。或起落,或抑扬,贯穿美感之脉络。或瞬移,或穿越,指点时空之变化。心之念念无处唱,情寓景中方为诗。上面是以“悲”之情味举例,说明写作原理。其实我们人类的情感很复杂,所谓七情也未必只有七情。七情也不一定是单独存在的,所谓五味杂陈说的就是情感之纷杂,但是写诗一定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还需要注意不同情感味道之间的搭配。写欢乐、喜庆、愉悦、庆祝、颂典这方面的诗又如何处理?尤其是,写时政时事方面的诗又如何处理?经常见到某些诗群有命题诗。颂扬、赞美是少不了的。读之,几乎绝大多数诗篇的风格都是假大空。言不由衷,虚夸凑合。其实我不赞成多写这样的题材。虚夸浮夸,强自赞美,不仅仅违心,更让自己感到一种累,满纸荒唐言,时间久了,慢慢就变成了荒唐人。这样题材的诗不是不能写,而是非常不好写。其难度很大。它难在什么地方?就是很难把握住“自我”。非常容易写飞了。言己之乐好写,言众之乐就难写了。关键点就是情味如何把握。我谈恋爱我娶媳妇我高兴,我知道高兴在什么地方,我能享受什么样的快乐。这绝对是“自我情感”的一种愉悦,写写曾经的一见钟情,写写那年老槐树下的盈盈一握,写写花前月下的喃喃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语。有真实体验和经历,就言之有物,其情其感就来的真切。而写什么政策的伟大,写中央决策的英明,这样的诗才是最难写的。因为,这样的真切很直接体会到。如果不认真的去寻味,把握不好切入点,势必写成假大空,老干体。遇到命题诗而一定要写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落笔。而是真正地和自己联系起来。比如写扶贫题材,它扶到我没有?可能没有。扶到周围的人没有?可能也没有。它扶了与我不相干的人的贫了。我怎么写?这个时候,要采用“代入法”。诗语中,我们可以化身为山河,化身为花草,当然也可以化身为“被扶人”。就好像古诗人,他自己不是宫女,却常常写宫娥怨,汉宫秋月啥的。白居易也没有卖过炭,却写了《卖炭翁》。逼真如亲见,仿佛他就是那苦命的卖炭翁。他就采用了代入法。也就是,不论什么题材。如果离自己比较远,那么就“代入”进去。目的是,让“自我”的情味与主题的情味更接近,乃至融合。或者说,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世界再大,用的还是我的视角。万物纷繁,凭的还是本心。如此,就进入了“以我为主”的境界中。情味自然就存在了,诗语妙然,诗味自然也就浓郁可人了。诗之咀嚼处,在于情味几何。情味洋溢处,在于是否有“自我”。自我珍贵处,在于我的视角。视角如何变化,在于美学方法上。美学方法的根本,在于虚实。虚实之间,在大小,在远近,在主客,在方圆,在动静,在前后,在明暗,在阴阳……。我个人更喜欢写一些带有忧伤的诗词。在伤感中起舞,或许舞出一个更精彩的美感。诗言志就是诗言心,诗言心就是言人性。我们每每言诗时,往往都是独自青灯下,孤影守夜时。悲剧,或者悲情之诗,其实就是把人性掰碎了,展示出来。写忧郁之诗,未必就是沉沦颓废,它可以是一种回味,一种反省,一种沉淀,一种含苞待放。彩虹之前的风雨,无限风光前的攀登。说是伤感,未必就是沉沦,而更多的是沉郁。沉郁之后的雄阔豪迈,更有风光。总之,最后不论什么体裁都归于情味,不论什么情味都寄托于美感。美学的守候,是我们写诗人的终极追求。今天就说到这里。</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6月17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十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一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十一诗中造句舍得之间今天继续为大家说诗,诗言以句,集句为诗。今天就说说“诗句”。这是一个大课题,可能需要几个阶段来说,探究诗学之美。就从诗句开始吧。中国传统诗歌艺术范围里,或言之诗歌技法范围中,句法乃最重要环节之一。一篇作品里,语句之作用者甚大。其上可与谋篇相配合,下可及炼字之精要。且句句之间的关联,或相对而对仗鼎立,或勾连而前后呼应。句外千丝万缕,句内风云变幻。骨血相连,脉络纵横,造句之法度,不可轻视之。古往今来,诗歌句法之演变,结构之类别,论述之精要,不胜枚举。而今我等论句法,兼而顾之,拆而分之,揉碎而细研之,透视而体悟之,可得出些许醒悟。句随意走,意取灵秀。内视句中有世界,自成体系而独立之。虚实有度方成气候,下字成词须具匠心。外视句外乾坤界,遥相呼应在其中。古诗话云【凡作诗,使人读第一句知有第二句,读第二句知有第三句,次第终篇,方为至妙】(摘自《钟伯敬先生朱评词府灵蛇亨集》)。道的是“诗意贵开合”。这就是说句子的外延性、接续性、勾连而成篇。也就是,言一句而谋下一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且同时,须回顾前一句。此等作诗之思维,应该养成习惯。造句之法,蒙于谋篇之法。谋篇之法,缘于立意命题。我们说,不论下字还是造句,其守则就是要“瞻前顾后”,不可“盲人摸象”。写一山一石,须顾及此山石能否用于篇意。言一花一木,当化身为花木以花木视角代己言。晴天为何象,风雨何寓意,春天象征之心绪,秋雨如何入我心。取景者即为借景之言,咏物之,定为言情语。化景物为代言人,那么,不论言何景色,其实延续的都是情志之一脉。脉络不断,诗语自是流畅。诗语之流畅,语句之间的勾连呼应自然形成。如此,我们造句之“外延法”就出来了,也即,不论言何景物之语,都须依情而造。时刻不忘记写诗初衷,维系好我们诗之脉络。一般而言,所谓诗的脉络,即是言诗立意时的情绪氛围。这个情绪氛围,是脉络,也是诗意基础。这里重点是,如何取景?究竟何方景物有资格入选,为我代言?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义山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篇即是“锦瑟无端五十弦”,瑟,弦乐之器也。锦瑟,装饰华美之瑟。眼前之物,眼前之景。这里其实本意写的就是“锦瑟五十弦”。平铺直叙地道一景物,很简单吧?但如果只是写出“锦瑟五十弦”就干巴巴的很无聊了。这起句的重点是在“无端”二字上。此二字道出,情绪之感就开始了漫延。无奈、叹息、迷茫、回味,甚至有一些悲凉,等等说不清道不明的杂感就扑面而来。“无端”二字,就是无端带来了一种情绪态势,这是一种什么情绪呢?像雾像雨又像风。作者又为何而叹息呢?接下来便是“一弦一柱思华年”。从“锦瑟”到“一弦一柱”是一种具象化,仿佛把镜头拉近了,细细端详这瑟,纤毫毕现,弦柱分明。而“思华年”接续的就是起句之“无端”。通过此例,我们能感觉到其句子的外向意味散发,是如何延续的吧?句子可以简单写,诸如“锦瑟五十弦”谁都能写。但是这“无端”二字才是本句的精髓所在。这说明,写景物不是复制景物,而是要融进自己的情绪,使句子带有情味。我们详细看后面的全篇,就会明白。这“无端”所带来的情味,漫延全篇的每一句里。这样的情味,就是这首诗的“诗脉”。我们说造句,“其上可与谋篇相配合”,就是,句法之精要,首先要配合章法之构建。章法着,起承转合也。起承转合是诗之结构的布局,也是对诗句位置的安排。不同的位置,就要有不同的诗句表现。一个是刚才说是整体情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维系。二就是不同位置的诗句,完成不同的功能。起联该如何写,承联又该如何接,转联的升华又需要怎么处理,合联,收束中的艺术。明白每一句,在章法结构里不同位置的需要,就要表现不同的作用。我们的句子,可能就会随口吟成,挥笔成金。每一联(或绝句中的每一句)在完成谋篇任务的同时,再经营自己的小环境。我敢说,即使我们的诗句看起来不那么华丽,甚至有些小瑕疵,但是章法稳了,诗写的也绝不会难看。所以,章法是造句的前提。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造句的二个前提是,一融进情味,二配合章法。想写出情味未必需要情语,如这《锦瑟》起句,“无端”二字无疑就是一声叹息。不露痕迹地在“锦瑟”和“五十弦”中的虚语,就可让人无限遐思,引人入境。至于如何配合章法,我们又大有文章可做。上面提的二条,是诗句之外部环境处理纲要,也是造句的必备前提条件。而真正的诗句打磨功夫,更是我们要具体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最难的就是提笔忘大字,“万诗开头难”!事实上,这个开篇起句,一些老诗人也犯难。老练诗人其老练之处不是开篇,而是开篇之后的“顺流而下”很牛。每欲言诗之始,可能都会沉吟良久,而后再一日千里的诗情澎湃。正如我们的书法家一样。纸铺好,墨沾饱,却面对空白宣纸久久不能落笔。他们在干嘛?他们就是在作难。这个难处,首先需要构图布局,而后考虑笔法走势,都是落笔之前需要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我们写诗也是一样的。万千思绪无从起,一味回旋下字难。其实,这是一种慎重,这是一种尊重,先谋而后动,应该。不知所诗为何物,又何必言以诗之。起句难,起句慎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起句本身的性质,其实就是为全诗而“定调”。这点一定要清楚认识,并且足够重视。不论是言愁、言恨、言欢喜、言悲凉。喜怒哀乐之情味,都取决于诗篇之“起”(句或联)。起句定调,承之发挥,转句升华,尾句收束。也就是所谓诗脉之源头,在于这个起。起句好不好写,看我们举例的《锦瑟》就知道了。“锦瑟无端五十弦”。其实就是触景所及,随手擒来。我一再以它举例,也是想说明起句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随意起”。给所有起句犯难的朋友一个建议,这个“随意起”很重要,也很实用。所谓随意起,就是触手可及者,皆可入句。所见之景,尽能起之。哪怕是脑中忽闪而过的记忆片段,亦可用之。起无分类,俯拾皆可。李商隐写《锦瑟》,可能就是因为看到锦瑟而起诗。或许,他眼前根本就没有瑟的影子,只是他想到了,就以其为起句,权当他守着锦瑟而写锦瑟。一个念头,也可起诗。如果这样看,最难的也就成了最容易的。随意归随意,前提莫相忘。写诗的前提是立意,立意之意须有情味。带着这样的情味去看景,去选景,这景也自然就沾染了“情”之味道。锦瑟本无情,弦柱也无意。从无情到有情,需要的就是一个“艺术处理”。随后,我们会详细叙述处理之法。诗道学无限,痴迷可成仙。今天就说这些吧。感谢各位。</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6月24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第十一讲)</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二讲 <p class="ql-block">舍得老师讲造句(二)</p><p class="ql-block">说起造句,其实在我们小时候的课堂上就遇到了。我们被训练如何造句,我们知道了主谓宾状&nbsp;补,我们知道了倒装句、疑问句、否定句等等,还知道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这是我们接触&nbsp;汉语言的初级入⻔知识。我们现在言及的诗词,是汉语文学殿堂上的明珠,是文学中最高端的形&nbsp;式,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高端的文学艺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语文做功底,试想,你能写好诗吗?主谓宾状补都分不清,词性都不明白,又如何运用诗词中高端的语言技巧?所以,但凡爱好诗词创作的朋友,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的基础语文知识补课。比如律诗中的对仗,首先要求的就是词性相对,如果词性都分不清,怎么对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词动词相对好认,还有人可能分不清形容词和副词吧?基础语文功底薄弱,会严格限制着你诗词水平的提升。古典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在词性运用上和平时语言的表达也有很大区别,它具有高度凝练性。突出表现是,类如助词以及叹词等等几乎是被诗词语言忽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如“的地得着了吧喽啦呢啊哇吗呀......”等等。这些词汇你用来写所谓的“现代诗”可以,但是古典诗词的写作,至少是慎用。我没有说绝对不许用,但是即使特殊情况下使用,也多是被转化了词性,或者使用的是它的其他词性属性。比如“地”的使用,当做名词尽可使用,但是作为助词就需要谨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学者尤其要注意这样的语言特点。我们经常鉴别某诗句,说它不属于“诗语”,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词性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写诗所用语言,谓之“诗语”。填词所用语言,谓之“词语” (也属于诗语范畴,也叫诗语)。诗语的特点、特征以及所体现的“诗”的味道,一定要尽快熟悉起来。这也是必备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诗语具有什么特点呢?不是“酸腐”、不是“堆砌”、不是“强凑”、不是“掉口袋”、不是“点鬼薄”。 而是一种凝练、巧妙、精要,明白而不俚俗,通达而不做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说废话,不啰嗦。类如“群山峻岭有仙居”这样的,群山就群山,峻岭就峻岭,都是山,不要反复在“山”的意象上涂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类意象的词汇,尽管字不相同但是内容哪怕接近,都尽量避开挤在一起。有时候这样的情况自己发现不了,需要特别谨慎。尤其是修改的时候。这样情况写起来肯定会出现无味、平淡、贫乏、苍白的后果。除非特意设计的叠复、迭出等等目的,同义不同辞的做法尽量避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仅一句之内,整篇之内,如果没有必要联系的同类同义词语,也尽量避开。不仅仅是字之避讳了。如此要求,也是实现诗语之精炼的必须。我上次讲过,写诗的时候要“瞻前顾后”就是这个意思,一句之内避免重复(字以及义),全篇之内也要避免。所谓的没必要“重复”就是等于在诗里“注水”,无形中降低了诗的品质。另外,尤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问题。</p><p class="ql-block">句式结构具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划分,比如主述结构“羌妇/语/还笑,胡儿/行/且歌”“城乌/啼/渺渺,野鹭/宿/娟娟”(二/一/二式),“野日/荒荒/ 白,春流/泯泯/清”(二/二/一式)。主述宾(二一二)式:“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还有主述状、主述补、主谓连、主主谓等等等等。句式形式很多种,有相关的学术论述这些。我不一一详细列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有时间具体讨论句法结构,可以详细说它。这些句式的形式,不要求做强行记忆,而只做一般了解就可以。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如何运用这些句式。总的运用原则就是---尽量避免句式重复。尤其是联和联之间,避开相同句式重复。</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知道的诗之“八病”里面有“四平头”。也属于重复位置重复词类的问题。所谓“四平头”就 是连续两联(四句)开句词汇是同类词。如:雪中二首(陆游) 春昼雪如筛,清羸病起时。 迹深惊虎过,烟绝闵僧饥。 地冻萱芽短,林寒鸟哢迟。 西窗斜日晚,呵手敛残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即颔颈二联的前二字“迹深...,烟绝...。“地冻...,林寒...。”两联之 间产生了重复的叙述形式的。这就是所谓的“四平头”之诗病。不一定只发生在二三联,其他位置有 同样现象,其性质也等同于四平头。</p><p class="ql-block">句头之领乃一句之“亮相”,反复同样的出场方式就不新鲜了, 谓之犯复。四平头只是一种说法,如果不注意,还可能“六平头”“八平头”呢。记住,避免“重复”是诗 学一大要点。不论是字义,还是句子,还是这种“平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就诗句里的虚实关系,我们稍加说说,它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我讲过“一句之内有虚实”。也就 是一句之内,要兼有虚和实的成分。试随便举几个杜诗中句子的例子大家体会: </p><p class="ql-block">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九日登梓》</p><p class="ql-block">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送元二适》</p><p class="ql-block">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十六夜玩》</p><p class="ql-block">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p><p class="ql-block">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p><p class="ql-block">风含翠筱娟娟静,雨浥红渠冉冉香---《狂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略一看就能看出来,其句内都有虚实。这句“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例。“弟妹”是实,亲人,活生 生的人,可见可亲可念想的实在存在。“悲歌”为虚,悲为情绪,情绪为主观存在,可感不可触摸。 歌也为虚,耳听为虚。如此可见,一句之内虚实兼备。另外还注意这联的对仗,我说过对仗(对 联)要“上实下虚”。</p><p class="ql-block">从“弟妹”到“乾坤”肯定是小范围到大境界,上实对下虚。再看,相对而言,“悲 歌”为现实之情绪,“醉眼”是无限想象之态势,仍然是上句实,下句虚。说到诗中造句,我们离不开 一个关键词“诗眼”。诗眼是什么?它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也可能 是一句话或者是一联。简而言之,诗眼也就是诗里的“点睛之处”,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回味不尽, 让人感到惊艳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以往的写作规律,在诗句形式上,我们把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字,也称为“眼”。古法云 “七言诗,第五字要响。五言诗,第三字要向,致力处也”。如“平地风烟横白岛,半山云木卷苍藤”,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我们的注意点是“横,卷。翻,失”。再如“夜潭钟月魂,溪面 印冰姿”“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里的“钟,印。随,上”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强调此等位置的字,一是在语 音音节上它们的作用,二是语句结构上它们的作用。七言句,我们最常用的习惯是“前四后三结 构”,那么第五字就是后三字的“起字”,也就是它在四三结构里具有转折、衔接、变化等之“拐点”作 用。换言之,七言中的第五字(五言中第三字)就是句中的“变化点”,它“字要响”,就是它表现的要 突出,响,未必一定指着读音,还有字义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我们在讲“炼字”的时候,强调诗眼。炼字 的目的也是为了造句。所以,写作的时候,每一句都要考虑到炼字的问题。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 字,是传统说法,乃古人之总结。在重视它的基础上,也不用拘泥于此。具体原则是,句中有虚 字,见虚字就炼。炼字,其实就是炼句。</p><p class="ql-block">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清晰诗学里的实字和虚字的概念。 名词、代词、代名词等都是实字,而除此之外的动词、副词、形容词、连词等等等等全部可以归为 虚字。所谓“炼字”就是指炼虚字。尤其注意的是,区别于一般语文教学的地方是,动词,在诗学里 属于虚字,不当实字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见虚就炼”要养成一个思维习惯。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 炼字之于诗句,就是点睛,炼句也是炼诗眼。句之灵动性也完全取决于“炼字”。山不重要,水也不 重要。而具体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才是最重要的。山和水的互相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张三 李四都不重要,张三和李四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发生什么故事才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我们说了,造句的原则是“瞻前顾后”,是指句间的关系。句中的炼字也如此,炼字就是炼 句,炼句就是炼意。诗人行吟的思维习惯,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这种整体性的把握也不难,就 是每一句每一字,都须依据谋篇之起承转合。诗句的处理需要大量的磨练工夫,但并不是你写的多 就一定会写的好。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仅需要量,更需要“质”的打磨。</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只追求于量,害处很多。写的再多都是垃圾,又有何用?单纯追求写作数量还有一个害处,就是养成 “不认真”的习惯。我认识一个老先生,格律诗写的有五六万首,比全唐诗都多,可是,全唐诗里随 便一首都能碾压他的作品。另外,初学写诗的人,在写作上暂时不要学李白,李白那是谪仙人,李 白能醉酒诗百篇,那是诗中大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白暂时学不起,学诗就学贾岛的“苦吟”吧。僧推月下门,还是 僧敲月下门?推敲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岛对境界的投入,那是真正融身到诗境里了,那种痴迷 才是一种大快乐。我不相信贾岛每首诗都这么费劲,但是他对诗境的精致完美之追求是肯定的。即 使如李白之飘逸,曹植之快捷,也属于“台上一分钟”的亮相,焉知他们背后十年苦吟之勤奋!我们 熟知的典故“铁杵磨成针”讲的就是李白。</p><p class="ql-block">每天发表多少诗,出了多少本诗集,不是真正诗人的目 标。追求荣誉是好事,但是没有底气的好高骛远,得到的就只能是虚荣。关于诗句的讨论和学习, 是诗学的重要学问,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说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 任性闲聊,请多批评。</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三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十三</p><p class="ql-block">诗&nbsp;中&nbsp;造&nbsp;句(三)</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 &nbsp;</p><p class="ql-block">我在之前的近体诗系列基础讲座中,从声韵开始,讲过平仄,讲押韵,讲炼字,讲修辞……讲过还真不少了。其实,所有这些都和我们今天要讲的“造句”有关系。平时我们说起诗之造句,多数只侧重于“句型”而言了,什么“上三下二型”,“上三下四型”等等一类枯燥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只知道诗好象应该讲究这些,可是我们会疑问,诗,为什么要讲究句型呢?它重要吗?其实,所谓的句型一说,是属于“句法”的范畴之内的。我们学习汉语语文都知道学习语法是必须的,学习英语,还需要英语所用对应的语法呢。一般的语法里讲究的多为主谓宾补状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如何合理地、合乎阅读习惯地、容易理解地、准确地组成句子以表达自己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语言,你是先知道了字(英语是字母和单词),再组成了词或词组,语法的意义在于让你如何把词组合串联起来成为句子。诗之句法,道理是一样的。不要拘泥于那些所谓的几上几下的形式,那些讲授什么“三上四下”“五上二下”句型的人,很容易把我们搞糊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把句法的概念和应用原理理解了,那么,我们自己就会编排出几上几下的的句型了。编排出几和几的组合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句法的运用原则,编排出精彩通顺的句子,这才是关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知道诗是文学的精粹,是文学中的文学。所以,诗的语言离不开基础的语法常识,但是又有自己独立的特点。诗之句法,来源于基本的汉语语法,所以二者是不矛盾的。用基本语法都说不过去的违背语文常识的句子,不要强自解释这是诗的语言,诗自有诗的法度,不是你自己想当然说了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讲炼字的时候说过,“炼字”所指的字是虚字,也就是所谓的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等等等。当然虚字包含的不止是这些。而我又强调过,寻常炼字主要是在针对动词、形容词、副词这几类词性的字。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其他词性的字是被我们省略掉的,或者说被我们隐藏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省略或隐藏不必要的词和字,就是诗有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通俗点说,这叫精练。字句精练,是诗的主要特点之一。省略了的字,不等于不存在,它不在字面上,而在字意中。比如我们看一下子美的这句诗“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象选的是桃花、杨花,以及黄鸟和白鸟,怎么形容他们互动的场景才好?用白话来形容得说一大堆,当然什么词(*)都得上来了。但是,我们看老杜只用了几个动词逐、落、兼、飞,就干净利索地完成了描写,“细”是形容词这里有副词的作用,“时”是名词在这里也起副词的作用。其实我们再去多阅读一下唐诗就会发现,古诗中所用的虚字就是以动、形、副为主的。其他的如助词、叹词、连词等等基本属于被忽略的,因为精练的文字组合是不需要那么多罗嗦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句法就是词的有效组合,是一种对口语的提炼和精致化,也叫句法结构。我说了,汉语语法是我们诗学句法的基础,所以,这里不做一般语法知识普及了,主谓宾动状,什么主位结构、偏正结构、同位结构等等这类知识是我们学诗句法的前提,忘了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补补中学语文课了,呵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在它的基础上讲我们近体诗的语法特点。近体诗的句法是什么特点呢?我们先从句间关系说起。我们都知道诗的组成结构,一般是两句为一个段落的。在律诗而言,我们称之为联,如“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那么,在每联的上下句之间就要有所关系及关联了。上下句之间的关联是必须有的,它们可以形成各种关系,比如连续式的、问答式的、呼应式的、倒装式的等等,下面就这几个情况简单介绍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连续式句法。</p><p class="ql-block">我在讲对仗的时候说过一种“流水对”,就是上下句的意思,都分别不是完整的,需要连续用上下句共同来表达才可以的。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再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再比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样的上下句连续表达的,或递进的的形式,我们称之为“连续式”句法。又叫“十字句”(五言)或“十四字句”(七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问答式句法。</p><p class="ql-block">就是以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上句问后下句答,或者上句先立一“意象”,下句再就此发问。我曾经做过七绝写法的讲座(我个人的空间里有相关讲义),我建议在七绝的转句,采用疑问句、否定句或否定之否定这类的句子,以使其转句突兀而吸引眼球。其实,也暗合了这样的句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这后两句,就是一问一答。这样的句型,其实是很刺激人的。可引起读者注意。这个“问”有没有答案,或者答非所问,其实都不重要了,没别的目的,就是想吸引起读者注意,呵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呼应式句法。</p><p class="ql-block">所谓呼应,就是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比衬、对比,或者其他的有明显内在联系的。比如我们前面举的例子“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就属于这种句法。“桃花、杨花”和“黄鸟、白鸟”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看老杜的原诗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曲江对酒------杜甫</p><p class="ql-block">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p><p class="ql-block">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p><p class="ql-block">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p><p class="ql-block">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它的颔联,其实他这联还属于“自对格”,写的是花落无声息,鸟鸣有色香啊。色、香、声、形样样俱全,桃花红杨花白,陪上黄鸟和白鸟,上下翻飞,上下句的结合才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景色。上下句各自独立而互相呼应。通过这个颔联,我们也知道了“呼应式句法”的意思,再举几个例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呼应式的句法,多数用在律诗的中二联处。所谓呼应者,和对仗的意思也差不远了,用在需要对仗的颔联和颈联,正合适。这样一说,起联尾联适合用什么样的句子,中间两联适合用什么样的句子,绝句的句子适合什么样的(我可以单独另讲),我们至少有个大致的概念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绝对的,只是一般的适用,算是推荐使用吧。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比如“倒插式句法”(倒装式),比较特殊,这里不一一做介绍了,有时间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专题探讨。下面,我想说说句型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体诗的句型一般会分为以下几种,五言的有“上一下四型”“上二下三型”“上三下二型”“上四下一型”,七言的有“上一下六型”“上二下五句型”“上三下四句型”“上四下三型”“上五下二型”“一三三句型”“一四二句型”“二二三句型”“二四一句型”“三一三句型”,凡此种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绝对的,只是一般的适用,算是推荐使用吧。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比如“倒插式句法”(倒装式),比较特殊,这里不一一做介绍了,有时间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专题探讨。下面,我想说说句型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么一罗列,看着发蒙不?呵呵。其实,我个人认为啊,根本不需要去记住这些的。这无非就是几个数字的来回组合而已。把个五言或七言的句子,给打零散了,来回拼积木。有的“老师”啊,只教有多少种句型,而不告诉你他为什么这么划分,其实是在愚弄学习者呢。或者,他就是这么死记而来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白了很简单,就是根据近体诗平仄分布的规律而来的,这在我的第一次《近体诗基础知识讲座》里就说到了。我当时提到了一个《平仄谱》,其原则的第一条是</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每句中的字,以两字或三字为一组,平仄相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了吧?所谓的句型,就是根据这个而来的。以两字或三字为一组,那么,两个“两字”合用就是“四”,把“三”还可以拆成“一”和“二”,如此这般,来回组合。这么详细的分类,其实意义不大的。比如杜甫的一联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正规的句型分类,可以算做“上五下二型”,也就是分成“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可以不可以把它看成“四/一/二型”呢?试一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二/二/一/二型”,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那么句型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我以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去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声韵特点。</p><p class="ql-block">古典诗词,可吟可诵可歌可唱。其实吟诵的要点也是要把握其平仄的节奏和节点。也就是“以两字或三字为一组,平仄相间”,还比如这联“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我们读来就应该读成“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如果真的吟成“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那么前五个字不间歇的连续读,实在是不美了,也不符合吟诵之法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词组特点。</p><p class="ql-block">前面说了,句子的结构是由词或词组组成的,那么把这组合的每个单元自然划分,就可以了,因为一个单元基本是一个意思要素。比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这句,我们可以自然地分成上二下三句型“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再比如“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根据词组的意思,我们也很容易把它看成“上四下三型”。如“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句型错落。</p><p class="ql-block">句型的划分不难理解,也好划分。重要的是,要适应上面两条的特点。同时,避免雷同。形成对仗关系的上下句,句型一定要一致,出句是四三型,那么对句也一定要四三型。但是,上联如果是四三型,下联就尽量避开这种句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句型的变化,其实是近体诗灵活度体现的重要特点。句型的意思,其实性质是节奏度的把握,你反来复去的总是那个节奏,多单调啊。句子写的再美,读来也感觉不舒服,是吧?常常你还找不出不舒服在什么地方,其实就是句型惹的祸,呵呵。更何况,形式上看,近体诗每句的字数一样,平仄又是限制的,押韵也是限制的,对仗的缺点也有呆板的一面,你再不在句型上找点变化的突破口,那不使自己的诗成为榆木疙瘩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写诗讲究句法(包括句型),重要的不在起“法”字上,而在于其变化规律上。前提是尊重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修炼的是凝练精致的功夫。寻常闲时,我喜欢看些《诗话》,比如,《四溟诗话》《麓堂诗话》《後山詩話》等等,其实很有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借用古人言,说俺心中话。作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一)》中说到:“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倒插最难,非老杜不能也。字法有虚有实,有沉有响,虚响易工,沉实难至。</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四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十四</p><p class="ql-block">&nbsp;诗&nbsp;中&nbsp;炼&nbsp;字&nbsp;(上)</p><p class="ql-block">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关于炼字,我在以前的各种讲座中谈过很多,也多次列举过不同位置上的字的不同炼法。今天,我们继续谈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谋篇和炼字是永远的课题”。写诗,格律等基础性的知识都是“硬性”的,其实,只要用功,是不难掌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有的人格律也熟了,对仗也会了,押韵也能比较准确地押了,可是写出来的诗,就是没有诗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甚至,大白话入诗,也可以合上平仄,也可以在格律上符合啊。这是因为,他不会炼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是“炼字”呢?炼字是个诗词学的的术语。其实,通俗点说,就是写诗填词时,对所选用的字的挑选和修改。如何去挑最好的“词儿”来写自己的作品,就是炼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般把所有的汉字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实字”,一类叫做“虚字”。实字,是指着字本身具有一定意义的字,比如名词,代词,代名词。比如“山、水、日、月、花、春、秋、鸟、张三、你,我,他们……”等等。这类字,经常构成了我们写作时的主体.写山,写水,写你,写我,写神仙。实字的选用问题不叫炼字,真正诗学上所说的炼字,其实是指着炼虚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下面所要关注的,就是虚字!那么先知道什么是虚字。很简单哦,除了上面说的实字,其余的都是虚字了。比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等。一首诗里,实字是骨架,虚字是脉络和筋,虚字才是使诗意灵动起来的关键。比如说一个“山”有什么意思?但说它是“大山、小山、高山、秃山、青山……”这一加上虚字,就把山给说的清晰逼真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比如说一个“笛”字,这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乐器而已,但是如果说成“横笛、吹笛、弄笛、奏笛……”,那是不是就生动了起来?怎么来形容这个“笛”?怎么让它动起来,让它具有精彩的灵动?这,就是炼字!字炼得好,你的作品就生动,不会炼字,就写不出好诗来。所以,炼字,真的真的很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我在讲近体诗之炼字的时候,常介绍一些具体的炼第几个字的方法。比如七言里,第一个字怎么炼,第二个,第三、四、五、六、七个字怎么炼。这有点程序化了,我讲的时候自己感觉都枯燥。今天咱不那么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体诗分为五言和七言的两种。传统上的说法是,五言要炼第二、三字,而七言,要炼二、四、五、七字。其实,想开了,就不必拘泥什么位置了,可以肯定地说,炼字是不分什么位置的。我的建议是,见虚字就要去“炼”,而不管它在第几个字的位置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看老杜的一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下句第一个字就是动词。看他这字用的怎么样?开句一个“映”字就使句子活了起来,下句一个“隔”字领句也非常到位。这个“映”字呼应了尾字的“色”,没有映哪来的色?而“隔”字,和后面的“音”字扣合了起来,前后照应,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炼字怎么炼?炼字,其实就是要让诗意变的更和谐,更具有整体的灵动的流动感。我们还要注意这“映”与“隔”的关系。这是一个对仗句,关于对仗,我们下节课再具体的讲,但是,我们要注意上句用了“映”字,下句就不要用同类的字来写了,如果下句写个“照”,那和“映”就是一个意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下句之间,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重复的意象和重复的动作,这可是常见的“毛病”哦,上句写什么意思,下句换个词儿还写它,我们把这叫什么?叫“合掌”,这是写近体诗时一定要避免的。诗意是要变化而丰富的,你在一个意象上转来转去的写起来没完没了,那你的诗还有什么看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下句之间,可以写成递进的关系,形成一个连贯的“流动感”,可以写成并列的关系,但并列不等于相同。还可以写成对比的关系。总之,是要错落开。错落而不失去联系,是关键。所以,炼字的好坏,也决定着谋篇的成功与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老杜这句,有了“映阶碧草”,才有了“隔叶黄鹂”,怎么联系上的?上面有“草”,下面有“叶”,上句写的“映”其实形容的是草,下句“隔”的叶,才有了来源。上句写色,下句写音,按现在的话讲,这视频和音频都给你整全了,搭配的又是这么协调,这诗句能不活吗?这诗能不好看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听过贾岛炼字的故事,他因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而挠头不止,我们现在常说的“推敲”二字,就来源于他炼字的故事。他还道出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叹。我们写诗,立意容易,措辞却难。只随意而写,常常却用辞不工或出律,如果只去琢磨词儿了,却往往伤了我们的气格,使原来的立意跑了调。辞和意,总是很难协调起来,这就是初学着面临的一道门坎儿。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法只有八个字——丰富底蕴,换位思考。</p><p class="ql-block">[丰富底蕴],就是多做积累哦。要炼字,你首先得有字可炼,汉字的特点是非常有趣的,同音不同义,同字不同义,同义不同字,同字不同音,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你掌握的越多越好啊。比如一个“说”字,你可以写成“讲”写成“言”写成“曰”“云”“侃”“喷”“吹”“撂”“描”“道”……呵,还有很多,用在你的诗句里,哪个最恰当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的多,选择余地就大。所以,可供选择的材料你得备足了。除了一个“说”字,你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可以形容“说”的,你不知道它有这么多的变身,你拿什么去炼字啊?除了这个字,你没有别的,也只是会在“推”和“敲”二个字上打转,怪不得他要“一吟双泪流”呢,能不愁哭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除了“推敲”二字,他还可以选别的字啊——鸟宿池边树,僧寻月下门”不好吗?还可以写成“僧移月下门”“僧踢月下门”“僧扶月下门”“僧依月下门”“僧开月下门”“僧呼月下门”……呵呵,多了去了。我这有点玩笑了,但是要说明的是,我们炼字用心痴迷的精神可以学它,炼字的方法却不可以学他。我们可以比他选择的范围更大更丰富。知道的词越多,炼字的底气就越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换位思考],是提高炼字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觉得自己想不出好词的时候,就要换个角度去写它。写同一个动作,换个角度去看去写,那动作表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换个角度,再换个角度,再再换个角度。就好象去摄影,选个最佳的角度去拍照,拍出的照片就是最佳的。最佳最妙的角度去看这个动作,那这个动作就是最精彩的。把这个动作相应的词用上,就是炼出好字了哦。比如我们写一个燕子和树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这场景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写成“紫燕穿林过”,这个穿,是形容燕子的动感。我们还可以写成“林间藏燕影”,还可以再换几个角度去写它“燕语枝前闹”“雏燕鸣春柳”“雨燕擦梢影”等等等等。我自己匆忙写的例子不算精彩,只是提示一个写作的思路。我们还说前面讲的贾岛的“推敲”。“推”和“敲”,是说这位和尚深夜归来临门而做的动作,是直接推开好呢?还是先敲敲门好?贾岛犹豫的是这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放开思路,把视线放在和尚身上,用一个“寻”字,则可写出另一个态势,是说他找不到回家的门了,或他夜行寻宿呵。写“踢”呢?则可以表现另一个情景,比如《水浒》里的鲁智深回寺院,那就得又砸又踢,呵呵。再比如我上面选一个“扶”字呢,也可以形容他夜不成寐,或者说他忽有佛悟,扶门而望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自己的立意,换个角度,多点想象,炼字,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如果不以炼字为难,那么写首好诗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哦。我们感觉自己词汇量不足的时候,我们就用“换角度”的方法来弥补。其实,写诗就是写的灵气。什么叫灵气呢?八面玲珑,角度多了,思路就开了,灵气自然就在其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李白,看杜甫,看白居易,他们写的诗,有多少生字难字吗?他们会的字,我们也会哦。他们比我们强在哪呢?他写的诗,炼的字咋就那么精彩呢?根本原因是,他会换位思考。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山,用山来说话,可以把别人换成自己,用自己来写别人的话。把话说回来,动词,形容词,本身就是一种变化性的词,我们何不以变化的角度来运用它们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一个“来”字,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去”字,因为我们把方位变化一下,就可以了。把来字可以写成“上”字也可以写成“下”字。“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下”就相当于一个“来”字或者一个“去”字哦。我们长说“北上”和“南下”,这里的“上”和“下”,其实也就是来来去去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写诗的时候,也要这么去思考,去想象,去联想,那么,我们的诗必然也就会灵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炼字,是个长期修炼的课题,说到底,它本质上不是个方法的问题,而是个思维模式的问题。我们学习写诗,其实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训练的这种思维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诗思”。多去读那些经典的名篇佳作,去注意那里面的虚字是怎么运用的,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可以试着去给他换一个,看看是不是会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一些传统的炼字的方法问题,以及炼诗眼的问题,今天就不具体讲了。我个人的空间里有相关的讲义,我们舍得群的管理也会把它放在群空间里供大家参考和转载。如果更多的朋友对具体的炼法感兴趣,可以向舍得群管理组反映。因为炼字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根据反映情况,考虑在近期追加一次《炼字专题讲座》。详细讲一下炼虚字、炼叠字、炼重出字、炼诗眼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五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十五八雅入诗舍得之间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有这样一些“雅”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分别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说它必不可少,不是指每个文人都需要样样精通,也不是指每个文人都把它当做正业。而恰恰是,它们的属性几乎都是“闲品”,甚至是“旁技”。如果你没有“闲”,那么这几样东西你一样都拈不起。说它们“闲品”不等于它们无用,其闲者,不是单单指着无聊的空闲时间,这里的“闲”更是指着一份心情和境界,淡定、从容、懂生活、珍惜人生。“八雅”的真正意义,是文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文人的基础品位。文人之八雅,没有真正的“技术”要求,比如这个“琴”,你可能不会操琴,甚至都没有摸过琴。但是,你至少要懂琴,即使不具体的懂琴理,也要知音。闻弦知雅是也。还比如这个“酒”,未必要求你一定“会须一饮三百杯”。你可能滴酒不沾,可能酒精过敏。但你一定要了解这个酒的意义。很多文人诗里,动辄豪饮以壮气慨,动辄“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实际上,他只是借“酒”之意象而已,真实的他未必是一个酒鬼。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虽然列举了八样,但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诗”,第二个层次是其他七样。这其中,除了诗为抽象的之外,都有具象的具体的物象。作为文人,可以不会操琴,可以不会画画,甚至字也写的不好看。但是,若不会吟诗著文,则至少会被开除出“文人队伍”,因为这是文人之必备素养。文人,文人与诗人,不是因为会行文而可以诗,而是因为懂诗所以会行文。一个不会写诗甚至不懂诗词的人,若自诩为文人,必定是“滥竽充数”之假文人。因为会诗而为文人,因为会诗而具八雅。这八雅里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诗是“1”,其余都是“0”。因为有了诗的要素,“琴棋书画酒花茶”才具有了意义。中国文学史真正的开端就是“诗”,而“诗”的要素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话都不会说还自称什么文人。八雅里的“诗”是诗之狭义的概念,指吟诗的行为或能力。因为诗所具有的基础意义、涵盖意义、通感意义,所以,以诗来言之“八雅”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经常之事。诗言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当别有生趣以及深味,包括以诗言诗。如何以诗言之,就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和理解境界了。比如,八雅之“琴”。古之言琴,是指“古琴”(七弦琴)而言。但若泛指,具弦之乐器,皆可称“琴”。如琵琶、瑟、筝等等。如义山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还如乐天的《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嘈嘈切切错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当然,关于写有“琴”的诗非常多,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白居易《听幽兰》“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以及,陈子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韦庄“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舍得之间自己也有一些关于琴的诗句“二十五弦弹破窗,流音一抹暗青缸”“抱琴犹怕无琴影,对月常吟邀月篇”等等。关于“琴”,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样的典故可以借用,但因为它太“熟”了,所以引其典的时候要谨慎,否则容易流俗了。琴音者,心声也。我们的笔下,应该流淌着我们自己的“心之弦音”。即使引用,也要“化典无痕,如同己出”。再说一下八雅之“棋”。传统意义上,所谓棋,只是指的围棋(也称为“弈”)。围棋为弈,象棋为戏。围棋以外的所有“棋”之称呼都是从围棋引申而来的。围棋的特点是什么?是“取势”,不为一城一池,而放眼天下也。取势的意义在哪里,是格局。围棋重于谋势,所以取“角”取“边”而后占领“中原”。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比如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就是“农村包围城市”,他成功了,其运用的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战略。围棋之重,体现的是视野、是格局、是境界,甚至是忍辱负重,是一种大计谋而构成的大智慧。而真正大智慧,正是文人修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养性的追求所在。文人境遇多不佳,但文人立世所凭的是风骨。支撑这文人风骨的,不是臭脾气,不是顽固自私,而是大的视野境界。所谋甚远,虑及天下。所以,“棋”对文人而言,是一种大修养、大磨砺。它有足够的资格在八雅列位。关于棋,我们最熟悉的典故就是出自《述异记》的“观棋烂柯”。晋时一个叫王质的樵夫,是个棋迷,不好好砍柴,却因为观人下棋而忘了回家。哪知道那是仙人下围棋,仙界一日,人间百年。惊醒时,回看自己砍柴用的斧头,都烂了。所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如唐人刘言史的一首诗:“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关于棋的诗例也不少,如清诗人钱谦益“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白居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等等。举例是为了学习怎么写“棋”,棋之入诗,全凭己心。再来说一下“书”和“画”是如何入诗的。八雅里的“书”不是指书籍,而是指“书法”。书法,就是文字的书写艺术。人们形容一个人有文化,经常说他是“能写会画”。“书”,就是书写。书法之于文人,是脸面、是招牌、是标志。在古时,乃至民国,几乎所有的文人都相当于今天的“书法家”。即使你一肚子学问,大名鼎鼎,如果写出的字像狗爬的,也会让人低看三分,乃至怀疑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不是真有学问。书法意义不仅仅是好看而已,它更体现一种品位。书法是一种“硬功夫”,非积年累月而不成。所以,书法水平体现的是一种韧性,坚持、勤奋、持之以恒以及所磨练出来的品性。书法是一种美学境界,它把中华汉字之美,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可铁笔金钩,可婉约娉婷,可雄浑豪迈,可小桥流水,可龙飞凤舞。可工笔小楷字字斟酌,可流云浮动自由而行,还可凤舞九天惊艳八方。篆隶行楷,风貌各异。喜欢书法的人,神入其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那种感觉叫“韵味”。运腕之间,变化万千,笔锋之中、侧、折、裹、逆、颤、垂、悬……,无一不山回路转,一笔一景。字与字间,关联守望,布局谋篇,张弛有度。书法的这种美感韵味,是不是很熟悉?对,这就是诗的韵味。汉字的书写,用毛笔,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变化?就是因为它的书写过程,是立体操作。软笔之行,不仅仅是平面勾画,更重要的是“立体性”,这与钢笔等硬笔的平面性区别很大。维度不同,美感表现当然不同。以诗言书,如遇本家。可写的范围太大了。不仅仅可以写历代名家和名帖,更可以借用书法之特点,过渡到诗的写法里。甚至书法的笔锋走势,都可以取之成诗。中锋堂正,侧锋奇险,顿挫有道,转折新生。从笔划,到整字,到全幅。书法字体的演化,无疑也是一部文化史。以诗言书,不仅仅言其美感,更可以透视历史云烟。不论我们今年十九岁,还是九十岁,我建议每个诗人都拿起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来开启一场书法之旅。从今天开始,直到永远。说到“书”,自然离不开“画”(我是指中国画)。如果说“书”与我们的诗联姻,那么画,它几乎就是我们这诗的化身,是诗的定格,是诗意的延伸。不懂诗词的画家,不算画家,最多算是一个画匠。不懂画的人,也不算一个真正诗人,绘画讲究画意,画意何尝不是诗意?诗人未必会画画,但一定要懂得欣赏画、鉴赏画。之所以强调的是“中国画”,是因为国画的表现,才最具中国文化的特点。它不同于西画的风格,不论是画法,还是表现手法。西画的特点以“写真”为主,不论是神话的题材,还是印象派的,抽象意识流的等等,它表现的形式,都是以满足视觉真实效应为主。采用的透视方法,也是“焦点透视”,立体再现。这是西方绘画的基本原理。而中国传统绘画不一样,其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焦点透视”是固定的单一立足点的视角所见,所以表现的透视效果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等等。而“散点透视”则是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也就是,中国画的特点,几乎就是一种“画面集合”,比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等。换言之,西画的出发点具有“客观性”,而中国画的特点是“主观性”。中国画很“随心所欲”的,心里咋想,就咋画。即使人物画,重要的人物,君王、神佛、主角等等,尺度比例也很大,余则小型化。这个“画从心”,不正对应了“诗言志”吗?诗可入画,如画中题诗。诗可言画,如为画题诗。画中有诗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诗中有画为融。时间关系我不一一举例了。但可提供一些言画之诗的参考建议。不论作为画中题诗,还是临画而诗,都首先要做到一点,让自己融进画面里去。画中题诗,那就主观的写,身自在画中,所感所思。而临画而诗,就客观的写,观画所感,所评所论。当然也可以采用画中人的角度,但最好能及时“跳出来”。很早以前我做过一次讲座,如何写“题画诗”,对这样题材做过探讨。但很有局限性。诗与中国画,具有同生或伴生的关系,血脉相连。所以,真正的题诗,还是需要个人的感悟。有途径,没方法。道所在,术之所在也。“文人八雅”,因为篇幅所限我无法一一细说。只是举例琴棋书画来阐述一下,尤其是“琴棋”更是举例了一些诗作或诗句,来说明表现手段。不论是写“琴棋书画”,还是写“诗酒花茶”,我们要记住的一点是,我们是在写诗。写诗的本质是在写心,写“我”之心。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它们只是为“我”服务的。借其象而言我心。所以,不论写什么,都不要让它们喧宾夺主。借用而已。时间关系,先说这些,抛砖引玉,期待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2021年7月24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p> 第一六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十六</p><p class="ql-block">&nbsp;诗&nbsp;中&nbsp;炼&nbsp;字(下)</p><p class="ql-block">&nbsp;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我上次讲座大致上讲了“炼字”的意义和基本思路。这炼字于诗而言,怎么看重它都不过分。写诗高手和初学者的区别在哪?主要体现在炼字上。一个字可以救活全篇,一个字可以带来一番新的境界,这是毫不夸张的说法。</p><p class="ql-block">常有人说,写诗要重意境,可以不拘泥字句或者格律,其实这是很不负责的说法。意是什么?于诗而言,再高深的意也是要靠一个个具体的字的组合来表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字炼好了,才能表达好你的诗意。</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讲究字,随意堆砌,那么你再丰富的想象,再好的意,也只能留在你的脑子里,而化不成好诗。所以,写好诗的基础是“炼”好字。炼字,其实就是在炼意。</p><p class="ql-block">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打太极拳有个说法是“重意不重形”,我觉得这和我们写诗的道理是一样的。太极拳是个意念拳,由于意念领先,它能起到意、气、形融贯一体,对气敷全身起到极其良好的作用。但是意念领先的前提是对拳练多年,动作(形)正确,而在练拳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人而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叫初学者去重意,那么他本人就不会太极拳规范的拳架(形),不明白形与意的关系,所以用“重意”之词只能去吓唬初学者。太极拳形的质量,决定于意的质量,形正,意就正,形乱意必邪。</p><p class="ql-block">太极拳是具有文化内涵,富有哲理性艺术性的拳术,其意与形的关系,也可以借鉴于我们诗词写作的。诗是什么?诗言志,诗写的就是“意”,诗意诗意,所以诗当然以“意”为重。但是诗也要有形的,诗“形”不正,诗意也是必邪。</p><p class="ql-block">诗形是什么?当然是指诗之体裁的合体,诗句的合理通顺,以及诗中每一字的具体运用。字炼的越好,意就表达的越贴切,越传神。</p><p class="ql-block">我们欣赏诗歌的思路会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很自然,我们会先看语言,再看意象,再再品味意境,最后才感受情感。看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语言组织,语法不通,语句乱堆,生硬之词随意凑,那么,第一印象就得不了高分,语言都不过关,你就没资格喊什么“意境为重为先”这样的口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语言组织得当,才能塑造好意象以及意象间的关系,意象与意象间的合理而巧妙的互动,才能塑造出诗之意境。诗之意境出来了,诗意的情感也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了。</p><p class="ql-block">我在上次讲座时说到,“炼字”指的就是炼虚字,诗的炼虚字,其实主要是指炼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虚字本身是无意义的字,是配合实字而具有意义的。所以,炼字时,其实还是要结合实字一起炼的。贴合实字展开想象,那么,虚字的运用就能使我们的诗灵动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体会一下。看看杜甫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旅夜抒怀 &nbsp;&nbsp;杜甫</p><p class="ql-block">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p><p class="ql-block">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p><p class="ql-block">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p><p class="ql-block">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p><p class="ql-block">我们注意一下他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对星和月的描述是用“垂”和“涌”来表现的,叫我们来写星写月,一般是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吧?</p><p class="ql-block">他描述的前提,是建立在“平野阔”的基础上,星悬高空,与“平野阔”(写成平面的感觉)构成了立体的效果,这“星”好象要往下掉一样,这样的形容,生动异常。“月涌”呢?月从江边升起,就好象在江中升起一样,江水滔滔,托月而起,一个“涌”字,平添了如许的动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p><p class="ql-block">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p><p class="ql-block">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我在上周讲课时说过:“他写的诗,炼的字咋就那么精彩呢?根本原因是,他会换位思考。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山,用山来说话,可以把别人换成自己,用自己来写别人的话”,看李白写诗,其实就是这样,他正是以物观物,所以才不知何者是自己,何者是山,才会这样忘我与投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投入状态,也是一种闲适的心境,他将自身的这种“闲”化为了云之闲情,化自己为云,所以他写出了“孤云独去闲”。这种将感情移到了身外之物上去的写法,在美学上,叫“移情”。再看起句的“众鸟高飞尽”,鸟高飞而渐渐淡出视线,一个“尽”字写出了这种淡尽的形态。一尽一闲,呼应得当。</p><p class="ql-block">好,我们举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几个问题。五言诗,炼虚字主要在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上炼的,这是传统的说法,而我们这两个例子正是一个炼的第二字,一个炼的第五字。</p><p class="ql-block">以后凡写五言,在这些位置上有虚字(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就多加推敲,因为对五言而言,这位置也算是个多变的“节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律炼第二字,还可以参考下面几个例子:</p><p class="ql-block">水廻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廻,度(孟浩然)</p><p class="ql-block">红入桃花嫰,青归柳色新。---入,归(杜&nbsp;&nbsp;甫)</p><p class="ql-block">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动(王&nbsp;&nbsp;维)</p><p class="ql-block">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孟浩然)</p><p class="ql-block">&nbsp;五律炼第三字,我们再借鉴下面这些例子</p><p class="ql-block">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连,送(李商隐)</p><p class="ql-block">青天回玉垒,远树出华阳。---回,出(王渔洋)</p><p class="ql-block">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有,自(杜&nbsp;&nbsp;甫)</p><p class="ql-block">藏舟移夜壑,华屋落泉台。---移,落(黄庭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妨再看一下五律炼第五字</p><p class="ql-block">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流(王维)</p><p class="ql-block">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寒(杜甫)</p><p class="ql-block">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劲,归(李白)</p><p class="ql-block">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白,青(王维)</p><p class="ql-block">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疾,轻(王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七律,多在第二,四,五,七字上炼。多读读古诗,例子到处都是,我这里不一一举例了。只看两个在第七字上的虚字的炼法,</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远,疏(高适)</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看这上句“青枫江上秋帆远”,前面是“青枫”“江上”“秋帆”几个物象的陈列,最后用一个“远”字便将他们合理的布置起来了。对句“白帝城边古木疏”也是这样的功效。前面是实字组合,最后这个字是虚字。</p><p class="ql-block">断句可为“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远是形容“秋帆”的,“疏”是形容“古木”的,而前面“青枫江上”和“白帝城边”,起着状语的作用。语法清晰,层次分明。</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再看一个:</p><p class="ql-block">&nbsp;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隔,遥(杜甫)</p><p class="ql-block">断句和上面是一样的,一个“隔”字透出了不得相见的悲凉,一个“遥”又写出几许孤身寂寞之感。 </p><p class="ql-block">还是强调一个观点,炼虚字,最好是见虚字就要炼,虚字是随着实字走的,是意象间的纽带和脉络,没有好的虚字的炼,那所写的意象就是死气沉沉的堆砌。而上面说的五言或七言的几个关键位置,是需要重点注意,多加推敲的。炼字,就是炼意,虚实结合,先立“象”(实字),再炼字(虚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看一个炼虚字的特例</p><p class="ql-block">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杜甫</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是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中的颔联,看看这里虚字的运用,这一联中除了“时、雪,客、春”外余下十字皆为虚字,颈联更狠,上下句分别只使用了一个实字“岁、乡”,有《诗话》对其评道:“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 </p><p class="ql-block">其实,一个句子里,特别是在七律中,可能不止有一个动词,需要炼的可能有两处。下面把这样相关的例子罗列一下。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句子中,不适合出现三个以上(包括三个)的动词。</p><p class="ql-block">两个动词,足以表达出你要表达的任何意思了,如果你意犹未尽,那就请把多余的动词放在其他的句子里去。习惯上,我把这包含动词太多的句子称为“多动症”。这一点,我着重强调,因为我见到的初学的朋友经常犯这样的错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上面举的杜甫的这个例子就含有三个以上的动词,但是,多动了,我们很难掌握,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很多诗病的原由皆是因为“动”的太多了。所以,我再三的强调这点。</p><p class="ql-block">炼双字,有下面这些类型:</p><p class="ql-block">1,炼第一、第五字。2,炼第二、第五字。3,炼第二、第七字。4,炼第三、第六字。5,炼第四、第六字。6,炼第三、第七字。</p><p class="ql-block">我们着重看一下“炼第二第五字”,因为这是比较常见的,其余的就不一一举例了,炼双字时,重点注意的是动和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2,炼第二、第五字</p><p class="ql-block">“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移”“开”,“绕”“识”。</p><p class="ql-block">“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黄山谷)。----“入”“花”,“搜”“响”。</p><p class="ql-block">“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高适)。----“冷”“苦”,“空”“干”。</p><p class="ql-block">“水合南江壮,山连大剑昏”(王渔洋)。----“合”“壮”,“连”“昏”。</p><p class="ql-block">“灯昏山鬼逼,雨止蛰龙还”(王渔洋)。----“昏”“逼”,“止”“还”。</p><p class="ql-block">看前人的句子怎么炼的,对我们是个借鉴。读到精彩的句子,我们就要习惯地看看它到底精彩在什么地方?看他的动词和形容词是怎么运用的?想象力的发挥,其实多源于这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说一下关于诗的“诗眼”的问题。我们前面所说的炼字,其实炼的是什么?就是在炼诗眼。</p><p class="ql-block">什么是诗眼呢?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画龙点睛”,也理解它的意思,其实,所谓的诗眼,就如这龙的眼睛一样。看诗,就看最重要的那部分,最能体现诗意,最具精神的那一段,那一句,那一个字。</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点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炼字,讲究的就是“点眼”一说。“诗眼”这个词是宋人提出来的。苏东颇的话是“天工忽向背,诗眼七增损”。南宋的范成大的形容是“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比如杜甫的诗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溅”一“惊”皆为眼也。 </p><p class="ql-block">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寒”和“老”把诗给带活了。宋朝人论诗,把诗句中突出的、不平凡的字,称为诗眼。好比人的眼,有眼才见精神。眼睛有神,人才精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有光彩,也须看诗眼所在,诗眼是诗歌的神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眼,其实还分为句中之眼,和篇中之眼。句中眼是基础,篇中眼是精髓。炼诗眼,炼的还是虚字。我们主要是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多下工夫。下面举例中,以句为例的是看句中眼,以全篇为例的,我们找的是篇中眼,这点说明一下。</p><p class="ql-block">我们先看王昌龄的《闺怨》:</p><p class="ql-block">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p><p class="ql-block">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里哪个字最关键,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在这个“悔”字上。一个“悔”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炼的就是动词。训练自己,读诗时要善于找出诗眼所在,下笔时,也会比较注意锻造这个诗眼,让我们的诗有眼,我们的作品也就有了精神。好诗都会有诗眼的,不成功的作品就是散光、无神。 </p><p class="ql-block">再看李商隐的《柳》:</p><p class="ql-block">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p><p class="ql-block">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要找这里的诗眼,我们自然就看到了“逐”字和“带”字,这两个字使诗活了起来。“逐”和“带”是这里的诗眼。“逐”有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p><p class="ql-block">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二个“带”字是重出字,后面我们会讲他的用法)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是一首“重阳词”,其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人比黄花瘦”实际上已经成为经典用语了,皆因为这个“瘦”字。</p><p class="ql-block">炼诗眼,不是仅仅炼动词,还要炼形容词和副词,比如我们看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之美感。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直一圆,亦刚亦柔,写的有相当强的震撼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副词的炼法,我们可以参考看看柳宗元写的《江雪》:</p><p class="ql-block">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p><p class="ql-block">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里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字是哪个呢?是这个“独”字。既有“孤独”之意,又有“孤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若换用别的字,就难以表达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独”字提领出了全篇的精神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诗炼字,近体诗每个字都应该是有自己独到作用的,所以,避免重复就是要从炼字做起。炼字,就是精炼你的诗句。我在以前说过,从格律上而言,五律只不过是七律去掉每句前面两个字而已,格律是完全一样的。 </p><p class="ql-block">利用下面一点时间,说一下叠字和重出字。我们先看一首古诗:</p><p class="ql-block">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p><p class="ql-block">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p><p class="ql-block">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再看易安的《声声慢》里的句子:</p><p class="ql-block">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p><p class="ql-block">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再看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p><p class="ql-block">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p><p class="ql-block">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p><p class="ql-block">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p><p class="ql-block">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p><p class="ql-block">我们注意到都使用了“叠字”。叠字就是两字连用,起的多是强调的作用,也起的是一种诗意的回味和回荡的效应。我们寻常写作时,也常用到叠字,但是,却很难写的好。叠字看着好写,套用前人对此的评论“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入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妙处悉在此四字之中”,形容的是气氛,讲究的是声调。“漠漠、阴阴”被推崇赞叹,概因在这两方面表现的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叠字有用在句首的,用在句尾的,有用在中二联的,但是我的看法是同一首诗里尽量不要多用,尤其是中二联,如果颔联用了,颈联就不要用,不然极难掌控,控制不住这诗意就非常容易“平”了。首句用了,尾句就不要用。</p><p class="ql-block">叠字使用的多是形容词副词等“状词”,叠起来本身就有强调的作用,如果连续多处使用,则很难突出重点到底在哪了。除非有特殊的写法,如前面易安的那个《声声慢》。</p><p class="ql-block">我们写近体诗,忌讳用的是重字。但是叠字也是重字,是属于有意而为之的,不算犯忌讳。还有一种形式,叫“重出字”,也是用的重字,但是重字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和照应,这也是一种设计,这也不算构成诗病。</p><p class="ql-block">比如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两个“难”字构成了排比的关系,是种修辞手段。还比如:</p><p class="ql-block">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p><p class="ql-block">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p><p class="ql-block">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再看一下王安石的《游锺山》:</p><p class="ql-block">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p><p class="ql-block">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还有王渔洋的《题秋江独钓图》:</p><p class="ql-block">一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p><p class="ql-block">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p><p class="ql-block">这甚至四句都反复重出了字,但是形成了并列递进等互相关联的关系,是一种独到的设计。自然带出一种风味。这里,再把本人的一篇七律拿出来,虽然写的不算好,但是也尝试使用了重出字的写法,给朋友们借鉴一下:</p><p class="ql-block">谁知窈窕风来舞,却是娉婷叶托花。</p><p class="ql-block">长袖送香香扑语,短声衔笛笛吹沙。</p><p class="ql-block">平生最怕伊人笑,浅笑难扶醉客斜。</p><p class="ql-block">零落芬芳伤几许,桃园深处一流霞。</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我这篇七律的颔联用了两个“香”字,两个“笛”字,看着是叠字,其实不是叠字的用法,而是重出字的用法,因为这两个“香”字不是起着强调的作用,而是接引递进的作用,下句的“笛”字,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在颈联,上下句各用了一个“笑”,同一个字,其实是属于不同的词性,对句的“笑”其实是做名词用的。有朋友对我这一联是否工整提出了疑问,私以为还是对的比较工整的,呵呵。“笑”的重出,也不是诗病之重复,是借用、递转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其实,叠字也好,重出字也好,都属于炼字的范畴。字要活用,要为我所用。有所设计,有所谋划和布局,自然会有所效果,有所精彩。现在将网络上汇集的关于炼字的名句贴在下面,算是节日里给大家的一个小贴士吧:</p><p class="ql-block">1.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前蜀】卢延让</p><p class="ql-block">2.百炼为字,千炼成句。 &nbsp;&nbsp;&nbsp;&nbsp;【唐】皮日休</p><p class="ql-block">3.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唐】方于</p><p class="ql-block">4.新诗改罢自长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甫</p><p class="ql-block">5.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p><p class="ql-block">6.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 【唐】杜牧</p><p class="ql-block">7.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p><p class="ql-block">8.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唐】杜荀鹤</p><p class="ql-block">9.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唐】孟郊</p><p class="ql-block">10.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nbsp;【唐】顾文炜</p><p class="ql-block">11.清诗要淘炼,乃得铅中银。 【宋】苏轼</p><p class="ql-block">12.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牧</p><p class="ql-block">1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p><p class="ql-block">14.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成。【清】赵翊</p><p class="ql-block">15.诗可数年不写,不可一字不真。 【东晋】陶渊明</p><p class="ql-block">16.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 【清】李渔</p><p class="ql-block">1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nbsp;&nbsp;&nbsp;&nbsp;【唐】李白</p><p class="ql-block">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nbsp;&nbsp;&nbsp;&nbsp;【唐】杜甫</p><p class="ql-block">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p><p class="ql-block">2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陆游</p><p class="ql-block">&nbsp;谢谢各位,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p><p class="ql-block">&nbsp;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9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群</p> 第十七讲 <p class="ql-block">长青系列诗教课件十七</p><p class="ql-block">&nbsp;拱壁江山谈对仗</p><p class="ql-block">&nbsp;舍得之间</p><p class="ql-block">在系列讲稿中,我不断地提到二个——就是“虚实”。这二字给人的感觉有些弄玄的印象,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呢?这本就不是一个很容易确定的问题,以虚实的视角去看诗,如何能理解诗词的本质所在呢?又如何帮助我们提高诗词写作的水平呢?拨开迷雾,其实仅仅隔着一层纸。</p><p class="ql-block">理论上说不清的,我们可以去感受,感受不清晰的我们可以看例子,通过写作实践,自然能了解到,“虚实”的理论观,其实是贯穿在整个诗学体系中的。前人没有明确地这么提过,却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运用了虚实变化的法则。我们今天说到的对仗,实际上就要具体地运用我所说到的“虚实观”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列仪仗队伍的,一列是文官,一 列是武官,左文右武,才能拱壁江山。这以文对武的形式,其实就是一种“对仗”——实际上“对仗”一词也是这么来的。文人用嘴,说的是思想和策略,武人用兵,落实的是真刀和实枪。这二者是皇帝缺一不可的左膀右臂,广义上讲也是江山社稷的支柱。文武各自的特点,也可以看做是“虚”和“实”的不同特点。再看一些传说中的行中帐,领兵的坐中间,两旁也各自站着一队人,但都是各个营盘的小头目,清一色的武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排列形式则不能称为对仗,用诗学上的话讲,这叫“合掌”。那到底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叫对仗呢?我们学诗时,在说对联的时候,基本概念是这样的——平仄相对,词性相同,上仄下平(句脚),上列特点使上下句相对,谓之“对”,而上下二句意思要有关联,谓之为“联”,也就是形上要对应,意上要关联,方为“对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仗的概念和对联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和对仗有一个相近的修辞语叫“对偶”,也有对的意思,但对仗也不完全等于“对偶”。相关的各自名词理解,我们稍后另篇再说,或者去查询相关的基础教材,在这里不详细论述了。我们现在预设的前提是对“对仗”有个基本概念的认识(至少是读过名词解释),我们要重点说的是诗学里的关于对仗的理解和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仗的原则,首先在形式上,平仄是要对立的。这里说的平仄,当然是指音节点而言,比如七言句中的第二四六字。这在诗里,只要合律一般都不成问题的。平仄对立,我们重视的是声调的上下错落和平衡。因为对仗句有一定的相对的独立性,比如七言律诗里的对仗,单抽出常常可以当做诗钟的。因此,对仗的工稳性是其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这种工稳性,使得诗词的表现常常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诗词贵在飘逸灵动,但灵动和飘逸主要指的是构思和意境,而非指着形式上的散乱和无序。在有序的形式下体现灵动,则避免了因过度的追求灵动而导致的散乱。对仗,实际上就起到这样的稳定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七律里,对仗是主要诗学元素,一般的要求是七律的四联当中,中间二联尽量的去对仗(不绝对的)。实际上,我们不要认为是因为体裁上要求这样,所以我们才去对仗,而是为了表现七律的工稳性,而去实现的一个手段。工稳是七律体裁的主要特征,结构上起承转合,体现的是层层递进和转折的动态特点,时而飘逸的诗思又欲不羁放肆。</p><p class="ql-block">但是在对仗的框架下,让它们变得有序起来,那么,飘动的音符就会形成有序节的旋律而不是噪音了。尤其是相对于绝句而言,七律字是多的,字多则易杂易乱,所以,使之具有序性工稳性,是艺术上的必然要求。为什么多要在七律的中间二联对仗呢?主要原因就是表现主体的工稳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律的对仗也可以放在其他联上,比如颔联不对而首联对,这样的形式有个有趣的名称叫“偷春格”。也有单单颈联对仗而其余三联不对的,这叫“蜂腰格”。有前三联都对仗的,也有四联皆对的。名称叫什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诗意构思,利用对仗具有的沉稳工整的形式,巧妙地设计好在哪处表现它。善用对仗,就是要善于利用它所具有的特点来为自己的诗意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全篇无一对仗,也不能说就不是七律。格律上对平仄粘对的要求是最基本的硬件要求,不可或缺的,而对仗多属于诗句意上的表现,虽然也是形式之一,却不是死板的必备硬件之一。经常有些习惯写对联的朋友在写七律的时候,把七律的四联都写成了对仗句,不是不允许这么做,但是,要注意到,四联皆对很容易使诗的形式变得呆板而缺少灵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仗在五律上也是需要的。一般也是在中间二联使用。但是和七律不同的是,五言律的起句,一般是以仄脚收音为正格,所以,首联上对仗也是常见而且适合的。对于五律,在平仄上的要求尺度反而更宽一些。常常有一些拗救句或特拗句的存在。请注意,这样在平仄上“拗”的现象,其实正是五律的特点之一。正规正格的平仄排列,反而少了五律特有的体味。尤其是在起句和第七句上,我们所见到的前人作品,多是采用“平平仄平仄”这样的特拗。</p><p class="ql-block">甚至采用“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样的特殊拗救形式。至于“仄平平仄平”这样的“孤平”自救,以及“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样的对句拗救也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这对诗句的灵活使用,尤其是对仗句的灵活运用很有帮助,因为所采用的平仄选择更灵活了。五律句短,平仄相间时特别适合对仗,在做景物描写时,把多彩丰富的景物归到对仗句中,会使诗句韵味十足,自然而不失节奏。</p><p class="ql-block">在填词的时候,也常有对仗的问题。要注意的是,词里的对仗和近体诗是不尽相同的。要求的 略为宽松。有时甚至不要求上仄脚下平脚,着重于意对而非工对。词里善用对仗,实际上对词的作 用更为重要,词为长短句,在形式上就不整齐,看来有些凌乱的感觉。那么,对仗的存在,就有乱中镇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词而言,一般原则是“逢双即对”。也就是,不论其平仄谱如何限定的,遇到双句,能对则对。但要注意的是“灵活”二字。比如《临江仙》词牌,双调,上下二片的煞尾都是二个五字句,那么,可以考虑一个对,一个不对,或者一个工对,一个宽对。任何形式上的表现,都要根据文意来布局和安排。</p><p class="ql-block">至于怎么对仗,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合掌”,也就是对仗的二句中,所表现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尽管所用辞语不同,但意思没大区别。这就是所谓的“合掌”。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运用我说的“虚实理论”,将上下句分成虚实的关系,有意识地这样安排就容易了,不仅可以使对仗灵活生动,虚实错落,还可以避免合掌的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谈章法的时候,说到了“起承转合”。实际上,起和承多为“实”的范畴,而转与合则可以看做是“虚”的成分。那么章法的意义,从某种角度看,也是虚实间的转换和过度。景物景象以及事件过程等的描写,都是客观层面上的描写,我们把这样的客观性,可以看成是“实”,而在转合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着重于情感情思想象等层面的描写,我们把这类主观意象为主的写法称之为“虚”。实际上,所谓的诗词之本质,就是这样的虚实融合体。那么,我们也可以同样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对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仗句服从于整体结构的安排,这是大前提。但是,对仗句本身也有自己的节奏在的。也有一种虚实的关系存在。我们要认清这点,才更容易掌握它并使用它。多数情况下,上句就往“实”里写,而下句则在“虚”上描。也就是说,上句尽量做客观的(如景物实在)描写,下句则可以融进人的思想 (感受、想象、比拟、夸张等)的主观因素。</p><p class="ql-block">甚至上句写景象,下句写人象,都可以分出这种虚实的关系。按这个思路去设计对仗句,则不仅避免了合掌的出现,还可以在大结构的背景下,构建出小的节奏背景,使诗意丰富蕴藉,精彩灵动起来。也就是说,在大的虚实布局下,构建小的虚实节奏。我们可以随便找几个古人律诗里的对仗句,体会一下这种虚实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闻笛》赵 嘏(颔联) </p><p class="ql-block">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冬景》刘克庄(颔联)</p><p class="ql-block">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送天师》甯献王(颔联) </p><p class="ql-block">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林 逋(颔联)</p><p class="ql-block">这是随机找到的几个前人对仗句。稍加品读,就可以看的出,上下二句其实都是具有从“实”到“虚”的转换的。在做对仗句的时候,这种虚实间的层次要分的开,这是首要注重的,也是前提因素,然后再去考虑具体的对仗形式。对仗的形式的分类很多。大多属于技巧上的。《文心雕龙》里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这四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苑类格上》则提出,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等。还有各种参考资料都不难找到。只对仗的方法方式就好多种。列如“实字对”“虚字对”“错综对”“连珠对”“人物对”“鸟兽对”“数目对”“隔句对”“互成对”“流水对”“问答对”“借韵对”“虚实对”“交股对”“逆挽对”......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限于篇幅,我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对此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单独择时切磋交流,我也可以对其详细解释。现在只是对其中的一种说一下——“流水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至少个人感觉,流水对具有一种灵活的形式,如果使用好了,会使诗意灵动生趣,而且,使用流水对也很容易就避开了那个常见的对仗之病——合掌。“流水对”是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上下句说的是“一句话”,上句没说完,下句接着说。</p><p class="ql-block">二句之说一个意思,因为具有一定 的因果关系,在时序等因素上就错落开了。意思好明白,写的时候其实却不很好掌握。我们先看几个例子:</p><p class="ql-block">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p><p class="ql-block">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 </p><p class="ql-block">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 </p><p class="ql-block">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p><p class="ql-block">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 </p><p class="ql-block">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p><p class="ql-block">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 </p><p class="ql-block">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王维)</p><p class="ql-block">流水对有如下几个特点,掌握了就容易写的好了。 首先,要注意善于使用关联词。实际上,没有关联词就没有流水对的存在。这种关联词有时是明的,有时是暗的。比如这个“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用“唯”领字,就起到了关联的作用。再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欲”字也有这作用,这类的还有“......,可......”“......, 却......”“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子美的这个“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便下。关联词的作用对“流水对”很重要。比如将这句“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前二字去掉,则为“终夜常开眼,平生未展眉”就不成为流水对了。流水对之所以能流起来,关联词起到很大作用。所谓关联词,其实不在词本身,而在于这种关联的关系。若是用动作本身的连贯性表现出来,不用关联词也形成“流水对”了。</p><p class="ql-block">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的关联词没写出,其实是暗含在其中了(被省略)。因为诗词的特点是精练,所以省略些词性的语法成分是诗体之特点。</p><p class="ql-block">即使写流水对,也不要忘了前面所说的虚实变化。从实到虚,是一般规律,认识其道理,掌握其用法,善莫大焉。</p> <p class="ql-block">本文后记:</p><p class="ql-block">这是本人的系列讲稿之一。主要针对古典诗词里的主要的基础性的学术问题做一探讨。目的不是教会大家如何写诗,而只是提供一些基础知识性的常识普及以及基本的思考角度。章法、炼字、对仗、押韵、平仄、修辞等实际上都属于基础的文学常识范畴,但是结合诗词写作,这些文学知识又表现出独为诗所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针对诗学形式,使相关的知识用到实处,无疑会帮助学诗者更快地认识诗性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至少,可以对诗词鉴赏有一定的帮助。</p><p class="ql-block">所有我的讲稿,都不是对网络传播的诗学帖子的简单复制,而是在普遍认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将之通俗化普及化,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视角。欢迎就诗学的理论性进行探讨或批评。</p><p class="ql-block">明代徐师曾在他的《诗体明辨》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放情长言”,指出此体适宜歌咏;“杂而无方”,指其文体较为自由,没有一定大规。从句数上看,“歌”无定规,《天峨黑粽歌》二十句,容量超过律绝远甚。从字数上看,或三字句,或五字句,或七字句等,皆无不可。从语言来看,多或雅或俗,情味隽永。</p><p class="ql-block">从平仄来看,每句平仄格式自由,如此诗,有五连平接两连仄者,有五连仄接一平一仄者。从用韵看,此诗以仄声韵为主,其中多入声字,如客、别、馥等,声情激越,而且两度换韵,杂有“依”、“离”平声韵,前两韵各只有两个韵脚字,其后一韵到底,相当自由灵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渔艇丽人包德珍老师代讲</p><p class="ql-block">2021年08月05日晚于深圳长青诗教一群</p><p class="ql-block"><br></p>